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通市 226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建筑功能项目越来越多,施工对城市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噪声影响、大气环境影响、固体废物影响和水环境影响。要针对性的加强对噪声污染、扬尘及废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废水污染及社会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环境影响;分析;应对
引言
近年来,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尤为突出,严重扰乱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噪音污染、水污染、光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这些影响需要建设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1建筑施工中的具体环境问题
1.1 噪音污染
建筑施工中常常会用到数量巨大的机械设备,而这些设备通常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噪音,如搅拌机、升降机以及打桩机等。若是在人群较为密集的地区施工,则会为周边的民众带来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从而为民众的生活日常带来严重的危害,若是状况严重,则有极大可能对会对其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通常而言,人们居住环境周边的噪音不可超过45dB,而建筑工地在施工时所产生的噪音要远远高于这一数值,若是人们长期处于这一环境之中,便会严重影响自身的睡眠质量,时间过久,则会产生心烦、听力受损等多种健康问题,以至于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1.2 水资源污染
在施工的过程之中,将会使用大量的水资源,若是水与泥沙的排放处理不当,则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地表水资源污染,使得地表的水资源泥沙含量升高。此外,若是没有对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便会严重的影响地下水资源,进而为人们的日常饮水带来严重的危害。近几年,我国各地路面塌陷现象越发频繁,这也是因为高层建筑深挖导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从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1.3 大气污染
在建筑工程之中,施工人员经常会使用水泥等建筑原材料,而这些原材料在运输的过程之中难免会出现渗漏现象,最为直观的现象便是在运输砂土的过程之中,会产生大量的扬尘,从而导致大气层受到严重的污染,并为周边人们的呼吸系统造成极为严重的损伤。此外,因施工现场的路面多为泥浆,从而导致一到下雨天,周边的道路就会变得泥泞不堪,进而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另外,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也会排放出大量的尾气,其中的有害成分会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1.4 光污染
为了保证建筑能够在工期内施工完毕,当前有很多的施工团队都是日夜不停的工作,而在夜间施工时常常会有大量的照明设备,保证其施工的安全性。这些照明设备会严重的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状况,从而导致光污染的出现。若是在夜间长时间受到光照,则会导致人们的生物钟紊乱,从而让人们患有失眠、抑郁等,此外,夜间照明还会照成严重的电力资源浪费现象。
1.5 建筑垃圾污染
建筑工地中每天都会出现大量的建筑垃圾,如沙石等,此外,有大部分的高层建筑在施工时会用到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例如油漆、胶水等。这些化学物质之中会含有一定的强酸以及强碱成分,从而导致周边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这时若不采取特殊的回收方式,这些有毒成分便会对水与空气产生严重的危害。
2建筑施工对环境影响的防护措施
2.1 噪音污染防护措施
为了有效的避免噪音污染为周边环境带来的危害,施工人员应严格的按照施工作业时间表进行工作,并且其施工的时间尽可能的选在白天进行。此外,在进行一些噪音较大的施工环节时,应尽可能的避免在休息日时进行。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噪音问题,施工单位还可在施工地点周围设置隔音栏或者施工作业棚,从而尽可能的减少噪音外扩,减少噪音对于环境的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水资源污染的防护措施
为保证水资源污染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相关人员在进行施工之前,应在施工地点周边设置专门的引流排污管道,并配置相应的污水处理设备,只有保证污水处理的结果符合相应标准时,才能进行对外排放工作。此外,在施工时,应设计好相应的排水系统,保证雨水与生活用水能够得到及时的疏导,从而避免出现水土流失问题。
2.3 大气污染的防护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土方开挖过程之中,相关人员应做好对应的防护措施,并尽量使用挖掘出的土进行土方回填工作,从而避免因运输土方所造成的粉尘污染。在运输建筑材料时,应尽可能的加强运输车辆的密封性,并规划好相应的行车路线,尽量避免在市中心或主干道内行车。在施工现场之中,相关人员应设置加湿与除尘的设备,并禁止在天气较为恶劣时进行运输的工作,减少粉尘扩散的范围,最后,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需要严谨超载,从而避免因材料泄露导致的大气污染。
2.4 光污染的防护措施
在设计施工时间时,应尽量避免在夜间施工,若是有工期需求,也应该对夜间照明设备的数量与功能进行严格的把控,并取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在保证能够正常施工的前提下,不会影响周边居民的休息状况,此外,在高层建筑的周围也应减少装饰灯的数量,从而减少出现光污染的可能性。
2.5 建筑垃圾污染的防护措施
若是能够将建筑施工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回收再利用,则相关人员应尽可能的通过这一方面进行回收工作,若是无法回收利用,也应对废弃物进行特殊处理,保证其达到有关部门所规定的排放标准,在将其排放到指定的位置之中,减少其对周边环境的危害。
3建筑施工的环境评价方法
建筑施工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干扰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在评估方法方面,应该尽量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下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建筑施工环境评价方法。
3.1施工过程分析方法
施工过程分析方法简称CPA 方法,主要采用CPA 工序分解方式,CPA 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和量化高度重复性的施工过程中的资源和时间浪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通常可进一步分解成对下列不同环境要素的评价,即: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噪声、土壤与生态等,并通过比较改进前和改进后的数据统计,如投入材料和设备的移动、人力和时间等,识别施工过程中的资源与时间浪费。
3.2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
环境污染指数CPI 评价模型,是按照一定的目的,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总体上综合起来,对环境影响进行定量的评价。环境影响的定量评价比较简单,主要针对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环境影响的评价模型,本评价模型考虑了十二个环境影响类别,包括水资源消耗、大气悬浮物、固体废弃物、化石能源消耗等,此种模型将施工阶段划分成一些简单的施工过程,通过分析各施工过程评定单位时间内污染量级,提供定量化的比较依据。
3.3绿色施工评价
绿色施工评价GCA 方法是比较常用的施工环境评价方法。它考虑了建筑施工的管理表现要素和执行表现要素两类,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了解。在环境保护方面,绿色施工评价对土方作业阶段、结构安装装饰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明确提出了量化指标;对水污染控制、噪音与振动控制、光污染控制、土壤保护、建筑垃圾控制、等也提出了定性或定量要求。
结束语
建筑施工对环境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干扰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是,如果建筑施工单位够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以人为本,文明施工,监管部门尽职尽责,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就能将建筑施工带来的污染减低到最小,避免环境影响,确保建设工地区域的天蓝水绿,空气清新,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优美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江.浅析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与应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3):1847.
[2]姜培韶.浅析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与应对[J].居业,2018(4):111-112.
[3]刘洋.建筑施工对环境影响的分析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10:22-23.
[4]李波.建筑施工对环境影响的分析和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12:137.
[5]钱晓波,裴普军.建筑施工中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4,(26).
[6]曹艳会.建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4,(03).
论文作者:葛卫东,张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环境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评价论文; 噪音论文; 水资源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