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记忆的一个新领域&虚展开_时间膨胀论文

虚假记忆的一个新领域&虚展开_时间膨胀论文

错误记忆中的新领域——想象膨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领域论文,错误论文,记忆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知道人类的记忆并不是完全准确的,总存在偏差。当一个人声称一个新词或一件 新事是以前就见过或发生过的,错误记忆现象便发生了。现实生活中错误记忆的例子不 胜枚举:证人在法庭上对案件事实提供目击见证时,形成的证词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 响,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与客观事实不符;另外患者在心理治疗时,也会由于多次想象 或提取某些虚构的童年创伤性记忆,而错误地描述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事情。这些错误记 忆,在外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当事人却信以为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1959年 Deese通过DRM范式,开始了早期的错误记忆研究。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加入这一研究 领域,并发展了多种研究范式。近期新兴了一种研究范式——想象膨胀范式(

Imagination Inflation Paradigm),较之DRM范式更接近生活,生态学效度更高。根据 这一研究范式,众多研究者对错误记忆中的新领域——想象膨胀(Imagination

Inflation)进行研究。下面本文将逐一阐述想象膨胀的研究方法、现状、理论及其研究 意义。

1 想象膨胀的研究范式

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将自己从刊物中读到的东西说成是自己亲眼看到的,Belli等(1992) 认为这是由于阅读刊物内容时产生了与内容相关的想象造成的。想象等暗示性手法是日 常生活中生成错误记忆的主要途径,许多研究已经发现想象能够影响人们的童年记忆和 近期记忆(Garry,Manning,Loftus和Sherman,1996;Goff和Roediger,1998)。研究者 通过实验模拟了日常生活情境,让被试想象经历某件未发生过的事情,结果发现想象提 高了他们相信这些事件确实发生过的程度,这就引发了想象膨胀,这种想象膨胀实际上 是一种信心膨胀。为了研究想象膨胀,新的研究方法——想象膨胀范式应运而生。

该范式是典型的实验前后设计,其经典范式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提供给被试一份列 有多项童年事件的生活事件清单(Life Events Inventory,简称LEI),要求被试判断在 特定的年龄阶段每件事发生过的可能性(采用等级量表来评分)。至少间隔两周后,被试 进行第二阶段实验——想象清单中的某些事件。第三阶段,要求被试再次填写生活事件 清单,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但并不特别指明是否要完全按照第一次填写。实验主要 根据想象事件发生过的可能性评分值的前后变化,来分析想象膨胀。

Garry、Manning和Loftus(1996)采用上述经典范式进行了最初的想象膨胀研究[1]。实 验发现想象过的事件比未想象过的事件,在事件发生过的可能性评分值上有更显著的增 加,也就是说,在原先被试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中,想象过的比未想象过的看起来更 有可能发生过。Garry等把这种由想象引发的信心膨胀称为想象膨胀,并对此做出了下 述几种解释:第一,如果虚构的事件看起来接近现实,那么人们就可能认为它是真实的 记忆;第二,被试再次填写生活事件清单时,可能对清单上的事件理解得比第一次更清 楚;第三,被试进行后测时,必须对记忆进行再次的搜索和提取,往往会回忆起更多的 信息或细节,从而改变被试对事件的记忆。Garry等对想象膨胀的初步探讨引起了许多 研究者的兴趣,他们纷纷加入该领域的研究,在探索新发现的同时,促进了研究方法的 不断完善。

想象膨胀范式是以日常生活为基础和前提,研究强调模拟日常生活情境,尽可能使实 验情境中所观察到的差异接近现实生活中的发展变化,目的是为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 题并深入理解记忆现象。与DRM范式相比,想象膨胀范式显然有更高的生态学效度,但 这一优点也导致了它的不足——对实验程序的控制并不十分严格。研究者通过使用该范 式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想象膨胀是由想象引发的,但实际上这一结论忽略了实验过 程中的另一环节,即事件的呈现。我们认为导致信心膨胀的原因可能有两个——呈现和 想象,但是由于呈现和想象相互干扰,想象必须以呈现为前提,而呈现又往往会自动引 起想象,因此二者对于想象膨胀的影响难以区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被试间多 基线设计:在原有实验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一组被试让他们只接触事件的描述,不进行 想象,从而将呈现和想象两个环节分离开来,了解它们各自对于想象膨胀所起的作用。

