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高教改革和发展的春天——上海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上海论文,研讨会论文,高教论文,春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上海高教学会、上海市教委高教办和上海教科院高教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上海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于1998年8月7日至9 日在上海举行。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市教育党委和市教委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上海部分高校校长书记、以及上海高教研究的部分专家学者共65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就上海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和进一步推进上海高等教育大众化、通过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新一轮高校结构布局调整和重点学科建设、上海高校科技创新体制、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产业化、跨世纪人才工程和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研讨会期间,上海教育党委书记王荣华、上海高教学会会长、上海教委主任张伟江、上海市政协教育委员会主任郑令德、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修艺等领导和专家作了有关上海高教宏观环境和高教改革与发展的讲话,上海教科院院长胡瑞文研究员、上海市教委高教办许宝元主任、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电视大学、上海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就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作了发言。
会议认为:中央和上海市政府确定的在下世纪初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为标志的国际大都市的宏伟目标已全面策划并启动,走跨越式、高起点的发展道路,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上海产业结构的高度化,通过高强度的投入和高效率的发展模式,实现上海高等教育与城市功能重建与拓展、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互动发展,实现上海科教兴市,市兴科教的目标。
上海高等教育在实现上海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在促进上海建设知识经济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主动从边缘走到核心,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通过知识传播和创新、产学研合作、高新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等途径为提升上海城市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将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会议一致认为,面对上海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后,上海高等教育面临着规模扩大的客观要求,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促进上海市民基本素质的提高及人与个性全面发展,为实现现代化大都市文明、健康、开放、进步的社会发展目标服务。高等教育应义不容辞地承担构建人才资源高地的有效载体和软硬环境,创造条件,构筑知识经济社会平台,为21世纪逐步建立适应学习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一、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满足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市民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与会代表认为,上海应该而且也有可能大幅度发展高等教育,今后十年要把高等教育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走超常规发展的道路,动员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提供物质支撑。
关于发展上海高等教育的途径,代表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通过多种改革措施,实施现有高等教育资源重组,实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目标。如(1)创办10~15所多种类型、多种功能的社区学院。 社区学院以区县政府为主、区县企事业单位参与办学,既可依托普通高校新建,也可将区县所属的业大、职大、教育学院等进行合并或改建。(2)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改制、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在合并若干单科性高专组建1~2所综合性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进行普通高专、成人高校及部分中专学校的资源重组,发展一批面向上海经济建设、为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大量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如三年内计划改制成20所高职校,可新增在校生规模1万人左右(每校500人)。(3)依托有关本科院校, 组建5~10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专门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培养高层次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以每所新增在校生1000人计,可达1 万人。(4)积极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民办高校。(5)进一步办好开放大学,发展广播、电视、网络教育。
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需在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上有所突破。拓宽高考入口,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和普、职分流的招生体制,打通中专、职校、技校三校生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社区学院、民办高校以及由专科升入本科的渠道。变一次教育为多次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并在管理体制、招生、培养、就业、待遇等一系列政策上予以保证。
二、转变观念,真正确立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 使上海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
与会代表指出,市场机制形成后,企业创新和创新企业家脱颖而出了,高校校长和教师为什么缺乏创新?政府给校长、给教师什么创新环境?
许多代表认为,政府应给环境,措施是校长考虑的事。政府不该告诉校长和教师做什么、不做什么,而应让他们自己确定干什么,这样,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就会不断涌现。我们多年来一直在搞人才选拔,但是,人才不是选拔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冒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有的校长大声疾呼,要给校长松绑,要真正解决政府办教、校长办学的体制问题,政府和高校的功能错位导致了政校不分和效率低下,关键是政府和学校的关系和体制问题。即政府在转变自身职能的前提下管好该管的事,而校长则应当在政策、法规指导下,围绕办学质量和水平这一核心充分施展才能,创造适合学校实际和发展目标的机会与模式。
具体建议包括:应抓住时机,适时启动建设上海一流高等教育的新一轮重点学科建设工程,促使部分重点学科领域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并集中有限资源抓好能产生带动效应和对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的领先主导学科;重点学科遴选以上海市十大支柱产业和六大第三产业重点发展行业的核心、主干、带头领域为主要范围,安排适当的超先发展的学科领域和优中选优的基础学科;运用市场机制变选拔为竞争,促进重点学科的公平竞争和合作,制订鼓励学科综合、交叉、渗透实现创新的政策;重点学科建设由硬件支持为重点向以学术大师、学科带头人的聚集、培养、引进和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方向转移和倾斜。
