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临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检验科 414300
摘要:目的:探讨在预防性体检肛拭子检验中应用沙门氏菌优化检测方法的效果。方法:对检验科实施预防性体检的400例人员(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的肛拭子检验标本实施研究,对所有标本均进行常规沙门氏菌检测及沙门氏菌优化检测,分析总结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实施常规沙门氏菌检测及沙门氏菌优化检测时检测结果均为阳性4例(1.00%),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83例(95.75%),仅常规沙门氏菌检测阳性1例(0.25%),仅沙门氏菌优化检测阳性12例(3.00%)。实施沙门氏菌优化检测阳性率4.00%显著低于常规沙门氏菌检测阳性率1.25%(P<0.05)。结论:在预防性体检肛拭子检验中应用沙门氏菌优化检测效果良好,可减少漏诊,且两者联合运用可进一步减少漏诊。
关键词:沙门氏菌;优化检测;预防性体检;肛拭子
预防性体检是目前防治流行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预防性体检过程可及时了解相关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状况,为相关疾病的传播控制提供基础。沙门氏菌是较为常见的病原菌类型,沙门氏菌感染也是食源性腹泻的常见诱因,沙门氏菌可人畜共患。由于沙门氏菌存在一定潜伏期,相关食品加工行业工作人员感染后极易导致沙门氏菌大面积传播流行,对社会造成极大影响[1-2]。加强沙门氏菌感染的早期防控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预防性体检肛拭子检验相关食品加工从业人员沙门氏菌感染状况的重要手段。目前沙门氏菌优化检测在沙门氏菌感染检测中的运用逐渐增多,为明确该检测方式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检验科实施预防性体检的400例人员(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肛拭子检验标本实施了常规沙门氏菌检测及沙门氏菌优化检测,现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标本筛选时间: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间,选检验科实施预防性体检的400例人员肛拭子检验标本实施研究,受检人员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0.62岁(s=11.55);性别分布:男/女为215/185。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本研究课题。
纳入病例:实施预防性体检者;实施肛拭子标本检测沙门氏菌感染状况者;意识清晰者;自愿配合检查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病例:其他病原体感染者;精神障碍者;孕期及哺乳者。
1.2 方法
对所有标本均进行常规沙门氏菌检测及沙门氏菌优化检测。常规检测:将标本接种至亚硒酸盐增菌液中,于37℃下实施培养,增菌培养18-24h后取其中一环接种到琼脂平板,在37℃下实施24h培养,随后将可疑菌落(湿润、无色、半透明、边缘光滑、中心黑色)取出,接种到三糖铁琼脂、赖氨酸脱羧酶培养基上,在37℃下继续培养24h,必要时可培养48h。以实际反应结果判定可疑沙门氏菌感染状况,对存在可疑沙门氏菌感染者,将可疑菌落接种至营养琼脂平板,在37℃下实施24h培养,采取生理盐水配置菌悬液,并接种到API20E肠道菌试剂鉴定条,实施病菌鉴定,此外,实施沙门氏菌鞭毛H抗原、菌体O抗原进行血清凝集试验,明确菌种类型。优化检测:将肛拭子接种到改良磺绿增菌液中,于37℃下实施18-24h增菌培养,在增菌液中选择一环划线接种到XLD琼脂平板,再置于37℃下实施24h培养,随后挑选出可疑菌落,并将可疑菌落接种到三糖铁琼脂、赖氨酸脱羧酶培养基上,其余操作与常规检测相同。
1.3 观察指标
分析总结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
1.4 数据统计
用SPSS22.0软件处理,用n(%)表示计数资料,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常规沙门氏菌检测及沙门氏菌优化检测时结果存在交叉状况,检测结果均为阳性4例(1.00%),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83例(95.75%),仅常规沙门氏菌检测阳性1例(0.25%),仅沙门氏菌优化检测阳性12例(3.00%)。实施沙门氏菌优化检测阳性率4.00%显著低于常规沙门氏菌检测阳性率1.25%,=5.917,P=0.015。见下表1。
3 讨论
肠道致病菌感染是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因素。沙门氏菌在人和牲畜中均可感染,人类食用受感染的动物及相关副产品后均会引起感染。由于沙门氏菌感染后潜伏期长,部分患者可无明显感染症状,但其体内已存在沙门氏菌病原体,若沙门氏菌病原体携带者从事食品加工行业等相关行业时,极易导致沙门氏菌大范围传播,影响社会稳定,也影响感染者生命安全[3-4]。因此加强对沙门氏菌感染的早期检测在疾病防控中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性体检是当前疾病筛查的重要手段,沙门氏菌属于革兰阴性菌,其多存在鞭毛,在人体粪便中存在。沙门氏菌感染后可引起患者出现败血症、伤寒、胃肠炎等,其中以胃肠炎最为常见,患者感染后以腹泻为主要表现,并对患者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均会造成影响[5-6]。通过肛拭子检测可及时了解受检者沙门氏菌感染状况。本研究中实施沙门氏菌优化检测阳性率4.00%显著低于常规沙门氏菌检测阳性率1.25%,说明实施沙门氏菌优化检测对沙门氏菌检测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沙门氏菌检测,且两种检查结果存在交叉状况,且1例人员仅通过常规沙门氏菌检测阳性,说明实施常规沙门氏菌检测时仍具有沙门氏菌优化检测无法取代的价值,两者联合时诊断效果更好。在常规沙门氏菌检测时,主要通过先增菌再分离的方式,而在沙门氏菌优化检测中,改变该流程,对增菌、分离过程使用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组合,采取改良磺绿增菌液增菌,使用XLD琼脂平板接种。由于细菌在不同增菌液中生长周期存在差异,其生长高峰时间与增菌液最低分离浓度相关,采取常规方式检测时分离液增菌周期较长,多长于细菌生长达高峰时间,而实施改良磺绿增菌液增菌时,其具有修复功能,增菌功能增强,使得增菌效果更好;实施改良磺绿增菌液增菌时,其对其他致病菌也抑菌效果也更好,可减少其他致病菌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琼脂平板上可疑菌落直接影响检测结果,使用XLD琼脂平板时可疑菌落周边可呈现淡红色,更利于分辨诊断,识别难度更低,可提升诊断结果,减少漏诊。
综上所述,在预防性体检肛拭子检验中应用沙门氏菌优化检测效果优于常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可减少漏诊,操作简单,在预防性体检中运用效果良好,此外,常规沙门氏菌检测也具有一定运用价值,可作为沙门氏菌优化检测的辅助,进一步减少漏诊。
参考文献:
[1]曾彪,王超,薛一凡,等.一起跨地区肠炎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与溯源[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19):3479-3482.
[2]王炳发,曹春远,陈前进,等.两起肠炎沙门菌所致食物中毒的病原学研究及溯源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6,28(1):32-36.
[3]邱颖,王海霞,王宇卓,等.2016年河北省三河市餐服人员沙门氏菌检出情况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8,34(1):97-98.
[4]缪国忠,章剑,何政,等.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在一起肠炎沙门氏菌食源性疾病暴发中的溯源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7,33(12):1288-1289.
[5]郭丹桂,许少洪.实时荧光PCR技术在肠道沙门氏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17,33(8):904-906.
[6]王福春,林鑫,许风兰,等.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J].医学动物防制,2016,32(5):571-572.
论文作者:徐伟红, 黄卓, 蔺玉兰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沙门氏菌论文; 预防性论文; 常规论文; 琼脂论文; 菌落论文; 可疑论文; 标本论文;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