2 想象膨胀的影响因素

研究者多次复制想象膨胀,并引发了相当多的附加研究,包括对想象膨胀影响因素和 特征的探讨。通过采用想象膨胀范式的多种变式和控制各种不同的实验变量考察了多种 影响因素,发现被试的个体差异、想象次数和程度、以及想象事件的熟悉程度和难易程 度等都会对想象膨胀产生重要的影响。

2.1 个体差异因素

对于被试来说,错误记忆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因此个体差异是想象膨胀必不可少 的影响因素。Heaps和Nash(1999)采用想象膨胀范式和一套新的生活事件清单来研究想 象膨胀中的个体差异,发现有些个体较易出现想象膨胀[2]。他们又进一步检验了想象 膨胀与四种伴随错误记忆的心理特征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发现想象膨胀与被试对权威提 问者的感受性和心理意象生动性之间没有关系,而是与他们的催眠感受性和分离性(

dissociation即:失去意识、混淆事实和幻想的倾向)有关。催眠感受性和分离性可以 对想象膨胀做出预测。Paddock等采用了Rotter的社会学习理论(SLT)和Benjamin的社会 行为结构化分析模型(SASB)来分析被试的人际行为,了解想象膨胀中的个体差异,也支 持了上述观点[3]。而Horeslenberg等(2000)的研究却发现想象力较强的人在想象事件 后,比想象力弱的人更易在记忆检测中出现混淆。另外Paddock等的实验还发现学历也 会影响想象膨胀:本科学历被试比本科以下学历被试的想象膨胀更为活跃。

在错误记忆的研究中,年龄也是最受争议的个体差异之一。某些研究表明儿童即使一 直意识到错误记忆的危险性,但他们还是会在细节或者整件事上出现错误记忆(Ceci,

Loftus,Leichtman和Bruck,1994)。儿童应付源相似的能力比较有限,所以会引发比成 人更多的错误记忆。Paddock等认为年龄与想象膨胀存在反比关系,但目前还不能确定 年龄、学历和社会阶层等因素是否会影响人们倾向于产生想象膨胀的心理特征。另外许 多研究还发现催眠感受性和分离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低[4]。

2.2 实验操作因素

想象膨胀范式的中心环节是想象,通过想象来补充细节,增加熟悉感。按照常理,想 象的次数和程度不同应该会产生不同的细节,这是否会影响到错误记忆的产生呢?

Goff和Roediger(1998)的实验检验了想象次数对想象膨胀的影响,揭示了想象次数越 多就会产生越明显的想象膨胀[5]。实验中让被试想象某些事件如“折断牙签”,想象 的次数从0次到5次,结果发现随着想象次数的增加,被试更加相信想象的事件确实发生 过。Thomas和Loftus(2002)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检验了多次想象熟悉和陌生事件对想 象膨胀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熟悉还是陌生事件都会由于想象次数的增加,而产生更 明显的想象膨胀[6]。另外Thomas,Bulevich和Loftus(2003)的实验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研究发现错误记忆随着想象次数的增加而增加[7]。

想象膨胀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Thomas(2001)研究了想象程度对想象膨胀的影响[8]。 实验中让被试进行两种不同程度的想象——感觉强化(sensory-enhanced)与语义激活(

semantic activation)。实验第一阶段被试表演或者想象某些动作,例如“亲吻青蛙” ;间隔24小时后进行第二阶段实验,被试用简单脚本(simple scripts)或感觉导向脚本 (sensory directed imagination scripts)来想象新旧动作;2周后,对被试进行后测 。结果发现进行感觉导向想象的被试比简单想象或不想象的被试更可能声称他们表演过 某些实际上未表演的动作。另外实验通过词汇决定任务(lexical decision task)测量 后,发现想象还会影响自动联想。这些结果说明感觉细节和自动联想会促进错误记忆的 发生。Thomas、Bulevich和Loftus(2003)也发现如果要求被试在想象中包含细节,想象 产生的错误记忆就会更加明显[7]。

