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意识形态的语言学研究_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文

德国意识形态的语言学研究_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文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意志论文,意识形态论文,文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迄今所有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版本几乎都不科学。广松涉1965年① 科学地阐述了这一点,在日本专家中产生了很大反响。

马克思和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② 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之“Ⅰ费尔巴哈”(以下简称《费尔巴哈》)是他们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并被认为是所谓“唯物史观”的诞生地。然而,《费尔巴哈》并未完成,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问题,我们就情愿让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③ 对于日本专家来说,直到广松的著作④ 1974年出版,《费尔巴哈》的科学版本才变得成为可能。1976年进步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和1974年由C.J.阿瑟编辑、 劳伦斯及威夏特出版社出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供学生使用的版本)使英语国家的读者可以读到《费尔巴哈》。

然而这两个版本都存在编辑问题,都不够科学。后者是一个“供学生使用的版本”,并非是供专家学者研究用的。该版本段落常有删节或移动,最长的删节达2页之多⑤,是一个剪刀加浆糊的工作。而前一个版本以新的俄文版为基础,对手稿段落顺序的处理是可靠的。它包含了原始的“张”和“页”的编号。尽管对手稿段落顺序的处理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要编辑问题之一,但并非问题的全部。《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的产物,手稿的内容写于不同的时间。因此,科学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版本必须通过标明文本、插入、注释、更正以及笔迹等,清楚地再现原始文本。1976年英文版本对原始文本的再现仍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此,仍然缺少真正科学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英文版本。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

《费尔巴哈》由以下三部分手稿组成:1.所谓的大束手稿;2.所谓的小束手稿;3.S.班内1962年发现的半张(下文以{B}来指代)。下面我将对它们一一进行考察。手稿的每张分为4页(在下文中以“从a到d”来指代), 并有两类编号:出自恩格斯之手的张编号和出自马克思之手的页编号。在下文中,张编号和页编号分别被放在{}和[]中。

大束手稿

大束手稿由以下两组构成(这两组再细分为三块):

1)第一组

Ⅰ 第一块:{6}a=[8]至{11}c=[29]

Ⅱ 第二块:{20}b=[30]至{21}d=[35]

2)第二组,即第三块:{84}a=[40]至{92}a=[72]

1.关于页边注及张编号的含义

在[8]、[9]、[10]({6})、[24]({10})以及[28]({11})的页边上写着“费尔巴哈”,而在[28]({11})的页边上写着“鲍威尔”。在“大束手稿”中被划掉的段落出现在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其他部分即“Ⅱ圣布鲁诺”或“Ⅲ圣麦克斯”的文本中。⑥ 这意味着:

1)起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写作《费尔巴哈》的计划,也没有标“Ⅱ”和“Ⅲ”。

2)后来,作者改变了想法,计划写《费尔巴哈》。

3)这样,他们通过作页边注的方式,在“Ⅱ”和“Ⅲ”的手稿中选了有关费尔巴哈的那些张作为《费尔巴哈》。

大束手稿的张编号是为“Ⅱ圣布鲁诺”、“Ⅲ圣麦克斯”所编的号码,这样《费尔巴哈》的主体部分就是从“Ⅱ”和“Ⅲ”的手稿中抽出来的。因此,大束手稿所缺的张编号并不意味着手稿佚失。

2.关于未编号页的含义

另一方面,一些张的页如{11}d和{20}a,也没有被马克思编号,而且整个文本都被划掉了。这意味着马克思并没有把这些页用于《费尔巴哈》。没有被划掉的页后来被马克思标明了页码。因此,当我们考察《费尔巴哈》的编辑问题时,我们通常依照页编号而非张编号。

3.关于所缺页的数目

依照张编号,不用说,大束手稿缺{92}、{1}至{5}、{12}至{19}、{22}至{83}。但依照页编号,最多缺11页:[1]至[7]和[36]至[39]。手稿是否从第[1]页开始,这一点并不清楚,除非我们把小束手稿也考虑进去。

