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为广大的医疗同行提供借鉴。方法:对560例内科住院病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同时采取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测评,以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560例内科住院病人中,各种不良心理现象的发生人数为470例,发生率高达83.92%,通过心理护理后,各种不良心理现象大量减少或程度减轻,观察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4.2%,显著高于对照组70.7%。结论:对内科住院病人实施科学有效的人性化心理护理,能够充分激发病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消除或缓解病人的各种不良心里现象,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真正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而使得病人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对病人的病情早日康复十分有利。
【关键词】内科住院病人;心理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198-02
内科疾病具有这样的两个明显特征:其一,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很多疾病种类目前在医疗界尚未有特效治疗方法;其二,只有少数疾病如大叶性肺炎等可以一次性根除外,多数疾病具有反复性,尤其是慢性内科疾病,复诊、复查、重复住院等,均给病人带来身体痛苦和严重的心理折磨。故此,护理质量的高低已成为治疗效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1],传统意义上的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已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医疗的需求。为此,心理护理的概念应运而生,且实践证明,心理护理的长处和优势已然成为护理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本研究重点在于比较传统护理和心里护理的优劣,倡导心理护理方法。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560例资料均为本院内科2014年6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内科住院病人。性别年龄方面:对照组男性170例,女性104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89岁,平均年龄46.36±6.34、观察组男性172例,女性114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90岁,平均年龄45.68±6.12;职业方面:560例病人中,职工198例,干部162例,学生156例,其他4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等方面有可比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方法。 具体做法是:在病人前来住院时,热情接待,认真负责,态度和蔼,言辞和善,同时对管床护士、责任护士、经管医师、病区的设施、医院环境等作耐心细致的介绍,令病人感受到真正被关心的温暖,给病人一个家的感觉。病人住院后,密切关注病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以及情绪的变化,护理人员应定时定点到病房查房,对病人的心理活动和想法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对不同情况的病人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主动关心照顾病人,耐心讲解病情,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消除其思想顾虑,帮助组病人建立起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出院。
1.2.2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表560份,两组各发放280份,各回收280份,回收率为100%.
1.2.3设定满意度为三个级别:一般满意、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总满意度。
1.2.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560例病人中470例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现象发生,其中有急躁焦虑现象的病人464例,有恐惧现象的病人 288例,期望值过高的病人22例,丧失信心的病人36例,时常愤怒的病人24例,有报复心理的病人6例。实施心理护理后,560病人中,有不良心理现象发生的病人数大量下降,期望值过高、丧失信心、时常愤怒、有报复心理的病人均有不容程度的减轻。见表1。
2.2 调查问卷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讨论
3.1 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征十分明显,由于发病原因复杂、病程较长且易于复发的因素,很容易导致病人的各种不良心理现象发生。比如药物治疗效果不太理想、病人对病情不太了解,很容易丧失信心,对治疗前景跟到茫然,有的甚至会产生轻生的那念头,不能够积极配合治疗,进而直接影响到治疗的实施以及效果。有的病人因为病情多次复发多次住院治疗,心理积攒了很多的埋怨甚至愤怒,说不清什么时候就会爆发。再有就是,在治疗过程中,有的部位检查会给病人带来剧烈的疼痛,令病人感觉到恐惧和忧虑,尤其是老年病人[2]。有的病人属于突发性疾病,病因复杂,确诊需要较长的时间,医护人员可能因为工作较忙而忽视了病人的感觉,未能及时给予解释劝导,导致病人急躁焦虑,严重时会影响到医护患关系,发生医护患纠纷事件。
3.2 在内科住院病人中,很可能因为年龄、病情病种变化等,往往会出现一些迁床问题,容易导致床头卡、服药单、护理单、治疗单出现差错或更改不及时等,进而造成医护患纠纷。为此,护理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尽可能不要出现失误。
3.3 对于恢复期的病人,由于其肌体组织以及器官器质性病变都已经得到了基本治愈,为防止急性病转为慢性病,护理人员应对病人进行相关知识指导,对部分仍有不良心理情绪的病人进行心理干预[3],直至康复出院。
3.4 内科疾病种类繁多,病人的年龄差距较大,抢救比较多,联合用药的情况比较复杂,护理人员只有具备多学科相关方面的护理知识以及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的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心理护理的作用,更好的为病人服务[4]。
【参考文献】
[1]黄颂娣,黄育媚,姚润萍,等.内科住院病人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4):492-493.
[2]冯惠梅.对老年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的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1(9).
[3]杨华,李遵清.心理干预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0(18):2330-2332.
[4]蒋莉莉.浅谈老年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4).
论文作者:刘佳馥,宣安平,苗江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病人论文; 心理论文; 内科论文; 年龄论文; 对照组论文; 现象论文; 满意度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