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民直补 势在必行 ——从“三价”看粮食市场化流通之三(论文文献综述)
周杨[1](2021)在《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与农户生产行为响应研究》文中认为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和粮食供给不足,但随着技术进步和农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粮食生产逐渐由总量供给不足转向结构性供给冗余。突出表现在2003—2015年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但种植结构扭曲的问题也随之显现,即玉米面积的快速增加、大豆面积的快速减少。为了缓解种植结构扭曲问题,我国2016年开始施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在次年探索大豆收储制度改革,即2017年将大豆目标价格制度改为实施与玉米相同的生产者补贴政策。统筹大豆、玉米的补贴机制,兼顾大豆、玉米的比价关系,通过远高于玉米补贴标准的方式实现“增大豆、减玉米”的目的。然而,我国大豆没有比较优势,基于新时代粮食安全战略的长期考虑,大豆生产面积不能过度增加,应将更多的土地份额提供给口粮作物。所以从长期来看,我国大豆的振兴还是应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产出效率。那么,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能否改善大豆、玉米的种植结构(短期目标)和提高大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长期目标)?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又有哪些?如何促使当下及未来的大豆政策发挥积极的“种植结构调整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回答这些问题对于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现行的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以及推进大豆振兴计划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农户行为、新古典经济增长等理论,构建了“政策激励—行为响应”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背景下,农户种植结构调整和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并从农户视角出发,考察了农户对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回应性。具体而言,首先,对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调整的思路与效果进行了梳理,对大豆目标价格制度到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变迁逻辑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两个政策进行了比较,为后文的研究做了基础性工作;其次,基于政策原理的均衡分析,使用2013—2018年446个县域宏观面板数据,构建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PSM-DID),具体沿着“政策激励——比较收益变化——种植结构调整”的分析思路,考察了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并讨论了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局限性;第三,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使用2013—2018年446个县域宏观面板数据,构建超效率数据包络模型(SE-DEA)和倾向得分双重差分模型(PSM-DID),具体沿着“政策激励——要素配置变化——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分析路径,考察了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对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检验了直接和间接两条影响路径;第四,基于2018—2020年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微观调研数据,构建超效率数据包络模型(SE-DEA)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模型(IVQR),对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影响农户生产行为进行了再检验,并对不同种植结构水平、不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不同经营主体进行了异质性考察;最后,以豆农对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认知为切入点,构建了政策认知—期望与现实偏差—政策满意度的分析框架,并利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和多元有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对政策满意度的评价。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标价格制度的弊端。从政策构想与设计上而言,其政策初衷更多地表现为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调整大豆、玉米种植结构,且在市场机制之外可以提高农户的种植收益,降低市场价格造成扭曲,符合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市场化转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大豆振兴等诸多时代发展要求。(2)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可以显着促进农户种植结构调整,但持续性不强。由于种豆预期相对收益的提高,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可以促进农户调整种植结构,但受限于农户对种植玉米的路径依赖、补贴错位、地租的不合理增长以及大豆、玉米相对价格不理想等原因,调整效果持续性不强。(3)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促进了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提升,但存在显着的时间异质性。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可以显着改善2017年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但对2018年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效果不佳。产生异质性的原因在于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未带来有效的收益激励,财富水平和市场扭曲不利于提高豆农改善生产要素配置状况的积极性。(4)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种植结构和改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但不同农户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而言:农户家庭种植大豆的比重越低或越高,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越不利于激发该家庭增种大豆的积极性;生产者补贴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低位和生产率处于高位的农户作用更大;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仅能促进普通农户和家庭农场Ⅰ型调整种植结构,而对家庭农场Ⅱ型的效果不佳,并且随着土地规模的扩大,政策调整种植结构的作用程度在减小;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仅能够改善新型经营主体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对家庭农场Ⅰ型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改善程度显着强于家庭农场Ⅱ型。此外,研究中还发现,引起家庭农场Ⅰ型种植结构调整的原因不是大豆种植比重的增加,而是总经营规模的减少,现行的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可能不利于大豆规模化发展。(5)豆农对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对政策目标认知程度较低。豆农对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补贴标准的认知程度越高,则其对政策的满意度越高;豆农对优化种植结构意愿越强,则其对政策的满意度越高;倾向于提高大豆生产要素配置水平的农户几乎与政策的满意度无关,这就意味着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对农户改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作用不足;豆农对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了解较多,但对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具体内容了解较少,黑龙江省豆农对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了解程度明显好于吉林省;当大豆/玉米的补贴标准提高时,相较扩大大豆面积,豆农更愿意将资金用于提高大豆产出水平。黑龙江省农户扩大大豆面积的意愿明显强于吉林省,而农户提高大豆产出水平的意愿,除四平市外,其它地区均相差无几;样本农户种植大豆最主要的三个原因是:轮作倒茬、种植习惯和政策支持;豆农对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补贴标准、补贴发放时间、申报方式和发放方式相对较为满意,而对政策宣传相对不够满意;除生产者补贴政策外,豆农最主要的三个政策需求为:金融信贷支持、农业信息和技术推广以及土地流转服务。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政策目标应以粮食安全目标为前提,尤其要保障口粮绝对安全。虽然短期内恢复大豆生产、促进粮食品种的种植结构调整仍然是政策的必然选择,但长期来看,大豆种植面积不应过度增长,应将大豆“扩面”目标逐步转为“增效”;其次,对大豆的支持方式应以新型经营主体为重,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种豆的示范作用,促进大豆的规模化生产;第三,单纯的依靠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对持续优化种植结构和改善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有限,未来对大豆的支持方式,应由单一化的补贴激励转向多元化的政策支持;最后,较长期的结构失衡固化了农户的农业生产模式,加大了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调控难度,因此应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对老龄化的农户而言,应使其充分理解政策精神。
夏雪轶,郭晓东[2](2020)在《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演进轨迹与转型路径》文中研究说明价格问题一直是关系粮食市场稳定和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新中国成立至今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粮食价格支持体系。本文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价格政策的五个发展阶段,分析不同阶段政策演进的原因及效果,揭示存在的困境并探索转型方向。研究表明,70年间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经历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占主导地位的若干次变革,对粮食增产、粮农增收产生了积极作用,切实有效地维护了粮食市场的平稳发展;但多变且复杂的市场环境对中国粮食价格政策的深度转型带来了诸多限制。据此,从政策发展的视角提出构建系统性的农业支持体系、推动种植结构与消费结构适配、促进绿色化农业生产等建议,来促进粮食经济在市场化改革深化背景下的顺利转型和发展。
欧阳强斌[3](2018)在《财政农业支出研究 ——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文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的滞后会影响国民经济中其它部门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农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等特征决定了财政对农业支持、保护的必要性,但这种支持保护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我国财政农业支出体系、机制和政策必须要随着我国农业发展环境及阶段的变化而变化。过去,农产品短缺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因此,改革开放40年来,除少数几个年份因农产品卖难而把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作为财政农业支出的主要目标外,大多数年份的财政农业支出政策都是围绕促进增产和保障供给制定的。特别是2004年以来,我国更多财政农业支出政策聚焦于增加粮食产量,如种粮直补、粮食价格补贴等一系列增产激励政策。增产作用导向的财政农业支出政策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步入新的历史阶段,但也面临新的问题和矛盾。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由过去的总量不足逐步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行业内结构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已表现在供给侧。部分农产品的产量、库存量和进口量“三量齐增”,而高品质的农产品却缺乏有效供给。基于这种情形,当今环境下的增产导向财政农业支出政策作用有限,甚至会对农业进一步发展产生扭曲和负面效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我国农业工作的主线。因此,财政农业支出体系、机制和政策也必须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调整和改革。