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以下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应用分析论文_陈龙,王雪,李博,田一焜

10kv以下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应用分析论文_陈龙,王雪,李博,田一焜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辽宁阜新 123000)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人员的操作安全性,就必须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评价指 标体系,并且对其进行定量安全评价指标分析。 本文首先分析了1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然后分析了对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

关键字:10kv;配电线路;综合评价;

伴随着我国工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工作、生活对电的依赖性也越发增强,可以说现如今,如何确保用电可靠性早已成为社会各界人群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成为当前电力企业所面临的同等大事。而推行带电作业恰恰能够进一步满足人们对用电可靠性的需求,因此,大力发展并推行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在进一步推广带电作业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就是如何确保带电作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所以,势必就要对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构建适合的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笔者即结合个人从事电力工作的实践经验,就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评价展开阐述,同时对构建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评价体系及对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等方面,提出几点个人的建议,以供参考。

一、1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

众所周知,在对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进行风险评估时,其评估结果往往与评估人员的个人工作能力、实践工作经验以及其所采用的评估方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可以说,不同评估人员对同一带电作业环境所进行的评估,其所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要想进一步确保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风险评估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我国的电网部门则对此颁布明确的规范,以此对带电作业化境、评估人员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明确,从而提高安全风险的评估质量。

目前我国在带电作业安全评价方法的使用上,多采取层次分析法、事故分析、预测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其中使用最为广泛、应用最为频繁的是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而也正是因为不同的评价方法会对带电作业安全评价结果带来不同程度的直接影响。所以,在带电作业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必须要经过详细的考核,以确定评价方法的恰当。而经过分析与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层次分析法的优势在于能够使评价人员的思维更具有层次性与清晰性,并且通过逐层剖析,找寻内在隐含的联系,从而对10kV配电线路的危险因素点进行更好分析与预测,控制好事故的发展与恶化规律。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势则在于该种方法能够应用在较为复杂的系统之中,并形成多层次、多变量的综合性安全系统。尤其是在实际评估中具备了模糊评估特点,因此该种方法也可应用在互联网信息系统、生物工程系统等诸多领域中。

而如若在实际的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中,我们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法进行有机结合,那么不仅能够对评价指标进行更好的定量、定性分析,更能够实现多层次与多因素的综合系统,使安全综合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地进行运用,对危险因子进行更加有效的量化评估,从而给复杂的系统提供更为可靠的安全技术保障。

二、对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对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进行综合评价之前,首先应该为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首先,采取层次分析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构建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体系的时候,关键在于要让评估工作人员能够对影响评价相互结合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在脑海里面能够形成一个层次清晰的结构图,从而在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评价过程中,能够建立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安全评价模型,进而对所有的该模型之中会涉及到的各类型构成因素,如,带电作业环境、安全作业管理、评价人员综合素质、带电作业工具等等要素之间所具有的相互之间的影响与关联进行系统分析,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层次感;其次,做好层次分析法的利用。如若我们按实际要求将10kV配电线路系统分成不同的层次,那么在异同的层次中影响带电作业环境的各项因素,势必会受到顶一层次因素的控制,那么此时对于这些因素就可以采取顶一层中的标准进行分析,构造出对比判断的矩阵,进而更好地对定量与定性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最后,进行相同性检验。在对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评价指标进行系统分析以后,还需要对这些因素所具备的相同性进行检验。而为了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检验的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因素采取随机检验方法,利用求评价应该实现科技化,在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不断采用新产品、新技术,在创新的基础上重视节能,加大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和应用,不断地实现电气工程的自动化与科技化。

由于企业之间的条件不一样,所以不同电力企业电气自动化水平各有差异,因此在运营的过程中,可能会增加电力企业的成本,还有可能带来其他不利影响。所以这就要求技术人员要对自动化方案进行改进,克服环境方面的问题,首先明确研发目标,然后再进行方案设计,把初期成本、后期维护运行的成本都考虑到,创建统一的平台,才能够有效地节约成本,实现电气自动化。

标准化的数据传输接口是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高效、快捷、安全进行数据传输的必要条件,由于受到技术、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我国的电气自动化并没有形成标准化的数据传输接口。因此,从事电气自动化研究的技术人员应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尽可能地创建最优化的标准数据传输接口,以此保证不同电气自动化系统之间的数据和信息能够完美地交换与共享,降低工程开发的时间与费用,同时加速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建设进程。

首先,电力企业一定要本着可靠、经济、安全且运作稳定的原则选择系统装置,并且要在成本可控、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高质量的系统配置,由此才能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发挥其最稳定、长久的作用;其次,要注意系统装置之间的兼容性,为了确保自动化装置零件之间、部分系统之间相互支持,要实现远程控制和测算功能,并且各个部分都能充分地相互配合,来确保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和长久性;再次,要确保自动化系统中各个配置都能在将来升级和扩展,因为电气工程在未来改造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支持扩建和改造是非常重要的;最后,要有完善的报警装置,因为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当电气自动化系统发生错误时,要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这样才能确保技术人员维修及时。

4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不断加速发展的我国工业信息化来说,电力企业中的自动化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清晰地认识到系统的运行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够促进电气自动化的健康稳定发展,从而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民生服务质量,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永建.绝缘遮蔽罩在1OkV带电作业中的应用[J].云南电力技术,2012,(4):91,68.DOI:10.3969/j.issn.1006-7345.2012.04.035.

[2] 陈伟明,朱星昶,李德等.架空绝缘导线在城网改造中的应用[J].电世界,2007,48(12):10-13.

[3] 高焕兵.带电抢修作业机器人运动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5.

[4] 程爱青,张涛.探究10kV以下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检修[J].中国电子商务,2013,(16):217.DOI:10.3969/j.issn.1009-4067. 2013.16.186.

[5] 贺智贵.10kV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检修[J].建材与装饰,2016,(7):201-202.

论文作者:陈龙,王雪,李博,田一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

标签:;  ;  ;  ;  ;  ;  ;  ;  

10kv以下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应用分析论文_陈龙,王雪,李博,田一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