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与20世纪中国史学--新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新发展_中国历史论文

唯物史观与20世纪中国史学--新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新发展_中国历史论文

唯物史观与20世纪中国史学(笔谈)——新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新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学论文,中国论文,唯物史观论文,笔谈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把战略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对唯物史观所进行的理论反思。具体地说,是对那些在“文革”前曾经受到重视并引起热烈讨论的唯物史观历史理论问题的再认识。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人们对曾经被视为适用于各国各民族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说提出了质疑,认为应当根据中国历史发展的具体情况重新认识这个问题,注重多角度、多侧面地考虑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对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问题作了有价值的理论探讨。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多数人已经不再认为阶级斗争是唯一的文明史发展的动力,经过较大规模的讨论,产生了多种观点,如生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物质经济利益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各种矛盾运动的合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直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等。关于中国历史分期理论,有人提出否定中国存在奴隶制的观点,还有人提出了自己构建的中国古代历史发展阶段说,人们已不再过多纠缠于如何按照五种社会形态说的模式,对中国历史发展分期进行讨论,但是阐述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这个问题仍然是无法回避的。此外,新时期以来对历史创造者的问题、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历史中的民族关系和爱国主义理论、农民战争史理论等也都有所涉及。新时期对于以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所进行的理论反思,更多地层现了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学者们的独立见解,这些见解一方面继承了以往讨论中的有价值的因素,另一方面则充分反映了在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原则下对这些理论问题研究的深入与拓展的趋势。

新时期以来,对历史学理论的研究受到了史学界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为一切科学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的指导理论,却无法代替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其中也包括历史学科自身的理论”①。1983年以后,史学理论研究逐渐得以展开,如关于史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人们否定了曾经出现的、严重干扰历史学研究领域的“影射史学”。而面对80年代“史学危机”的呼声,对史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的讨论逐渐集中到对史学的社会功能问题的探讨,出现了强调历史学的教育功能、爱国主义功能等观点,并提出了历史学的知识功能、认识功能、智力功能等,这些观点突破了以往仅仅从史学的革命功能、总结经验等方面考虑问题的局限,也改变了以往多从原则出发,而不是从社会生活本身出发考虑问题的不足,研究视野愈益开阔。关于历史研究的主体与客体问题,一直是被史学界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历史研究中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史家主体意识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历史有无客观性等史学研究中的认识论问题都与此密切相关。受当代西方史学的影响,也由于中国史学界对史学理论问题的日益重视,该问题逐渐被中国史学界所关注。一些学者撰文提出要研究历史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关系,加强对史学主体的研究,科学地看待历史事实及史料与史著的不同等观点。关于史学研究方法问题,80年代史学界出现的“方法热”,也是当时史学研究的新气象。有人将控制论、系统论方法引进历史学领域,曾经引人注目,但是热闹一阵之后很快沉寂,但这一现象说明了当时历史学研究渴望引进新方法,使研究获得突破的要求。计量历史研究方法、心理历史研究方法、跨学科研究方法、历史比较研究方法、口述史学研究方法等纷纷被介绍进来。然而,如何使用这些研究方法,在中国史学研究中做出扎实的研究成果,仍需继续探索。关于如何引进与对待西方史学理论问题,是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和重视研究史学理论的学术背景下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的。引进西方史学理论的热潮使西方历史哲学、史学理论、史学流派及其史家的观点及译著纷纷被介绍到国内,诸如克罗齐、柯林伍德、“年鉴学派”、马克斯·韦伯的史学思想等引起了中国史学家的极大兴趣。在与西方学术界隔绝已久的情况下,介绍和引进西方史学理论,尽管存在着肤浅、模仿、单纯介绍等不足,但毕竟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向着更为深入、更加全面的方向迈进,在中国通史、断代史、专门史、世界史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注目的研究成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多元发展的中国历史学研究的局面业已形成,如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怎样处理好在历史研究中唯物史观与新学理、新方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则成为亟待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成为关键。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中关于人类社会形态发展学说继续成为学者们关注的核心理论问题。在讨论中,将五种社会形态看作是一种一成不变的规律性理论而适用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学者已经不多。即使是仍然坚持这一理论的一些学者,也主要是强调这一学说的方法论意义,而不再看重五种形态依次发展的规律性。关于社会形态学说有个如何理解的问题。诸如,五形态说或三形态说、亚细亚生产方式、形态方法和文明方法、奴隶社会是不是普遍形态等问题,都应该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至于如何结合中国的历史实际应用社会形态学说,则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更应展开深入的讨论。

加强中外史学交流是90年代中国史学界的另一个突出现象。为了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了解西方史学发展状况、加强中西史学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在此基础上,中国史家应更注重将西方史学与中国史学结合的问题,更注重总结20世纪中国西方史学传入中国的进程中带给我们的经验与教训。对西方史学理论的吸收与借鉴,不能脱离中国史学的传统与现实,不能脱离中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应通过系统介绍和研究,对西方史学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经过消化和改造,使其成为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该组笔谈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唯物史观与20世纪中国史学”(项目号:01AZS003)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肖黎主编:《中国历史学四十年》,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标签:;  ;  ;  ;  

唯物史观与20世纪中国史学--新时期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新发展_中国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