小束手稿

小束手稿由五个编号的张({1}⑦ 至{5})和两个未编号的张组成,它们都没有页编号。{3}和{5}由恩格斯编号,而其余的张({1}、{2}和{4}由爱·伯恩施坦编号。从形式和内容来看,{4}都是接着{3}的。因此,尽管恩格斯没有给{4}编号,但很明显他把{3}、{4}和{5}看作一个系列。

就两个未编号的张(下文我们以{1?}和{2?}来指代)而言,{1?}a-b明显是{1}的草稿。而{2}并非{1}c-d和{2?}的誊清本,而完全是后来加上的。上文已经提到,马克思从未给它们编号。这可能与这些张的性质有关。举例来说,{1}(半张)是《费尔巴哈》的导论。

{B}

1962年班内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新发现了两张半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其中两个被认为属于《费尔巴哈》:1)一个有马克思亲笔的编号,即[29]。从形式和内容来看,它属于《费尔巴哈》毋庸置疑;2)另一个就是{B}。{B}是半张,由2页(c和d)组成,标有数字1和2(被认为“大概出自马克思之手”)和一个页边注“费尔巴哈”。因此在最近的《费尔巴哈》版本⑧ 中,这些数字被认为是马克思为《费尔巴哈》所编的号码,也就是[1]和[2]。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正如广松所断言的那样,这两页中那些被划掉的段落出现在了“Ⅱ圣布鲁诺”的前两页中。因此数字1和2有可能是马克思为“Ⅱ圣布鲁诺”所作的编号,而这两页是从“Ⅱ圣布鲁诺”手稿中抽出来的。我们下文中将会重新考察这一问题。

编辑问题的核心

编辑问题的核心,是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小束手稿和{B}与大束手稿的关系。如果这三部分手稿(大束手稿、小束手稿和{B})的张编号和页编号本身是一致的,那么就不存在严重的《费尔巴哈》编辑问题了。但事实上它们是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所作的编号。当我们考察编辑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

1.{B}的页编号和小束手稿的张编号是不一致的,比如{1}和{2}是由爱·伯恩施坦编的号。

2.恩格斯认为{3}—{4}—{5}是一个系列,但马克思如何看它们,这一点并不清楚,因为马克思并没有给它们编号。恩格斯在1888年《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说,在他的这本书送去付印之前,他又把《费尔巴哈》找出来看了一遍。⑨ 因此有可能{3}至{5}是恩格斯那时编的号码。

3.上文我已经提到,小束手稿是从“Ⅱ”和“Ⅲ”的手稿中抽出来的,并非完整的草稿。因此,“小束”、{B}以及大束手稿的顺序摆好后,并不就自动形成《费尔巴哈》的定稿。手稿的话题在几个不同的地方反复出现,这诱使编辑者做剪刀加浆糊的工作。但我们应该抵抗这种诱惑。

4.因此,即使{B}(1和2)的页编号是[1]和[2],即“大束”手稿的前两页,这也只意味着它们是后加到大束手稿第一组的。

5.马克思在第{6}张的最后一页改变了给页编号的方式。起初,他使用恩格斯的张编号,把{6}标记为[6b]至[6e],而非[6a]至[6d],而把{7}和{8}的首页标记为[7a]和[8a]。然后他又改变了主意,重新把[6b]至[6e]编号为[8]至[11],把其后的张编上页号:[12]……。为什么会这样?这一变化的含意是什么?在下一部分,我将通过研究小束手稿和大束手稿来回答这些问题。

二、小束手稿

{1?}、{2?}与{1}、{2}之间的关系

从形式和内容来看,{1}都是{1?}a-b的誊清本,但{2}并非{1?}c-d和{2?}的誊清本。在{1}或{2}的誊清本中没有出现{1?}c-d和{2?}。实际上,{1?}c-d和{2?}的内容只一页长,而且与[6e](=[11]),即“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主题相同。然而,“生产方式”这一术语在这里首次出现,因此要剔除这一文本就讲不通。

