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 汇聚发展新动能
中共赣州市委组织部
2017年8月,赣州市出台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人才发展“新政30条”,致力把赣州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人才目的地”。
2018年4月,赣州(章贡)“千人计划”人才产业园开园。
浙江画院院长孙永表示:“姚晓冬是从海宁乡间走出的优秀画家,他的艺术之路走得艰辛但也精彩,从嘉兴画院到浙江画院,一步步走得很扎实,大家有目共睹。作为一位大写意花鸟画家,他近几年在学术上成绩很显著,大写意在艺术全局的把握上是很困难的,姚晓冬能做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在当下全国业界大写意画家中是非常难得的,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他也逐渐成长为了浙江画院乃至全国写意花鸟画的中坚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也获得了充分的认可与赞许。有理由相信,在姚晓冬的天赋和努力下,他的艺术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好。”
2018年10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安德烈·盖姆与南京科孚纳米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萧小月博士共同创立的江西科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落户赣州。
2018年12月,赣州市举办“首届赣南苏区人才峰会暨院士专家民营企业行”活动,近40位院士以及科技才俊、商界精英、杰出乡贤等330余人会聚赣州,为“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助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积极献计献策。期间,赣州国家高层次人才产业园、江西赣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园,3个国家特聘专家人才项目现场集中签约落户“两园”,总投资达67.6亿元。
……
近年来,赣州市着眼系统解决人才瓶颈问题,拿出真金白银,做好人才“引”“育”“用”“留”文章,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为赣州高质量发展汇聚新动能。
创新机制 精准施策引人才
2018年,赣州市新引进各类产业领军人才28人,博士等高层次人才327人(其中柔性204人),较上年实现翻番;回赣州报到大学生1.5846万人,比往年增加3220人,增幅20%。去年有15个县(市、区)集中外出招才引智,仅最边远的全南县就全职引进了1名博士、70名硕士。
赣州市围绕高端人才留得住、用得好,着力搭建优质“产业+”“科研+”“创业+”等干事创业平台,以重大创新平台涵养高端人才,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把赣南苏区打造成区域人才高地。
立足“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理念,“人才新政30条”待遇既向沿海发达地区看齐,又聚焦产业、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政策出台后,赣州市形成了以宏观政策文件为统领、N项配套政策为补充的全方位政策体系,为打破欠发达地区集聚人才难度大的困局找到了一条新路径。
我把照片拿给老太太,老太太看了好半天,哆哆嗦嗦把照片收了起来,然后眼含热泪地问我:“他们不会在天上摆酒吧……份子钱可怎么收啊?”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赣州市坚持高位推动,围绕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2017年就出台了《关于创新人才政策、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开出的条件令人怦然心动,30条政策极具含金量。尤其是对“两城两谷一带”首位产业方面的领军人才,最高给予2000万元的无偿资助、600万元的特殊津贴,同时享受税收返奖、人才住房、家属安置、父母照顾等多方面的优惠支持,特别优秀的还可“一事一议”。
转变思维 海纳百川用人才
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赣州市除了千方百计引进人才,还狠抓人才培育,通过全面系统学、选送出去学等方式,建设一支符合振兴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争取中组部、水利部等对口支援单位同步实施“援智工程”,举办各类专业培训近10期,示范带动其他中央国家机关为该市培训各级领导干部5000余人次。近年来,从驻市高校遴选了8名优秀人才到县(市、区)和市直有关单位先挂职、后任职,选派6批次120名单位骨干到深圳、广州、厦门和北京经开区等发达地区的党政机关、国有企业挂职锻炼,学习取经。
打破“筑巢引凤”的惯性思维,到有凤凰的地方筑巢,主动到宁波市新材料科技城设立联络窗口,选派3名干部驻站工作,推动实现“宁波人才赣州用”。建站两年来,组织对接活动25批200余人次,达成合作意向10余个、落地项目4个。
打好“乡情牌”,广泛动员在外人才回乡创业。宁波能之光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宁波赣州商会会长张发饶被市里的诚意感动,回乡落户VOC高分子材料和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复合材料项目,并承诺每年至少为家乡引进1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聚才理念,成立赣南苏区人才发展合作研究院,作为市委市政府柔性引才的专门平台,推动人才以市级专家身份为企业及产业服务,目前,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刘兆平等14位专家已受邀入院。
