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凝聚力研究:概念、结构与意义_城市化进程论文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凝聚力研究:概念、结构、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凝聚力论文,进程论文,意义论文,概念论文,民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10)11—0017—0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之一,而民族凝聚力研究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城市化”与“民族凝聚力”两个基本概念,厘清城市化进程与民族凝聚力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该项研究的重要意义,均是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凝聚力研究的前期工作。

一、基本概念

(一)城市化

“城市化”源自英文中的“Urbanization”,该词由“Urban”和“ization”两部分构成,前者意为“都市的、城市的、市镇的”,后者意为“……的行为过程”,从字面上理解,城市化就是农村变为城市的一种过程。作为专有名词,城市化最早出现于经济学领域,后来被借鉴到其他学科,成为一个复杂多维的综合概念。有研究者将城市化看做一种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1],有的则认为城市化是一种农村向城市过渡的制度变迁过程[2]。Kent P.Schwirian和Jhon W.Prehn试图将城市化的各种定义归纳为三种:一是把城市化看作城市中心的理念和实践向周围地区辐射的过程;二是把城市化看做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的城市化过程;三是认为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的过程。[3]

在林林总总的城市化定义之中,本文基本赞同并采纳米切尔的观点。他认为城市化一般用于人口学和社会学两种意义,“人口学的用法具有统计学的倾向,它是指居住在一个特定规模的地区的居民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社会学的用法则比较广泛,它包括一种社会过程的概念,这种社会过程既是人们生活方式变迁的原因,也是其结果。”[4](P.394)广义的城市化还应涵盖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出现的郊区化现象,所谓郊区化,“不是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5](P.349),而是城市人口向郊区流动、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流动的过程。另外,由“城市化”还能引申出“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化水平”两个相近概念,三者呈现三位一体的关系,基本属于同一序列。

所谓城市化进程,实际是以纵向发展的眼光看待城市化,就是将城市化这个动态概念置于历史长河中进行观察,突出了它的总体进步性和不可逆转性。总体进步性就是指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尽管引发了部分社会问题,但从总体上看依然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所谓不可逆转性,就是指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拥有强大动力和充足保障,现阶段尚未出现阻滞这一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健康的城市化进程至少应该具备六方面的表现:一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四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相统一;五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且向广大农村传播、渗透;六是居民的整体素质普遍提高。[6](P.5-6)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表示城市化发展程度的静态概念,如果说城市化的概念界定问题探讨的是城市化的“质”,那么城市化水平就表征着城市化的“量”。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该指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公认的简单易行的测量标准,其计算公式为[7](P.24-25):

Y=U/(U+R)=U/N

Y——城市化水平 U——城市人口

R——农村人口 N——全国(区域)总人口

虽然人口指标具有易于操作、简洁直观等优点,但是假如把该指标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唯一标准,不仅在理论上不够严谨,在实践中也容易刺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过度集中。以人口指标为主,综合考虑土地利用情况、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化、居民的职业分布和生活方式等其他因素,才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二)民族凝聚力

“凝聚”是一个在现代汉语中才出现的词汇,古汉语中一般将“凝”和“聚”分开使用。“凝”本意是指水遇冷以后固结成冰,后来衍生出形成、巩固、庄重等含义。“聚”本意是指将许多人集合在一起,后来衍生出集中、积聚、村落、一伙人等含义。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凝聚”最早出现在物理学领域,特指气体由稀变浓或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同样,“凝聚力”原本也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指的是物质结构中能使分子与分子、原子与原子、基本粒子与基本粒子黏合在一起的内在力量。凝聚力的强弱与物质的分子距离以及分子量有关,一般而言,物质的分子距离越小,凝聚力越强;分子量越小,凝聚力越弱。

20世纪30年代,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1890-1947)在研究群体动力学时将凝聚力概念引入社会现象领域,并将其视为群体的某种重要特性。在他看来,作为整体中的个体,群体成员之间必然相互影响,必然具有交互依存的动力,而凝聚力概念“主要应该关注个体如何知觉其自身与某个特定群体的关系”[8],其作用在于表述群体的形成与维持过程。尽管没有给出凝聚力的明确定义,但是勒温的观点为日后凝聚力研究的正式开启奠定了基础。在接下来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外研究者从不同立场和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的凝聚力概念,阐述了不同的凝聚力观点。总体上看,这些概念和观点可以分为力量说、程度说、情感说、倾向说和系统说五大类(表1)。

