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组织的现状及合理化对策_国内宏观论文

中国工业产业组织的现状及合理化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现状及论文,途径论文,组织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在进一步加快工业化步伐的过程中积极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使命。工业现代化的推进,必然要求相应的工业产业组织实现合理化。否则,工业现代化就会失去其效率基础和推动力量。产业组织合理化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中国工业产业组织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及专业化协作程度呈上升趋势,但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工业产业组织仍处于一种低级化、不合理的状态,具体表现在:

(一)行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水平不高

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表明,在521个四位数制造业小行业中,前8位市场集中度(CR8)不到30%的行业达268个,超过所有行业数的50%,其中,CR8不到20%的行业就有155个,接近所有行业数的30%。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凯伍斯(Richard Caves)的研究,前10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在40%以上产业组织才较为合理,如果一个行业中半数以上企业未能达到合理的经济规模,则这个行业肯定不存在有效的产业组织规模。这就意味着,当时我国半数以上的制造业小行业未达到有效规模的要求。

尽管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水平有不断提升的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规模经济仍明显不足。到2001年,石化行业77%的炼油厂规模尚不足100万吨/年,这种小炼油厂多达170多家;在7000多家水泥企业中,前10家企业集中度只有5%。2001年,造纸、啤酒、洗衣机行业达到最小合理规模的企业分别仅占8%、12%、7%。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利润总额与资产总额分别只相当于2005世界500强企业同类指标的8.4%、7%和6%。

(二)“全能”企业比重大,生产专业化协作程度较低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为维持正常生产,从主营产品向上游产品无限延伸,出现众多“全能”企业。时至今日,我国工业专业化协作的生产经营体系尚未得到充分发育,大多数企业以自我配套生产为主,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起联动机制。以机械工业为例,自制件和自铸锻件所占比例约为80%—90%,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只有20%左右。

“全能”企业比重过大必然带来以下弊端:第一,企业战线拉得过长,难以集中资源形成、发展和强化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业务;第二,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差,难以迅速满足顾客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第三,在企业长链条的生产过程中,能力的不均衡性使生产要素利用率低;第四,大企业不能充分实现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成本节约,中小企业不能分享大企业规模经济的好处。

(三)地区之间重复建设,过度竞争严重

由于各地区的盲目投资,我国工业出现大规模、不合理的重复建设。改革开放初期,重复建设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加工方面。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家电行业出现大规模重复建设,90年代,又出现了汽车、摩托车工业的重复建设。目前,全国有20—30个省份发展了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石油加工、化纤等工业,并且生产技术、产品档次几乎处于同一水平。重复建设造成各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生产能力分散,不利于发挥地区间结构互补的优势。由于进入的企业数量过多,使整个产业处于过度竞争状态,造成无效就业或隐性失业的大量存在。

(四)生产能力利用率较低,低水平过剩

在20世纪80年代,除了一部分机械加工工业能力利用不足外,我国绝大多数工业行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都在80%以上,特别是能源、原材料工业还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90年代初开始出现纺织工业和家电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从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从消费品工业到原材料生产工业的普遍过剩。在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的285种工业产品中,生产能力利用不足(生产能力利用率<75%)的产品就有218种,占76.5%。目前,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等基础工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汽车行业生产能力利用率也严重不足。

我国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具有结构性过剩的特点。一方面,从形式上看大量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甚至严重过剩;另一方面,生产和生活需要的许多产品,不是无能力生产,就是因品种、质量满足不了需要,而不得不依赖进口。如2002年,我国粗钢产量超过2亿吨,成为世界第一钢生产大国,但同期进口钢材也达到2448.81万吨,成为钢材第一进口大国,冷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不锈钢板、冷轧硅钢片等高端产品生产能力严重不足。

(五)市场运作绩效较差,利润水平有待提高

在过度竞争条件下,产品差别化程度不高导致企业热衷于各种价格战,利润减少。尽管价格的降低在短期内有利于消费者,但从长期来讲,企业积累能力的下降所引起的产品创新能力和成本降低能力的下降最终不利于消费者福利的改善。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的总体利润水平较低,亏损面大。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5年中国500强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相比,利润水平差距非常大。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等单位对我国中小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发达地区亏损企业的比重为24.9%,次发达地区为36.3%,中等水平地区为29.5%,欠发达地区为39.7%,不发达地区为42.9%。

