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心理学_心理学论文

社交心理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交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新资料显示:我国离婚的原因有40%是由于夫妻双方缺乏思想沟通——无言或少言所造成的;教育失败的教师则90%是由于与学生没有进行感情交流——不知己不知彼所造成的;对289名大学生测查发现,127名(占43.9%)心理健康得分值低于均值,适应力低于社会上同龄人,其中心理严重不健康者11名(占3.8%),有的导致中途辍学,有的甚至轻生,这是由于缺乏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全的社交心理所造成的;在竞争剧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上海股民刘某某为损失四千余元而跳楼,文革风云人物蒯大富几经坎坷,总结教训,竟能东山再起,到深圳办起大公司,温州瓜子大王却一蹶不振,杳如黄鹤,这是由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即社交心理的适应性决定的。

当人们在社交过程中(或叫获取需求的过程中)碰到各类麻烦,并深陷怅惘苦闷,失败沮丧之时,若能用社交心理的理论指点一下,或许能避免许多悲剧的发生,或许能使大多数人摆脱困境,或许能让许多人转危为安,转败为胜。

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①根据这个标准,存在心理障碍和患有心理疾病而影响社交的人为数令人吃惊,而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的人大都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交成功率极高,对现实和环境有能动的适应性,能与社会建立广泛的接触,能顺应社会文化的进步趋势;反之,则充满困惑。由此观之,培养健全的社交心理是何等重要。本文试就社交心理的性质特征和如何获得社交的成功两方面作一粗略探讨。

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在社会交往中的心理活动,就是社交心理,研究和探讨人们在社交时心理活动的规律及个体心理特点在社交中的影响则是社交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我们知道社交是人的本性之一,作为生存于社会中的一员,谁能摆脱得了呢?它是生存的需要,是感情的需要,是事业的需要,也是社会赖于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因为人除了生物性之外,更具有社会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这说明每个人为了自身的需求都必须与其所生存的社会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曾对人的需要作了七个层次的剖析:

这个层次我们可按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观点概括为三个阶段:①和②为第一阶段,生存需求。人们的生存必须有生理的和安全的需求,除了衣、食、住和繁衍,还要有人身安全、心理安全、财产和环境安全。③④⑤为第二阶段,感情需求(这是一个升华阶段)。指相属关系和爱的需求,如爱情、友谊、以及家庭的归属感等;尊重需求指自尊、威信、声望等;自我实现指对个人能力、志趣的展示,以期获得客观的认同。⑥⑦为第三阶段,理想需求。是指人在生存的物质条件具备之后的高层次的需求,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的探索,对完美人生的奋斗。

从这一需求层次的辩证分析来看,其中任何一个层次的需求都离不开社交,都要渗透每一个体在社交中的心理因素,换句话说,社交——或叫人际关系,是满足各种需求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这就是它的性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大生产分工越来越细密,而且日趋频繁,因此人际交往就不仅仅限于个体需求的层次,而是扩大到生产关系和政治关系的领域了。因此对社交心理性质尤其对群体心理性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至于社交心理的特征,我试从动力、目的和结果三方面分析一下。第一,平衡论。这是社交活动的动力。人们的各类需求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满足原有需求后,心理会获得一定时限的平衡,而新的需求一旦产生,便又打破了这个平衡,因此又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手段的社交活动去获取新的需求,以求达到新的平衡,这便形成社交活动的动力。可示意为:

刺激——需求——失却心理平衡——获取新的需求——社交行动——达到新的心理平衡这种波浪式的社交心理变化(或叫发展),无疑是社会前进的“永动力”。这一社交心理的特征,对“知足长乐”“安贫乐道”的古训是一种反叛。