搭建平台 围绕产业聚人才
去年9月17日,江西“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为计划”(简称“海智计划”)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这是赣州经开区成立的首家“海智计划”工作站。
同时,设立“苏区人才伯乐奖”,凡向本市单位、企业推荐高层次人才并最终全职引进的组织或个人,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鼓励全民荐才引才。
“是赣州对人才的那份渴望,让我留了下来。”孚能科技公司负责人如是说,2009年他怀揣酸性锂离子动力电池新技术从美国来到赣州市创业,赣州市通过扶持创办企业,资助项目研究、支持成果展示、配套人才住房等措施,帮助其建立科研团队。
优化环境 春风化雨留人才
紧扣产业链,从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设备及租金补贴、税收奖补、上市激励等方面,集成优惠政策待遇,建设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产业园。聚焦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在赣州经开区规划建设赣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产业园,采取“人才+项目”模式,推动产业园与企业共同发展,入驻产业园的国家级高端人才最高可享“6个2000万元”扶持政策。聚焦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章贡区“千人计划”产业园,新引进22位高端人才创办、领办17家企业45个项目入园,其中16个项目处于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通过兴建高层次人才产业园,集聚在产业一线的高层次人才越来越多。去年一年,两个园区集聚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专家就有28人。
人才新政实施以来,赣州市各地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人才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该负责人到赣州市后,不仅创办孚能科技有限公司使公司迅速壮大,还推动了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专业人才在赣州市集聚,其中专门从事新能源研究的科技人才约150人,国际电池专家4人。
高压共轨小缸径低速柴油机的主要技术指标为:缸数6 缸;气缸冲程1 600 mm;额定转速157 r/min;可换向。
(3)学校管理机制。独立学院整体办学时间短,最初的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受母体学校的影响,教师考评机制、晋升机制等参照了母体学校的管理办法,随着自身的发展独立学院也在根据自身的办学情况不断探索适合的管理机制。比如,对于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奖励措施;专任教师与外聘教师的协同管理等。但在具体执行中存在实施不到位、覆盖面有限等问题。
安居才能乐业。赣州市人才住房政策明确,将在5年内筹建10万套人才住房,供全市各类人才租住及购买,其中中心城区及“两城两谷一带”所在县(区)招拍挂出让的商品住宅项目用地,需配建不少于计容总建筑面积10%的人才住房。
“我对未来充满信心,要继续努力,为公司和赣州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在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上班、免费入住160平方米新居的美籍博士江俊伟表示。
近年来,赣州市大力实施“暖心工程”,对前来考察的人才,指定专门联络员,全程提供个性化服务;对落地人才,在创业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并为人才在职称等方面开设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逐步构建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温暖的人才发展生态。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专家服务基地由此获评第四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这也是江西省唯一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的单位。
基金项目:山东省2017年青年教师教育课题“OSCE在应用型护理本科生毕业考试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8SDJ092。
终于,在网络游戏中被杀死23次之后,分不清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唐亮,决定采取一种特殊的报复方式。一场虚拟世界里的厮杀终于演变成了一场现实当中的厮杀,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在真实的世界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人才聚,事业兴。各类人才放手干事业,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去年,赣州市科技专项资金实际支出9450万元,增幅11.44%;专利申请累计1.2939万件,授权7003件,稳居全省第二;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吕凌子比往常回来得稍晚些。有过两面之缘的帅哥正全神贯注地给防盗门安装新锁。欧阳锋原本在门边站着,见到吕凌子后悄悄去了阳台。
标签:专家服务基地论文; 高层次论文; 赣州市论文; 千人计划论文; 产业园论文; 赣南苏区论文; 经开区论文; 科技城论文; 中共赣州市委组织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