建立一个什么样的财政农业支出体系、机制和政策是本文研究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历史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的方法及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对该主题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并得出结论:一是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其背后深层次的供给侧结构性矛盾进行分析,明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根本途径;分析财政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财政农业支出的总体性需求。二是对传统增产导向的财政农业支出政策导致农产品“三量齐增”的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并以简化的农产品市场供需模型、社会剩余理论和生产可能性边界理论作为工具分析了财政农业支出作用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理;分析并提出了财政作用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三是回顾梳理了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历史演变历程;总结归纳了我国财政农业支出体制、规模和结构现状;指出了围绕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的财政农业支出改革的最新进展。四是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构建了财政农业支出效应模型,分别分析了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出、农民增收和农业绿色发展的效应。结果表明:财政农业支出政策,如粮食直补政策和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显着的效应,但长期增产导向的财政农业支出政策也逐渐促成了部分农产品“三量齐增”等结构性矛盾;财政农业支出的增加显着的促进了农业产出的增长,但综合技术(A)值偏低,表明技术进步对农业产出奉献不高,财政农业科技支出偏少;财政农业支出显着的促进了我国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加,但弹性系数小于1,财政农业支出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财政农业支出和农业面源污染成正相关关系。五是基于农业发展现状和效应分析结果,指出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存在的不足之处。不足之处主要包括:财政农业支出管理体制不完善、结构不合理、规模偏低、方式不当等。六是梳理国外财政农业支出的演变过程、主要内容和特点,归纳国外成功经验,提出可供我国借鉴之处在于建立较为健全的财政农业支出相关法律;支持农业经济组织的建立;遵守市场规律,注重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农业保险发展;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供需平衡。七是提出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财政农业支出建议。建议主要包括:转变财政农业支出原则和思路;完善财政农业支出管理体制和机制;优化农业投入规模与渠道;保障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解决的重点支出;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建立支持农业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
杨晓东[4](2018)在《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和最基本的民生需求。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岁月,由于政治体制束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欠发达,商品经济落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国际物资交换很少,各国粮食问题基本处在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随着产业革命和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世界逐步确立,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社会分工充分发展,商品经济实现大的跨越,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增多,促进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国经济逐渐发展成一个互融互通、相互依存渗透的全球经济体系。基于资源禀赋、生产方式、科技水平的差异,世界各国通过国际贸易平衡粮食需求、调节粮食结构,推动了世界粮食市场的形成和粮食贸易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各国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密切了各国经济往来和国际分工协作,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的进程。随着世界贸易的蓬勃发展,世界粮食贸易已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平衡世界粮食供需、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作用。中国一直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产品需求大国。长久以来,在世界粮食贸易市场中,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占据重要地位,借助世界粮食市场调剂粮食余缺是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选择。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世界粮食贸易与中国粮食安全联系更趋紧密,这不仅体现在粮食的进出口贸易方面,更多反映的是深层次的贸易体制、价格传导、贸易政策、贸易格局等方面的紧密关联,因此,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和演进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世界经济进入大调整大转型时期,经济环境发生重大深刻变化,经济增速陷入低谷,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贸易体制和秩序在力量消长中博弈和调整。为应对和走出经济危机,主要经济体均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性流动性过剩,对国际资本流动、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均产生巨大影响。全球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对世界粮食市场和粮食贸易产生重大影响,首当其冲的是2008年全球粮食危机爆发,国际市场粮价暴涨,各国纷纷采取了“限出奖入”的保护主义措施,强化对粮食资源的控制,更加激化了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以粮食危机为分水岭,在世界政经格局的调整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动下,各国更加重视粮食安全,重新审视和调整粮食贸易政策,争取更加有利的粮食贸易规则,世界粮食贸易发展出现新的变化。研究探讨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特征与趋势,对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有着重要意义。粮食安全对于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的中国来讲意义非同寻常。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在粮食问题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用事实回击了《谁来养活中国》的作者、散布“中国粮食威胁论”的莱斯特·布郎先生一记响亮的耳光,“一个养活不了自己的中国”不仅生活得很好,而且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无法回避的是为保障粮食安全付出沉重代价,资源透支、生态恶化、地力退化、食品安全等问题亟待扭转。而且还存在体制积弊严重、生产效率低下、消费升级压力、结构矛盾突出、产业竞争力差、财政不堪重负等现实问题,严重制约着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中国的粮食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深化改革的冲锋号,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明确了市场化改革方向,提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总要求。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世界经济环境也处在深刻调整变化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站在了重要的历史节点上。中国的粮食安全离不开世界,世界粮食贸易深刻影响着中国粮食安全。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诸多影响,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我们只有认清世界粮食贸易新的发展脉络和特征趋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有的放矢,才能提升粮食产业世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推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顺利实施。本文通过对世界粮食贸易发展历程的总结、回顾、梳理,以粮食危机这一关系世界政经发展的重大事件为分水岭,从贸易供需、贸易价格、贸易结构、贸易市场、贸易政策、贸易格局六个方面,深入研究分析了20072008年粮食危机后世界粮食贸易新的变化、特征和趋势,论证了其内涵,主要包括粮食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自由化交织并存、粮食贸易日益成为维系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世界粮食贸易进出口地区日益两极化、美国粮食贸易霸权成为维系和强化美国全球霸权的重要支柱。通过对粮食安全的属性和基本内涵的分析,提出了衡量中国粮食安全的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结构安全、产业安全的四个维度,概述了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基于世界经济、世界贸易的基本原理,深入研究论证了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途径和机制。并采用系统分析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就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从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结构安全和产业安全四个维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最后简要提出六个方面的建议和措施。总的来看,粮食危机后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从数量安全维度,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带来积极影响,成为中国粮食总量平衡的重要渠道和保障,与此同时其负面影响日渐明显,表现在中国粮食贸易逆差逐年扩大,粮食自给率逐年下降,特别是大豆进口严重依赖国际市场,以及价差驱动下的玉米、大米进口量大幅增加,导致近年来出现“洋粮入市、国粮入库”局面,造成国产粮无效供给增加。从质量安全维度,世界转基因大豆以成本低、价格低的明显优势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基本替代了传统大豆压榨市场,随之传统大豆因种植面积萎缩与其他作物轮作减少,使土壤氮素下降,造成粮食生产环境问题显现;而可能对人体带来损害的转基因粮食大量进口,造成粮食品质风险加剧,以及对进口大豆的高度依赖造成粮食营养价值下降,这些都危及到粮食质量安全;从结构安全维度,国外廉价转基因大豆的进口冲击引发了国内粮食种植结构的失衡,进口粮打压下导致“稻强米弱”、“麦强粉弱”的粮食消费失衡问题,以及国产玉米、稻谷市场消化失灵下大量进入国家储备造成的库存结构失衡问题;从产业安全维度,在粮食贸易快速增长、进口谷物价格冲击、转基因大豆大量涌入、贸易定价权缺失、跨国粮食巨头垄断经营、粮食贸易格局强者恒强、由欧美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粮食贸易秩序不公平体制犹存的情形下,我国粮食产业的生存环境、国际竞争力、对外依存度和控制力都面临极大挑战,总体上已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主要影响品种是大豆,大豆产业由于高度依赖进口已处于“很不安全”状态;而谷物产业“基本安全”,基本符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但是安全分值也已不断接近“不安全”状态,形势不容乐观。本文的具体安排如下:第1章是绪论部分,从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出发,在综合梳理目前针对世界粮食贸易、中国粮食安全、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的文献基础上,引出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总体概况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2章是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历程及新发展阶段的特征与内涵部分,主要包括简述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历程,分析粮食危机的爆发及成因,研究了世界粮食贸易新的发展阶段在贸易总量、贸易价格、贸易结构、贸易市场、贸易秩序、贸易格局六个方面的特征和内涵。第3章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衡量维度和基本状况,主要包括分析论述了粮食的公共属性和基本内涵,提出了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结构安全和产业安全四个衡量粮食安全的维度,概述了中国粮食安全四个方面的基本状况。第4章是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部分,深入研究了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从贸易总量(供需)、贸易价格、贸易结构、贸易市场、贸易政策、贸易格局六个方面分别研究了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原理、路径和机制。第5章是世界粮食贸易新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部分,从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结构安全和产业安全四个维度,全面分析了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第6章是建议及措施部分,从世界粮食贸易新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诸多方面的影响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建议和措施。希望能以此对中国有效应对世界粮食贸易的新挑战,对提升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供参考的顶层设计措施。