第二,索取与给予论。这是社交活动的目的。每个社会成员通过社交来索取——即满足其需求,同时社会亦赋予每个成员以责任——即给予。就是说社交活动是一种互惠,任何交往都不能只为自己不顾他人,我们要坚决摈弃社交中的极端的利己主义。但不能把正常的索取均斥之为利己主义,比如为自己付出的劳动而索取报酬,在亲朋交往中为满足需求而向对方进行索取(包括馈赠形式),这都是很正常很普遍的。索取有两种内容,一是物质的,如工资、财物、劳动力等等,在经济领域中体现尤为明显,这属显性索取。一是精神的,属隐性索取,这在索取中所占比重更多更重要,比如在孤独时渴望有朋友来解除寂寞,失败时急盼别人的帮助和支持,被误会时希望别人的理解和同情,有成绩时很想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肯定,还有向别人学习知识和经验来弥补不足,完善自我等等,都是社交中精神的索取,是求得心理平衡,满足需求的手段。无论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索取,虽说是为充实自我,求得心理平衡,但其终极目的还是有益于社会的,是社会安定和发展不可少的因素,这一点必须明确。当然有一种索取也不可否认是完全以损人利己为目的的,这种索取往往带有欺骗性,而且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我们在交往中不可不审慎从事。谈到给予,同样存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在社交中凡帮助别人支持别人,以真诚平等的心态与对方合作,都属于给予。如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关心兄弟姐妹,为友谊或爱情负责,为集体或国家牺牲,为学生或患者废寝忘食地服务,所有这些都是给予,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能够这样做的人,也只有“给予”之后才能获得心理的平衡,在现实生活中恐怕人人都有这样的感情经历,这是高尚的感情。我们的结论是:无论索取还是给予,都是社交中满足需求平衡心理的手段。这是社交心理的基本特征。

第三,互补与感情沟通论。如果说索取与给予是社交的目的,那么感情的沟通与互补就是社交的结果。众所周知,给予与索取不是两个机械的相互孤立的不相连系的概念,而是互相交流的、同时渗透社交双方情感的互补现象。就是说你在索取对方的同时,对方也感到你在给予,你在给予的同时,对自己来说也是索取,使彼此都获得了“归属感”,都获得了心理平衡。例如我向别人请教知识疑难(索取),别人认真向我解答(给予),我在索取的同时,难道没有对他报以尊敬和感激吗?这不就是给予吗?同样,他在给予的同时,不也感到别人对他的尊重和认同吗,这不就是索取吗?所谓“投桃报李”就是社交中的互补。掌握这个特征,我们在社交中就要尽可能多给予对方一些东西(包括精神),同时你也能获得更多一些东西(包括精神),从而密切人际关系,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使社会的每一个体更积极地投入工作,以求自身和社会的发展。但切不可把这种交往当作等价交换的商品,精神和感情是无法用价格衡量的,否则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的精神就无法解释,甚至会被商品化,会被金钱湮没,届时实质性的“互补”也就不存在了。至于感情的沟通,是在互补基础上进一步的社交强化,即除了客观产生互补效应之外,双方感情还产生了共鸣,所谓“心心相印”就是这个意思。要达到这个境界,社交双方必须处于同一心态,对某人某事某物有共同的认识和情感倾向,那就很容易靠扰、融洽。如果情绪相互感染,达到比较强烈的程度,心理学就叫“共振”了。因此要想沟通感情,一定要找到能产生“共鸣”的话题来交谈,找到容易与对方产生“共鸣”的问题来探讨,使社交获得良好的结果。

从理论上明确社交心理的性质和特征,对培养健全的社交心理,获得健全的人格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至于如何确保社交成功,防止社交失败,则要涉及具体的社交心理的常态与变异的问题。