2.3 想象对象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体验:熟悉的事情总是比较容易想象,陌生的事情就难 以在脑海中形成明晰的印象;而简单的事情又比复杂的事情更容易想象。那么熟悉事件 或简单事件是否会因为容易创造细节,而引发更明显的想象膨胀呢?

Thomas,Bulevich和Loftus(2003)让被试想象一些熟悉程度不同的事件[7]。实验中事 件的熟悉程度由独立评分员采用量表评估(1分表示非常熟悉,7分表示非常新异),得分 均值为1.5的为熟悉事件,得分均值为6.0的为新异事件。结果发现被试想象熟悉事件比 想象新异事件更可能产生错误记忆。

至于事件复杂程度对想象膨胀的影响,则是由Sharman,Garry和Beuke在分析实验结果 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9]。他们的实验结果与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随着想象次数增 加,想象膨胀并未出现累积效应。他们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被试想象的事件存 在难易之分。Goff,Roediger(1998)与Thomas,Loftus(2002)在实验中提供给被试的是 简单事件,相对容易想象,因此被试在编造细节的过程中并未产生多少认知操作信息。 相反,Sharman等的实验中让被试想象或改编的是复杂事件,所以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较 多的认知操作信息。认知操作信息则是一种反映加工流畅性来源的信息,能够帮助人们 做出正确的信源检测。多次想象简单事件只会增加知觉细节信息,而产生的认知操作信 息却远少于想象复杂事件,所以多次想象简单事件比复杂事件更容易引发想象膨胀。基 于这种分析,Sharman等建议将来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事件复杂程度对想象膨胀的影响 ,即想象膨胀的程度是否会随着事件发生形式的复杂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

上述提及的因素尚未穷尽想象膨胀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往的研究已经发 现了许多影响错误记忆的因素,这为探讨想象膨胀的影响因素奠定了基础。下面将就目 前研究中发现的想象膨胀的特征进行阐述。

3 想象膨胀的特征

对于想象膨胀的特征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描述,本文只是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归纳 了几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希望能有助于深入理解想象膨胀。

3.1 想象膨胀的累积性

研究者采用想象膨胀范式不但复制了想象膨胀效应,而且发现如果要求被试多次想象 就会产生更明显的想象膨胀,这就是想象膨胀的第一个特征——累积性。许多研究证实 了这一特征(Goff和Roediger,1998;Thomas和Loftus,2002;Thomas,Bulevich和

Loftus,2003)。为何想象膨胀会具有如此特征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当被试想象一件事 时,他们就创造了事件的知觉细节;每增加一次想象就多创造出一些细节,结果想象的 事件变得越来越接近真实经历,从而使被试越来越难以区分真实记忆和错误记忆。

3.2 想象膨胀的持久性

某些研究者曾使用一种非标准的想象膨胀范式来研究错误记忆的持续时间,发现错误 记忆至少可以持续4周。该实验采用其他暗示手法来代替想象,由权威心理治疗师对被 试的梦进行解释来误导他们,告诉他们梦境暗示了小时候发生过某件事实上并未发生的 事情。这一实验初步了解了暗示手法引发的错误记忆所能持续的时间,但是并不能说明 想象膨胀的持续情况。

随后Manning(2000)采用标准的想象膨胀范式研究想象膨胀的持续时间[10]。研究中想 象阶段和后测阶段的间隔时间为1天、7天和14天。结果不但发现了想象膨胀的第二个特 征——持久性,同时还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想象膨胀越来越明显。研究者认为这是因 为随着时间的延续,人们对事件熟悉感的正确归因能力越来越差,从而引发了更多的错 误记忆。

