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QFII镜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外论文,镜鉴论文,QFII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吸引国际资本投资于本国/地区资本市场,印度、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就开始了合格外国机构投资者(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制度实践。
QFII制度作为向外资开放市场的特殊通道,给一国(地区)资本市场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便是增量资金的持续流入。韩国、印度和中国台湾地区实行QFII制度的十多年时间,外资基本上保持净流入,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投资者结构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中小投资者及散户比重过高、投机风盛,市场波动剧烈是当年台湾资本市场实施QFII前的一大特色。从1990年建立QFII制度以来,国际专业投资机构的进入促进了台湾机构投资者力量的增强,使岛内个人投资者交易占总交易金额的比重稳步下降,从1990年的96.7%下降到1999年的88.6%。
台湾刚刚推出QFII政策时,外资投资热情并不高,1994年以前境外投资机构的汇入额不到5亿美元,持股占总市值的比重不到2%,1998年起超过4%,以后逐年增加。除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外,其他各年外资均为净流入,其中1999年更超过新台币3000亿元以上。
随着台湾股市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截至2003年9月,QFII累计汇入总额为515亿美元,外资持股市值已超过台湾股市总市值的13.8%.在每一次QFII资格放宽条件后,股市几乎都作长期利好消息的反映,指数在自1991年到2000年的近十年时间内迭创新高,进入了牛市。外资机构的投资行为对市场的示范效应日益突出。
QFII历年对台股都是净流入,在1996年台湾资本市场极度低迷的情况下,当年QFII累计净汇入资金仍保持了37%的增长,QFII在其他投资者纷纷卖出的情况下,总体还是不断的买进。
以2000年为例,在台湾股市一年内从10202点跌到4614点的最低位时,外资连续几天是净买入,而台湾本地机构投资者此时几乎都是净卖出,QFII发挥了稳定市场的积极作用。QFII被认为是理性且投资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其买入的股票常常受到其他投资者的认同,因而激励了岛内外投资者投资台湾股市的信心。
在台湾,QFII偏好持有大市值的上市公司,并表现出非常强的行业倾向性。分析12个季度中QFII持股的前30家个股,平均每季度有18.3家电子行业的上市公司位列前30,最高时达到23家,最低时也有15家。
台湾地区放宽QFII制度的进程
阶段 放宽限制的方向 具体内容
1、放宽QFII申请者的资格条件限制 包括降低资产规模要求,放宽境外申请资金的类别要求,如来自慈善组织、学术性机构的资金
2、简化申请过程所需提交文件 如无需再提交投资计划、资金汇入计划等,此外,材料也不再要求公证及通过领事馆公证
汇入资金的额度限制不断降低,至完全取消:汇出本金的限制由最初的一年一次降低至完全取消,
3、逐步取消汇入/汇出资金限制
第一阶段 所获资本利得需经过简单审计并缴税后才可汇出
4、逐步降低外资持股比例限制 由最初单个QFII投资一家上市公司5%上限增加到如今最高100%的比例(特殊行业除外)
QFII早期不被允许投资可转债及衍生产品,且股权投资的比例要求不得低于净汇入资金的70%。
5、拓宽外资投资领域 至近年来,QFII已被获准投资除股票外的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工具、封闭式/开放式基金、可转
债、期货期权
6、允许境外资金参与融券 境外资金被允许进行证券拆借活动以实现套期保值或套利的目的
7、境外机构投资许可证申请手续
由最初QFII申请阶段需要数月甚至一年的时间,缩短到如今在递交申请后3个工作日内就可以获
的简化
得投资许可证
资料来源:《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研究》,中国证监会
从持有的市值看,进入前30的电子行业上市公司在其持有总市值中平均占67%的比例;而台积电,联电、鸿海、华硕这四家平均就占了QFII持股总市值的51%,即QFII的一半以上持仓投在了这四家公司上;其中台积电一家平均就占了28%。从外资投资偏好来看,外资注重选择行业,对市盈率并不过分看重,例如外资对台湾半导体行业较为青睐,许多电子类股市盈率达到100倍仍有外资青睐。
应该说,QFII的投资促进了台湾电子产品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兴起及蓬勃发展,为其提供了充足的资金的支持。
韩国政府自1992年实施QFII政策,允许外国人投资韩国股票。据有关资料,1992年后境外投资者连续十年保持资金净流入,累计总额为468.8亿美元。截至2001年底,外资持股市值936,982亿韩元,占韩国股市总市值的36.6%。
历年来,境外投资者持有韩国上市公司股份数和市值不断增加,境外投资者整体上看好韩国资本市场,有较高的持股和增持信心。境外投资者主要投资的是绩优、流通性好的股票。随着韩国国内资本市场的成长,三星电子等半导体板块股及绩优股成为境外投资者投资的热点。另一方面,韩国半导体行业的高速发展也有赖于QFII及其带动的一大批资金的有力支持。
印度自1992年9月起,依照境外投资机构指导原则,开放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印度资本市场。从印度实施QFII的效果来看,除1999年外每年外资均保持净流入。从市场走势来看,印度股市自实施QFII后的十年间总体保持了上升格局。
对印度股票市场近6000种股票的研究发现,其中500种的市场交易量占总交易量的99%。FII(QFII在印度叫FII)的投资也基本上集中在这500种上,这表明FII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流动性好的股票上,其中五大FII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交易活跃的150家公司股票。而且,计算机软件行业在1998年占FII投资组合的第一位。可见,印度计算机软件行业的迅猛发展与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投向密不可分。
从QFII投资于以上三个市场的情况来看,QFII主要投资的是绩优、流动性好的股票上。QFII的投资行为增加了当地市场绩优、高速发展板块股票的流动性,增加了这些股票的吸引力,从而形成了良性互动,降低了这些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促进了当地产业的发展。
此外,QFII制度地引进普遍对当地券商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以台湾为例,1992年台湾地区引入QFII之时,本地券商力量非常强大,所有QFII买卖均需通过本地券商执行。本地券商与QFII的合作主要体现在经纪业务上,同时也提供一些研究报告。而且,很多券商在海外的机构都和国际基金经理广泛接触,成为本土券商的国际窗口,对培养人才和建立国际客户关系很重要;其次,一些本地券商借助QFII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如京华国际,1993年是台湾本土券商发展的关键一年,台湾地区对QFII资格认定拓展到台湾本土券商拥有控股权的海外券商,要求这些公司净值1.5亿美元以上,且具国际证券投资经验。这刺激了不少台湾券商到海外主要是到香港的转投资,开始了台湾券商国际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