{2}完全是新加给德国理论家们的特性,{1?}b-c被划掉的段落中已经预先宣告了这种特性:

因此,在我们对这个运动的个别代表人物进行专门批判以前,首先提出一些较能阐明他们的共同思想前提的一般意见……我们的这些意见正是针对费尔巴哈的,因为只有他才多少向前迈进了几步,只有他的著作才可以认真地加以分析。

这样,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1?}和{2?}的写作早于{1}和{2}。

MEGA2试编本把{2}放在了{1}前面,这是不正确的。{2}的内容可以用这样一个命题来概括:“德国的批判,直至它最近所做的种种努力,都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地。”这句话与{1}末尾的话是对应的:

为了正确地评价这种甚至在可敬的德国市民心中唤起怡然自得的民族感情的哲学叫卖……就必须站在德国以外的立场上来考察一下这些喧嚣吵嚷。

因此,应该把{1}放在{2}前面。

{3}、{4}与{5}之间的关系

从形式和内容来看,{4}都是接着{3}的。{3}的最后一句话在{4}中完成了。另一方面,{5}a由下面这句话开头:“由此可见,事情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这一关联在{3}和{4}中以所谓“前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形成”为例作了详细阐述。比如:

1)“……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3}a)

2)“因此,社会结构只限于家庭的扩大……。”({3}b)

3)“因此整个社会结构都建筑在公社所有制这个基础之上……。”({3}c)

4)“土地占有的等级结构以及与之有关的武装扈从制度使贵族掌握了支配农奴的权力。”({3}d)

因此,{5}应被理解为{3}和{4}的结论部分。但广松却认为{3}和{4}与{5}无关,并在他的版本中把{5}与{3}、{4}分开了。

{1?}—{2?}和{3}—{4}—{5}之间的关系

{3}—{4}—{5}被认为紧跟{1?}—{2?}之后,因为{3}和{4}的内容是与{2?}末尾的话相对应。比较下面的引文:

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2?})

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3})

因此,小束手稿的顺序应该是{1?}—{2?}—{3}—{4}—{5}。然而,{2}后并不必然跟着{3}—{5}。我们稍后再回到这个问题。

三、大束手稿

第一块:{6}至{11}([8]至[29])

在这一块,德国理论家的概念,诸如老年黑格尔派的“实体”和“自我意识”,以及青年黑格尔派的“类”、“唯一者”和“人”,都被揭示为只是对现实的个人历史发展的简单抽象。

{6}至{8}([8]至[19])

在这里,“从天国降到人间”的唯心史观([5])受到了批判。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现实生活过程即现实的人的共同活动的考察,“从人间升到天国”。生产由以下五个“因素”或“方面”构成:

1)“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1])

2)“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又引起新的需要。”([12])

3)另外一些人的生产。([12])

4)生活的生产的“双重关系”。([13])生活的生产一方面表现为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的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发生本身就是‘生产力’。”([13])

5)人也具有“意识”。([13])

{9}至{11}([20]至[29])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历史理解为“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这样,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20])再生产过程就成为辩证的过程。

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旨在通过考察“这些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11])来“为历史编纂学提供唯物主义基础”。([11])一方面, 他们旨在把每一阶段的全部物质生产和人的交往(市民社会)分析为与特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特定的生产方式和交往形式;另一方面,他们准备考察现实的人是如何改变生产方式的。

第二块:{20}b和{21}d([30]至[35])

这一部分内容实际上是第一块的附录,阐明了统治阶级的思想的唯物主义基础。

第三块:{84}至{92}([40]至[72])

{84}至{90}([40]至[67])

该部分通过研究分工或生产力以及社会交往的发展,来考察“地产资本”([43])之后的私有财产的发展以及共产主义的必然性。⑩ “经验的观察”会产生没有任何神秘和思辨色彩的“社会政治结构与生产之间的联系”({5})。

