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转型、困境摆脱与我国制造业的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境论文,制造业论文,战略论文,结构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制造业是指对采掘的自然物质和工农业部门生产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为其他产业部门提供生产资料,为社会提供日用消费品的产业部门。[1]按照现有统计口径,我国制造业包括原材料加工制造业9个行业、消费品加工制造业14个行业和装备制造业8个行业等31个行业。①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无论是制造业总量变动还是结构变迁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研究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变化趋势和新特征,揭示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探索未来制造业转型与发展的新路径以及政策选择,对我国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制造业发展态势及其变动特征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制造业取得了迅速发展,制造业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加快转型,技术进步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所有制结构得到很大改善,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作用日益突出。 (一)我国制造业总量规模迅速扩大,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突出 我国制造业发展是在总量扩张与结构转换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制造业增加值呈现加快增长的趋势。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90年,国家调整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支持发展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加工制造业,这一时期全国制造业增加值由1173亿元增长到50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6.2%。1990~2000年,在轻工业制成品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后,推动制造业向重加工制成品和高加工度制成品转化,这一时期全国制造业增加值由5012亿元增长到277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2.5%。进入21世纪后,随着城镇化、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制造业重化工化和高加工度化趋势更加明显,机械、电子、交通运输设备等迅猛发展带动了制造业总规模的扩张。这一时期全国制造业增加值由27750亿元增长到173868.2亿元,年均增长14.5%。通过定量分析发现,我国制造业与国内生产总值高度相关,两者相关系数达0.998,这说明制造业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78~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由1173亿元迅猛增加到173868.2亿元,增长了34.1倍,年均增长10.9%,明显快于同期内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速度(见表1)。 如果分阶段看,我国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呈上升的趋势。按照部门因素法分析,1978~199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01%,其中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了1.83个百分点,即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有20.3%来自于制造业。1991~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43%,其中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了3.43个百分点,本期内我国经济增长来自于制造业的贡献率上升到32.9%。2001~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4%,其中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了4.46个百分点,经济增长来自于制造业的贡献率进一步上升到44%。制造业增长不断加快、贡献率持续上升,既与我国的储蓄率不断提高直接有关,又与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密切相关。在一个长时间区段里,不断增长着的储蓄必然转化为投资,投资有相当部分转化为制造业产能,制造业产能在国内无法完全消费情况下,又有相当一部分形成出口,出口越多外汇储备越多,越来越多的外汇储备又转化为国内储蓄,进而再转化为投资进一步刺激制造业扩张产能。 从出口货物贸易结构看,我国制造业已经在出口结构中占据绝对地位(见表2)。198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在出口货物贸易中所占比重还不足50%,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比重超过50%后一路上扬,1990年工业制成品占出口货物贸易比重为74.4%,2000年为89.8%,2010年为94.8%,2012年达到95.1%。这意味着进入21世纪后我国出口货物绝大部分都是制造业提供的。 从产品规模看,我国制造业产品产量已经达到巨量程度。同1978年相比,到2012年我国成品钢材产量增长了42.3倍,达到95577.83万吨;水泥产量增长了32.9倍,达到220984.08万吨;平板玻璃产量增长了41.1倍,达到75050.5万吨;布产量增长了6.7倍,达到848.94亿米;服装产量增长了38.7倍,达到267.28亿件;化学纤维产量增长133.8倍,达到3837.37万吨;发动机产量增长了64.6倍,达到136111.48万千瓦;气体压缩机产量增长了9800倍,达到25776.9万台;汽车产量增长了128.3倍,达到1927.62万吨;集成电路产量增长了2706.3倍,达到8232800万块。家用电器、计算机生产增长更是迅猛。到2012年家用电冰箱产量8427万台、家用洗衣机6791.12万台、家用电风扇16593.59万台、房间空气调节器13281.1万台、彩色电视机12823.52万台、微型计算机35411.02万台、移动通讯手机118154.57万台。在上述产品中,我国有许多制造业产品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大国。 (二)制造业结构加快转型,重化工化和高加工度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1978年以来,无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现代制造业,在改革开放推动下都实现了规模扩张。