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的惯性陨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柯达论文,惯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柯达前高管鲍勃·肖恩布鲁克曾表示:“柯达曾经拥有令人羡慕的竞争优势,但如今这一优势已荡然无存”。的确,在数码影像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柯达对传统盈利模式的过度依赖注定了它今天的失败。具体而言,迫使这家百年老店倒闭的原因主要包括盈利链条中的决策惯性、研发惯性以及业务惯性。
——决策惯性
柯达公司1976年就开发出了数字相机技术,是首家具备生产数字相机技术的企业,柯达公司的前任首席执行官乔治·费合尔曾声称柯达会在1997年实现传统业务和数码业务在销售量上的持平,然而,大力发展传统业务才是柯达真正的选择。昔日柯达的决策者并非完全没有意识到发展数字业务的重要性,只是在传统业务已发展近百年的前提下,决策者在主观上会对传统业务产生依赖,在面对是将发展的重心放在传统业务还是数字业务上的选择时,决策者会惯性的选择前者。可以说,在数字技术较为罕见的年代,决策者的决策惯性让柯达错失了发展数字业务的契机,于是柯达,这一胶卷时代的霸主,最终几近失去了它曾拥有的所有优势。相比较而言,佳能的决策者却显得十分果断,佳能于1987年开始了对CMOS传感技术的研究,在那个年代,CCD技术的使用更为普遍,其决策者却看到了这一技术的潜力并及时投入大量资金对这一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研发,这一看似微小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其产品的差异程度,提升了佳能自身的市场地位。可以说,决策者的决策惯性是导致柯达几乎丧失其所有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所在,在很多时候,看似微小的创新决策或许可以改变企业未来的命运。
——研发惯性
在其决策者痴迷于传统业务的前提下,柯达的技术研发也更多的关注于传统技术。在胶片时代,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柯达不仅仅垄断了胶片的销售市场,它在相机销售以及照片冲印市场都具有很强的垄断势力,柯达立即自动相机的销售创下了当时的世界纪录,拥有的专利技术更是多达1万多项,然而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当今世界知识与技术的边界已越来越模糊,依靠技术垄断来盈利的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柯达每年的研发投入在资金量上并不逊色于竞争企业,只是它的研发更多的侧重于技术而并非市场的真正诉求。人们使用影像产品的目的在于记录与分享各自生活的重要时刻,数码产品的便捷性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富士自1999年研发出了SuperCCD技术后便一直致力于数字技术的创新研发,佳能于1996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图像处理器的研发,然而柯达直到2003年才将研发的重点放在数字技术上,在宣布转型的当年,柯达共投入了7.6亿美元的研发资金,其中63%的资金投入用在了数字产品的研发上,柯达凭借着自己的技术基础,使2004年数字产品的销售利润上升了42%,随后几年这一数字也大体呈现小幅上涨之势,这一数字也恰恰证明了摆脱研发惯性的重要意义,但这一转变还是来得太迟了。
——业务惯性
决策以及研发的惯性直接导致了柯达的业务惯性。自转型以来,柯达一直试图依靠自身积累的技术优势同时发展传统业务以及数字业务,并以此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尽管传统业务的业绩持续下滑,柯达依然惯性发展着传统业务,企图通过传统业务盈利,但事实上2006年其传统业务的利润相较于2003年就下降了约40%。然而,富士、佳能等企业掌握数字技术之后便一直致力于数字产品的研发并逐步摆脱了对传统业务的依赖,其业务转型更为彻底,事实也证明了业务惯性的弊端所在。柯达2010年数码产品的净销售额约达27亿美元,而当年富士该类产品的销售额达到了3455亿日元,相当于柯达的1.3倍。转型前对传统业务的惯性重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柯达的发展,转型后对传统业务的惯性依赖无疑进一步削弱了柯达的市场竞争力。
柯达破产了,这位“黄色巨人”曾用快门记录了整整两代人的人生,也一手酿成了今天的苦果。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曾生产出日本第一盒彩色交卷的柯尼卡美能达公司,它也衰落于迅猛发展的数码时代,它的衰落也缘于对传统盈利模式的依赖。这些案例都表明企业若要持续立足于时代潮流之中,则必须对内部技术创新、竞争对手战略以及市场的变化趋势予以充分的关注,避免盈利链条惯性对企业盈利能力的阻滞。
——关注内部技术创新
首先,企业决策者应当对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予以充分的关注。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是企业扩大其自身产品的差异程度,提高自身市场竞争能力,扩大盈利空间的最根本途径,对传统技术的过多依赖只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其次,企业决策者还应当对产业内部的技术创新予以充分的关注。在企业内部资源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企业可通过对外部资源的吸收以及利用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并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另外,由于技术创新往往建立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之上,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经验、技术的积累必然导致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对外部资源的吸收利用也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
——关注竞争对手战略
企业应当关注竞争对手的战略变化,尤其是竞争企业盈利模式的变化。竞争对手盈利模式的变化往往是市场变化的预警,企业需要对这一变化予以充分的关注,并据此不断调整自身的盈利模式。对竞争对手的关注可以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在技术知识边界日益模糊的今天,企业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对竞争企业的创新技术进行加工利用,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当然,企业在对自身盈利模式进行相应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对市场及自身资源条件进行合理性分析。竞争企业势必会与你共享市场这杯羹,但是它们却是企业不断创新的动力及方向所在,学会正视自己的对手也是让自己长久立于市场的关键所在。
——关注市场变化趋势
企业的决策者在洞察到市场需求变化之后,必须为企业的转型发展设定明确的目标,不能对已有的技术以及业务产生过多的依赖。对内部技术创新的关注,对竞争对手战略的关注,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让企业的发展能够更好地顺应市场的变化。然而,没有任何人能够很好的预测市场下一秒的动态,企业能做的是综合考察市场上一切客观因素的变化趋势(例如:竞争对手的战略变化),并据此联系客观条件不断对企业的结构进行调整,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成为市场上持久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