以上五种类型仅是粗线条的划分,没有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凝聚力定义。除了表中所列观点外,还有研究者试图从文化现象[9]、衡量指标[10]等视角分析凝聚力概念,同样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与说服力。需要注意的是:凝聚力的各类定义之间并非泾渭分明、彼此矛盾,而是界限模糊、互为补正。从研究主体来看,研究者往往根据情境变化选取合适的定义,例如,虽然有的学者多数情况下坚持力量说,但为了分析方便也会有选择地采纳系统说。[11]从研究对象来看,各种观点之间呈现出一体多面的关系,相比较而言,倾向说突出整个群体,程度说与情感说突出群体成员,力量说兼顾群体及其成员,系统说强调群体的要素、结构及其所处的环境。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社会领域的凝聚力,就是能够把群体成员结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且有助于群体目标实现的内在力量。这个概念适用于团队、企业、机关、民族、国家等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社会群体,如果将其应用到民族研究领域,就产生了“民族凝聚力”的概念。所谓民族凝聚力,就是指能够把民族成员结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且有助于民族生存、发展的内在力量,具体表现为民族整体对民族成员的吸引力、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向心力以及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民族凝聚力的主体是民族,客体是凝聚力,二者不可分割。一方面,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民族的产生而产生,最终也会随着民族的消亡而消亡;另一方面,凝聚力也是民族的一个重要特性,失去凝聚力的民族必然走向消亡。

在中国,广义的民族凝聚力包括民族内部凝聚力、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凝聚力三个层次。民族之间的凝聚力既是民族内部凝聚力的升华,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缩影,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民族问题关系密切。从构成来看,民族之间的凝聚力既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也包括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凝聚力。本项研究的出发点是民族内部凝聚力,落脚点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侧重点是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从狭义上理解,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凝聚力研究主要是关于民族之间凝聚力的研究。

二、逻辑结构

逻辑结构就是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到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凝聚力研究,逻辑结构指的是城市化进程与民族凝聚力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对逻辑结构进行全面梳理之前,有必要分析一下民族凝聚力的影响因素与三种表现。

城市化进程是宏观层面的历史背景,民族凝聚力是由若干具体要素组成的一类因变量,在宏观背景与具体要素之间必然存在诸多中介变量。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凝聚力研究,重点就是要寻找、归纳这些中介变量,弥补城市化进程与民族凝聚力之间缺失的环节。一般而言,民族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可分为三个层次(图1)。一是自然本原层次,包括空间远近和血缘因素;二是社会物质层次,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科学技术以及交通通讯;三是思想文化层次,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三个层次之中,思想文化因素对民族凝聚力的影响最广泛、最深刻、最持久,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民族凝聚力的强弱和走势[12](P.328)。三个层次是对中介变量的总体概括,基本搭建起了城市化进程与民族凝聚力之间的逻辑桥梁。

图1 民族凝聚力影响因素示意图

民族凝聚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民族整体对民族成员的吸引力、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向心力以及民族成员之间的亲和力(图2)。需要说明两点:一是民族核体(国家机关、执政党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民族整体,所以民族整体对民族成员的吸引力基本上等于民族核体对民族成员的吸引力;二是民族成员并非单指民族个体,也包括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等组织形式。要想在研究中获得可信度较高的第一手资料,就要从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三个方面开展实地调查。验证城市化进程对民族凝聚力的影响,理想模式是以上述三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将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凝聚力现状与城市化进程开启之前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因而,研究者在筛选民族凝聚力测量指标的时候,无论如何都绕不开民族凝聚力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

图2 民族凝聚力表现形式示意图

在简要分析民族凝聚力影响因素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凝聚力提升研究”的逻辑结构逐渐清晰。如图3所示,城市化进程首先影响自然本原、社会物质、思想文化等因素,然后间接改变了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一系列变化最终通过吸引力、向心力和亲和力表现出来。纵观整个过程,城市化进程通过何种渠道影响民族凝聚力,以及民族凝聚力的变化怎样测量将是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凝聚力研究的两大难点。基于此,现阶段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凝聚力研究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城市化进程是否通过自然本原因素、社会物质因素和思想文化因素间接影响民族凝聚力?如果是,这种影响如何发生?第二,城市化进程对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最终是否通过吸引力、向心力和亲和力表现出来?如果是,这种表现如何测量?