但是从时间序列分析,各个制造行业在不同时期发展程度是不同的,对制造业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调整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实行以消费品为主体的轻工业优先发展政策,对轻工业实行了“六优先”②的优惠政策,促进了食品、纺织、服装、鞋帽等快速发展,而冶金、煤炭及炼焦工业、石油工业、机械工业等发展相对较慢。制造业结构便发生了变化,轻加工制造业③占工业产值比重迅速上升,重加工制造业占工业产值比重明显下降。1978~1990年,我国轻加工制造业占工业产值比重先由42.68%上升到1985年的45.22%,然后又上升到1990年的46.96%,上升了4.28个百分点,而重加工制造业占工业产值比重先由30.06%下降到27.24%,然后再进一步下降到24.56%,下降了5.5个百分点。在这一时期,轻加工制造业内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快速增长,这又带动了冰箱、电视机、洗衣机、收录音机、空调等轻加工制造业迅猛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耐用消费品制造业继续发展,但此时出现了两个转折性变化:一是包括耐用消费品在内的制成品市场开始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这就迫使生产者完善或改造工业路线,增加产品品种和提高产品质量;二是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住行需求开始增长,这又带动了重加工制造业快速发展,由此在工业结构中,重加工制造业比重开始迅速上升,轻加工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1990~2000年,我国轻加工制造业占工业产值比重由46.96%下降到39.8%,重加工制造业比重由24.56%上升至29.52%。为进一步说明制造业结构变化,这里按制造业行业来进行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在制造业产值总额中,食品加工制造所占比重由12.99%下降到11.32%,纺织、服装、鞋帽、皮革、毛皮、羽绒等制造业比重由14.77%下降到11.89%,比重下降的行业还有印刷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质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其比重由37.95%下降到33.32%,比重上升的行业有木材加工业④、家具制造、造纸及纸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医药制造、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等,这些行业比重由34.28%上升到43.48%。在制造业结构变动中,结构比重下降较大的是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质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而结构比重上升较大的行业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可见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向:一些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开始替代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制造业,制造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力量开始由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转移。这意味着制造业开始转向高加工度和资本深化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制造业结构转型或者说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演变并未停止,而且还有加快趋势。为了在统计资料口径上取得可比性,这里把制造业归类划分为消费品制造业、能源原材料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等三个大类进行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消费品制造业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出现了下降趋势,能源原材料制造业在21世纪是先升后降,装备制造业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从各个行业内部分析,制造业内部结构也有分化现象。在消费品制造业内部,大部分行业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都是下降的,只有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是上升的。能源原材料制造业也是比重下降行业多于上升行业,上升行业仅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装备制造业则不同,绝大部分行业占制造业产值比重都是上升的,只有仪器仪表制造业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⑤导致下降。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制造业已经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装备制造业发展步伐明显快于其他制造业。 制造业结构加快转型,高加工度化和重化工化趋势明显,还可以从我国货物出口结构得到进一步印证。20世纪90年代初期,机械及运输设备占我国货物出口比重还不足10%,到2000年就提高到33.1%,2010年达到49.5%(见表4),这意味着我国出口贸易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几乎占了一半。 (三)技术进步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衡量制造业技术进步作用的方法有多种,如制造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劳动生产率、企业研发投入、人均固定资本水平、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等。这里选择人均固定资本水平、企业研发投入、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等来考察制造业技术进步。企业乃至产业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工艺路线改造、设备更新、新产品推出、人力资本提高等方面,而这些活动表现在生产要素配置上便是企业或产业的资本深化,就是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里选择了28个制造业行业1987年以来的人均固定资产净值变化情况。从表5可以看出,1987年以来,除少数几个行业外,绝大部分行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水平都提高了10倍以上。2000年以后,28个行业中有19个行业人均固定资产净值增长都超过1倍,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超过2倍。