表1 2005年中国500强与世界500强部分行业龙头企业利润总额的比较

资料来源:魏刚:《中国500强:超常增长的软肋》,《中国投资》2005年第9期。

二、中国工业产业组织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一)制度性原因分析

1.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的需求扩张与产业管制放松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料统一调拨,生活资料按票证供应,社会需求被压抑在较低的水平。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价格和指令性计划放开,原来被压抑的潜在需求变成实际需求,市场迅速扩张带来的巨额回报演变成企业过度进入的诱因。在转轨过程中,在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大背景下,产业管制松动,市场利益的强烈驱动使得许多行政垄断以外的行业吸引了众多新的进入者。

2.地方集权式的经济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为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国家实行了财政包干,1994年以后又实行了分税制,拥有较大资源配置权的地方政府成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地方集权式的管理体制使得地方政府拥有较大的投资和项目审批权,往往突破中央政府宏观产业政策挤上项目,并给企业以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支持,以开辟财源。其直接后果是降低了产业进入壁垒,导致过度进入、重复建设。由于地方政府拥有的资源相对有限,从而导致企业起始投资规模较小。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地方政府官员往往脱离本地区的资源优势,片面追求一些“短、平、快”项目。众多地区趋同思维的结果,必然导致相关产业的进入过度。

地方集权式的管理体制很容易滋生地方保护主义,影响资源在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其结果是,一些本应在市场竞争中遭到淘汰的小规模、低水平的企业在地方政府的保护下得以继续生存,而一些规模大、能力强的优势企业却由于地区之间的封锁,难以通过并购弱势企业而迅速扩展规模。地方集权式的管理体制同时提高了企业的退出壁垒。一方面,地方政府极不情愿企业的退出,怕影响政绩;另一方面,企业退出后,会出现大量的职工下岗或失业现象,而这些人的生活保障成为令地方政府头疼的难题。在地方政府的干预下,大量效益低下乃至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无法通过破产、倒闭等途径实现退出。

3.国有企业、银行产权及治理结构缺陷

尽管在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日益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但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前提条件下,作为国有资产代理人的经营者的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未能建立有效的对应关系。由于所有权缺位,国有资产缺乏承担投资风险的真正主体,企业经营者缺乏硬预算约束。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对任期内企业的获利水平极为关注,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兴趣不大,因而倾向于过度投资,以期迅速增加产值与利润,突出任期内的业绩。在国有企业投资资金“拨改贷”以后,国有银行成为国有企业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尽管国家改变了对国有企业的资金供应方式,但在国有企业所有权缺位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之前,由于银行与企业共同的国有性质,在政府的干预下,国有银行难以真正按照商业银行的信贷法则对国有企业开展贷款活动,使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有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同时,对于各种可能丧失控制权的并购行为,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往往会极力反对和抵制,对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极为不利。

4.市场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完善

我国经济还处于转轨时期,要素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发达,加大了企业退出的成本。在竞争中被淘汰的企业及其生产要素需要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并购和转移,但我国的资本市场仍不完善,从事证券中介的机构缺乏必要的机制约束,各种金融机构不能对并购提供足够的融资支持,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导致市场集中度不能迅速提高到合适的水平。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也很不完善,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很多,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没有到位的情况下,企业一旦退出就会带来严重的职工下岗或失业问题。因此,继续留在原有的行业中尽管必须面临过度竞争的威胁,却仍然成为许多企业不得已的选择。

(二)技术性原因分析

1.政府方面的技术性原因

我国许多行业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行政性垄断,对非国有制企业的进入设立了较高的政策性壁垒。这一方面使得资本和劳动力大量涌向行政性垄断以外的行业,使得这些行业因投资过剩而出现供给过剩;另一方面,行政性垄断行业大多是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行业,如电信、能源、交通、市政工程等,由于其产品或服务价格较高,消费者不得不减少对行政性垄断以外的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使得行政性垄断以外的行业面临着较严重的需求约束。同时,面对可能或已经形成的产业组织不合理,中央政府在进入管制和降低退出壁垒方面缺乏足够的力度。产业政策和规划线条过于粗犷,导致执行起来不好掌握;在新项目的审批上,只注意管住投资额度,而较少过问产业投向;对地方保护主义所形成的进入、退出壁垒监管不严、查处不够。