图3 城市化进程影响民族凝聚力的逻辑示意图

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案是选择一个地点进行长时段的跟踪调查。调查地点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第一,这个地方必须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社区;第二,这个地方的城市化进程还未开启或刚刚开启;第三,在预期中,这个地方的城市化进程将会顺利完成;第四,完成城市化进程以后,这个地方的民族构成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在选择合适调查地点的基础上,研究者还必须综合运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以及文献分析等方法搜集资料。选择合适的调查地点并且围绕民族凝聚力这个主题搜集资料,才能得出效度较高的数据,才能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凝聚力研究向前发展。

三、研究意义

不论在学术领域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凝聚力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术上,该项研究有助于补齐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研究的一处短板,有助于拓展民族凝聚力研究的基本思路;在现实中,该项研究有助于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合理运行,有助于解决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过程中遇到的部分现实问题。

首先,有助于补齐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研究的一处短板。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研究是一项综合、复杂的课题,它包括理论研究、一般模式研究、民族关系研究、运行机制研究以及对策建议研究等若干板块。民族凝聚力不但涉及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而且关系到民族政治、民族经济等各个领域,民族凝聚力研究有理由并且已经成为民族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迄今为止,以“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凝聚力研究”作为主题的学术专著还没有出现,涉及该领域的学术论文也是少之又少。如何恰当地将民族凝聚力提升放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俨然成为学术界亟待攻关的难点之一,希望本文能在该领域研究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次,有助于拓展民族凝聚力研究的基本思路。目前的民族凝聚力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例如,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已有著述主要是对党和国家相关文件的整理和解读;研究者过于依赖历史钩沉和客观描述,致使研究方法单一落后;研究重心偏于雷同,多数研究者将目光投向概念界定层面;研究者主要来自哲学领域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其他学科对该项研究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要想取得实质性进展,研究者必须拓展民族凝聚力研究的基本思路。拓展思路的具体方式有很多,可以将新课题纳入既有研究范畴,也可以通过理论与方法创新另辟蹊径。本文选择城市化进程作为研究背景,符合拓展民族凝聚力研究基本思路的客观要求。

再次,有助于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合理运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明显加快,截止到2006年,全国城镇人口为57706万,占到全国总人口的43.90%,其中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达到54.6%、40.4%和35.7%[13]。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两大特点是总体进步性和不可逆转性,但这两个特点并不说明城市化进程中不存在问题。实际上,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匮乏、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不利、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传播遭遇瓶颈等问题已经逐渐显现,而这些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民族问题是民族凝聚力研究的题中之意,或者说,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凝聚力研究能够间接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合理运行。

最后,有助于解决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过程中遇到的部分现实问题。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一定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本项研究关注的将是与中国城市化进程有关的那一部分。这些问题又可以按照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城市化进程作为前提,城市化进程开启之前不太明显,城市化进程结束之后自动消失的那一部分问题,比如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生活问题;另一种则是深受城市化进程影响,却不以城市化进程为前提的那一部分问题,比如城市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问题。无论哪一种问题,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凝聚力研究都将为其解决提供理论指导,换言之,该项研究将会有助于解决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过程中遇到的部分现实问题。

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方兴未艾的历史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凝聚力研究将会愈加重要。总体上看,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凝聚力研究有可能向微观和现实两个方向发展。所谓微观方向,是指民族凝聚力研究将会更加侧重小型社区调查,通过个案分析以点带面。所谓现实方向,是指民族凝聚力研究将会更加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并为问题的逐步解决提供对策建议。展望未来,民族凝聚力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可能包括:某一社区的民族凝聚力现状调查;某一因素对某地民族凝聚力的影响;民族凝聚力在某一事件中的作用等。

收稿日期:2010-07-10

注释:

① 关于凝聚力概念的这五类界说,是根据下列资料整理而来:李海、张勉《凝聚力的结构、形成和影响——一个研究述评》,载于《经济管理》2008年第7期;王重鸣、刘学方《高管团队内聚力对家族企业继承绩效影响实证研究》,载于《管理世界》2007年第10期;赵伟《民族凝聚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载于《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孔庆榕《中华民族凝聚力系统初探》,载于《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卢勋、杨保隆、高文德著《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前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标签:;  ;  ;  ;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凝聚力研究:概念、结构与意义_城市化进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