人均固定资产净值水平的不断提高,意味着我国制造业结构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迅速转化。从研发投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研究和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直线上升,由1997年的0.64%提高到2012年的1.98%。2013年,我国研究和试验发展(R&D)经费已达1190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9%。技术进步表现在企业方面就是有R&D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明显在提高,新产品开发项目在增加。2004年有R&D活动的企业占全国企业比重为6.2%,2012年达到13.7%,新产品开发项目数由76176个增加到323488个,分别提高了1.2倍、3.25倍。 进入21世纪,企业创新活动还发生了积极的结构性变化。这就是引进国外技术的经费支出稳中有降,而用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经费在明显增加,购买国内技术的经费和技术改造经费在显著增长。从表6可看出,同2004年相比,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引进国外技术的经费支出降低了0.9%,而用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经费增长了156.2%,购买国内技术的经费和技术改造的经费分别增长了144.5%、40.9%。这里将制造业按消费品制造业、能源原材料加工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划分成三大类,分析全国按行业分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都集中发生在哪些领域。从表7的数据可看出,在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中,有一半以上都发生在装备制造业领域,R&D经费投入装备制造业占56.94%,消费品制造业和能源原材料加工制造业分别只占10.67%、32.39%,企业开展的研发项目数装备制造业占60.22%,消费品制造业和能源原材料加工制造业分别只占12.18%、27.6%,企业的有效发明专利数装备制造业占71.6%,消费品制造业和能源原材料加工制造业分别只占6.88%、21.52%。以上论据说明了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在不断增加,而技术创新最活跃、表现最集中的是在装备制造业方面。这充分反映了产业结构和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般规律。 (四)制造业的所有制结构得到较大改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举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由于统计口径的不一致,这里以相近似的论据说明问题。1980年,我国国有及控股企业数有8.34万个,占各类工业企业数的22.1%;集体经济有29.35万个,占77.8%;其他所有制只占0.1%。到2012年,国有及控股企业数已经减少到1.79万个,占各类工业企业数下降到5.2%;私营企业数达18.93万个,占55.1%;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5.69万个,占16.55%。从产值份额看,1980年国有及控股企业占工业总产值的75.97%,私营企业占0.02%,其他经济(包括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占0.47%。2011年国有及控股企业占工业总产值的26.18%,私营企业占29.89%,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占25.87%。201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取消了2012年分行业、分所有制的工业总产值统计,公布了不同所有制和分行业的主营收入,即使按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结构分析,2012年国有及控股企业占比为26.37%,私营企业占比为30.74%,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占比为23.88%。这表明,无论是按工业总产值还是主营业务收入统计,目前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贡献排序都是私营企业占比最高,然后依次是国有及控股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国有企业独大的格局已不复存在。 从仅有的统计资料分析,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不同制造业领域投入的实际资本有明显差别。表8是2012年经过整理加工的制造业资本金投入分类情况。从制造业整体投入看,法人资本投入最多,占制造业资本金总投入的比重为35%,其次是个人资本,占22.42%,接着是外国投资者资本,占15.96%,而国家资本仅占10.14%。从企业自身看,凡是国内企业,无论是国家资本、集体资本,还是法人资本、个人资本,在能源原材料加工制造业投入的资本金最多,其次是装备制造业,在消费品制造业投入最少;外资有所不同,港澳台投资者同国内企业投向趋同,但外国投资者向装备制造业投入资本金最多,其次是能源原材料加工制造业,对消费品制造业投入最少。从不同类型企业横向比较看,投向消费品制造业领域资本金最多的是国内法人资本和个人资本,这两类资本占消费品制造业资本金总投入的65.2%。投向能源原材料加工制造业领域资本金最多的是法人资本、个人资本和港澳台资本,这三类资本占能源原材料加工制造业资本金投入的73.86%。在装备制造业领域,法人、外国投资者和个人投入的资本金最多,三者占装备制造业资本金投入的78.59%。制造业企业资本的不同投向,说明了在现阶段国内企业和港澳台企业投资重心在资本密集行业领域,外国投资者的投资重心是资本和技术密集行业领域。 二、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如下挑战:制造业形成的产能过大,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生产成本全面上升,产业效益低并出现下滑;企业长期依赖技术引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排放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高。 (一)制造业产能巨大,面临着严重过剩的矛盾 现阶段,我国制造业的总体产能利用率低于80%,有许多行业产能利用率只有70%左右,其中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炼焦、汽车、家电、电话单机、手机、卷烟等工业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大多在50%至70%之间。[2]如果将庞大的在建和拟建生产能力计算在内,我国的产能过剩程度将更加严重。巨大的工业制成品产量,单靠国内市场是无法消化完的,还必须出口国际市场。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的产能过剩只有少部分行业是相对过剩,大部分行业都处于绝对过剩状态,无论是消费品制造业还是能源原材料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都普遍存在产能过剩。 