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住宅环境的要求也有了新的突破,人们对居住区景观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认可,新中式景观设计作为传统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被广泛应用到居住区的设计中。
关键词:新中式;景观规划;道路;铺装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被建筑设计师们广泛应用到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的日渐成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好评。新中式景观设计将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理念与西方建筑形式相结合,使居住区在感官上更具有中国特色,在整体的居住环境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美学价值。新中式景观设计的流行趋势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我们应对新中式景观在居住区的设计中的应用加以研究,使之得以更好的发展,设计出更加完美的建筑作品。
一、新中式景观风格的概念
新中式景观风格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产生的创新元素的浓烈融合,是意境与视觉的水乳交融。新—— — 顾名思义,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跟“旧”相对),在时代不断快速变迁的今天,现代化与创新性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使用和行为需求的必要条件,是一种风格的体现。中式—— — 则是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的继承,是一种设计手法。所以,新中式景观风格,其实就是在诞生的新事物越来越多时,有一些仿佛已经慢慢消失的老事物越发的历久弥新而存在的;是在时间的长河中,经过历史的每一次交接,走在不可复原的回忆中,却不断翻新着记忆而存在的;是经得住时间的洗礼,为了保持着园林的鲜活而存在的。
二、道路设计
(一)居住区道路的作用与功能
(1)组织交通。居住区道路是整个居住区的骨架,不仅对居住者的集散、疏导、游览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应满足园林绿化、物业管理、安全防火等交通运输需求。对于规模较小的居住区,园林道路的归家、游览功能可以与交通运输功能结合一起考虑;对于规模较大的居住区,建议设置专门物业管理、安全防火的通行路线和出入口。
(2)组织、引导游览。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道路把园区分隔成功能各异的空间,同时又通过园林道路,把功能各异的各个空间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园林道路能将设计者的景观序列通过组织观赏游览传达给观赏者,起到观赏者展示景观画面的作用。
(3)提供场所。广义的居住区道路不仅包括道路,还包括为居民提供活动所设置的各种铺装广场以及运动场地。这些场地的设置为居民活动提供了场所。
(4)构成景观。居住区道路是景观的组成部分,其蜿蜒起伏的曲线创造了园路的形式美,同时寓意丰富、精美的地面铺装也增添道路景观的变化;道路与周边的地形、水景、建筑小品、植物等景物紧密结合,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使得道路设计不仅是“因景设路”,更是“因景得路”。
(5)其他功能。可以利用园路组织降水的排放、防治水土流失,利用园路的不同铺装形式进行空间的界定、功能区划分、障碍性铺装等,具有其他综合功能。
(二)居住区道路设计
居住区道路是承载人、车交通的载体,贯穿于社区内部的各个活动空间,居住区道路设计需要交通畅通,导向明确。因此,道路两侧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引导和遮阴需求,结合周边环境造景。居住区道路应根据不同使用功能、规划形成的空间结构和场地特征而有所不同,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道路:即居住区主干道;二级道路:主要的入户车道、消防通道;三级道路主要景观道路,景观道路是人行的主要道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居住区道路空间的尺寸应通过道路两侧的建筑、植物、景观小品来控制并取得较强的领域感。步行交通系统从景观设计上讲应曲折而多变,宜视域开阔且结构布局自由,这样的布局可以在连续的道路上,形成丰富的空间序列。道路有规律的布置,可以使居住区形成良好的围合感和居住氛围,给居住者安全舒适之感。车行路应具有连续性,在适宜的空间布局形式可设置一定的变化。在居住区道路设计中,人车共行道路必须综合考虑步行与车行两种道路景观特征,在路面设置各种减速岛,通过地面铺装的变化,打造安全美观的居住区景观。
三、铺装设计
铺装是指在景观环境中运用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铺设于道路或场地的地面形成的地表形式。铺装作为园林景观的一种重要要素,通过精心推敲其色彩、质感、构形和尺度,可以获得优美的铺装效果,提高整体园林环境的文化品味和艺术质量。
(一)居住区园林铺装的作用
(1)引导视线:当地面被铺成一条带状或某种线形时,它便能指明前进的方向,从而发挥导游作用,引导行人前进。
(2)分隔、转化空间:园林景观的空间界限并不明确,竖向空间可通过景墙、植物进行围合,在平面转换上可以通过地面铺装变化来处理,在使用者心里方面形成空间转变的暗示,达到分隔转变空间的作用。
(3)提供休息的场所:铺装地面与导向相反的作用是产生静止的休息感。当铺装地面以相对较大、并且无方向性的形式出现时,它会暗示着一个静态停留感。
(4)强化主题:道路铺装形式通过图案、色彩的搭配可以强化景观空间的主题,烘托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会采用“梅影路”来铺设书堂等庭前铺装,以烘托文雅风情。
(5)对空间比例的影响:每一块铺装材料的大小,以及铺砌形状的大小和间距等,都能影响铺面的视觉比例。形体较大、较开展,会使一个空间产生一种宽敞的尺度感;而较小、紧缩的形状,则使空间具有压缩感和亲密感。
(二)居住区园林铺装设计
传统园林和民居庭院地面铺装材料种类繁多,在进行新中式居住区铺装设计时应注重材料的统一性,在设计中,至少应有一种铺装材料占有主导地位,以便能与附属的材料在视觉上形成对比和变化。占主导地位的材料,可贯穿于整个设计的不同区域,以便形成统一性;在平面布局上,应着重注意构成吸引视线的形式,及与其他要素的相互协调作用,不同的铺装材料有不同的质感,空间的尺度大小是选择铺路材料质感的主要标准。质感较粗的铺地材料适用于大面积的铺装范围,质量较细的材料适合在细微处、重点之处使用;不同的铺装色彩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铺装材料的色彩一般多作为背景基调,因此要注重其与周围环境色彩的相互协调;在现代铺装材料中,花岗岩、大理石等石材是最为常见的铺装材料,但这些材料给人的感受较倾向于冷冰、生硬,因此在进行居住区景观铺装设计时,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提升这些材料的亲切感,同时在铺装材料的选择上要积极重视鹅卵石等价格较低且易得的材料,不盲目追求价格较高的材料,着重突出材料本身的质感、形状和色彩以增强艺术感染力;北方城市由于冬季积雪,因此建议尽量少采用光面材质铺装,以保证铺装防滑、防眩光。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花园,只要遇到合适的土壤,这座花园就会自然的生长,长成我们心中的样子。在我们怀旧的同时也在创新,新中式景观与时俱进,兼容并蓄,从中国古典园林中提取精髓,同时体现了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和创新。新中式景观风格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那独特韵味的景观,而是留下那经过历史沉淀与现代文明碰撞后经久不衰的风骨。
参考文献:
[1]邹玖春.浅议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J].大众文艺,2018(10)
[2]陈威.居住区人车共存道路交通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24)
[3]汤义祥.园林景观铺装的功能与美学营造[J].绿色科技,2016(11)
论文作者:花开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居住区论文; 道路论文; 景观论文; 材料论文; 园林论文; 空间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