健全的社交心理即为“常态”,可促进社交的成功。常态,我归纳为平等心态,真诚心态和认同心态。

首先要强调平等社交。社交双方自愿自如,无拘无束,无利害冲突,这样双方心理没有压力,没有压力的社交才是平等的。如果父亲独断专横,儿子心理有压力,口服心不服,这是失败的交流;父亲没有得到儿子的尊敬和认同,儿子也没有得到父亲的爱护与教导,既无互补又无沟通,双方心理失去平衡,结果矛盾产生。诸如夫妻关系,兄弟朋友关系,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等莫不如此。如何做到真正的平等?不要以为身份相同的人交往,地位相似的人相处才叫平等,他们的关系同样会产生不平等。我们说的平等不是等级的平等,而是一种社交心理,纯系一个人的认识、教养、感情和品格的问题,只有加强修养,谦虚待人,尊重他人,才有平等可言。古文家韩愈主张“责己重以周,责人轻以约”③意为要求自己要严格而全面,对待别人要宽容,要求要少。孔子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④都是同样道理。这是达到平等交往的重要心态,若能如此,则学者可与平民相处,总统可与农夫交友,大学生可与小学文化的姑娘建立美满的家庭,濒临崩溃的家庭也能重归于好。总之平等待人的社交心态是社交成功的基础。

其次,人际交往必须讲真诚。平等是社交的基础,真诚是社交的纽带。没有平等根本谈不到交往,没有真诚则难于维系交往。真诚待人,要从自身做起,即以真诚换真诚,古语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如果你是领导,高居群众之上,下属对你必然失去真诚,正直者敬而远之,退避三舍,奸佞之徒则阿谀奉承,假话连篇。难怪有的领导下台后“门庭冷落车马稀”,感到寂寞孤单。更有一则实例尤令人心寒:县委书记住院,一位下属带着丰厚的礼品去医院探视,途中听说这位书记得了癌症,已属晚期,这位下属扭头便走,医院门都没进。这样的社交何止是失败,简直是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其症结就在于无真诚,因权利地位私欲而使人性变得虚伪,变得猥琐和残忍。我们能只责备“送礼者”吗?不能,领导与下属没有感情沟通,没有真诚,对下属良莠不分,钻营者便投其所好,以虚伪对虚伪,从而演出无其数的社交丑剧。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诚不但是维系社交的纽带,而且是衡量社交的每一个体的道德标尺。一位妻子写信给判刑七年的丈夫,鼓励他好好改造,重新做人,表示坚决等他出狱团聚,她在家扶养孩子,侍奉公婆,让他放心。丈夫在妻子真诚的感动下,努力改造,刑期一减再减,终于提前三年出狱。如果没有真诚,不又是一出人间悲剧吗?王昭君以民族大义为重,毅然下嫁匈奴,用她的真诚感化了呼韩邪单于,从而结束了匈汉两民族长期的流血争战,不能不说是真诚所得。古往今来在社交中以真诚感动“上帝”,感化“顽石”的动人故事举不胜举。当然,对不真诚的人我们绝不能用这个办法,“愚忠”只会使灾祸罹身。“忠而被谤,信而见疑”,⑤爱国诗人屈原的千古悲剧我们都不会忘记。

第三,要想获得社交成功,还要把握一种认同心理和“淘金”精神。所谓认同心理就是利用交往对象与你的相同或相似之处,从而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由于地缘、业缘、血缘等诸多关系,使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认同心理,比如在异地他乡找到一位同乡,会倍感亲切,在工作岗位遇到一位老同学,会更坦诚地倾谈,在陌生的人群中碰到一位同行,必然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如若得知有亲情关系,则更一见如故。认同心理在社交中如胶合剂,双方认为我们有相同之处,我们是“一伙的”,自然会消除隔阂,融和气氛。钟子期和易伯牙有音乐上的认同感,成了莫逆之交,三国的刘、关、张有政治上的认同感(同为恢复汉室)成了生死之交,唐弢与鲁迅在文学上的认同感,成了忘年之交。可见认同心态能提高社交的成功率。除此之外,还有性格、兴趣、学识、财富、能力甚至性别、年龄等等,都容易产生认同感。但要防止走极端,利用认同因素搞邦派,损害其他范畴的正常社交,给工作和事业带来危害。一言以蔽之,我们要利用认同心理积极的一面,更要防止其消极的一面。