造成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是多重的。一是需求结构失衡,长期低消费率、高储蓄率推动高投资,高投资支持制造业的高产能。二是既有财税体制和干部考核机制不合理, 刺激了制造业超常规发展。三是地方政府的干预和保护,诱惑各类市场主体过度进入制造业领域,形成制造业过度投资。在以往的国际环境条件下,我国庞大的制造业产能还可通过出口来消化。但是,自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国际经济形势的复苏好转与我国的外需发生了偏离。一方面,发达国家公共需求压缩和私人消费不振,对我国需求增长乏力;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以比我国更低廉的成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向发达国家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对我国形成了供给替代。过去我国的发展路径是高储蓄—高投资—高产能—高出口—高外汇储备和高货币发行,现在遇到的问题是高储蓄—高投资—高产能—低速出口—产能过剩—企业困难,如此以往,我国将面临严重的制造业生产过剩危机。 (二)制造业成本全面上升,产业效益低并出现下滑 我国制造业多是利用大量低廉劳动力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起家的。当时,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数以亿计的富余劳动力,对制造业来说社会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具备明显的低成本比较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以后,农业部门劳动力绝对数量迅速减少,可供给制造业的劳动力数量不断下降,由此导致制造业以及社会劳动工资的快速上涨。表9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整理计算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1990年以来,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实际工资增长了6.85倍,制造业就业人员实际工资增长了6.5倍。分阶段看,城镇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速度还有加快趋势。20世纪90年代,城镇就业人员工资增长了104.79%,年均增长7.43%,其中制造业就业人员工资增长了110.41%,年均增长7.72%。2001~2012年,城镇就业人员工资增长了283.29%,年均增长11.84%,其中制造业增长了256.43%,年均增长11.17%。与此同时,土地、能源、水、原材料以及环境成本也在上升。比如1990年以来,我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上涨了272.5%,年均增长6.2%。 制造业成本的迅速上升直接引起自身市场竞争力的不断下降。据全球商业咨询机构AlixPartners LLP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2005年,在制造业成本竞争力排序方面,中国居于领先,其后是印度、越南、俄罗斯和墨西哥。到2010年,墨西哥成为成本最低的地区,其后是越南、印度、俄罗斯,最后是中国。我国制造业产出是靠大量劳动投入和高物耗取得的,产出效率也不高。从中间投入贡献系数看,我国一个单位价值的投入仅能获得0.56个单位的新创造价值,只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从产业附加值率看,目前我国工业附加值率仅为22.3%,而美国为49%、日本为48%、德国为37%(付保宗,2014)。更令人担忧的是,2010年以来,由于工业成本上升过快,我国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出现下降,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从2000年的5.56%提高到8.31%,而2011年降到7.71%,2012年又降至7.11%。特别是进入2011年以后,我国工业企业成本继续快速上升,而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30多个月下跌。2011~2013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106、98.3、98.1。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下降会导致企业利润率下滑。2011~2013年,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分别为7.3%、6.7%和6.1%,连续3年呈下滑趋势。 (三)长期依赖技术引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多年来,虽然我国制造业科技进步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我国制造业主要是依靠技术引进,通过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推动产业或企业技术进步,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研发投入强度仍然较低。2000年以来,我国研究和试验发展(R&D)经费已经由896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190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也由0.9%提高到2.09%。⑥即使如此,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目前,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的研发经费投入占比分别是2.79%、3.45%、3.36%、2.82%(付保宗,2014)。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占比分别只是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的74.9%、60.6%、62.2%、74.1%。 第二,人才匮乏。我国人才短缺既是结构性的,又是系统性的。一是高端、专业、关键性人才奇缺。目前我国拥有3000万科技工作者,而高端管理和科技工作者占比较低。我国每万人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量仅相当于日本的1/7,德国、法国、英国的1/6,韩国的1/5。2012年,我国企业具有硕士学位人数占全国R&D人员硕士人数的比重为38.6%,博士人数占13.6%,这一比例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美国在企业工作的博士人数占比超过35%,而我国的博士绝大多数是在院校和科研机构。二是技术工人无论是数量还是技能素质都无法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目前我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职工,其中技术工人7000万人,初级工所占比例为60%,中级工比例为35%,高级工比例仅为5%。而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通常超过35%,中级工占50%左右,初级技工占15%(付保宗,2014)。我国高级技术工人比例和中级技术工人比例明显偏低,初级技术工人比例则明显偏高。 