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产业防治荒漠化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荒漠化正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国荒漠化土地的面积有262.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3%,严重制约我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荒漠化的防治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不同类型的荒漠化地区,如河西走廊、晋陕蒙接壤区、科尔沁沙地等区域,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在太阳光的充分利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和产业规模化等方面,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沙产业发展模式。如今,丰富多彩的沙区产业开发活动,已对沙产业理论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1984年冬,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首次提出了“沙产业”(Deserticulture)概念。他认为沙产业是:在“不毛之地”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科学技术的全部成就,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发展知识密集的农业型产业。沙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农业型产业,可以在我国150万km[2]的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上,为国家提供上千亿元产值的沙产业,为人类开拓新的食品来源。它的建成将是一次新的产业革命。
如何认识沙产业内涵
沙产业理论首先是沙漠和荒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人类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逐渐认识到世界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有光明的前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经济开发活动,依靠传统的方式和技术,带来了荒漠化的严重危害,已被实践证明和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沙产业寓沙漠治理于开发之中,将环境保护、荒漠化的防治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首先“沙产业”中的产业不同与其他区域,它发生在地表富含沙物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这里生态脆弱,人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则容易造成荒漠化的产生和蔓延,所以荒漠化的防治是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障。钱学森高瞻远瞩,用多学科集成的方法,突出沙漠和荒漠化地区防沙、治沙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提出了沙产业的概念,并指明了沙产业发展的途径和措施。因此,可持续发展应该是沙产业理论的精髓,或者说,沙产业理论就是沙漠和荒漠化地区的可持续理论。
其次,沙产业作为一种产业,它应毫无例外地遵循产业经济学的规律。产业的培养和市场开拓、产业关联的加强、产业结构的确立和产业升级以及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贯彻等,都是沙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内容。
第三,世界上荒漠化严重发展区,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这些区域经济发展层次较低,大都处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工业化初期。用农业的积累推动工业化的进程,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是这里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荒漠化防治的根本目的。因此,作为“农业型”的沙产业,应不仅包括农、林、牧、渔这些大农业的内容,而且包括沙区亟待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只有这样,沙产业才能真正有别于农业,才能更好地指导沙漠和荒漠化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的脱贫致富,也才能真正解决荒漠化的防治问题。
为此,我们对沙产业产生了这样的认识:“沙”是指荒漠化的防治;“产”是指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生产;“业”是指生产和市场的营销要形成规模。因此,沙产业是指荒漠化地区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融荒漠化防治与现代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之中的新的农业型产业综合体。
沙产业让荒漠化得到逆转
(1)以荒漠化地区资源高效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
荒漠化土地上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常常会改变沙地农业水、肥、气、热等要素的组合,带来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从而为初步消减荒漠化土地上的人口压力,大范围推广治沙技术提供了可能性。例如,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后山地区地处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严重。一些地方实行的地膜玉米技术,提高了沙地的温度,防治了玉米棵间的无效蒸发,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使粮食产量由亩产100多公斤提高到600公斤。粮食产量的增加,为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提供了可能空间。当地推行的“进一退三”也就是种一亩地膜玉米,退耕三亩荒漠化土地,改种拧条等治沙牧草,使当地的荒漠化进程迅速得到遏止并开始逆转。
(2)以荒漠化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沙漠生态恢复
荒漠化治理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不同类型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荒漠化治理的技术体系。主要有植物治理措施和工程措施两种。植物治沙主要包括建立人工植被和恢复天然植被以固定流沙;营造大型防沙阻沙林带,以阻截外侧流沙对绿洲、交通沿线、城镇居民点以及其它经济设施的侵害;营造防护林网,以控制耕地风蚀和牧场退化;保护天然植被,以防止固定半固定沙丘和沙质草原的荒漠化危害。而设置各种人工沙障或喷洒化学固沙制剂等,用以阻截沙化,这类治沙技术统称为工程措施。治沙的工程措施一般是临时性的,旨在稳定沙面,为在沙丘和风蚀地上建立人工植被或恢复天然植被创造稳定的生态环境。
(3)以农业工业化为主要内核的产业经济发展
荒漠化地区由于过重的人口压力,因此农业系统结构简化,没有丰富的粮食储备用于发展畜牧业及其相关的农副产品加工,增加高级别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提高经济收入。因此在严重荒漠化地区基本没有成规模的工业。但是在荒漠化治理较好的地区,随着人均粮食产品的大量增加和农业结构的改善,农业的积累的发展迫切要求农产品工业化的发展。例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绿洲,随着荒漠化治理的深入和农业立体套种技术的推广普及,粮食产量迅速增加,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达到700公斤,粮食的加工转化和结构调整已迫在眉睫。农业工业化主要是针对象张掖绿洲那样荒漠化治理已经初步完成的地区。
沙产业的上述三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纽带,构成了沙产业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模式是一个以满足人们需要为中心的生态、生产和技术相互关联的生态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实现了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良好结合,它是从事沙产业和发展经济所追求的统一而综合的目标,任何单一地强调某一个方面都是不可取的。如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生产,或者为了生存不惜破坏环境,就会受到荒漠化的无情地惩罚;或者相反,置生存需要与生产需要而不顾,单纯强调和进行保护生态环境,这种保护既不能有效进展,也不能持久。技术与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息息相关,在和荒漠化地区从事产业发展和环境整治,技术的进步将为人类的发展提供越来越大的自由度。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成为沙产业理论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