贾娟琪[5](2017)在《我国主粮价格支持政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粮食价格的稳定、粮食产量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是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的三个最基本问题。从建国初期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到改革开放初期“双轨制”阶段的计划收购政策,再到市场化改革以来粮食托市收购政策的实施可以看出,我国政府为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要求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一系列政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由于政策目标的多重性也使得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陷入了“顾此失彼”的困局,带来了巨大的政策成本。本研究以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主粮价格支持政策实施带来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新一轮主粮价格支持政策的改革效果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的重点内容包括五个部分:首先,利用三种主粮国内产销区和国内外价格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和VEC-DCC-GRARCH模型研究了主粮价格支持政策的托市效应;其次,利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固定观察点的农户数据,通过构建DID模型研究了主粮价格支持政策的增产效应和增收效应;第三部分,从福利效应的角度探讨了主粮价格支持政策的政策成本;第四部分,利用吉林省的调研数据,通过Logit模型研究了以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为主的新一轮主粮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主粮价格支持政策对国内粮食市场价格起到了有力的托市效应,减少了国际粮价波动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冲击,稳定了国内粮食市场。但与此同时,主粮价格支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存在不足,并未实现对主产区的利益补偿,反而造成了主粮区域性的供不应求,此外,主粮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还严重扭曲了国内主粮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阻碍了我国粮食市场化进程。(2)主粮价格支持政策对三种主粮总产量的增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我国耕地资源有限的约束,以及粮食生产经营以小而分散的小农模式为主的限制,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增产效应是通过促进农药、化肥和机械等物化要素投入的增加来实现,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增产效应是通过促进种植面积以及物化要素投入的共同增加来实现,但玉米种植面积的过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三种主粮种植结构的失衡。(3)主粮价格支持政策只对农户种粮收入的增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农户家庭人均收入增加主要依靠其他收入的增加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来带动。虽然种粮收入仍是我国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已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源泉,因此,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不能只依靠粮食政策的实施,而需要更多地和其他产业政策和非农就业政策相结合,通过提高农民的其他收入来增加农民总收入。(4)主粮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虽然在稳定三种主粮价格、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一定的政策效应,但由于政策担负的多重目标——既要“保产量”,又要“保收入”,造成了主粮价格形成机制的扭曲,同时也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和库存压力;相比而言,生产者补贴制度对社会总福利的损失较小,并且通过“价补分离”减少对市场的扭曲,避免了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因此,主粮价格支持政策向生产者补贴政策转变,是深化我国主粮价格支持政策改革的必然趋势。(5)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的实施,导致玉米市场价格下跌,造成玉米生产者预期收入减少,虽然初步实现了缩减玉米种植面积的目的,但主要影响小规模生产者;并未促进玉米种植向大规模生产者和优势产区集中,反而加大了大规模农户的市场风险;并且由于补贴标准偏低、缺少配套政策引导等,导致玉米生产者在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风险性。如何补偿小规模玉米生产者收益的减少以及如何引导玉米生产者合理调整种植结构,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首先,从主粮价格支持政策来看,逐步改革和完善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消除市场机制扭曲;通过建立利益补偿机制来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其次,从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来看,鼓励适度规模经营,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增强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再次,从增加农民收入来看,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增加种粮收入;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其他收入。最后,从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来看,各级政府应落实责任,提高政策实施效果;尽早公布实施方案及细则,准确核实玉米种植面积;适当提高补贴标准,保障玉米生产者基本收益;强化政策配合协调,合理实现种植调整结构。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研究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的同时,分析政策了对微观农户的效应;(2)将主粮价格支持政策的托市效应、增产效应和增收效应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中,系统地研究了三个政策目标的作用机理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和冲突,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3)通过在吉林省的实地调研,了解了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实施情况的最新进展,并以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为例,深入研究了新一轮主粮价格支持政策改革对粮农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
江向洋[6](2017)在《云南省粮食补贴政策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历经了几十年来科学的工业化建设,非农产业已替代农业成为我国的主导产业。要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有必要进行工业反哺农业,除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外,国家必须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而在我国出台的主要农业支持政策中,农业补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农业的基础是粮食产业,因此粮食补贴政策是各项农业补贴政策的重中之重。过去由于粮食相对其他经济作物的比较收益较低等特殊性,导致种粮农民难以增收,因此农民对种粮积极性不高,继而影响粮食生产。再加上国际粮食危机的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日趋严峻。故而目前我国粮食补贴政策的主要目标就是促进农民增收以及保障国家粮食生产。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粮食补贴政策也应与时俱进。基于此,本文对云南省粮食补贴政策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在界定粮食补贴相关概念的前提下,在对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的分析中指出我国实施粮食补贴政策的必要性,并揭示当前我国粮食补贴改革状况以对粮食补贴政策目标进行分析。随后,从对农户行为决策的影响方面分析我国粮食补贴对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影响的作用路径。接着,结合云南省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的梳理,以及粮食补贴规模和结构的相关数据来分析云南省粮食补贴的现状,并根据现状总结出当前云南省粮补政策四种潜在的问题。然后,基于云南省粮食产业相关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对云南省农业基本状况以及粮产能力进行简要评析。然后在实证部分通过使用DEA模型,分析和评价云南省粮补政策的效果,并作出如下总结:一、云南省粮补政策体制的成效显着,基本达成了政策目标;二、在规模效率方面,云南省粮补政策整体呈现出了递减趋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进行改善。最后,针对以上提出的潜在问题和效应总结,在明确政策目标以及原则后,为改善云南省粮补政策做出一些建议,如推进“三项补贴”改革工作,细化政策措施;规范操作程序,减少行政成本等。希望能对完善优化云南省的粮食补贴政策提供一些补充和参考。
雷平[7](2016)在《中国粮食安全的系统评价和实现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注重谋求以量(包括数量与质量,但更偏重数量)为核心的粮食安全,并取得了粮食生产“十二连增”的骄人业绩。但产量偏好型的粮食发展导向,却使我们在粮食产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整个粮食产业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却出现严重弱化。成本高企、联动乏力、效益低下、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影响着后续粮食生产的发展并危及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事实证明,“粮食安全”应该是“粮食产业的安全”,而不仅仅是粮食“量的安全”。只有以产业整体为视角的粮食安全战略才能够真正确保粮食的安全,而只追求“量的安全”可能恰恰会使我们失去粮食安全。因而,我们有必要从粮食产业安全的角度来审视和定义粮食安全的概念,重构粮食安全评价系统,研究粮食安全的实现机制。本文认为,粮食安全概念不仅包含粮食总量安全,还应包括粮食质量安全、价格安全、营养安全和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这5方面相互作用、互为前提,共同组成粮食安全的概念系统。基于此概念系统,本文从5个子系统中选取16项指标,通过AHP-GRAP综合评价法对2000-2014年粮食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认为中国粮食安全呈现逐步改善的趋势,具体表现为粮食产能逐步提高、食品质量状况有所改善、粮食价格波动总体稳定、居民购买力持续增强、居民营养状况趋于合理、生态资源条件逐步好转。但同时,中国粮食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粮食生产依然没有脱离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对环境资源影响严重;粮食经营依然没能转变小规模、低效率的经营方式,生产成本偏高;粮食产业依然没有改变“短、平、弱”的状况,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综合效益不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基于粮食安全的系统概念和评价结果,本文认为,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建立有效的粮食产业运行机制,从“保产量”转到“保产业”上来。从目标层面看,应该以高粮食自给率和低储备率相结合的目标驱动解决粮食总量的结构性矛盾;从动力层面看,让粮食产业经营者获得应有的利益,尤其是使种粮农民实现增收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动力;从组织创新层面看,需要整合粮食产业链,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完善新型粮食经营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化产业经营组织方式,将粮食安全的外部性内部化。建议树立以产业为核心的粮食安全新观念,将粮食产业发展的各个重要方面和关键环节都纳入粮食安全考察体系进行综合考评,从全产业的角度推动粮食产业各方面均衡有效发展;完善粮食管理体制,按照产业链条,将分属不同部门的粮食管理权限进行整合集中,从整体上优化粮食安全管理体系;加强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完善粮食产业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提高粮食产业基础保障水平;以市场机制引导粮食适度规模化生产,加快产前、产中及产后科技装备的研发推广,培育本土化粮食生产、加工、经营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提高粮食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整体效益;注重粮食资源有效开发和保护利用,积极推动粮食产业“走出去”,推动粮食产业国际化和可持续发展。