第三,关键、核心技术储备不足。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长期的技术创新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专利,形成了强大的“专利池”。据统计,1986~2010年,美国累计授权发明专利高达327.9万件[3],而我国截至2012年年底发明专利累计授权量仅为111.1万件[4],仅为美国的1/3。而且,发达国家的发明专利质量要远远高于我国⑦。截至2012年年底,发达国家在光学、运输、音像技术、医药技术、半导体、发动机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授权仍保持优势。[5]比如,我国已成为全球汽车产量和销量第一大国,但空调、电动转向、电子制动、悬挂系统、发动机控制等核心零部件,全都掌握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企业手里。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专利转化率较低,目前我国专利转化率不足10%,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比重。[6]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指数在过去30年里也处于较低水平。2008年,美国成果转化指数为100,瑞典、法国、日本和英国分别为77、59、40和40,而我国仅为1.6,略高于韩国1990年的水平。 第四,基础机械、关键零部件和基础配套能力薄弱。多年来,由于对共性技术研究和关键零部件研发重视不够,我国制造业的基础机械、基础元器件和关键零部件供应能力不足,成为各类主机和重大技术装备发展的制约因素。比如,在机床、发动机、仪器仪表等基础机械产品领域,国内企业每年大量生产和出口中低档发动机、机床、中小型集成电路,同时又每年大量进口高档数控机床、大型集成电路、先进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原材料。又如我国每年生产2200多万辆汽车,而所用的中高端零部件需要大量进口;每年生产13000万千瓦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但发电设备所用的耐高温、高压管材需要大量进口,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耐高温、高压的优质管材、板材也需要进口。还有,我国急需的航空发动机主轴承,属于基础关键、高端精密件制造,是我国的“短板”。 (四)制造业粗放式发展,高投入、高排放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高 30多年来,我国制造业虽然实现了高速发展,但过度依赖低成本、高投入也带来了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和资源环境问题。这就是社会资本过度进入制造业领域,造成制造业粗放式发展,过度消耗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差。我国土地、水、林木、矿石、能源资源较为稀缺,木材、煤炭、矿石、石油等能源资源供求缺口还在日益扩大,以致不得不每年大量进口这些短缺资源。但是,我国制造业发展方式是粗放式的,依靠大量物耗、能耗获取发展。目前,我国每生产一单位工业增加值或者GDP,消耗的能源、原材料比发达国家高得多。比如我国生产每万元GDP能耗是美国的1.73倍、日本的2.34倍、德国的2.5倍、英国的3.01倍⑧,钢材消耗是美国的7倍、日本的3.1倍。2012年,我国GDP占世界总量的11.4%,但消耗了全球23%的能源、11.7%的石油、30%的煤炭、25%的钢铁、40%的水泥。2012年,我国全社会能源消费36.17亿吨标准煤,其中工业消费约占69.8%。⑨巨量能源资源消耗恶化了环境质量,2012年全国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总量分别达到2117.6万吨、2337.8万吨、1235.8万吨。⑩由于污染物超量超标排放,使得我国的土地、水、大气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按照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进行评价,目前我国地级以上达标城市仅占40.9%,环保重点城市达标比例仅为23.9%。2013年以来,中东部地区出现了持续大范围的雾霾天气,雾霾面积达130多万平方公里,多个城市PM2.5指数爆表,6亿人口受此影响。 三、我国制造业转型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201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767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划分标准我国已经跨入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下一步我国将迈向发达的高收入国家行列。根据国际经验,此时制造业结构转型是一个经济体成为发达国家的成功标志。而制造业结构成功转型的主要内容是,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不断降低,同时制造业结构中低端制造被迅速淘汰,中高端制造比重不断提高,高加工度、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制造业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产业。为此,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都提高了,国际竞争力也大大增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一定要面对矛盾与问题,把握制造业发展的一般规律,选择适合本国制造业结构转型的战略思路,推动制造业进一步发展。 未来我国制造业转型的战略思路是,以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为需求平台,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动力,通过关键领域、重要环节和重点行业创新突破,运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路线、先进的管理方式,改造我国制造业,逐步淘汰低端制造,积极发展中高端制造,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由低端向中高端跃升,推进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形成我国具有先进性、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低碳化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具体而言,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必须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相结合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加快转型期,低端制造、落后产能要么被替代、要么被转移,这将是一种必然趋势。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大量低端落后产能被淘汰或转移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对还没有被淘汰、转移或将要被淘汰、转移的传统产业进行及时改造升级,我国经济增长将面临大滑坡,这是因为低端落后产能淘汰转移是快变量,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成长是慢变量,当慢变量在短期内无法迅速填补“去产能化”遗留下来的增长缺口时,制造业将会出现“空心化”。