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论文_王婷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论文_王婷

摘要:水利工程在建设期间,势必会影响到工程周边的生态环境。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生态安全意识等多种条件的制约下,人们也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治理环境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如何让水利工程建设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如何让水利工程建设不破坏生态环境等,是需要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文章对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现存的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治理对策,以期能为同行业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问题;对策

前言:河道治理是水利工程中一分十分重要的环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一般,施工单位会将河道变化规律作为依据,对河道原有形态进行改变,以保障河道流向的稳定性,同时对河水流速、泥沙等状况进行分析,利用技术渠道,提升河道汛期时的防洪能力。此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工程内容、要素诸多,施工单位要清晰的认识此过程,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

1生态水利工程概念

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兼顾生态环境和水利工程的建设需求,实现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所以,在建设生态系统的时候,施工人员要对周边的环境检详细地勘察,并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系统的建设。在生态系统的建设中,河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建设生态系统前就要对河流情况展开勘察。应详细调查河流的具体水位、生物种类和生物之间的生存关系,还要将河内的生物群落与河流当成一个整体来考虑,才能保证两者在水利工程中和谐共处。在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把河内的生物物种积极的运用到水利工程的各个方面,才能更好地保证每个生物种群能够充分发挥其生态价值,保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为建立效果更好地生态水利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2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原则

2.1整体性的基本原则

河流的生态修复和管理工作应该站在可持续性、长期性、大景观尺度的前提下展开,可以使得河流生态修复工作效果更加突出且具有长久性。通过相关研究我们发现,将大景观尺度在河流生态修复工作中融入,能够显著提升修复效果,且修复效率更高,进而使成功性达到最高状态。河流生态恢复工作的整体性就是以结构和功能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方法,而不是仅仅站在河道水文系统修复这一狭窄的角度内展开修复工作。所以,针对改善河道生态系统,相关工作人员要站在生态系统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更好地处理不同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展开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

2.2自我恢复的基本原则

假设在设计水利工程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则会破坏生态系统,在对其进行修复则需要大量的时间。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非常强,所以,在建设水利工程时,可全面应用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因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且在建设中,不仅要保护生态环境,还要治理生态环境,防止在造成破坏后再实施管理,进而能够充分保证生态系统的活性。此外,可以通过人为方式,来辅助相对脆弱生态环境的系统恢复,适当的引进外来物种,适当的调整当地环境,提升环境对抗外界的影响能力,降低被外界破坏程度。其中,要加强物种特征研究,保证引进物种与原始物种的平衡,防止霸王物种造成更大的危害。

2.3生态性的基本原则

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的协调性需要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保证。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一定要秉承生态性的基本原则。详细而周密的勘察当地地质、地貌环境,对河流泥沙的移动、生物多样性、河流侵蚀等资料进行全面搜集,对当地水资源情况和水系变化规律进行了解,将其作为设计的根据,同时,分析了水利工程各阶段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以确保水利工程建设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3水利工程河道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3.1河道治理期间环保意识不足

我国长期以来的基本国策就是环保,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应全力响应国家的政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现如今的河道治理中,部分区域忽略了环保的重要性,而只重视河道治理设计改造,导致部分居民在河道中投放各种垃圾,严重污染饮用水,威胁居民生命安全。显而易见,在河道治理中,因为环保意识不足,进而导致环境被污染,这与河道治理的基本理念相背离,所以在河道治理中务必要建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

3.2河道改造过度,河道功能下降

在河道治理中,一些地区盲目地追求发展的效益,进而对河道原本的功能严重忽视。在河道治理中,部分河流流域已因为改造过度而失去生态调节功能,同时生态抵御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均严重下降。因此,在河道治理中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进而保留河道的基本生态功能。

4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控制对策

4.1对河道整治建筑进行修建

河道整治建筑物可以调节流量,使河道更加稳定,从而避免河道的横向变形,提高堤防的稳定性。根据实际工程背景、河道整治要求,建设单位可设置丁坝,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丁坝的间距控制。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锁坝拥堵河道,保证水流集中,提升通航能力。详细的说,要考虑地形和水文环境,在河岸上安装一些抗侵蚀性较好的材料,避免河水对河岸的侵蚀。

4.2对河道进行拓宽

基于原有河道进行施工,对河道宽度进行增加。对河道进行拓宽,不但可使河道的畅通性提升,还能对河面上涨的现象进行有效避免,安全性极高。一旦部分河流流经区、市过窄,洪峰将要来临时很易引发洪涝灾害。在对河道进行拓宽时,针对河岸周边房屋、树木的补偿情况,建设单位还应深思熟虑,以便有效比曼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影响,或遭受损失。同时还要注重泥土运输状况,科学、合理的设置开挖宽度,进而达到良好的大坝维修效果。

4.3整治弯曲河道工程

有些河流是弯曲的,施工单位应将过度弯曲的部分裁掉,使其的抗洪能力得以增强。如果河流弯曲,河流会严重影响凹面,导致这部分泥沙堆积,对河道的通畅性造成影响。在实际工程的实施中,可以通过人工裁掉改变河道平面。这一环节要注意导流设计,严格根据施工图纸施工,并考虑外部施工环境和河道水流情况。

4.4整治河道水质

在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期间,应注意污染物的净化,使河水的自净能力得以增强。建设单位应将专业水平充分发挥出来,运输河道泥沙;通过人工湿地途径对水质进行改善;种植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在沟渠处设置隔水层,加适量的土壤或植物根茎,净化水资源。人工湿地净化水资源非常简单,工程造价低,效果好;建设生态护岸,治理河道;在岸边种植植物,可以达到节水效果,弱化洪峰,减缓河道流量,改善整体水质。

结束语:

总体而言,水利工程河道治理途径颇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考虑的要素颇多,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与水利工程建设效果、水利工程服务性能息息相关。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作,并在河道治理中,详细分析和研究常见的问题,更要全面考虑生态平衡问题,根据工程的实际背景,对河道治理方式进行科学的选择,全面保留河道原有的功能,为人们营造良好的水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晨.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2(1).

[2]李子龙,谢清华.永嘉县菇溪河道综合治理相关问题分析与研究[J].科技资讯,2015(9):223.

[3]何祖旺.有关提高河道治理工程施玉质量管理方法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3(17):184-185.

[4]邵志莹.烟台市莱山区铺拉河河道治理工程(水利)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6.

[5]邵志莹.烟台市莱山区铺拉河河道治理工程(水利)项目成本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6]马荣杰,李子健.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问题及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6,06:63+62.

论文作者:王婷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论文_王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