{91}至{92}([68]至[72])

该部分是{84}—{90}的附录,论述的是国家形式与法律关系之间的关系根植于生活物质条件。

马克思改变给页编号的方式的含意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起初马克思用恩格斯的张编号把{6}标记为[6b]至[6e],然后他把{6}改为[8]、[9]、[10]、[11]的页编号。这意味着:

1)在[6b]前面有五张,或者他不需要用张编号。而且在[6b]前面还有另外一页即[6a],因为他是以[6b]为开端来给页编号的。这样大束手稿之所缺恰好与小束手稿相等,因为小束手稿实际上是由{1}、{2}、{3}、{4}、{5}和1页长的草稿即{1?}c-d和{2?}组成的。

2)前面有7页,或者他并没有把[6b]改为[8]。换句话说,那五张与{6}b之前的页加起来总共是7页长。准确地说,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只是文本的主体部分,因此没有把序言和导论的页数计算在内。这样页数就与{3}—{4}—{5}几乎相等。

3)马克思发现起初的编号方式不再有效,或者他觉得不必放弃这种编号方式。比如,[6e]与前1页的内容是一样的。在这种情况下,前1页就被放弃了,因为马克思把[6e]改为[11],想把它用于《费尔巴哈》。

小束手稿与大束手稿的顺序

通过以上的考察,我们可以说小束手稿是由{1?}、{2?}、{3}、{4}、{5}组成的。后来马克思做了{1?}a-c的誊抄即{1},又加上了{2},但没有做{1?}c-d和{2?}的誊抄。此时,马克思所期望的草稿顺序是{1}—{2}—{3}—{4}—{5},接着是对费尔巴哈著作的考察,即{1?}c-d、{2?}和大束手稿。不久,当马克思标明记了{6}d和[6e]之后,他发现{1?}c-d和{2?}与其内容重叠。这样{1?}c-d和{2?}就变得无用,而{6}也就被重新编号。

如果我们假定[6a]就是{1?}c-d和{2?},那么我们就能解释马克思编号的改变。从量上看,{1?}c-d和{2?}实际上只有1页长,而且与[6e](=[11])的主题相同。从量上看,{3}、{4}、{5}实际上是7页长。马克思没有从头开始为{1}和{2}编号,大概是因为{1}是序言,而{2}属于另一章。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假定{B}的页编号(即1和2)是马克思为《费尔巴哈》做的页编号(即[1]和[2]),那么所缺的张数就是4,页数就是5(即[3]至[7])。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1和2不可能是[1]和[2],也不可能在20页(4张)中只用了5页。比如,在大束手稿中,32页(8 张)中用了25页。而且,这一假定无法解释马克思编号的改变。

即使我们假定所有[8]前面的7页都缺,下面这两点也无非解释:1)为什么所缺的7页恰好就是5张?2)马克思为什么突然改变他在{6}e的编号?

从以上所有的考察来看,我们可以说:在马克思抽出大束手稿,并写{1?}和{2?}的时候,在{6}前面有5张。但在他写{1}和{2}的时候,有5张(即{1}至{5})和1页(即{1?}c-d和{2?})。马克思开始了他对{6}的编号,而且自[6b]开始,他计划把{1?}c-d和{2?}作为[6a]。但当编到[6e]时,他发现{1?}c-d和{2?}不再有用了。这样在{6}之前就只有5张。因此他的新编号计划似乎是从{1}到{5},然后是{6}(即{1?}c-d和{2?}),接着是{7}至{21}。{1}和{2}没有被编页是因为,正如我们下文将要看到的那样,它们不属于作为《费尔巴哈》文本的主体部分。然而我们应该注意,这种安排也并不形成《费尔巴哈》的最后样子,因为大束手稿是不完整的。