王娜[8](2016)在《粮食主产区农户生态友好型生产行为研究与政策分析》文中指出我国农业生产对资源过度消耗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能源耗竭,人口剧增,水、大气、土壤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有的粗放型、消耗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亟需转变,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生态友好型农业则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途径。本论文以我国粮食主产区为主要研究区域,以农户为研究主体,以分析农户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行为和相关的政府补贴政策为重点,运用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学、农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通过宏观把握和微观调研,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户生态友好型粮食种植行为和相应的农业补贴政策评价,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构建我国农业补偿路径,从而激励农户进行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保障我国粮食生产的高产、高效、高质,保护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最终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思路为“研究背景—理论研究—实证分析—结论建议”。具体为:首先对研究基本理论和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形成本论文理论基础;其次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及相关问题进行评价分析,包括粮食产量、农业生产要素消耗、农户生产要素利用行为、生产要素转化效率、农民收入、农业产业结构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把握本论文的分析环境;然后提出生态友好型农业内涵及发展现状,从农户视角评价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效果;接着分析农户进行生态友好型粮食种植行为及影响因素,并确定关键因素,为后续研究奠定实证基础;然后结合上述研究,评价粮食主产区农业补贴现状及效果;再次结合发达国家农业激励政策经验,构建我国促进“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生态友好型农业补偿路径;最后提炼结论并做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相对较高,农业生产要素消耗过量,利用效率较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逐年升高,已实现“十二连增”,农业生产要素投入成为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自1993年以来粮食主产区主要农业生产要素(化肥、农药及农用薄膜)消耗量逐年增加,2012年粮食主产区农户农业生产要素认知度较低,且各粮食主产省份生产要素转化效率均较低,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2)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动。粮食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自1993年以来不断增长,但与城镇居民收入仍差距较大,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仍然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且区域差异不大,经济因素成为影响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由于种粮收益相对不高,农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种植业总产值与养殖业总产值比值不断下降。(3)推广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是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基本途径。生态友好型农业是在监督和激励作用下,通过对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的实施应用,能节能增效,降低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的农业。目前国家已推广的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主要保护性耕作、施用有机肥、作物轮作、测土配方施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节水灌溉和农药污染控制技术。其中水土保持技术是我国政府目前重点推广实施的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4)粮食主产区农户采纳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比例较低,2015年农户认知水平有所改善,但仍然不高,农业生产要素效率也较低。即使农户对生态友好型生产技术认知水平和采纳意愿均较高,真正应用与实践的人数比例也较低。很多农户均不能恰当的施用农业生产要素。以山东省小麦生产为例,受访农户平均技术效率仅为0.69,84.8%的受访农户小麦生产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5)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认知及采纳态度是影响农户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采纳决策的重要因素。农业生产技术认知和采纳态度对采纳决策影响最大,环保法律法规、风险类型、农业生产技术认知、采纳态度、土壤肥力、农业技术培训、农业保险、与其他农户交流情况、农业生产组织对农户采纳决策有显着正向影响,仅有农业资金可获得性对采纳决策有显着负影响,不同的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具体影响因素有较大差异。(6)政府政策和农业生产预期收入是影响粮食主产区农户进行生态友好型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经调研显示,对国家政策的满意度(41.5%)和经济收益(48.2%)是粮食主产区农户采纳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农户进行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对其种粮意愿有显着正向影响,农户种粮意愿的提高对其扩大种粮规模有显着正向影响,扩大种粮规模的主要原因为政府的政策激励作用。经过不同模型识别分析,政府政策和农业生产预期收入是影响粮食主产区农户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7)市场需求对农户进行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有拉动作用。如果与普通大米同等价格(假设3元/公斤)消费者还是更愿意买生态友好型大米,通过log-logit分析消费者对生态友好型大米具有购买意愿,平均支付价格为3.344元/公斤。(8)我国农业补贴力度(尤其环保补贴)相对较小,补贴机制需进一步完善。虽然自2004年各项补贴政策出台,补贴金额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补贴力度仍相对较小,尤其环保相关的补贴或一般服务支持补贴力度和范围均更加不足,相关补贴机制有待完善。(9)农业补贴未显着增加农业生产要素施用量,补贴标准根据帕累托最优评定。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农业补贴没有显着增加农业生产要素(以化肥为例)的施用量,根据帕累托最优和外部性理论,粮食主销区要向粮食主产区进行正外部性补偿,粮食主产区补贴金额为1789亿元达到帕累托区域最优。(10)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构建我国与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相关的农业补偿政策体系。对重点农产品进行价格支持,并以挂钩的直接补贴为主,逐步将农业补贴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促进价格支持与直接补贴结合、生产者补贴和一般服务支持结合、挂钩补贴和脱钩补贴结合、使之形成有机整体,相辅相成、衔接互补。通过以上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1)界定生态友好型农业内涵,转变生产方式,进一步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2)加强农技推广服务(尤其对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提高农户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认知。(3)加强环保和食品安全的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户农业面源污染认知,增加其正确施用农业生产要素的意愿。(4)大力促进科技进步,加快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效率。(5)完善最低收购价格政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户收入预期和种粮积极性。(6)加大粮食补贴力度,进一步健全粮食补贴体系。(7)发挥农业补贴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8)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9)增加农业新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10)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与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发展。
田红宇[9](2016)在《财政分权、财政支农政策与粮食生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安全,粮食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如何保障粮食安全永远是执政者农业政策的核心目标。农业政策、地方政府支农行为偏好及其取得的政策绩效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水平、财政体制等外生环境和制度供给的影响和制约。财政分权体制被认为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重要制度供给,但财政分权体制对于农业经济、粮食生产的作用和绩效学术界却较少涉足,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且部分关于财政分权与政府支农行为、政府支农政策与粮食生产效应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偏差。当前我国粮食生产迎来了“十二连增”的大好形势,但伴随的是粮食生产资源环境约束日渐趋紧、供需结构矛盾凸显、粮食生产综合效率低下,如何有效激励地方政府支粮、抓粮意愿,提升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政策效率,是今后一段时期财政体制改革、粮食综合改革的题中之义,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粮食生产由于其天然的弱势产业特性,决定了政府支农政策和财政支持是其必不可少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来源。但地方政府财政支农行为选择是内生于财政体制的政策安排,本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把财政体制分权化变迁、地方政府财政支农行为和粮食生产纳入到同一分析框架内,将财政体制变迁、地方政府支农行为引入到粮食生产、农民种粮收入和粮食生产效率研究视域中,揭示财政体制向分权化实践背景下,激励机制、制度供给等发生变化对地方政府支农行为、意愿和绩效变化的影响传导到粮食生产层面的作用机理,在粮食生产新形势下探寻我国粮食生产稳定产能、提升效率、增加收益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有效的制度供给和政府支农政策安排。研究的主要结论总结如下:(1)财政分权体制通过激励机制等约束地方政府财政安排和支农行为选择,进而作用于粮食生产。在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地方政府效用函数中,地方政府效用最大化的实现条件是:地方政府在不同部门的财政支出份额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趋同。由于粮食和其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巨大差异现实,地方政府财政城市偏向不可避免;粮食生产函数中,政府财政支农投入是重要的资本来源因素,粮食生产不仅仅取决于财政支农支出水平更受到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所以在同一个分析框架下,财政分权体制通过激励机制等约束地方政府财政安排和支农行为能作用于粮食生产水平和效率。(2)“渐进式”分权化的财政体制变迁、财政支农政策与粮食生产之间存在显着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偏离纠正机制。基于VAR和VEC模型研究发现:长期内财政分权、财政支农对粮食产量分别表现为正向冲击、负向冲击;短期内二者对粮食产量的作用相反,且不同滞后期作用大小和作用持续时间具有明显差别,来自经济系统的冲击使粮食产量偏离长期均衡时,粮食产量具有自身反向修正机制,误差修正项会以0.0076的力度把粮食产量重新拉回均衡水平。