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乳山市人民医院 264500
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病人给予脊柱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7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病人,数字随机抽取分成PVP组与PKP组,PVP组采用椎体成形术,PKP组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比两组责任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结果:PKP组患者责任椎前缘高度在术后均高于PVP组,而Cobb角均低于PVP组(P<0.05);PKP组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PVP组(P<0.05)。结论:脊柱微创手术PKP、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对于Cobb角具有明显改善作用,PKP临床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脊柱微创手术;PKP;PVP;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骨质疏松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容易引发骨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为骨质疏松的一种常见并发症,采用脊柱微创治疗具有明显效果[1]。本文选取7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病人,探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7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病人,患者均符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诊断标准[2]。数字随机抽取分成PVP组与PKP组,每组38例。PVP组中男10例,女28例;年龄55-76岁,平均(67.23±1.68)岁。PKP组中男9例,女29例;年龄55-76岁,平均(67.19±1.72)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明显对比差异(P>0.05)。
1.2方法
PVP组采用椎体成形术,患者俯卧,常规局麻,经C形臂X线确定伤椎,将进针点作为中心作切口3~5mm,经椎弓根进行穿刺到骨折椎体前1/4,然后将穿刺针芯缓慢拔出,将骨水泥注射到骨折椎体内,使之分布均匀。骨水泥硬化后可将针鞘拔出,之后完成手术相关处理。
PKP组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基本操作同PVP,在穿刺针到达椎体合理位置后,将穿刺针内芯缓慢抽取,放置导丝,拔掉穿刺针套管,沿导针放置扩张、工作套管,工作套管前端在椎体后缘皮质前方2~3mm处,在扩张套管、导丝拿离后置入精细钻到达椎体前缘后拿出,探查椎体前缘后放置扩张球囊。将造影剂注入后扩张球囊,使得椎体复位后形成空腔,拿出球囊后注射骨水泥,在其硬化后将针鞘拔除,之后完成手术相关处理。对比两组责任椎前缘高度与Cobb角及骨水泥渗漏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通过SPSS20.0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通过t对比验证,计数资料通过x2对比验证,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责任椎前缘高度与Cobb角比较
PKP组患者责任椎前缘高度在术后1周、12周、12个月时均高于PVP组,而Cobb角均低于PVP组,两组具有明显组间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责任椎前缘高度与Cobb角比较()
2.2两组骨水泥渗漏情况
PKP组术后骨水泥渗漏1例,发生率2.63%,PVP组术后骨水泥渗漏6例,发生率为15.79%,两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具有明显对比差异(x2=3.934,P<0.05)。
3讨论
脊柱微创技术可采取器械操作使得脊柱疾病得到治疗,此方法手术创口小,可预防患者发生感染,周围组织受到的损伤较小,而且患者恢复快[3]。PKP、PVP是较为常见的脊柱微创手术方法[4]。
经研究可知,PKP组患者责任椎前缘高度在术后均高于PVP组,而Cobb角均低于PVP组(P<0.05);PKP组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PVP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前缘高度均得到一定恢复,PKP优势更为显著。两组术后1周、12周、12个月时椎体前缘高度无明显改变,显示椎体未继续塌陷,由此说明PVP、PKP可提高椎体强度,增加稳定性。PVP术后可使得椎体恢复一部分高度,但无法完全对后凸畸形进行矫正。PVP在使用中通过双侧注射骨水泥可使得椎体得到更好的复位,通常采用此方法可确保骨水泥更为均匀分布,且因骨水泥量多,可促进椎体复位。在手术开展过程中,因患者俯卧,会出现腰部过伸情况,而且穿刺中术者会往下加压,骨折由此能够得到部分复位,而椎体前缘高度也可有部分恢复。骨水泥渗漏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PKP术中球囊扩张能够使得空腔周围松质得到压实处理,并发挥了屏障作用,PKP通过推杆分次置入骨水泥,可使之注入压力明显降低,可预防渗漏[5]。
总之,脊柱微创手术PKP、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对于Cobb角具有明显改善作用,PKP临床作用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阳立.经皮椎体成形和后凸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效果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7):864-865.
[2]阚瑞,陈和军.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2018,18(2):60.
[3]连杰,胡华,汪永泉.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J].西部医学,2017,29(8):1051-1053.
[4]董宏财.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与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6):111-112.
[5]梁德,唐永超,江晓兵,等.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分期、分型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26(3):276-278.
论文作者:刘大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椎体论文; 前缘论文; 骨质疏松论文; 脊柱论文; 水泥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