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蒙古语中部分游牧文化词汇的现代引申义-以蒙古国通行的蒙古语喀尔喀方言为参考论文

简论蒙古语中部分游牧文化词汇的现代引申义-以蒙古国通行的蒙古语喀尔喀方言为参考论文

简论蒙古语中部分游牧文化词汇的现代引申义
——以蒙古国通行的蒙古语喀尔喀方言为参考

王 鹏

(吉林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

摘要: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与该民族传统文化相关的词汇仍在使用,但其意义却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变化。现代蒙古语中有一些词汇源自于传统游牧文化、进而衍生出了现当代的引申义。本文通过针对部分相关词汇的本义与现代引申义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其中的发展规律,为蒙古语专业的语言教学与相关文化的讲解提供帮助。

关键词: 蒙古语;游牧文化;本义;引申义

蒙古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游牧民族,因此,在其千百年来的繁衍生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底蕴深厚的游牧文化。蒙古民族的游牧文化对于蒙古民族各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当今全世界各大蒙古族聚居地都已步入现代社会,然而传统的游牧文化的特质却仍然存在于这个民族的语言、习俗及精神世界中。我校开设的蒙古语专业属于外国语类蒙古语专业,讲授的是我国北方邻国蒙古国的官方语言文字——蒙古语喀尔喀方言和西里尔蒙古文字。本文将通过对蒙古语喀尔喀方言中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与传统游牧文化相关的例词的本义及引申义进行举例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很多关于这些引申义的来源、追溯其本义,从而总结出针对这类词语的联想记忆法及相关的文化常识,用以辅助相应的教学工作。

1 关于蒙古包文化的词汇的本义与引申义

蒙古包是蒙古民族传统的民居,是在蒙古民族原始的游牧经济生活中应运而生的、结构简单且拆装方便的可移动住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蒙古民族独具特色的、作为该民族传统游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蒙古包文化”。汉语中的“蒙古包”一词借自于满语词“monggo boo”(含义为“蒙古人的家、蒙古人的住宅”),该词的蒙古语固有词为“гэр”或“эсгий гэр”,该词的本义为“毡包、毡房、帐幕”,在蒙古族牧民的传统文化思维中,蒙古包就是自家的居所、住宅,从而使得“гэр”一词又产生了“住室、家园、房屋”的含义,即居住的场所、处所、空间,在该义项基础上,产生了诸如“гэр байшин (房屋)”、“гэр оронцог (草舍)”等指代房屋、住宅的词组。随着该词作为“住宅”的思维意识与含义的产生和发展,使得该词的义项得以小范围的扩展,在指代居住场所的义项基础上,逐渐产生了指代居住在同一个居所里的、具有亲属亲族关系的小规模人群的义项,即“家庭、家室”之意,相关词组有“гэр бүл (家庭、家口、家室)”、“гэрийн хүн(妻子、内人)”等。从上述分析来看,“гэр”一词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包含“毡房”、“住宅”、“家庭”这三大义项,从该词的“房屋、住宅”这一义项中由其“用于居住、储物”的性质衍生出该词的一个引申义项,即“盒、套、外罩、箱”,通过该词本义的储物功能衍生出“器物的盒、封套”等相关义项,较为形象生动,与该义项相关的词组有“нүдний шилний гэр (眼镜盒)”、“гар утасны гэр (手机封套)”等,体现了该词的一种现当代引申义。