而且,财政分权体制确立前后财政分权指标、财政支农政策和粮食产量的动态均衡关系具有显着差异。(3)财政支出分权、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政策对粮食生产具有显着影响,而且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基于动态面板系统GMM实证分析发现:全样本期内财政支出分权对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对粮食单产水平作用不显着,地方财政自主性仅对粮食单产提升具有显着正向作用;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数量、地方政府财政结构中支农比重对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作用不显着甚至为负。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样本中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政策对粮食生产影响差异明显。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SDM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各省市粮食生产具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影响粮食生产的财政分权、支农政策因素也表现出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4)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政策对农民不同类型收入的影响,构成了分权、支农行为对粮食生产的微观主体作用机制。基于动态面板系统GMM结果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分权程度对农民总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多具有显着的正向增收效应;人均财政支农支出数量对农民总收入、工资性收入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但对农民种粮收入作用不显着甚至为负,地方政府财政支农力度作用多不显着。且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区域内相互关系表现出明显差异。进一步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中,财政支出分权程度和地方政府财政自主性均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转移性收入差距具有显着的“缩差”作用,但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政策、支农水平和比重对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微弱。(5)财政分权和财政支农政策对粮食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差异显着。基于DEA—Malmquist模型分析发现: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率、纯技术效率均没有达到DEA有效,具有效率退化趋势;各粮食产区粮食生产效率差异明显;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粮食生产效率逐渐下降、波动更加剧烈;粮食生产效率动态演化类似于“先提高、后稳定、再快速下降、最后逐步快速恢复”路径。基于面板Tobit随机效应模型的粮食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财政支出分权、财政自主性两个财政体制因素对粮食生产效率均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效应,但地方政府支农行为和政策作用不明显;且财政体制、政策因素对粮食生产效率及其分解指标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总体来说,本文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的一个核心结论就是:财政分权体制对于粮食生产产量稳定、单产提升、种粮收入增加和综合效率改进是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制度安排;但是在这一制度安排下,为地方政府设置了偏向城市的财政激励,使得地方政府支农意愿、政策安排和支农效率普遍偏低,以至于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政策对粮食生产、种粮收入和粮食效率作用不显着甚至相反,未能真正发挥财政支农政策的绩效。鉴于此,本文主要政策建议简述如下:(1)巩固并完善财政分权体制,充分发挥“分层治理”的制度优势。在粮食生产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资源条件日益退化背景下,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财政分权体制是较合适的财政体制供给,在巩固该体制基础上进行逐步完善:一是尝试各级政府间财政收支权力与责任划分的法律建设,加强财政体制稳定性;二是明确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责任划分,确定政府事权边界;三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设,转移支付要逐渐向农业、科技等部门倾斜,尤其是要发挥中央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支持粮食生产的刺激作用。(2)重构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提升其支农意愿和效率。一是转变地方政府“自上而下”的单向约束机制为“自下而上”的约束,更好反映区域农民的偏好和福利需求。尝试以农作物种植品种、粮食连片区域为单位建立高度组织化、专业化的自治组织,比如农民协会、水稻种植协会等,或者以专业性农民合作组织为基础,代表组织内的农民,表达财政需求及偏好,提高信息表达的质量和效率。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要对其负责,农民组织或合作社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农行为、绩效等具有考核权力。二是重构地方政府行为扭曲的激励机制。最主要的是对地方政府晋升激励的改善和重构,不能单纯的以GDP指标来评论地方政府政绩并依此决定官员升迁,加入农业发展的指标和权重,构建“绿色”GDP指标,而且考核机制要具有差异性和灵活性。(3)匹配支粮事权与财权及区域间财政资源,形成支粮财政稳定增长长效机制。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关键是地方政府财权逐渐萎缩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支出责任需求,所以一方面中央政府应该逐渐把财政收入权下放;另一方面中央政府把福利性明显的教育、医疗、农业和粮食支持等支出责任上收;规范、硬化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加强各级人大、审计部门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审计和监督,逐步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和准确性。通过省市间粮食供给需求以及实际粮食购销为基础,构建粮食生产上的利益补偿机制,可以通过利益在横向政府间转移支付,补偿粮食主产区省市支持粮食种植、出售商品粮方面的财政收入损失。(4)优化支农模式与结构、创新支农着力点,提升支农资金使用效率。财政支农模式转变和财政支农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创新财政支农着力点,把财政支农支出重心逐渐转向到职业种粮农民和专业化生产大户培训、粮食公共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粮食生产保险体系和风险预警防止体系建设上来。把财政支农重点锁定在“软件”侧面的建设、逐步减少事业费等效率低部门和大的基础设施项目等“硬件”支出力度,可以逐步优化支农支出结构、转变支农模式,通过新的财政支农着力点的培育快速提升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除此之外,引导金融及社会资本进入,多元化粮食生产融资来源;加快粮食及投入市场化建设、创新粮食补贴模式,发挥支粮“合力”效应等也是应该政府应该重点考虑的。总之,粮食生产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政治和社会问题,应该从更宽广的范围内进行综合改革和调整。
秦彦腾[10](2016)在《中国粮食目标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以小麦为例》文中认为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合理的粮食价格是激励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问题。目前我国施行的是最低收购价格和临时收储价格为核心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但由于这种粮食政策的国家干预强,托市价格明显,形成了“只涨不跌”的预期。从而导致粮食市场价格的扭曲,出现明显的“发散性蛛网”特征,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样既无法增加农民收入,又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国家在2014年启动了“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的大豆的目标价格补贴制度改革试点”,旨在确立市场在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决定性作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来研究粮食目标价格的形成机制,文章的核心观点是目标价格补贴制度是一种新型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与其他粮食政策的本质区别在于,保证了农产品的价格完全由市场调节,目标价格的补贴不会对市场价格的形成造成干预。目标价格作为粮价波动的上限价格,与最低收购价格形成了市场的预警价格,确定了粮价合理平稳运行的区间。具体的目标价格是根据各年情况,由维护农民利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持物价稳定和与国家市场接轨的四大目标共同测算而确定,而并非是根据传统的“成本+收益”定价。施行差价补贴的方式,补贴粮食生产者和城镇的低收入消费者,以确保农民种粮有利可图,低收入者的基本社会福利均衡。总之,粮食目标价格补贴制度是我国粮食支持政策新的尝试,新形势下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
二、农民直补 势在必行 ——从“三价”看粮食市场化流通之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民直补 势在必行 ——从“三价”看粮食市场化流通之三(论文提纲范文)
(1)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与农户生产行为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理论分析框架:政策激励——行为响应 |
第三章 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实施分析 |
3.1 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调整的思路和效果 |
3.2 大豆“目标价格”到“生产者补贴”的政策变迁 |
3.3 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与目标价格制度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对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机理分析: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如何影响种植结构调整 |
4.3 特征性事实:种植结构变化与特征 |
4.4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4.5 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影响种植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4.6 影响机制分析: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局限是什么?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对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机理分析:生产者补贴政策如何影响大豆全要素生产率 |
5.3 模型设定、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4 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
5.5 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影响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
5.6 生产者补贴政策影响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异质性分析: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与农户生产行为——基于微观数据再检验 |
6.1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
6.2 生产者补贴政策对不同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 |
6.3 生产者补贴政策对不同农户大豆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6.4 生产者补贴政策对不同经营主体农业生产行为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豆农对生产者补贴政策的回应性:认知、评价与期望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说 |
7.3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7.4 豆农对生产者补贴政策的认知及评价 |
7.5 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
7.6 豆农的政策需求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农户调研问卷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财政农业支出研究 ——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需进一步研究之处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财政农业支出 |