2.企业方面的技术性原因

(1)企业战略失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买方市场取代卖方市场成为我国市场的基本态势。但不少企业在做投资决策时以改革开放初期无限扩张的市场需求为决策依据。由于工程建设需要较长的周期,等生产线投产之后,市场形势已发生根本性变化,需求约束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障碍,而此时退出,专用性资产损失又太大,因此尽管价格战此起彼伏,企业依然苦苦支撑。

(2)产品差别化程度不够。产品差别化程度较低是造成同业竞争过度、生产能力低水平过剩的重要原因。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差别化程度才能提高竞争优势,而行业中已有的企业因产品差异建立起来的品牌优势是新企业进入的重大壁垒。但目前我国企业的R&D整体水平很低,2005年中国500强企业R&D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约为1%,而世界500强企业这一比例高达3%。

三、中国工业产业组织合理化的途径

低水平的产业组织现状使得我国工业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运用效率低,严重影响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进程。采取有效的措施推进我国工业产业组织的合理化成为当务之急。

(一)深化体制改革,为产业组织合理化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1.强化地方政府投资风险约束,促使地方政府行为与产业组织合理化激励相容。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一方面,应建立现代预算制度,通过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立法机构对政府预算进行监督,并赋予公众追究政府投资责任的权利,将会对地方政府的过度投资行为起到有效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应改进地方政府和官员的考核标准,促使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利益与经济合宜发展相一致。从长远的角度来讲,需要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将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管理者、社会管理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的职能加以明确区分,通过建立一套规范政府机构行为的行政法规体系,将政府机构的职能、权限明确置于法律的监督和控制之下,以彻底消除地方政府的过度投资行为。

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硬化企业预算约束。应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使企业成为充满活力的产业组织微观主体,采用国有企业上市、内部职工持股、股份合作以及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参股控股等形式将大多数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其中,多数企业改为有限责任公司;部分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发展后劲大、竞争能力强的可以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将少数特殊垄断性企业改为国有独资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对决策错误进行责任追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运用年薪制、员工持股、股票期权、养老金计划等新型的激励手段,使企业决策层的利益与企业经营业绩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促使他们不但关心企业当前的业绩,也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这样,就使得企业的预算约束硬化,过度投资行为得到有效的遏制。

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真正按照《商业银行法》使国有商业银行实现商业化运作,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严格限制向回报率低或容易造成呆账的企业贷款,保证新增贷款不再形成新的不良债权。对于已经形成的呆账和坏账问题,中央政府应采取措施从资金上予以大力支持。完善贷款责任约束和激励机制,考核贷款的发放和收回。

4.建立统一、完善、有序的市场体系。中央政府应致力于消除地方政府设置的价格限制、外埠货物禁入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对社会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的限制,建立全国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尽快制定《反垄断法》,修订和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强执法力度,以法制手段确保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完善的生产要素市场是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坚强后盾,为此,需要加快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建设步伐。现今,我国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范围非常狭窄,今后投资银行业务应向多元化发展,为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创造条件。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方向是深化就业体制改革,促进劳动力就业的市场化。为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需要制定和完善各种劳动法规,大力整顿和发展各种职业中介组织,发展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清除各种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

5.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产业组织合理化必然涉及到企业退出问题,必须以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作后盾。因此,应尽快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时解决失业保险费及其他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问题,清理追缴企业拖欠的社会保险费,使失业者、退休人员等具有稳定的保障途径。采取多种措施,如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等,开拓社会保障新的筹资渠道,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二)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提高规模经济水平

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是我国工业提高行业集中度、实现规模经济的重要途径。到2000年底,经省部级以上单位批准的比较大型的企业集团达到2655家。到2002年底,列入国家试点的企业集团有118家。到2005年8月,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为169家。我国企业集团数量已不少,关键是要壮大规模、提升竞争力,使一批代表国家竞争实力的企业集团,尤其是制造业的企业集团更多地加入世界企业500强之列。

在企业集团组建、发展的过程中,要坚决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行政干预。应鼓励企业集团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并购。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对国有存量资产进行重组,国家应明确国有工业在整个工业中的布局,在政策上对国有企业的退出加以引导,鼓励非国有企业对国有中小企业的并购。政府需要做的是帮助企业克服一些依靠自身难以解决的体制障碍,而不是代替企业决策、强迫企业执行政府的指令。企业在选择并购对象时,要注重优势互补,充分核算并购成本;在实施并购之后,要注意对被并购企业的整合。