《费尔巴哈》的章

在《费尔巴哈》中,相似的章标题可以在{1?}c和{2}a中发现,如“1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A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意识形态”。正如我已经提到的那样,{2}完全是后加上去的,与{1?}c并没有直接联系。现在我们就考察这一问题。

“1”和“A”意味着最初《费尔巴哈》不只两章。毋庸置疑,第1章是“A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意识形态”。问题是“B”章的标题是什么,以及它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我们可以很合理而且有把握地说,“B”章的标题是“费尔巴哈”,因为《德意志意识形态》该部分的内容就是“Ⅰ费尔巴哈”。

另一方面,正如我在上文已经引证的那样,{1?}b-c处划掉的段落表明,对德国一般哲学的批判考察即“A”章很简短,紧接着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即“B费尔巴哈”章。这样“A”章就似乎只由{2}组成。结果,{6}及其后的内容(包括{1?}c-d和{2?})就形成了“B费尔巴哈”(11),该章只是从“Ⅱ圣布鲁诺”和“Ⅲ圣麦克斯”抽出来的材料的汇集,因而包含了对鲍威尔·布鲁诺、麦克斯·施蒂纳及其他人著作的批评。

四、所缺的页([36]至[39])

按照马克思的页编号,共缺4页(一张):[36]至[39]。它们似乎属于第三块而非第二块,因为第[35]页是完整的,但第[40]页以一个不完整的句子“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之间的差异”开头。很明显,页编号表明马克思计划以后要用这些句子。因此很自然,他打算用前面关于分工即财产关系发展的这些页。

广松推测说缺的页[36]至[39]可能是{3}和{4},也就是说只缺1页,而{5}是[12]至[16](即{7}b至{8}a)的异文。他断言{84}至{92}对分工发展史的描述将因前面放上{3}—{4}而变得完整。对此需作进一步的解释。

第一,马克思没有给[36]至[38]编号。

第二,虽然{2}后不是必然跟着{3}、{4},但{3}和{4}是不可分的。

第三,{5}不可能是[12]至[16]的异文。{5}写于[12]至[16]之后。如果后者是{5}的誊清本,那么{6}的誊清本就应先被做好。

五、{B}的位置

{B}的位置难以确定,因为[8]之后的那几页是不完整的。这里我们就通过考察这几页的页数及其内容,来探讨这一问题。

C.J.阿瑟的“学生版本”和《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第3卷,1958年)的日文版(1976年)都把{B}放在了[29]之后。班内1962年也是这么做的。从内容上看,{B}是接着[29]的,但{B}的页编号是1和2,而非[30]和[31]。

《费尔巴哈》的其他最新版本都把{B}放在{6}之前,好像它们是大束手稿的前两页。然而,正如同我已经提到的那样,{B}的页编号可能是为“Ⅱ圣布鲁诺”的草稿所编的页码。

此外,上述安排扭曲了大束手稿的结构。从{6}到{11}张的内容属于以下两个范畴:

1)从{6}a(=[8])到{8}d(=[19]):“一切人类生存,也就是一切历史的前提”([11]=“人改造自然”([18])=分析现实的个人的合作与社会交往。

2)从{9}a(=[20])到{11}c(=[29]):“作为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的历史”=“人改造人”([18])。

另一方面,{B}探讨的是“哲学的”和“现实的”解放。把{B}放在{6}之前并不能澄清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差别,反而会遮蔽它们。我不认为把{B}仅仅放在{6}之前是正确的。因此,正如在广松的版本中那样,应该把{B}作为附录。

六、结论

现有的各个版本可作如下系统的展示:

MEGA2试编本:序言—{2}—{1}({1?}a-c)*—{1?}c-d和{2?}—{3}—{5}—{B}—[8]—[35]—[40]—[72](*出现在资料卷中)

巴加图利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序言—{1}—{2}({1?}c-d和{2?})*—{3}—{5}—{B}—[8]—[35]—[40]—[72](*出现在注里)