建筑、房屋的用途与蒙古包的用途一脉相承,所以指代蒙古包构造的某些名词后来也发展成为近现代建筑房屋结构的相关名词。下面针对这类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进行分析。(一)хана:该词的本义为“为搭建毡房围壁的木质网格”,即支撑蒙古包壁部的木质构架,可延展伸缩,展开时呈网格状,蒙古包木围子数量的多少决定蒙古包规模的大小。该词的最常用引申义比较直观,即房屋的墙壁,相关的词组有“гадна хана(建筑的外墙)”、“ханын цаас(壁纸)”、“ханын гэрэл(壁灯)”等。(二)унь:该词的本义为“一端固定在蒙古包木围壁顶端的、另一端安插固定在顶圈周围的长木条”。后来根据其特点与用途衍生出的引申义为“房椽,椽子”,相关词组有“байшингийн унь (房椽子)”等。(三)өрх:该词的本义为“用于覆盖在蒙古包顶圈上面的毡制物”。该构件可以揭开、供蒙古包通风换气。根据在同住在一个天窗顶毡下的人们是一家人、亲戚的特点,该词衍生的引申义为“人家、家户、家庭”。相关的词组有“өрхийн данс(户口本)”、“өрхийн аж ахуй(家庭经济、家庭产业)”等。(四)дээвэр:该词的本义为“蒙古包顶盖”,即蒙古包椽子及其上面覆盖的毡子的集合体。根据其用途和特点的相关性,该词衍生出“房顶、房盖、屋面”等与现当代建筑结构相关的名词术语。相关词组有“дээврийн хар цаас (屋面防水油毡)”等。(五)туурга:该词的本义为“披盖在蒙古包、大帐及布凉棚的侧部的毡制织品”,即包在蒙古包木围子外围的毡子,简称“围毡”。根据其用途和特点的相关性,该词衍生出“住宅的墙壁、山墙”等与现当代建筑结构相关的名词术语。相关词组有“байшингийн туурга (房屋的山墙)”、“туурган хивс (壁毯)”等。(六)хаяавч:该词的本义为“围绕在蒙古包底部边缘的、用木头及毡子等材料制成的用品”。即“蒙古包的底围子”,根据其特点以及在蒙古包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该词衍生出的现当代建筑学名词的引申义为“散水”,散水是指房屋外墙四周的勒脚处用片石砌筑或用混凝土浇筑的有一定坡度的散水坡,其作用是迅速排走勒脚附近的雨水,避免雨水冲刷或渗透到地基,防止基础下沉,以保证房屋的巩固耐久。相关词组有“хаяавчийн бетон (散水部分的混凝土)”等。

从目前看来,高等教育才是阻碍我国资产评估人才培养的最大障碍。归根结底,是师资力量的不足,导致高校无力去开展资产评估专业方面的课程,这完全不利于我国资产评估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在开设了资产评估专业的44所高校中,在未来几年中应将资产评估专业更加细化,将其分为房地产资产评估、珠宝资产评估、无形资产资产评估等更加具体的相关专业方向,这样可以在高校中就初步培养出我国资产评估行业中的专业型人才。

以上统计《秀才胡同》使用起码十二种常见的修辞格(包括“用典”在内)。作者正是通过丰富的修辞格在歌词中的运用,娓娓诉说一个胡同里贫困书生梦想走向破败、爱情走向死亡的悲剧。悲伤的氛围贯穿歌曲全部,这点我们可以从对《秀才胡同》中所使用的修辞格的细致分析得出。

2 关于蒙古民族传统摔跤比赛文化的词汇的本义与引申义

提起蒙古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竞技项目,莫过于为大家所熟悉的“那达慕”盛会。“那达慕”一词是蒙古语词“наадам”的中文音译形式,该词的含义为“游戏、娱乐”,原义合指蒙古民族特有的“男子三项竞技”(蒙古语:эрийн гурван наадам),包括摔跤、骑马和射箭三项传统竞技运动。这项活动如今又成为了蒙古国的国家级节日、并且被载入宪法,因此,蒙古民族那达慕盛会上所举行的传统竞技也成为了蒙古民族游牧文化中的一个尊贵的组成部分。其中的蒙古摔跤运动是最受蒙古国人民欢迎的、最为重要的传统竞技运动。下面针对蒙古民族摔跤运动的某些相关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进行举例分析。

2.1 бөх:该词的本义为“经常进行蒙古摔跤运动的人、以蒙古摔跤运动作为职业的人”,即“摔跤手”之意。后来该词逐渐扩展了义项,成为了对蒙古摔跤这项运动的称呼。各种国际性体育项目在蒙古国的开展,让与传统的蒙古摔跤运动类似的“国际自由式摔跤”、“柔道”、“相扑”等运动也成为了蒙古国人民喜爱的运动项目,也使得“бөх”一词由原有的“蒙古摔跤”这一特指的义项扩展成为各类摔跤运动的统称。例如词组“чөлөөт бөх(国际自由式摔跤)”、“жүдо бөх(柔道)”、“сүмо бөх(相扑)”等。

2.3 дэвжээ:该词的本义为“蒙古传统摔跤运动的竞技场”,后来根据其特点与用途,该词的义项得以扩展,衍生成为许多种竞技体育项目的比赛场地这一引申义。

蒙古民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其日常生活中的诸多细节都无不体现着游牧文化生活文化的特色,尤其是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器具的特点与功能方面更是能够体现出上述特点。下面就针对这类词汇的本义与其现代引申义进行举例分析:

2.2 зодог:该词的词义为“摔跤手的坎肩,摔跤衣”,是蒙古传统摔跤运动中摔跤手上身所穿着的专用服装,这种服装过去多用种公驼的驼皮制成,如今采用现代面料制成,长袖、包至软肋以上的背部、袒胸,多为红色或蓝色,在蒙古人看来摔跤衣是十分神圣尊贵的,几乎是与摔跤手的职业身份融为一体的,所以当摔跤手穿上摔跤衣(зодог өмсөх,意为:“穿上摔跤衣”)时就意味着即将出战参赛,反之脱掉摔跤衣(зодог тайлах,意为“脱掉摔跤衣”)就意味着比赛结束。随着蒙古国各项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蒙古语词组зодог тайлах 的词义也随之扩展、衍生出泛指的“运动员退役”这一引申义,与足球界的“挂靴”一词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3 关于蒙古民族传统游牧生活文化的词汇的本义与引申义

以上可以见到,舒婷重构的两性关系是建立在生理、心理与精神三个维度的高度契合。爱不是旧社会时期的男尊女卑,夫唱妇随,除了相互吸引,更是两性之间灵与肉的平等对话,和谐共鸣。

3.1 交通工具类:(1) унаа:该词的含义为“乘骑,交通工具”,众所周知,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民族最原始、最传统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匹,马匹是蒙古民族从原始社会起就用以进行放牧、出行、运输的畜力工具。“унаа”一词的词根为“уна-”,意为“骑,骑行,坐在…上面”,由此可见该词的词根的本义就是“乘坐牲畜”,后来引申为现当代常用的“乘坐各种交通工具”之意。而且“унаа”一词的词义也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蒙古语中的“可乘坐的、用于代步的交通工具”之意。例如:句子“Хот руу явах унаа байна уу?”意为“有去往成里的车辆吗?”;词组“нийтийн унаа”意为“公共交通工具”等。(2)тэрэг:该词的本义为“专门用于乘坐、运输的,带有车辕与轮子的,套在马、牛、骆驼等牲畜上的工具”。由此可见,其最原始的本义为牧民使用的由牲畜牵引的大车,即“勒勒车”。随着技术的进步,根据该词所指代的事物的特点与功能,使得该词发展而成了现当代意义上的“车辆”的意义,而且可以指代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成为了一个统称性的词语,例如:“түрдэг тэрэг”,意为“手推车”。进而再次衍生出了诸如“тэргэнцэр”(意为“轮椅;手推行李车”)等相关词语。

3.2 生活用具类:(1) чингэлэг:该词的本义为“放置在蒙古包外面的、用于储存物品而制成的大型箱柜”,也就是放在马车上用于储存、运输物品的大木箱。这种器物既可以作为仓库、也可以作为运输工具的一部分,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根据该器物用于储存运输货物的特点与用途衍生出了“集装箱”这一现代化的含义,例如:词组“40 тоннын даацтай чингэлэг”容量40吨的集装箱。(2) цүнх:该词的本义为“用于放入、容纳物品的小型容器”,该器物是蒙古牧民用于盛装物品的小器物,随着时代的进步,该器物的含义得以发展、衍生出了现当代我们常用的各种中小型箱包,如“书包,公文包,手提包”等与时俱进的含义。

4 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蒙古语中有许多实用词汇源自于与该民族传统游牧文化息息相关的词语,并且从这些词的本义与现代引申义之间不难找到其中的关联性与传承性。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了其所属民族文化的诸多内涵,因此在外国语教学过程中将针对词汇、句型等语言单位所承载的语种所属对象国的传统文化的讲解融入教学过程中,必将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所学语种的特点、语种对象国的文化与国情,进而通过其关联性逐步培养所学语种对象国的语言思维,这种教学方式必将使得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并且能够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 张志忠,续令宜,孙树理等编写.新蒙汉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 Я.Цэвэл(蒙古国)编写.蒙古语简明详解词典[M].乌兰巴托:国家出版管理委员会(蒙古国),1966.

[3] Д.Баасанбат,Т.Эрдэнэ-Очир(蒙古国)编写.蒙古语会话[M].乌兰巴托:“Удам соёл”有限责任公司(蒙古国),2013.

中图分类号: H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10(C)-0128-03

作者简介: 王鹏(1983-),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吉林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蒙古语系教师,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蒙古语教学、蒙古国国情与文化

标签:;  ;  ;  ;  ;  

简论蒙古语中部分游牧文化词汇的现代引申义-以蒙古国通行的蒙古语喀尔喀方言为参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