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立医院神经外科 山东威海 264200
【摘 要】目的:观察重症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超早期手术治疗的42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发病1~3d接受手术治疗的44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存活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行手术治疗可提高手术效率,避免再次出血,利于患者恢复。
【关键词】重症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效果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工作者最为关注的话题。帮助患者合理选择手术时机,给予有效治疗,是保障患者预后的关键[1]。本文重点分析了重症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超早期手术治疗的42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54~71岁,平均年龄(63.7±2.6)岁;出血量33~85mL,平均(53.2±7.6)mL;出血部位:基底节区30例,颞叶3例,额顶叶4例,小脑5例。另外选取同时期发病1~3d接受手术治疗的44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53~71岁,平均年龄(64.4±2.4)岁;出血量34~85mL,平均(55.1±7.2)mL;出血部位:基底节区32例,颞叶4例,额顶叶4例,小脑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出血量、出血部位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于发病7h内即开始手术,对照组则在发病1~3d内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①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手术全程在专用电视系统辅助下完成。根据术前CT检查结果选择患者颅骨血肿位置最明显处设计穿刺点,以钻孔位置为中心,做直切口打开硬膜,电凝分离局部脑组织,注意操作时避开较大血管与脑功能区,随后钻取深度1.5cm左右的骨孔,同样以避开重要血管、功能区为原则,上述操作完毕后将穿刺套管按照CT提示方向置入到达血肿区,套管内芯拔出后将外套管做为操作通道,实施血肿抽吸,将血肿尽量洗净并以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注意此过程若仍会流出鲜血,需马上停止冲洗予以止血,术毕置入引流管,血肿清除90%可拔除。②开颅血肿清除术,根据术前CT检查结果确定患者血肿位置最明显处,确定切口位置后行马蹄状切口,只要满足到达血肿位置即可,切口不必过大,以避开重要血管、功能区为原则,对血肿区域进行探查后在直视下实施血肿清除,同时对存在出血的分支血管进行夹闭止血,若有必要可实施骨瓣减压并对血肿腔进行引流,进而达到充分减压的目的。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存活率、死亡率);术后存活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
根据术后存活患者的恢复情况,参照ADL评分标准进行分级,评估预后:随访得知患者各项功能恢复良好,日常生活能力完全恢复,为Ⅰ级;患者各项机体功能部分恢复,生活能够自理,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为为Ⅱ级;患者各项机体功能有所恢复,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需要他人帮助,为为Ⅲ级;患者出院后意识清醒,但需要长期卧床,为为Ⅳ级;患者出院后长期卧床,处于植物状态或存在意识障碍,为Ⅴ级。患者为Ⅰ~Ⅲ级可评定为预后良好,Ⅳ~Ⅴ级可评定为预后较差。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后死亡率与存活率分别为11.90%和88.10%;对照组患者术后死亡率与存活率分别为18.18%和81.82%;研究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因患者脑部血管破裂,血液流至脑实质诱发的一系列病变反应。受到近年来社会环境、生活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血压脑出血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致残与致死率均较高。有报道指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超过30%在发病后的1个月内死亡,多数患者发病后留下严重后遗症,导致生活无法自理,而只有五分之一的患者治疗后能够恢复生活自理的能力。对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积极、及时、有效的治疗,在保证其生命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是临床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有效方法,可有效清除血肿,降低脑部血肿的占位效应,改善局部血供,进而促进患者恢复[2]。
一般认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会经历3个阶段,为形成血肿、扩大、水肿,血肿多在发病发病的30min形成,多数患者发病2~3h后出血即会停止,但脑组织会因血肿的占位效应导致血供、代谢障碍与脑屏障损伤,导致病灶周围的脑组织变性、坏死,而在此期间患者易出现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等并发症,最终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有文献指出,重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尽可能在6h内实施手术,清除血肿,能够有效缓解脑组织受压,最大程度减轻血肿的压迫损伤,对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作用明显[3]。
本文研究显示,研究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超早期行手术治疗可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临床意义。因此,对于重症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避免其脑组织进一步损伤,只要充分排除手术禁忌,即可在早期行手术治疗。研究组术后存活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充分说明于超早期行手术治疗可提高手术效率,避免再次出血,利于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刘桂彪,黄河清,陈家康.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J],中华临床新医学.2010,11(9):185-187.
[2]蔡宝江,史天舒,张军,等.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回顾性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2(8):130-132.
[3]胡曙辉,赵云飞,王腾,等.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术式与预后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52-154.
论文作者:郭文斌,孙学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0
标签:患者论文; 脑出血论文; 血肿论文; 高血压论文; 重症论文; 手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