3.3 想象膨胀的可替代性

想象增加了被试对事件的熟悉感,从而引发想象膨胀。通过其他方式也可以使被试对 事件产生熟悉感。近期的研究发现想象并不是想象膨胀的必要条件,被试完成与事件相 关的其他任务如:完成字母颠倒任务:“went to the umoanitsn”(mountains),也会 在后测中增加他们认为事件发生过的可能性。因此Bernstein等(2002)认为产生某事的 知觉细节对于提高被试相信事件确实发生过的程度并不是必需的。任何能增加事件熟悉 感的任务都有可能引发这种信心膨胀。Sharman,Garry和Beuke根据这一观点,采用呈 现事件的描述来增加被试对事件的熟悉感[9]。他们进行了三阶段实验:被试首先在生 活事件清单上对事件进行可能性评定;接着想象或改编事件0次、1次、3次和5次,改编 任务的目的是让被试多次接触事件的描述,但不进行想象。任务的具体操作是要求被试 在保证句子通顺且意思不变的前提下,变换句子成分的位置,例如改编句子“我在比赛 中赢得玩具”,答案可以是“在比赛中我赢得玩具”或者“玩具是我在比赛中赢得的” ;第三阶段被试再次评定每件事发生过的可能性,结果发现无论是想象还是改编事件, 被试都出现了信心膨胀,所以呈现同样可以增加事件的熟悉感,替代想象引发“想象” 膨胀,这就是想象膨胀的第三个特征——可替代性。

4 想象膨胀的理论解释

目前关于想象膨胀理论的探讨已经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并形成了多种理论 解释,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两种:源检测框架理论和熟悉感归因理论。二者对想 象膨胀产生机制的解释有明显不同的侧重点:前者注重细节记忆特征的错误归因,后者 侧重整体熟悉感的错误归因。

4.1 源检测框架理论(Source-Monitoring Frame-work)

源检测框架理论是由Johnson等(1993)提出的。他们认为错误记忆是由于源检测失败而 导致的。该理论中,“源”即记忆的来源,有内源和外源之分。内源指记忆的事件产生 于个体内部,如想象、思考或推理等引发的事件体验;外源则是来源于个体外部世界, 通过外在信息获得。源检测即判断记忆的来源,分为三类:外源检测、内源检测和内— 外源检测[11]。源检测框架理论认为诸如知觉细节、认知操作和语义的、时间的、空间 的、以及感情方面的细节特征,都在经历事件时被储存在记忆中。外部事物的编码表征 具有特别丰富的知觉信息(感觉特征和属性)和背景信息(诸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而内 部产生事件的编码则应当包括许多有关用于编码此事件的认知操作信息。根据这一观点 ,源检测通常是正确的,因为内部和外部产生的表征之间存在特征差异。然而当内部产 生的表征与外部产生的表征相似时,源检测就会发生错误,产生错误记忆。如果知觉的 细节丰富生动,那么这件事就可能被判断为经历而不是想象;相反,如果知觉的细节匮 乏,但具有与想象一致的认知操作,那么就认为这件事没有真正发生。

某些研究者用该理论来解释想象膨胀现象,认为被试想象虚构的事件时,产生了各种 清晰的形象,并赋予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它们的产生并不需要多少认知操作, 此时内部产生的表征(即想象)变得与外部表征极为相似,引起错误记忆与真实记忆的混 淆,从而导致想象膨胀的产生。Thomas、Bulevich和Loftus(2003)认为想象膨胀的发生 机制应该有如下规律:进行知觉细节想象时,事件的细节引发错误记忆;而缺少感官线 索时,熟悉感引发错误记忆。通过实验他们发现被试的想象中包含了更多知觉信息,导 致了更多的精细记忆表征,而这些表征的细节特征又会与实际发生过的事件相混淆。因 此他们得出结论——基于表征的混淆比基于过程流畅的混淆更可能导致错误记忆,支持 了源检测框架理论对想象膨胀现象的解释。

