海狸市场卷土重来为哪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狸论文,卷土重来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曾料到,当初因倒种而烂市的海狸,在历经了多年的市场冷眼之后,居然起死回生。近几年来,因受消费市场的拉动及深加工产品不断开发利用,海狸养殖再度火爆起来,大有东山再起之势。那么海狸养殖能否再度风光?会不会重步前些年的后尘?一时间成为特养界注目的焦点。
海狸是一种珍贵的药食兼用的草食性毛皮动物,其皮质地结实,轻柔美观,是优质低廉的制裘原料,其肉鲜美异常,是难得的美味佳肴,同时又具有耐粗饲、繁殖快、成本低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发展的特养项目。
当年,海狸在特种养殖界身价不菲,炒种盛期达一万多元一对,就连刚生的幼崽也要卖到数千元一对,巨额的暴利使得众多养殖户为之疯狂。由于其价格严重超离了海狸自身的实际商品价值,加之当时海狸养殖深加工开发不具规模,消费市场没有形成,最终导致海狸养殖市场全面崩溃,疯狂的炒作使得这个原本极具发展潜力的品种最终一败涂地,被场淘汰出局。
令人欣慰的是,许多致力于海狸养殖的有识之士,并没有让海狸养殖业自生自灭。在海狸市场低靡的几年里,他们痛定思痛,苦苦探索海狸深加工路子,在销售渠道上下功夫,再加上消费市场的拉动,使在低谷中徘徊数年的海狸养殖业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一、消费市场逐步成熟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海狸肉已逐步走上大众餐桌,一些专门主营海狸食品的海龙餐馆也应运而生。近日在山东省曹县诸城路开业的一家野餐大王系列野味快餐店,仅推出的海狸菜肴就达30多款之多,而海狸在以吃奇吃特的广东等地更是火爆,每公斤40元还颇为抢手。仅广东一地年销量就达百万只以上。
此外,海狸皮由于沥水性好,皮板坚韧耐磨,价格低廉,深得广大消费者青睐,海狸皮制成的翻毛女式裘皮大衣、衣领、帽子等产品由于价格适中质地好深受国内及俄罗斯、东南亚等地消费者的好评。去年底,俄罗斯一毛皮商在我国订购海狸皮10万张,然而跑遍全国却因数量太大而没有一户敢接这宗订单。市场消费的启动使得海狸市场重又复苏。
二、加工渠道趋于完善
加工系统的不完善是早几年海狸败走麦城的关键。而今,海狸养殖业内人士在海狸深加工开发上已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一些大的食品企业的介入更为海狸养殖注入了活力。如河南春都集团以海狸为原料生产的“海龙火腿肠”,山东曹县野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芙蓉海狸”、“蛇汁海狸”等系列野味食品软包装,都已成功推向市场,山东曹县药用动物研究所还以海狸为原料开发出了海龙神酒,专以海狸皮为主加工的大衣、帽子、褥子、皮裙、皮鞋、皮包等生活用品也已被消费者所认可,就连一度被废弃的海狸鼠尾巴都被科研人员开发利用,从中提取出了医用蛋白缝合线,并已开始大量投入生产。深加工体系的完善为海狸的再度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海狸的规模化、产业化、商品化发展时机已经到来。
三、养殖利润相对稳定
再度涉足海狸养殖业能否获得高利的回报恐怕是海狸养殖户最关心的问题。前些年海狸大战时,海狸价格时而高入云端,时而跌入低谷,至今令特养人士心有余悸。随着海狸养殖业商品化时代的到来,海狸养殖业已跳出了前些年单纯炒种的怪圈,涉足海狸一夜成为百万富翁的机会将不会再有,养殖效益将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时下,由于综合开发利用一只商品海狸的本身价值在200元左右,而海狸抗病能力适应能力均特强,极易养殖,且风险极小,一对海狸年繁殖海狸可在10对以上,获利3000元左右,近几年瞅准冷门养海狸致富者比比皆是,如山东省曹县候集镇农民李志强养海狸年收入达10万多元,利润的诱惑使众多养殖户重操旧业,又加入到海狸养殖的行列当中。
据悉,目前,全国种海狸存栏量达10万对左右,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黑龙江等地,且都以零散经营为主,国内大规模开发养殖的企业还为数不多,其中,山东省曹县野味食品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分散养殖、集中加工的路子值得海狸养殖业同行借鉴,这种以销定产的路子较好地解决了养殖户的销路之忧,另外,河北一些地方还专门成立了海狸鼠养殖协会,以正确协调海狸鼠的产销问题,并收到了较好效果,这一切都为海狸养殖的健康发展打实了根基。总之,海狸已开始了艰难的二次创业,海狸养殖业内人士一定要加倍珍惜这得之不易的大好时机,切忌一哄而上盲目发展,使其成为一条长久的富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