2.1.2 农产品价格支持 |
2.1.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2 理论基础 |
2.2.1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2.2.2 公共财政理论 |
2.2.3 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2.4 农业发展阶段论 |
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对财政农业支出的要求 |
3.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 |
3.1.1 我国农业发展总体情况较好 |
3.1.2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
3.1.3 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成为农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
3.1.4 增产导向的农业发展模式促成了供给侧结构性矛盾 |
3.2 财政农业支出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 |
3.2.1 农业的基础性决定了对财政农业支出的需求 |
3.2.2 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对财政农业支出的需求 |
3.2.3 农业外部效应的内在化需要财政农业支出 |
3.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财政农业支出提出的要求 |
3.3.1 以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 |
3.3.2 以优化要素配置、促进供给侧结构性矛盾解决为重点 |
3.3.3 以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为根本途径 |
本章小结 |
4 财政农业支出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理和路径 |
4.1 财政农业支出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 |
4.1.1 供给公共产品,弥补市场不足 |
4.1.2 优化资源配置,激活市场、要素和主体 |
4.1.3 调节收入分配,增加农民收入 |
4.1.4 发挥乘数效应,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
4.2 财政农业支出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机理 |
4.2.1 增产导向价格政策导致“三量齐增”的理论解析 |
4.2.2 基于简化市场模型的农民增收机理 |
4.2.3 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理论的农产品有效供给机理 |
4.3 财政农业支出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 |
4.3.1 财政农业支出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路径 |
4.3.2 财政农业支出作用于供给侧的路径 |
4.3.3 财政农业支出作用于需求侧的路径 |
本章小结 |
5 财政农业支出的现实考查 |
5.1 我国财政农业支出演变历程 |
5.1.1 “多取少予”的财政农业支出(1950-1978年) |
5.1.2 财政农业支出改革启动,支出规模先减后增(1979-1997年) |
5.1.3 聚焦于农业基础设施的财政农业支出(1998-2003年) |
5.1.4 多予少取,全面减负,高速增长的财政农业支出(2004年-) |
5.2 我国当前财政农业支出管理体制、规模和结构 |
5.2.1 财政农业支出管理体制 |
5.2.2 财政农业支出规模 |
5.2.3 财政农业支出结构 |
5.3 财政农业支出在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探索 |
5.3.1 补贴化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指向性增强 |
5.3.2 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逐步完善 |
5.3.3 开辟生态保护新途径 |
本章小结 |
6 财政农业支出效应实证分析: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 |
6.1 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 |
6.1.1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
6.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6.1.3 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6.1.4 粮食直补政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6.1.5 粮食收储政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6.1.6 实证结果 |
6.2 对农业产出的效应 |
6.2.1 模型设计 |
6.2.2 数据选取及平稳性检验 |
6.2.3 协整检验 |
6.2.4 实证结果 |
6.3 对农民增收的效应 |
6.3.1 模型设计 |
6.3.2 数据选取及平稳性检验 |
6.3.3 协整检验 |
6.3.4 实证结果 |
6.4 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效应 |
6.4.1 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绿色发展的积极效应 |
6.4.2 财政农业支出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扭曲效应 |
本章小结 |
7 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财政农业支出存在的问题 |
7.1 财政农业支出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影响资金使用效率 |
7.1.1 涉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明确 |
7.1.2 财政农业支出监管机制不完善 |
7.1.3 地方财政农业支出预算职能弱化 |
7.2 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偏低,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 |
7.2.1 财政农业支出规模低于经验值和规定值 |
7.2.2 财政农业支出偏离最优规模 |
7.3 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不合理,影响供给侧要素配置优化 |
7.3.1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一般性服务支出不足 |
7.3.2 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支出不合理 |
7.3.3 农业绿色化发展支出偏少 |
7.3.4 行政事业费占比较高 |
7.3.5 农产品流通费用过高 |
7.4 部分增产导向的财政农业支出政策存在一定扭曲性效应 |
7.4.1 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存在弊端,影响供需结构性平衡 |
7.4.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新政策需继续完善 |
本章小结 |
8 国外财政农业支出经验借鉴 |
8.1 发达国家的财政农业支出 |
8.1.1 美国的财政农业支出 |
8.1.2 欧盟共同的财政农业支出 |
8.1.3 日本的财政农业支出 |
8.2 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财政农业支出 |
8.2.1 印度的财政农业支出 |
8.2.2 韩国的财政农业支出 |
8.3 财政农业支出的国际借鉴: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 |
8.3.1 建立较为健全的农业法律体系 |
8.3.2 支持要素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 |
8.3.3 支持农业经济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8.3.4 遵循市场规律,注重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
8.3.5 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 |
8.3.6 加强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支持 |
本章小结 |
9 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财政农业支出建议 |
9.1 转变财政农业支出原则和思路 |
9.1.1 政策导向从增产导向向有效产出转变 |
9.1.2 财政农业支出要符合农业绿色发展的需要 |
9.1.3 让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
9.1.4 以供给侧为主要作用点,双侧发力 |
9.1.5 支持方式向普惠制加特惠制转变 |
9.2 完善财政农业支出管理体制与机制 |
9.2.1 加强财政农业支出法制化建设 |
9.2.2 合理划分政府间涉农事权和支出责任 |
9.2.3 创新财政农业支出资金监督模式 |
9.2.4 建立财政农业支出基础信息管理系统 |
9.3 优化农业投入规模与渠道 |
9.3.1 适度增加财政农业支出总体规模 |
9.3.2 推进财政农业支出资金有序整合 |
9.3.3 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对农业的投入 |
9.4 保障促进供给侧结构性矛盾解决的重点支出 |
9.4.1 补齐农业公共基础设施和一般性公共服务短板 |
9.4.2 支持农产品区域、品种、品质结构调整 |
9.4.3 支持农业生产要素供给结构的优化 |
9.4.4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
9.4.5 支持农产品营销渠道结构调整 |
9.4.6 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
9.4.7 鼓励适度规模化经营 |
9.5 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 |
9.6 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
主要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粮食的概念与属性 |
1.2.2 国际贸易理论渊源 |
1.2.3 世界粮食贸易的研究 |
1.2.4 粮食安全的研究 |
1.2.5 粮食贸易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世界粮食贸易发展历程及新发展阶段的特征与内涵 |
2.1 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历程(2007~2008粮食危机前) |
2.1.1 世界粮食贸易总量 |
2.1.2 世界粮食贸易价格 |
2.1.3 世界粮食贸易结构 |
2.1.4 世界粮食贸易市场格局 |
2.1.5 世界粮食贸易政策的演变 |
2.2 世界粮食危机的爆发与原因 |
2.2.1 世界粮食危机的爆发 |
2.2.2 世界粮食危机的成因 |
2.3 危机后世界粮食贸易新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
2.3.1 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维持增长态势 |
2.3.2 世界粮食贸易价格波动幅度加大 |
2.3.3 世界转基因粮食贸易占比大幅上升 |
2.3.4 世界粮食贸易市场金融属性明显强化 |
2.3.5 粮食贸易秩序进入“再平衡”。 |
2.3.6 世界粮食贸易格局显现进出口国失衡和“一超独大”特征 |
2.4 世界粮食贸易新发展的内涵 |
2.4.1 粮食贸易呈现贸易保护与贸易自由化交织并存的新常态 |
2.4.2 粮食贸易日益成为维系一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
2.4.3 世界粮食贸易进出口地区日益两极化 |
2.4.4 美国粮食贸易霸权成为维系和强化美国全球霸权的重要支柱 |
第3章 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衡量维度和基本状况 |
3.1 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 |
3.1.1 粮食安全的公共属性 |
3.1.2 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 |
3.2 粮食安全的衡量维度 |
3.2.1 数量安全 |
3.2.2 质量安全 |
3.2.3 结构安全 |
3.2.4 产业安全 |
3.3 粮食安全的基本状况 |
3.3.1 粮食产量持续增长 |
3.3.2 粮食质量问题显现 |
3.3.3 粮食结构失衡严重 |
3.3.4 粮食产业长期低迷 |
第4章 世界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
4.1 世界粮食贸易供需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
4.2 世界粮食贸易价格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
4.3 世界转基因粮食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
4.3.1 对粮食自给率的影响机制 |
4.3.2 对产业安全的影响机制 |
4.3.3 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机制 |
4.4 世界粮食贸易市场“金融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
4.5 世界粮食贸易政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
4.6 世界粮食贸易格局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
第5章 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
5.1 对中国粮食数量安全的影响 |
5.1.1 粮食产量高于预期持续增长 |
5.1.2 粮食贸易逆差逐年扩大 |
5.1.3 粮食自给率逐年走低 |
5.2 对中国粮食质量安全的影响 |
5.2.1 粮食生产环境问题显现 |
5.2.2 粮食品质风险加剧 |
5.2.3 粮食营养价值下降 |
5.3 对中国粮食结构安全的影响 |
5.3.1 大豆进口冲击引发粮食种植结构失衡 |
5.3.2 进口需求迅速增加导致粮食消费结构失衡 |
5.3.3 国内外粮食价差扩大导致粮食库存结构失衡 |
5.4 对中国粮食产业安全的影响 |
5.4.1 粮食产业生存环境实证分析 |
5.4.2 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5.4.3 粮食产业对外依存度实证分析 |
5.4.4 粮食产业控制力实证分析 |
5.4.5 粮食产业安全综合评价模型 |