什么是“淘金”精神呢?这是暂借来的比喻,即从大量泥沙中淘出金子,从社交对象各个方面去发现他的优点。再差的人也会有他的闪光点。在社交中,我们肯定了对方没有被别人发现的优点,会使他感到自身的价值,感到了别人的尊重,自然而然对你产生信任。如果我们自视甚高,总认为别人不行,看不见人家的任何长处,那便堵塞了交往渠道。要知道,在别人身上寻找闪光点并不是拍马逢迎,两者有本质的区别:肯定别人的长处是实事求是,是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是尊重对方;吹拍人家不是实事求是,而是夸张粉饰,甚至无中生有。另外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促进双方友谊,后者是抱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我们在社交中要提倡“淘金”精神。既是“淘金”,就要有耐心,不可心浮气躁,早早把对方贬得一无是处;既是“淘金”,还要眼光敏锐,不要让一粒“金沙”溜掉。这样才能发挥社交的最大潜能,把人们认为无法沟通的关系连接起来。

平等、真诚、认同心理和“淘金”精神是社交成功的根本保证,与其说是方法,莫如说是良好的精神品格在社交中的显现。除此之外,要获得社交成功,还要把握期望值与社交能量的比值,要掌握社交的环境、情绪、习惯行为和礼节等等。

妨碍社交的不健全的社交心理即为“变异”。我说的“变异”不是生物学的遗传变异,而是借来指人在后天受诸种社会因素影响,铸成畸形的社交心理。比如骄傲嫉妒心理,自卑冷漠心理,自私自利心理,都严重妨碍人际关系的沟通。骄傲嫉妒心理的特点是非常自负且心胸狭窄,看不起别人,又不许别人超过他,唯我独尊,容不得别人说个不字。做丈夫则“夫为妻纲”,做老师则师道尊严,做朋友则自矜优越。与此类人交往可维持一时,但不长久,因为失去交往的基础——平等。自卑冷漠心理的特点是不追求自身价值,时时看不起自己,进而产生对周围人事的冷漠,好与坏都激不起他内心感情的波澜,他们适应能力差,悲观厌世,遭受挫折不易振作。这种人很难沟通,即使他们同类型的人交往,尽管有认同感,也不乏平等和真诚,但这种交往也如死水一潭,毫无生气,于人于己于事业都不会带来多大效益。这种社交心理,有的人形成于青少年时期或更早的童年时代,受家庭社会影响,或遭受重大打击,或早年丧亲等等;就当今而言,更多的人则根于现代“社交恐惧症”,如面对竞争剧烈的市场经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而深感迷茫,觉得力不从心。对这类人要同情多于要求,更不要责难嫌弃。对其本人则宜多学习,开扩视野,主动接触社会,时时警惕自身的消极因素,增强适应力。自私自利心理的特点是一切从我出发,为一己之私可以牺牲他人和集体利益。这种心态的人是最难交往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人为了达到自己目的,会采用各种欺骗手段,那是老实人防不胜防的,所以千万不可一叶障目,看到他对你的一点好处便认为他整个人都好,这种片面的以偏概全的现象,心理学叫“晕轮效应”,即由一点扩散到全部,那是要吃亏上当的。以上三种类型的人都不同程度存在心理障碍,必然导致社交的失败。这类人如自身不进行彻底改变,我们仅用“常态”社交心理——平等、真诚、认同去针砭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他们的“变异”心理已“病入膏育”。

西方一位心理学家说过:进入20世纪后,对人类威胁最大的不是洪水,不是战争,而是一种心理疾病。此言不无道理,尤其当今社会,新旧交替,价值观念多元化,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社交心理,是很难适应的。

注释:

①海内外《读者精化》1994年7月第一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页。

③唐·韩愈《原毁》。

④孔子《论语》。

⑤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标签:;  ;  ;  

浅析社会心理学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