在高校科技创新体制建设方面,代表们建议,以能够为上海城市功能转换、率先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经济结构升级换代提供支撑,以若干学科超前发展为新生长点为近期目标,最终形成上海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源和主要基地为远期目标。到2000年,初步形成以基础研究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产学研体系,以社会化为内容的科技服务体系。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高校基础研究、学科综合和人才培养三方面的作用和优势。
代表们建议,市政府在目前基础上,集中选择与上海城市功能、经济结构调整及与知识经济社会形成相关度最大的生命科学、信息与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海洋及航空航天工程等学科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争取上海在某些知识创新领域取得全国领先优势。完善联合学科研究中心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和学术委员会负责人任期流动、轮换、竞争上岗及与利益挂钩的激励机制,切实发挥联合学科研究中心综合交叉作用。鼓励学校在校级建立学科交叉、渗透、跨部门研究中心,建立鼓励教师与研究生及大学高年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和政策体系;完善“政府搭台、企业和学校唱戏”的科研产学研体制,制订企业与高校以优势互补方式双向建立研究中心的优惠政策,在中试、产业化阶段,建立激励企业为主体的政策体系;建立高校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和中介机构,开拓社会科技经费资源渠道,建立科技成果期货市场与相应的评估、鉴定制度,建立科技企业经营者公开招聘制度和经营者人才市场;根据全市高校客观上形成的东中西三个高等院校密集区域,建设三个大学科技园区,西南片为闵行高教新区;中片为上海大学科学园区;东北片为江湾机场复旦大学科学园区。均实行开放式管理和资源共享管理,并兼具产学研三大功能,打通高校在园区内形成知识创新体系为主的与社会紧密结合的渠道。
人才培养是上海高等教育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们一致提出,要改变单一的培养模式,鼓励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强化学生学习自主权和主动性;加强学生的科研能力锻炼,培养探索性和创造性能力;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开发网络网上教育,通过政策导向,鼓励高质量教师上课堂,有条件的学校,可充分利用海外教师资源;培养国际通用人才,重点强化计算机和外语工具能力,加强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上海真正成为高校创新型和面向国际舞台的新型人才培养基地。
三、加快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创建优秀人才成长与发展的环境与机制
高校师资队伍问题成为研讨会重要议题之一。代表们一致认为,创建一流高等教育,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有优秀人才成长与发展的环境和机制,要有宽松灵活的政策环境。目前上海高校师资队伍的问题相当突出,如果在3~5年内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希望,那么,师资队伍断层将比“文革”时期所造成的后果还要严重。其次,高校研究较多的是如何引进,对如何输出的问题办法很少,校长们往往抱怨权限而无能为力。
上海普遍缺少大师级、尤其具有国际影响的世界级大师人才;高职称教师断层危机已经出现;学科带头人年龄老化(博士生导师平均年龄67岁),后继乏人,国内外有影响的、上海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专业、学科带头人紧缺;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由于处在教师队伍逆向流动之中,承受了过多的教学压力和各种负担,疲于应付,其从事科研的时间受到限制;青年教师流失严重,层次正从最初硕士生、博士生到现在的博士后、副教授甚至系副主任。严重影响了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为此,代表们一致认为,师资队伍建设应当确立以人为本,尤以教师为本的观念,积极开发、优化配置教师资源,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引进学术带头人和培养青年骨干为重点,探索形成与市场经济条件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即按需按重点设岗,竞争上岗,拉开分配差距,逐步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和非升即转、非升即走政策,形成竞争与淘汰机制,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精干高效、能进能出、专兼相结合,既合理流动又相对稳定的高校教师队伍。
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改革没出路、抓与不抓不一样,坚持抓一定见成效。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基地,理应首先成为上海人才高地、全国高校人才高地。
四、积极推进上海高等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的改革
上海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不断探索、积极实践、逐步建立与上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的多元化办学体制,形成政府办学、混合所有制办学、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举办的高校、以及国际合作办学的体制。
办学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调整政府与学校的关系,通过改革,确立各类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确立政府和社会对各类高等院校监测、调控机制,从体制上消除并避免“放、乱、统”的体制性弊端。
对高教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的改革,代表们认为,上海实施办学体制改革应当推出与中央一致的若干重大举措,包括:
1.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与共建 在确立上海市政府对上海各类高等院校(包括中央部委属高校与地方高校、地方业务部门属高校与教育部门属高校、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统筹的前提下,各高等院校之间要加强合作,在资格与质量认可的条件下,实行较为普遍的学分互认;要推进高等学校与其他部门研究机构之间的联合、合作与共建,充分发挥高校与独立研究机构各自的优势,实行强强联合,打破围墙,形成上海高科技综合优势,推进上海科研创新在较短的时间里上一个新的台阶;在高等学校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方面,通过高校与广播电视大学的联合与合作,通过高校、研究机构和现代教育媒体的有机与有效结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领域中的运用,通过启动高等教育网上课程等途径,为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开辟一条新路。
2.高等学校转制与改制 实现办学体制多元化并非单一地通过增办民办高校的方式。在近三年内,可选择若干所有条件的高校进行转制、改制(包括下放地方的部委属院校和地方高校)的试点,重点探讨转制与改制学校的办学、管理体制、配套政策与措施,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制定实施方案,开拓以政府补助或补贴(包括国有资产、经常性补助和基本建设补助、以及以学生为基础的部分资助等)为基础、以学校自筹办学经费为主的高等学校新的办学模式。
3.发展非政府办学形式 非政府办学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与上海发展民办、私营经济的宏观环境相一致,发展一部分民办或私立高校,应制定相应的法规与规章,政府对各种形式的非政府办学形式加强政策指导和质量监控,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4.发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办学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在发展国际合作办学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今后三年中,上海将优先发展与上海城市功能与目标相一致的体现上海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学科与专业,在学院、系科(专业)、项目领域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加速上海实现知识经济社会的目标。
代表们深信,上海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只有在开放与合作中创新,并通过联合与合作,才能实现现有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并实现资源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