源检测框架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想象膨胀的一些影响因素。该理论对源混乱的年龄差 异做了一些研究,发现儿童应付源相似性的能力不足。与成人相比,6岁儿童更容易混 淆自己想象的事件和自己真正做过的事件。当源存在高度相似性时,年龄差异就更为显 著[11],这就解释了想象膨胀中的年龄差异。同样根据该理论可以推知当事件多次想象 或精细想象后,会产生更多知觉细节,从而使事件具有大量的知觉背景信息,更加深了 真实记忆和错误记忆的混淆。另外简单和复杂事件的差异在于想象简单事件时缺少认知 操作信息,而想象复杂事件时会产生更多认知操作信息。多次想象简单事件只会增加知 觉背景信息,使知觉细节更加丰富生动,而认知操作信息却相当匮乏,从而更加混淆了 内外部产生的表征,提高了被试相信事件发生过的程度。近期的某些研究还提出想象膨 胀可能不只创造了事件的虚构表征,而且也可能产生了与源检测标准相匹配的表征(

Libby,2003)[12]。

但是Bernstein等认为产生事件的知觉细节对于提高被试相信事件发生过的程度并不是 必需的。任何能增加事件熟悉感的任务都可能引发想象膨胀,换句话说,就是可以通过 引发事件整体熟悉感的错误归因来产生错误记忆,Sharman、Garry和Beuke的实验证明 了这一观点,源检测框架理论对此难以进行解释;而且Heaps和Nash(2001)的研究发现 真实自传体记忆和错误自传体存在某些显著的差异,前者比后者的细节更丰富、情感更 强烈、形象更清晰,包括更多的事件结果信息[13],而根据源检测框架理论,真实记忆 和错误记忆存在这些明显差异,应该可以协助人们较好地进行源检测;另外虽然想象能 帮助个体适宜地沿着对事件自传体记忆结果移动,但是对事件许多细节的表征能力却有 限,因此可以推测想象膨胀的产生应该还有其他原因。带着这些疑问,研究者提出了另 一种解释理论——熟悉感归因理论。他们认为想象膨胀可能主要不是由细节记忆特征如 感官细节引发的,而是因为记忆整体熟悉感的错误归因而产生的。

4.2 熟悉感归因理论(Familiarity-Attribution Theory)

源检测理论是强调背景因素对记忆准确性的影响,而归因理论则是强调潜意识对记忆 准确性的影响。Jacoby等(1981)提出了记忆归因理论,认为记忆是两个因素的结合物, 一是对事件加工的流畅性,另一是将加工流畅归因于过去经历的心理定势。对于记忆中 的经历,人们要求其信息能够流畅加工(很容易浮入脑海),而对于加工的流畅,人们会 归因于信息来自过去经历。但是事实上这种加工流畅并不完全来自先前的经历。如果确 实是由于过去经历而引发加工流畅,那么将这种流畅归因于过去经历,就产生正确记忆 ;但是研究说明想象或呈现事件等方法也会增加对信息的熟悉感,使信息加工变得容易 ,当人们将这种加工流畅也归因于过去经历时,就会产生错误记忆。

Garry等(1996)根据这一观点,提出想象或呈现事件是引发想象膨胀的主要原因,想象 或呈现事件会增加被试对事件的整体熟悉感,当要求他们评价事件发生过的可能性时, 就会由于想象过或接触过而更加熟悉它们,加工也变得更加流畅,这种加工流畅又被归 因为过去经历,并与童年记忆联系起来,这就改变了被试的自传体记忆。Garry、Frame 和Loftus(1999)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了熟悉感归因理论。另外Sharman、Garry和Beuke 的实验也发现让被试想象某事件或单纯的将事件的描述呈现给被试,所引发的信心膨胀 没有显著的差异,说明呈现同样可以产生“想象”膨胀。通过特定的认知任务给被试呈 现事件的描述,并不会产生事件的知觉细节,只会增加事件的整体熟悉感,因此证明了 熟悉感归因理论。Sharman等认为想象和呈现均会提高使被试对事件整体加工的流畅性 ,使事件更容易进入脑海,当他们再次阅读清单中的事件时,会比较容易地加工这些信 息,而当这种流畅性被作为判断事件是否发生过的第一标准时,就引发了错误记忆。