因此,在做好减法即“去产能化”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加法,加快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步伐,积极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以避免制造业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空心化”。对传统制造业改造,一定要走中高端化、细分化、信息化和低碳化发展路线,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造工艺路线和生产流程,更新机械设备,引进先进管理,延长产业价值链条,促进制造业朝着价值链的上游发展,从以往追求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鼓励企业全身心地投入到高附加值制造活动中。比如,对消费品制造业,为适应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低档产品生产量和生产比重,不断提高中高档产品产量和生产比重。以服装业为例,目前我国每年生产服装约260多亿件,大多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不但国内消费不了,就是出口也遇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价格不断下降,成本持续上升,利润空间变小。相反,每年我国大量进口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服装。因此,我国应该在淘汰或转移一批低端、低附加值服装生产能力的同时,发展一批中高端西服、衬衫、女装、童装等。对于能源原材料制造业,今后的改造方向是,压缩能源原材料粗加工的生产能力,降低其比重,提高精加工和高加工的生产能力。同时要大力发展新材料制造产业,实施一批工程,支持一批创新型企业,鼓励发展电子信息材料、生物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建筑材料、低碳包装材料加工等。 对于装备制造业,要集中力量发展基础制造装备,重点推进高档数控机床、中高端发动机、集成电路芯片、关键制造设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以及通用零部件的发展。在航空装备方面,发展大飞机的重点是突破发动机超高速、超高压、超高温三大技术难题,尽快研制并生产出大飞机发动机,制造装有我国发动机的航空飞机。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方面,要发挥高铁、轻轨方面的优势,围绕高速、快捷、安全,重点发展整车制造、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系统集成和核心制造技术,提升关键零部件制造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现代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方面,以海洋矿产资源装备制造为重点,围绕勘探、开发、生产、加工、储运以及海上作业环节需要,发展大型水下系统和作业装备等关键海洋工程装备,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较强的总承包能力和专业分包能力。在通用设备制造方面,要以推动中高端装备应用为方向,以产品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化、低碳化为目标,通过有效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鼓励对食品制造、纺织服装、能源化工、医药制造、金属制品、汽车制造、普通以及专用机械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等领域进行全面系统的现代化改造,以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完善产业政策,创造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环境 在新的发展阶段,制造业结构转型,一方面需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制造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发挥积极作用,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制定行业技术标准,支持重大装备制造和关键基础性以及共性零部件制造等方面,起到监管、引导、支持等作用。一是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技术标准。我国的制造业是依靠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起来的,因此我国有关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技术标准必须参照国际通行做法来制定。特别是在制造业标准化方面,应提高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级,完善我国制造业标准体系,为我国制造业产品升级、深度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创造条件。二是完善制造业的支持政策。根据制造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发展的需要,调整和完善制造业发展的支持政策,从过去的以管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进一步减少甚至取消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政策,比如行政审批、收取各种杂费和赞助、摊派各种达标比赛活动等,在企业注册、建厂、研发设计、品牌、产权保护、采购、营销、生产、进出口等方面,制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措施,从各方面提供诱致性、便利化的服务政策,引导企业调整制造业结构,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三)加大制造业科技创新,提高科技进步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贡献 一是继续加大R&D的投入强度。创新需要投入,科技创新更需要长期不懈的投入。近几年,尽管我国R&D占GDP比重上升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建议进一步加大政府在R&D中的投入比重,可以建立高端制造产业引导基金,用于引导企业发展关键和核心技术、基础机械、关键零部件和基础配套设备等方面的研发设计、推广应用。二是围绕重大制造业领域部署创新。集聚国内一流科研力量,筹集必要的技术、资金、设施等创新资源,围绕目前我国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共性技术,组成若干个制造业技术重大专项,争取在较短时期在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大型军用和民用发动机、大型集成电路、智能化复合型生产线、大马力农业机械、现代汽车和现代高铁机车制造等方面取得重点突破。三是强化技术推广应用。