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景观设计充分融合了人类文化和自然环境,是生态、经济、文化、美学的集中体现。农村较之城市,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始自然的生态环境,受人类的干扰程度较低,土地的利用多为粗放型模式,人口密度小,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然田园化生活特点。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极为迅速,农村居民的居住观念和以往相比已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农村建设在深入发展的过程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针对新农村的景观设计,以生态景观为核心作相关的探讨,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提炼出新农村景观设计建设对策。
关键词:生态景观;新农村景观;设计要点
1 新农村景观的现状与问题
1.1 缺乏因地制宜的设计
当前新农村景观建设非常滞后,即使有的村庄有了一些总体规划,但具体细节也仅停留在方案阶段,很难与当地的实际环境相结合。在设计中,设计师缺乏对实际环境的把握,很多建造好的新农村只是一味地迎合当地居民的审美需求,缺少将实用功能与环境美学相融合的能力,其具体表现体现在建筑形式欧化、绿化景观设计城市化、使用功能单一化、缺乏真正以人文本的设计。
1.2 农村居民思想观念认识存在偏差
一直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比城市低,很多居民普遍认为城市的就是“现代的”、“新潮的”,而农村的就是“土的”、“落后的”。随着改革开放,农村居民收入得到增加,农村居民也希望其居住环境有所改善。由于缺乏正确指导,以及对城市的建设模式和建筑特点的盲目追求,很多农村居民自主建设的房屋呈现出“土不土,洋不洋”的建筑形式,农村建筑布局和景观环境非常混乱,丧了失特有的中国农村传统文化。
2 生态景观的内涵
生态景观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景观设计应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社会文化等多种要素:生态景观设计中应当以自然环境为主,同时统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农村本地特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生态,人与生活生产”的关系,使得人类活动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紧密融合,达到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2.生态景观设计应当以科学理论基础为指导:生态景观设计不能盲目地、无序地设计,而应以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在设计中应考虑到生态的多样性与稳定性、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等要素,科学合理地改善自然环境,促进农村生态景观建设。3.生态景观设计应以当地实际环境为基础,做到因地制宜:生态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建设场地和周边自然环境的联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设计,尽最大的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这些都要求在设计中应以尊重当地自然环境与地形肌理为出发点,统一协调各方资源,保证整个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3 以生态景观为核心的新农村景观设计
3.1 科学合理规划村落建筑格局设计
对村镇规划设计时,要深入村落考察山、水、田、路、电的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在村落建设中,对古树、古建筑等原生态的地形地貌予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和保存,加强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居民的庭院、村落的道路等进行彻底的清洁和绿化。倡导垃圾的分类回收,统一对厕所进行净化处理,加强绿化。建筑功能上,增加集居住、生活、生产、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修建公路,完善交通系统。
3.2 旧元素,新表现
在景观营造时,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景观小品上,可充分考虑“农村元素”。大部分的物品可以进行收购,加以改造利用,这样不仅节省了大笔开资,还能提升居住者的亲切感。例如在农村处处可见红砖墙、农作物、农具、村头老槐树、大喇叭、石磨、牛羊、水渠沟、小板凳、水缸……这些对象原本的作用相对较为单一,如今把它们应用在景观设计中去,不仅石磨、石块都可作为户外桌椅,水缸里还能种植植物,作为小的造景;宣传栏采用砖墙刷黑漆,还原黑板通告栏;编织竹筐作为垃圾桶外罩;稻草人锄头作为绿地里的景观小品,生动又有趣……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个时代的记忆,所谓的“农村元素”早已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这些元素承载着原村落的特色,风俗民情、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方方面面。
3.3 新农村景观设计
3.3.1 道路景观设计
道路路面材质的选择。为了杜绝同质化现象的出现,铺装农村道路时应该按功能属性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安排,使道路带有当地的乡土特征。我们可以选用水泥或者沥青路面铺装农村重要的巷道和路面;宅前小道以及其他不通车的道路可以以带有本地特色的材料铺装,这样不仅提高了路面的透水能力,同时路面表现也更多元化。农村道路景观绿化的核心问题在于能否做好道路两侧景观绿化工作,以获得更好的线性景观。在建设绿化带时,由于部分农村道路宽度较小、通行量不足、住宅通常紧挨道路,选择树种要科学合理,通常选用枝叶茂密、树冠高达的品种,其目的一是防护房屋不受砂土的侵扰,二是在冬天可以防风御寒、夏天可以遮阳降温。
3.3.2 广场景观设计
受到文化积淀和地形特征的影响,云南地区的农村多数未设立公众活动区域,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单调乏味,农民的精神文化建设应及时予以解决。进行新农村的建设时,在规划阶段就要分析布局的合理性。广泛收集并考虑村民的建议和意见,充分考虑专家给出的方案,还要深度挖掘村内闲置土地的潜力。如果村中有古树名木或有纪念意义的树种,在规划时一定要加以保留,不能随意破坏,将这些数目和我们的设计有机结合起来,使新农村景观更具生命力。
4 实际设计案例
摆榔乡尖山村是个布朗族聚集地,民族特色浓郁,但山区地理环境阻碍了这里的发展。在筹备扶贫安置项目时,设计团队就参与其中,在项目规划阶段确定了打造乡村旅游、发展当地特色产的发展理念。设计时充分将乡村旅游、改善居住条件、提升旅游接待水平、打造“一条龙”乡村旅游放在首位。
如今摆榔乡先后在干热河谷区的棵枯河建成了火龙果园,在高海拔区尖山村建成了大树杨梅园和樱桃园,开发出一个古茶树园,以合作社的模式开发种植了300亩的木本番茄园和一个从事红糖工艺传承的红糖加工园。此外,尖山村还有200户农户大力发展养殖业,正在向家庭农场转变,开发林下养殖土鸡专业合作社。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尖山村扶贫项目
综上所述,新农村生态景观设计要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方式,积极引入“生态农业”“景观农业”发展观念,创造一种以人为本的地域、人文、生态、文化、历史相互协调发展的新农村景观规划,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邹洁.乡土景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保护与利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2]马斌.生态美学指导下的景观设计[D].福州大学,2014.
[3]吴辰君.从生态角度探索新农村农业基地景观规划设计[D].安徽工程大学,2012.
论文作者:敖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新农村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景观论文; 农村论文; 生态论文; 自然环境论文; 道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