采用这一理论我们可以解释想象膨胀中的某些现象,例如Manning(2000)的实验发现随 着后测阶段与想象阶段间隔时间的增加,被试会出现更明显的想象膨胀。这是因为随着 间隔时间的延长,对于想象所产生的细节的记忆逐渐衰减,但熟悉感并未减少,同时人 们对熟悉感正确归因的能力也逐渐减弱,从而引发更明显的想象膨胀。

该理论对错误记忆发生机制的探讨尚停留于现象描述,还未能深入其发生的潜意识机 制。对于想象膨胀的解释,目前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取得主导地位,研究者通过实验论 证自己的观点,但彼此都不能完全否定对方所坚持的理论解释。而且我们发现许多的实 验中事件的细节和整体熟悉感是交错在一起共同引发错误记忆的。所以在研究想象膨胀 的发生机制时还应该从多角度着手,综合多种取向的理论来进行探讨。

5 想象膨胀的研究意义

目前国内对于想象膨胀的研究尚未起步,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只是刚刚开始,然而 想象膨胀研究却显现出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上文的阐述,可以看出想 象膨胀研究比以往的错误记忆研究更深入:研究对象更明确——主要围绕自传体记忆的 歪曲展开研究;研究范式更有针对性——是一种典型的研究自传体记忆歪曲的实验方法 (Garry,Manning,Loftus和Sherman,1996)。我们知道自传体记忆是在日常生活中自 发产生,并与自我经验相联,它必然与实验室设置的记忆有明显的差别,更接近记忆的 自然状态。通过对自传体记忆中错误记忆本质的探讨以及真实和错误自传体记忆在质和 量上的比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错误记忆的根源,不断完善理论解释。

想象膨胀是基于日常生活的记忆研究,摆脱了实验室研究脱离实际的尴尬,真正步入 人们的真实生活,极大地推动了日益高涨的日常生活错误记忆研究。由于研究取向、方 法以及研究材料都比较贴近现实生活,因而所解释的记忆现象和记忆规律不仅能更好地 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记忆,而且在商业、法律、教育等诸多领域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想象膨胀的实验说明,通过想象可以将一些原本未发生过的自传体事件植入人们脑海 中。Garry等明确指出某些情况例如警察审讯或者心理治疗中让证人或患者进行想象时 ,要特别谨慎。因为如果多次想象或提取某一记忆可能会误导人们,提高他们相信某一 事件确实发生过的程度,证人就会因此提供许多违背事实的证言,而患者也会因此遭受 伤害,比如在焦虑症的治疗中,让患者想象某一情景,虽然能够减少患者的焦虑,但是 同时也可能使他们认为想象的事情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造成更大的伤害。

近期商业研究中也出现了想象膨胀研究,Loftus等(2003)首先将想象膨胀研究引入广 告领域[14]。他们研究了自传体形式的广告能否让人们错误地回忆起某些产品的使用经 历,这种自传体形式的广告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怀旧广告,会引起人们对过去经历的回 忆。实验发现被试根据这些广告进行想象后,确实提高了他们相信自己使用过某一产品 的程度。这些实验结果不但丰富了广告如何影响受众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而且还为如 何改变品牌在受众心目中的不良印象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依据。

本文对想象膨胀研究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希望能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参考。作为一个 新生的研究领域,想象膨胀有许多尚未探明之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标签:;  ;  

虚假记忆的一个新领域&虚展开_时间膨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