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运输行业在产业机构链中的地位日益升高,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我国正在大力的修建公路,以确保道路畅通。在修建公路过程中,怎样改善公路桥梁过渡段的软基路基的质量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施工过程中应详细掌握施工路段的地理地形、土质等有关因素,施工设计图纸应在经过细致的研判过程,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中应大量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找到一条符合地理性质的施工手段,解决在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的缺陷,避免公路因软土路基问题出现不安全因素,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关键词:路基与桥涵;过渡段;施工技术
1引言
以往的路基与桥涵过渡段采用由柔性路基与刚性桥涵台身的突变过渡,这种过渡往往会在结合部位出现裂缝和不均匀的沉降,造成路面的早期破坏。本人在多年的施工实践中,针对以往桥涵过渡段施工面临的薄弱点,进行了相关探索。经过查阅大量的技术资料和借鉴铁路施工的成功经验,在国家高速公路网青岛至兰州公路山西境临汾至吉县段高速公路路基第22合同段清水河4号大桥进行了路基与桥涵由柔性路基向半刚性过渡段过渡,再由半刚性过渡段向刚性桥涵台身过渡的渐变过渡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目前过渡段施工存在的问题
桥涵过渡段是当前高速公路施工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一些施工企业基于工程造价和工期的影响因素,桥涵两侧的台背回填材料基本与路基填筑料相同,机械化施工又受场地狭小的限制,人工回填质量达不到设计的要求,更有的施工单位贪省事、求速度,对过渡段的基底不进行特殊处理。
3 渐变过渡试验概述
针对路基与桥涵过渡段直接由柔性路基过渡到刚性桥涵台身极易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早期破坏的现实,本人在国家高速公路网青岛至兰州公路山西境临汾至吉县段高速公路路基第22合同段清水河4号大桥主持进行了路基与桥涵渐变过渡的试验。
4 施工工艺
4.1 工艺流程
路基基底清理→按设计要求人工开挖台阶→拌制级配碎石→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级配碎石摊铺→级配碎石碾压→养护。
4.1.1 基底清理
清除表面腐殖土、种植土、结构物施工时产生的垃圾等,所有清表杂物外运至指定的弃土场。对基底进行整平,使基底至路基中线向两侧不小于2%的横向排水坡。对原地面坡度大于1:5的开挖台阶,台阶的宽度大于2m,高度不大于20cm,以便压路机进行碾压。压实后对原地面进行K30检测其承载力,应满足地基系数,改良细粒土的地基系数大于等于110MPa/m;砂类土和细粒土的地基系数大于等于130 MPa/m;碎石类及粗粒土大于等于150 MPa/m。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土质,其动态变形模量均应大于等于40。砂类土和细粒土、碎石类及粗粒土的空隙率均应小于28%。
4.1.2 级配碎石的筛分
级配碎石的筛分时使用的筛孔孔径:0.075mm、0.5mm、2.5mm、5mm、l0mm、25mm、30mm。其通过率分别为:2%~10%、10%~30%、20%~50%、30%~65%、50%~80%、95%~100%、100%。所用碎石一定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符合一定标准。经过筛分试验,累计经过筛孔的重量比分别为5%、18%、45%、58%、84%、98%、100%,均符合设计要求。试验得出该级配碎石的最大干密度为2.29g/cm3,密度2.62 g/cm3,最佳含水量为6.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碎石级配不均匀,较小颗粒可以填充较大颗粒间的孔隙。
4.1.3 级配碎石配合比的确定
根据以上筛分结果,级配碎石配合比确定为:(碎石粒径10~30):(碎石粒径5~10):石粉=29:23:48。
4.1.4 级配碎石的拌和
拌和级配碎石选用山西榆次筑路机械厂生产的SWB300水泥稳定土拌和设备,电脑控制上料的重量,确保计量的准确。各种集料从料斗出口出来后,经皮带传送至拌和缸,搅拌均匀。经搅拌缸拌制成的成品,经传输皮带输送至成品料仓。
4.1.5 级配碎石的运输
用自卸汽车直接将碎石从拌杂站运至桥涵位置,为减轻运输过程中级配碎石产生离析,运料车在运输时采用慢速行驶。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出摊铺所需的级配碎石量,保证运输车辆一次就位。在施工现场,级配碎石筛分试验每2000m3为一个批次进行,不符合要求的级配碎石要立即清退出场。对涵洞群间级配碎石施工,若运输车辆不能直接将材料运送到现场,则采用长臂挖掘机进行二次倒运。
4.1.6 级配碎石的摊铺
路堤填土摊铺完毕后,确定级配碎石的摊铺范围,划分摊铺边界。一般情况下,过渡段级配碎石的摊铺因受场地条件限制,推土机和平地机工作不太方便,采用人工将级配碎石摊平。每层摊铺的厚度应不得超过20cm。为便于掌握每层级配碎石的摊铺厚度,我们在桥涵的台身标注了厚度控制线。由于级配碎石的稳定性较差,所以,我们在级配碎石两侧填筑包边土,在台身后填筑防水保护层。
4.1.8 级配碎石的养护
碾压完一层级配碎石层后,需要洒水养护,提升固结度,并且注意,养护期间不答允受较大荷载。
4.2 试验检测内容和检测方法
4.2.1 过渡段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使K30地基系数大于等于60MPa。
4.2.2 填筑前,要对碎石加工厂进行选择,现场取样,做室内分析试验,确定配合比及其它质量要求。
4.2.3 填料分层压实,台背两端大型压路机能够碾压的部位尽量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其余采用小型压路机或蛙式打夯机碾压或击实,采用大型压路机碾压时,最大压实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但最小不得小于15cm。采用小型压路机碾压时,压实厚度控制在15cm以内。
4.2.4 过渡段填筑检验:每压实层采用灌砂法做空隙率检验,每填高约30cm做EWd及空隙率试验,每填高约60cm做K30、EWd及空隙率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以下规定:基层表层部位孔隙率n小于18,K30大于190Mpa/m;基床底层以下部位孔隙率n小于28,K30大于150Mpa/m。
5 结语
如果新路基与老路基之间出现不均匀沉降,极容易导致高速公路通车之后,路基表面出现横向裂缝与纵向裂缝,为了杜绝裂缝与其他病害的发生,施工单位务必结合老路基的现有状况,以及道路沿线的地质特点,施用路基拼接技术。因此,路基拼接技术将在施工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对整个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控制,还能将工程工期进行合理压缩,并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浩洋.高速公路桥涵与路基过渡段质量问题防治措施分析[J].全文版:工程技术,2015(12):152.
[2]何光明.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6):00098.
[3]游元富.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5(6):176.
[4]赵春环.公路桥涵构造物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建养,2016(7):68-69.
论文作者:文术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碎石论文; 路基论文; 桥涵论文; 压路机论文; 基底论文; 公路论文; 刚性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