在企业集团内部,应以资产为纽带,在集团公司与成员公司之间建立、健全母子公司体制,母公司依据其持有的股份有权确定子公司的经营方针,向子公司派驻董事、监事及其他高层管理人员,行使资产收益权、投资决策权、资产处置权等;子公司对孙公司具有同样的权利。无论是母公司、子公司还是孙公司,都是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母公司(子公司)不能违反法律和章程,直接干预子公司(孙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集团公司应努力建设成为整个企业集团的战略决策中心、投融资中心、研究开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市场拓展中心等,通过各职能部门对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建立合并财务报表制度,合并纳税。

企业集团的建立与发展应重点围绕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维护和提升走专业化的道路。企业集团应下决心将与主业不相关的业务尽可能剥离出去,集中资源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业部分。在开展并购的过程中,应重点以横向并购为主,有效整合行业内过剩、低效的生产能力,利用已经形成的品牌、管理优势,在自己的主业领域做大、做强。

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集团,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落实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规范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建立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度。清理、减少各种行政性审批,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赋予并落实大型企业集团以更大的自主权,包括合并纳税权、外贸经营权、境外融资权、外事审批权、成立财务中心等。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实力强、效益好的企业集团上市,包括境外上市。帮助大型企业集团剥离其社会职能,剥离出来的非主业部分采取多种措施让其自主走向市场,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三)实施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专业化协作水平

由“全能”企业转向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新产品开发时间、降低制造成本、迅速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均大有好处。大型企业集团主要应致力于在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方面建立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于生产环节,只直接控制关键工艺和增值最大的环节,凡是通过外包可以降低成本的,自己就没有必要生产。中小企业通过融入大型企业集团的供应链中,成为其某一种或数种零部件或原材料的供应商,在某一个或数个特定的细分领域中做大、做强。

专业化协作也可以在中小企业之间开展,企业集群是这种专业化协作的重要形式。基于相同的地缘、熟悉的人缘,企业集群内的众多企业之间形成了严格而精细的供应链分工关系,由于上下游企业之间空间接近,大大减少了中间产品的转移成本。众多同业企业的联合需求促成了专业化市场的形成和辅助性服务的提供,减少了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发展企业集群,需要地方政府对本地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进行科学论证、合理布局,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社会服务,为企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

(四)科学合理地制定并实施产业进入及退出政策

对进入实行管制是减少过度竞争、提高行业集中度的重要措施。对进入实行管制应针对规模经济显著、具有区域自然垄断性质和社会公益性质的行业。进入管制的具体措施包括确定行业内厂商数量的上限,根据申请的先后顺序或拍卖出价的高低颁发进入许可证,对进入收取一定的费用等。对于规模经济不显著的行业,过分强调提高行业集中度意义不大,尤其应解除行政性垄断对这些行业的进入限制,允许非国有经济成分进入。

某些行业,如资源类行业中的煤炭工业的衰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政府有必要实施退出援助政策,为企业从衰退行业退出创造条件。政府可考虑设立产业调整援助基金,给予优先或优惠贷款,采用特别折旧率,也可以向企业购买旧设备,并对其购买专利给予一定的补贴,援助企业的退出或转产。对于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劣、资源浪费巨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小企业,政府应采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强制其退出。

(五)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强化企业竞争能力

企业的高效率运作是产业组织合理化的微观基础,产业组织合理化有赖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竞争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基于企业内部优劣势及外部竞争环境分析的战略管理对于企业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企业应进行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以及有关产品和工艺的知识资源的规划,突出主营业务优势,明确企业各分支机构、部门之间的分工及战略协作关系,提高企业的资源整合力。适应环境变化,开展业务流程重组,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柔性化、扁平化改造,实现从重视职能管理到重视流程管理的转变。以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差别化,大型企业集团应致力于建立和完善技术中心,提高R&D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境外跨国公司合作进行研究开发、开展人员交流等,提升已有的核心技术;中小企业应基于与大型企业集团的供应链分工,建立与大型企业的联合技术开发机制,也可与其他中小企业合作共建技术中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等方面的管理,使企业管理水平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上。

标签:;  ;  ;  ;  ;  ;  ;  ;  ;  ;  ;  ;  ;  

我国产业组织的现状及合理化对策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