第6章 建议及措施 |
6.1 世界粮食贸易市场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通道 |
6.2 世界粮食贸易价格成为影响中国粮食市场价格和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因素 |
6.3 实施自主知识产权转基因品种海外种植基地建设战略 |
6.4 在粮食市场“金融化”趋势下着力建设全球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 |
6.5 争取有利的国际贸易规则对于维护自身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
6.6 应对美国粮食霸权和粮食巨头的挑战形势紧迫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5)我国主粮价格支持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粮食政策的研究 |
1.2.2 粮食政策对市场价格影响的研究 |
1.2.3 粮食政策对农户行为影响的研究 |
1.2.4 粮食政策对农户收入影响的研究 |
1.2.5 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主粮 |
2.1.2 主粮价格支持政策 |
2.2 理论基础 |
2.2.1 理论依据 |
2.2.2 理论框架 |
第三章 主粮价格支持政策的托市效应分析 |
3.1 我国主粮市场价格波动特征 |
3.1.1 总体特征 |
3.1.2 三种主粮产销区价格波动特征 |
3.1.3 三种主粮国内外价格波动特征 |
3.2 主粮价格支持政策对产销区粮价波动的影响 |
3.2.1 理论框架 |
3.2.2 模型构建和数据说明 |
3.2.3 实证结果分析 |
3.3 主粮价格支持政策对国内外粮价波动的影响 |
3.3.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
3.3.2 实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粮价格支持政策的增产效应分析 |
4.1 我国主粮生产现状 |
4.1.1 主粮生产的宏观特征 |
4.1.2 主粮生产的微观特征 |
4.2 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变量说明 |
4.2.1 理论框架 |
4.2.2 研究方法 |
4.2.3 变量说明 |
4.3 实证分析 |
4.3.1 主粮价格支持政策对粮食总产量的影响 |
4.3.2 主粮价格支持政策增产效应的作用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粮价格支持政策的增收效应分析 |
5.1 我国农户家庭收入现状 |
5.1.1 农户家庭收入的宏观特征 |
5.1.2 农户家庭收入的微观特征 |
5.2 主粮价格支持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5.2.1 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
5.2.2 模型适用性检验 |
5.3 实证结果和分析 |
5.3.1 实证结果 |
5.3.2 基于农户收入结构的进一步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重目标下主粮价格支持政策成本分析 |
6.1 主粮价格支持政策多重目标的协调与冲突 |
6.2 主粮价格支持政策成本分析——基于两种政策的比较 |
6.2.1 主粮价格支持政策的福利效应分析 |
6.2.2 生产者补贴制度的福利效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粮价格支持政策改革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以吉林省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的实施为例 |
7.1 主粮价格支持政策改革的新动向 |
7.1.1 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取消的背景 |
7.1.2 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的内容 |
7.2 吉林省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实施情况调研分析 |
7.2.1 样本选择和分布 |
7.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2.3 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
7.3 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影响的实证分析 |
7.3.1 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 |
7.3.2 计量方法和变量说明 |
7.3.3 估计结果及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云南省粮食补贴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内容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粮食补贴政策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
一、农业补贴 |
二、粮食补贴 |
第二节 粮食补贴政策的必要性研究 |
一、粮食补贴政策理论基础 |
二、粮食补贴现实依据 |
第三节 粮食补贴政策作用路径分析 |
一、对农户耕地投入决策行为的影响 |
二、对农户资金投入决策的影响 |
三、对农户劳动分配决策的影响 |
四、结论 |
第三章 云南省粮食补贴政策现状 |
第一节 云南省现行粮食补贴政策 |
一、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
二、农机具购置补贴 |
三、粮食最低收购价 |
第二节 云南省粮食补贴规模与结构分析 |
一、云南省粮食补贴规模分析 |
二、云南省粮食补贴结构分析 |
第三节 当前云南省粮食补贴的潜在问题 |
一、各项生产成本增加削弱了补贴效应 |
二、政策落实度低影响了补贴效率 |
三、缺乏促进粮食规模经营的补贴政策 |
四、土地流转呈现“非粮化”态势 |
第四节 云南省粮食补贴政策简评 |
第四章 云南省粮食补贴政策效应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粮食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一、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
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 |
三、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形势分析 |
第二节 云南省粮食补贴政策效应实证分析 |
一、模型简介和说明 |
二、粮食补贴效率理论界定 |
三、云南省粮食补贴政策的DEA模型构建 |
四、实证过程与结果评价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云南省粮食补贴政策的建议 |
第一节 完善云南省粮食补贴政策的目标及思路 |
一、政策目标 |
二、完善思路 |
第二节 完善云南省粮食补贴政策的建议 |
一、推进“三项补贴”改革工作,细化政策措施 |
二、规范操作程序,减少行政成本 |
三、稳定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发展,构建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
四、促进土地流转,推动粮食产业规模化经营 |
五、深化粮食市场化改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中国粮食安全的系统评价和实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粮食概念比较 |
1.3.2 粮食安全概念的研究 |
1.3.3 粮食产业安全的研究 |
1.3.4 粮食安全评价系统的研究 |
1.3.5 粮食供求状况的预测与评价 |
1.3.6 粮食安全研究范畴 |
1.3.7 粮食安全实现路径的研究 |
1.3.8 粮食安全研究综合评价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粮食安全形势分析 |
2.1 国内粮食安全形势 |
2.1.1 粮食供给形势 |
2.1.2 粮食需求形势 |
2.1.3 粮食产业面临的挑战 |
2.1.4 大豆产业的教训 |
2.2 国际粮食安全形势 |
2.2.1 国际经济总体形势 |
2.2.2 世界人口及营养状况 |
2.2.3 世界粮食供求状况 |
2.2.4 国际粮食安全的新特点 |
2.2.5 国际粮食供给的潜力 |
2.3 日本稻谷产业政策的借鉴 |
2.4 小结 |
第三章 粮食安全概念系统研究 |
3.1 粮食产业安全视角下的粮食安全 |
3.1.1 粮食产业安全的定义 |
3.1.2 粮食产业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
3.2 粮食安全概念系统 |
3.2.1 粮食安全的内涵和外延 |
3.2.2 粮食安全概念系统的特点 |
3.2.3 粮食安全子系统的相互关系 |
3.3 粮食安全子系统的内涵 |
3.3.1 粮食总量安全 |
3.3.2 粮食营养安全 |
3.3.3 粮食质量安全 |
3.3.4 粮食生态安全 |
3.3.5 粮食价格安全 |
3.4 小结 |
第四章 粮食安全系统评价 |
4.1 评价方法 |
4.2 指标选择、理想值设定和数据来源 |
4.3 评价过程及结果 |
4.3.1 构造判断矩阵和层次单排序 |
4.3.2 层次总排序 |
4.3.3 灰色综合评价结果 |
4.3.4 粮食安全警级划分 |
4.4 小结 |
第五章 粮食安全目标调控机制研究 |
5.1 理论基础 |
5.2 研究假说 |
5.3 模型构建 |
5.4 变量选择及公式设置 |
5.4.1 主要模型变量说明 |
5.4.2 模型公式设置 |
5.5 目标驱动的粮食安全情景仿真 |
5.5.1 高自给率高储备率的情景仿真(current) |
5.5.2 低自给率高储备率的情景仿真(dg) |
5.5.3 高自给率低储备率的情景仿真(gd) |
5.5.4 低自给率低储备率的情景仿真(dd) |
5.5.5 四种情景仿真结果的综合比较 |
5.6 小结 |
第六章 粮食安全内生动力机制研究 |
6.1 理论基础 |
6.2 研究假说 |
6.3 模型构建、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
6.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粮食安全组织创新机制研究 |
7.1 粮食安全组织创新机制的理论基础 |
7.1.1 组织创新机制的产业经济学基础 |
7.1.2 组织创新机制的制度经济学基础 |
7.2 粮食安全实现机制的理论探讨 |
7.3 粮食安全组织创新机制案例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粮食主产区农户生态友好型生产行为研究与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1.2.1 粮食安全的国内形势 |
1.2.2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和农户种粮行为相关研究 |
1.2.3 粮食补贴政策 |
1.2.4 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相关研究 |
1.2.5 生态友好型农业内涵研究 |
1.2.6 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
1.2.7 农户采纳生态友好型农业技术行为研究 |
1.2.8 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的生态补偿研究 |
1.2.9 对相关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可能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能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与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粮食安全 |
2.1.2 农业补贴 |
2.1.3 农户 |
2.1.4 生态友好型农业 |
2.1.5 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 |
2.1.6 农户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行为 |
2.2 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3 研究理论框架 |
第三章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和农户行为研究 |
3.1 粮食主产区自然概况 |
3.2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基本情况 |
3.2.1 粮食主产区主产县划分 |
3.2.2 1993-2013 年粮食主产区粮食播种面积变动 |
3.2.3 1993-2013 年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变动 |
3.2.4 1993-2013 年粮食主产区粮食单产变动 |
3.3 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要素消耗 |
3.3.1 1993-2013 年粮食主产区化肥消耗量 |
3.3.2 1993-2013 年粮食主产区农药消耗量 |
3.3.3 1993-2013 年粮食主产区农业薄膜消耗量 |
3.4 2012 年粮食主产区农户生产行为分析 |
3.4.1 调研地点与数据获得 |
3.4.2 粮食主产区受访农户自身特征 |
3.4.3 2012 年粮食主产区农户环境降级认知 |
3.4.4 2012 年粮食主产区农户施药行为 |
3.4.5 2012 年粮食主产区农户化肥施用及废弃农膜处理行为 |
3.5 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要素转化效率 |
3.5.1 数据收集 |
3.5.2 指标选择和模型阐述 |
3.5.3 粮食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DEA分析 |
3.5.4 粮食生产要素Malmquist指数分析 |
3.6 粮食生产大省农业生产要素转化效率 |
3.6.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3.6.2 粮食生产要素技术效率分析 |
3.6.3 粮食生产要素的Malmquist指数分析 |
3.6.4 各省粮食生产要素残余情况 |
3.6.5 粮食生产要素的新陈代谢GM(1,1)模型预测 |
3.7 1993-2013 年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及结构变动 |
3.7.1 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 |
3.7.2 粮食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其结构 |
3.7.3 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区域差异 |
3.7.4 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结构聚类 |
3.8 粮食主产区农户生产行为对农业收入影响 |
3.9 主产区农业产业结构及影响因素 |