广松涉:序言—{1}({1?}a-c)*—{2}—[8]—[12]({1?}c-d和{2?})—[13]—[16]({5})—[29]—[35]—{3}—{4}—[40]—[72]附录={B}(*是异文)

然而,通过以上的考察,我作如下安排:

1)序言—{1}({1?}a-c)*—{2}—{1?}c-d和{2?}—{3}—{5}—[8]—[29]—[30]—[35]—[40]—[72]—附录={B}(*是异文)

2)序言—{1}({1?}a-c)*—{2}—{3}—{5}—[8]—[11]({1?}c-d和{2?})*—[12]—[16]—[17]—[35]—[40]—[72]—附录={B}(*是异文)

1)是非常正统的安排,由于({1?}c-d和{2?})所放置的位置,它能被更广泛地接受。但2)能比1)更清楚地表明《费尔巴哈》的结构。

除了{B}的位置,巴加图利亚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版相当有说服力。然而,该版本没有把“插入”与主要“文本”区分开来,也没有区分马克思的笔迹与恩格斯的笔迹。另一方面,MEGA2试编本有一个“科学的资料卷”,这为我们提供了手稿的关键信息,但其发行量很有限,而且在读文本时去参照资料卷也是很不方便的。最好的版本似乎是广松的。它对于那些甚至不赞同他的版本安排的人也是有用的。只有日本读者能够充分利用该版本,因为它对字体及缩写的解释性注释都是日文。然而,两个英文版本都不够科学。因此在对《费尔巴哈》作任何学术探讨以及在对马克思的历史观作任何科学的阐释之前,首先需要有一个科学的《费尔巴哈》英语版本。(12)

注释:

① 广松涉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编辑问题》,收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一书(东京,1974年)。

② 更准确地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作者并非只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霍尔斯坦的格奥尔格·库尔曼博士”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预言,出自魏德迈之手。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末尾写着赫斯的名字。参见英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第606页的脚注143。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2卷第34页。

④ 广松涉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东京,1974年)同时以德文和日文再现了《费尔巴哈》的原始文本,但注释是日文。尽管巴加图利亚的新俄文版本以及基于该版本的日文版本分别于1965年和1966年出版,但它们仍然不够科学。广松在他的版本中用不同字体清楚地标明了“插入”及“笔迹”的情况。

⑤ 该版本完全省略了原手稿的第[27]页。

⑥ 参见“Ⅱ圣布鲁诺”第2节。

⑦ 实际上,{1}只是半张。

⑧ MEGA2试编本(1972年)以及巴加图利亚的新俄文版本(载1965年第10和11期《哲学问题》杂志)都把{B}放在{6}前面。俄文版本是这样处理手稿的:{1}—{2}—{1?}c-d—{2?}—{3}—{4}—{5}—{B}—{6}—{7}—{8}—{9}—{10}—{11}—{20}—

{21}—{84}—{85}—{86}—{87}—{88}—{89}—{90}—{91}—{92}。除了{B}的位置外,这种排序是有说服力的。英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1976年)也把{B}放在{6}前面(参见第38页)。

⑨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2版第4卷第212页。

⑩ 该部分与{3}和{4}有很大不同。{3}和{4}与马克思在1857—1858年手稿即《大纲》中关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的论述几乎完全一致。因此我相信该部分为恩格斯所写。C.J.阿瑟的学生版本把[41]放在了[64]之后。

(11) 广松完全误解了《费尔巴哈》的结构。按照他的理解,“B”章的主体部分是“对分工史或财产形式的描述”(参见《马克思主义的形成》第188页)。在他看来,《费尔巴哈》第2章与费尔巴哈没有任何关系,《费尔巴哈》中也没有论述费尔巴哈的章节。

(12) 英国著名马克思学专家、布里斯托大学的特雷尔·卡弗教授目前正在广松涉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日文版本基础上做一个改进的英文版。——译者注

标签:;  ;  ;  ;  ;  

德国意识形态的语言学研究_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