今后,我国制造业要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以产业链为基础,深化产学研合作,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市场准入等方面,推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四是引导企业创新。不断完善引导企业创新的机制和政策,大幅度提高政府对企业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引导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根据产业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在全国选择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完善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允许并支持企业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创新风险基金、新产品试制准备金、技术革新基金、人才培育或引进基金等,这类基金或准备金允许税前扣除,实行专款专用。五是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积极支持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成果检测、中介咨询等科技服务机构的发展,为实现创新技术成果的扩散、转移、推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人力资本支撑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快教育和科研体制改革,培养一批高端人才。鼓励产教结合、产学研结合,为高端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养高级人才,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要结合企业实际需要,加大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力度,这类人才培养过程,要让企业积极参与,教学课程设置、实践训练安排、学位论文(设计)等要与企业进行实质性对接。同时,要利用每年国家实施的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工程,培养一批高端专业人才。二是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引导高端人才向企业流动。建立国家人才专项基金,完善股权激励、技术入股、收益奖励以及社保、配偶就业、子女上学、住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来我国发展,并以同等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国内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的高级人才向企业流动。三是加强职业教育和企业职工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制造业的员工素质。要加大制造业职业教育的投入,完善技能培训补贴管理办法,健全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开展网络化、开放式、自主型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增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同时在全国或不同区域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比赛活动,倡导技能竞争、质量为上的精神。 (五)积极调整对外贸易和投资策略,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水平 适应国际经济格局调整和国内制造业转型需要,应从如下方面着力:一是深化对外开放,在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商事登记、进出口业务便利化以及“走出去”等制度安排上,继续同国际规则接轨,从体制上创建高尺度的互惠开放市场,为制造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创造良好的环境。比如降低高端制造业产品的进出口关税,完善出口退税制度,简化商事登记手续,建立健全涉及制造业乃至整个服务贸易的融资、信保、通关、结售汇等管理制度,清理整顿进出口环节各种不合理收费项目,制定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扩大企业境外投资自主权,允许开展个人境外投资,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二是逐渐减少低端制造业产品的出口,主动将国内一部分低端制造业产能转移到中低收入国家。与此同时,促进加工贸易企业培育新的优势,吸引跨国公司将处于价值链高端的设计、核心制造、营销和咨询服务等环节转移到我国来,推动我国贸易结构调整转型。三是培育本土跨国公司,不断提高我国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的分工地位。世界制造业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是跨国公司的竞争,在对全球资源开发和经济市场的控制力上,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目前进入世界500强的国内企业大多是内向型。今后必须遵照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的要求,从财税、金融、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推进国内制造业企业到境外发展,支持其在全球范围配置生产技术资源要素,建立自己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研发创新体系和营销体系,不断提高制造业国际市场竞争力。 注释: ①《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3》。 ②“六优先”是指原材料、燃料、电力供应优先;挖潜、革新、改造措施优先;基本建设优先;银行贷款优先;外汇和引进新技术优先;交通运输优先。 ③这里是指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 ④包括木、竹、藤、棕、草等制品业。 ⑤2012年仪器仪表项下将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移至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项下。 ⑥资料来源:2013年《中国统计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⑦2011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我国发明专利主要是改进型发明,在技术含量、复杂程度方面水平较低,技术关键领域的发明专利数量较少。 ⑧资料来源:2014年《中国统计摘要》。 ⑨资料来源:2014年《中国统计摘要》。 ⑩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国制造业的结构转型、摆脱困境与战略选择_投入资本论文
中国制造业的结构转型、摆脱困境与战略选择_投入资本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