3.9.1 粮食主产区结构变化 |
3.9.2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
3.9.3 模型设定 |
3.9.4 农业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
3.9.5 农业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3.10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综合影响因素 |
3.10.1 变量选择、数据来源和模型设定 |
3.10.2 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
3.10.3 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及效果评价 |
4.1 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内涵 |
4.2 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概述 |
4.3 生态友好型农业技术推广现状 |
4.4 农户生态友好型农业推广效果 |
4.4.1 调研地点与数据获得 |
4.4.2 粮食主产区受访农户自身特征 |
4.4.3 2015 年粮食主产区农户环境降级认知 |
4.4.4 2015 年粮食主产区农户施药行为 |
4.4.5 2015 年粮食主产区农户化肥施用及废弃农膜处理行为 |
4.4.6 2015 年粮食出产区农户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采纳实践 |
4.5 农户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利用效率评价 |
4.5.1 指标选择与模型阐述 |
4.5.2 农户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DEA分析 |
4.5.3 小麦生产交叉效率分析 |
4.5.4 小麦生产的经济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生态友好型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研究 |
5.1 农户生态友好型生产技术采纳决策影响因素 |
5.1.1 受访农户特征信息 |
5.1.2 模型理论与假设 |
5.1.3 Logit模型结果 |
5.2 关键生态友好型生产技术采纳决策影响因素 |
5.2.1 模型构建和研究假设 |
5.2.2 Probit模型估计结果 |
5.3 粮食主产区农户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与种粮意愿描述分析 |
5.4 粮食主产区农户种粮意愿Logit分析 |
5.4.1 研究假设与变量说明 |
5.4.2 模型构建 |
5.4.3 Logit模型估计结果 |
5.5 农户种粮决策行为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
5.5.1 研究假设 |
5.5.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5.5.3 模型结果 |
5.6 生态友好型农业生产的市场驱动分析 |
5.6.1 数据来源 |
5.6.2 消费者基本特征、环境认知及支付意愿 |
5.6.3 Log-logit模型结果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粮食主产区农业补贴政策分析及标准评价 |
6.1 粮食主产区农业支持政策评价 |
6.1.1 粮食价格支持政策 |
6.1.2 粮食补贴政策 |
6.1.3 产粮大县财政奖励政策 |
6.1.4 农业环保补贴 |
6.1.5 一般支持服务措施(环保相关) |
6.1.6 农业补贴政策绩效评价及问题讨论 |
6.2 粮食补贴政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以化肥为例) |
6.2.1 化肥需求量与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
6.2.2 农业补贴对化肥需求的面板数据分析(以小麦为例) |
6.3 基于帕累托最优的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户补贴标准 |
6.3.1 帕累托最优 |
6.3.2 外部性 |
6.3.3 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的帕累托最优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促进农户生态友好型生产政策设计及国际经验启示 |
7.1 美国 |
7.2 欧盟 |
7.3 日本 |
7.4 韩国 |
7.5 发达国家农业补贴特点与经验 |
7.6 发达国家农业补贴经验对我国启示 |
7.7 我国农业补贴路径构建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主要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相关政策建议 |
8.3 展望 |
8.3.1 研究不足之处 |
8.3.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一 |
附录B: 调查问卷二 |
附录C: 调查问卷三 |
附录D: 附表 |
附录E: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财政分权、财政支农政策与粮食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数据说明 |
1.4 研究价值及创新点 |
1.4.1 研究价值 |
1.4.2 研究创新 |
第2章 理论借鉴与文献评述 |
2.1 相关理论借鉴 |
2.1.1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2.1.2 财政分权理论 |
2.1.3 公共选择理论: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偏好及激励 |
2.1.4 二元经济理论:粮食生产的弱质性特征 |
2.1.5 公共产品理论:粮食的准公共品特性及功能 |
2.2 文献评述 |
2.2.1 财政分权与政府财政支农行为选择 |
2.2.2 影响粮食生产因素研究及我国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 |
2.2.3 财政分权体制、政府支农政策与粮食生产研究 |
2.2.4 文献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财政分权、财政支农政策与粮食生产的理论框架 |
3.1 相关概念界定与前提说明 |
3.1.1 粮食生产、种粮收入与粮食生产效率 |
3.1.2 财政体制与财政分权 |
3.1.3 财政支农政策 |
3.1.4 本文前提假设说明 |
3.2 财政分权、财政支农政策对粮食生产作用的诱因及路径 |
3.2.1 作用诱因:粮食生产的弱势产业特性 |
3.2.2 财政分权、财政支农政策对粮食生产的作用路径 |
3.3 财政分权、财政支农政策与粮食生产的作用机理 |
3.3.1 财政分权影响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激励机制 |
3.3.2 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 |
3.3.3 财政分权、财政支农政策对粮食生产影响机理 |
3.3.4 财政分权、财政支农政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内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财政分权、财政支农政策演化与粮食生产现状 |
4.1 财政体制分权化改革实践及制度变迁 |
4.1.1 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阶段(1949-1977) |
4.1.2 逐渐放权尝试的过渡阶段(1978-1993) |
4.1.3 分税制改革和“中国式分权”的发展阶段(1994至今 ) |
4.2 粮食生产领域财政支农政策演进 |
4.2.1 消费者补贴阶段(1949-1977) |
4.2.2 粮食流通补贴阶段(1978-2003) |
4.2.3 生产者直接补贴阶段(2004至今) |
4.3 财政体制变迁与政府支农政策演变的相关性验证 |
4.3.1 第一阶段:“统收统支”与“掠取之手”(1949-1977) |
4.3.2 第二阶段:分权实践和消费、流通补贴阶段(1978-2003) |
4.3.3 第三阶段:分权深化改革和粮食直补(2004至今) |
4.4 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
4.4.1 粮食生产总体趋势及阶段性波动 |
4.4.2 粮食播种面积与粮食单产 |
4.4.3 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财政分权、财政支农政策与粮食生产的动态关系 |
5.1 动态均衡关系考察:全国层面时间序列数据 |
5.1.1 引言及问题提出 |
5.1.2 文献评述 |
5.1.3 模型构建及研究方法 |
5.1.4 动态均衡关系检验 |
5.1.5 动态均衡关系的时期差异:分税制改革前后对比 |
5.1.6 动态均衡关系检验结果 |
5.2 财政分权、财政支农政策对粮食生产的动态影响 |
5.2.1 引言与问题提出 |
5.2.2 文献评述与理论分析框架 |
5.2.3 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
5.2.4 实证及结果分析 |
5.3 扩展:地方财政行为会影响粮食生产空间格局吗? |
5.3.1 研究动态及问题 |
5.3.2 模型构建及指标选择 |
5.3.3 描述统计、空间相关性检验及空间模型选择 |
5.3.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财政分权、财政支农政策与农民种粮收入 |
6.1 引言与问题提出 |
6.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6.3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及数据说明 |
6.4 实证过程及结果分析 |
6.4.1 全样本估计及时期差异检测 |
6.4.2 区域差异比较分析 |
6.5 扩展:财政分权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吗?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财政分权、财政支农政策与粮食生产效率 |
7.1 文献评述及研究问题提出 |
7.1.1 文献评述 |
7.1.2 研究问题 |
7.2 研究方法及指标、数据说明 |
7.2.1 研究方法介绍 |
7.2.2 指标及数据说明 |
7.3 粮食生产效率测度及时空差异 |
7.3.1 省级粮食生产TFP测度及分解及地域差异 |
7.3.2 粮食生产TFP及各分解指数的时期动态特征 |
7.4 财政因素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解析 |
7.4.1 研究方法和数据准备 |
7.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巩固并完善财政分权体制 |
8.2.2 重构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
8.2.3 匹配支粮事权与财权及区域间财政资源 |
8.2.4 优化支农模式与结构、创新支农着力点 |
8.2.5 多元化粮食生产融资来源 |
8.2.6 加快粮食及要素市场化建设、创新粮食补贴模式 |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中国粮食目标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以小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研究进展评述 |
1.2.1 国内文献研究进展 |
1.2.2 欧美农产品目标价格的实践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2 粮食目标价格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
2.1 粮食目标价格的内涵 |
2.1.1 粮食目标价格的涵义 |
2.1.2 粮食目标价格与其他价格的区别 |
2.2 目标价格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
2.2.1 蛛网模型理论 |
2.2.2 帕累托最优理论 |
3 我国粮食支持价格政策的演变 |
3.1 粮食计划管理时期(1949-1977) |
3.2 粮食流通机制转轨时期(1978-1998) |
3.3 粮食市场化改革时期(2000-至今) |
3.4 我国现行粮食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粮食目标价格改革的职能目标分析——以小麦市场价格为例 |
4.1 小麦市场价格波动分析 |
4.2 小麦价格与目标价格职能目标的分析 |
4.2.1 维护农民利益的目标 |
4.2.2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 |
4.2.3 维持物价稳定目标 |
4.2.4 与国际粮食市场接轨的目标 |
4.2.5 当前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弊端 |
5 对小麦目标价格的测算 |
5.1 当前的目标价格测算方法 |
5.2 小麦目标价格的实证分析 |
5.2.1 选取变量,提出基本假设 |
5.2.2 实证分析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补贴粮食生产者 |
6.2.2 补贴低收入消费者 |
7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农民直补 势在必行 ——从“三价”看粮食市场化流通之三(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改革与农户生产行为响应研究[D]. 周杨.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2]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演进轨迹与转型路径[J]. 夏雪轶,郭晓东. 粮食经济研究, 2020(01)
- [3]财政农业支出研究 ——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D]. 欧阳强斌.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8(09)
- [4]世界粮食贸易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D]. 杨晓东. 吉林大学, 2018(12)
- [5]我国主粮价格支持政策效应研究[D]. 贾娟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2)
- [6]云南省粮食补贴政策效应研究[D]. 江向洋. 云南财经大学, 2017(01)
- [7]中国粮食安全的系统评价和实现机制研究[D]. 雷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
- [8]粮食主产区农户生态友好型生产行为研究与政策分析[D]. 王娜. 江南大学, 2016(02)
- [9]财政分权、财政支农政策与粮食生产研究[D]. 田红宇. 西南大学, 2016(12)
- [10]中国粮食目标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以小麦为例[D]. 秦彦腾. 四川师范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