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城市地理基本框架_沈阳经济论文

中国东北地区城市地理基本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北地区论文,中国论文,框架论文,地理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东北地区是由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及兴安盟(内蒙古东四盟市)共同构成的地域整体。无论从自然环境特点,或从经济地理特征,以及从地域联系的历史发展来看,东北地区都是一个完整的地域单元。其城市发育较早,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经过百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建国后“一五”、“二五”时期的重点建设,东北地区一度成为新中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和农业基地。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制性与结构性的矛盾不断显现,地区经济在全国的地位不断下滑,出现了“东北现象”和“新东北现象”。进入21世纪后,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等重大决策,东北地区的经济正逐渐从低谷中走出,进入发展的新阶段[1-3]。

东北地区的形成发展与东北问题的出现,都伴随着东北地区城市的兴衰。其城市体系、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心城市和大都市区产业集聚与空间重组、城市群和城市组群形成发展,以及资源型城市的困境与转型等等,都是构成并影响区域人地关系系统特别是经济地域系统的重要因素。东北地区城市地理现象,不但在时间上呈现特有的规律性,在空间上同样具有比较明显的地域差异和东北特色。

1 东北地区城市地理框架的形成和演变

东北地区城市地理框架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古代城镇形成时期—近代城市形成时期—现代城镇体系形成发展时期。

1.1 古代城镇形成时期

古代城镇形成时期主要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时期。东北城镇的出现,大约始自战国中后期,是伴随着郡县的设置、长城的修筑以及一些屯戍之所的开辟同步出现的。而且往往是随某一政权建立而出现,又随某一政权衰亡而毁弃,旋生旋灭,极少数能够保存延续到近代,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城市发展有着更多的历史继承性。东北地区南部很早就是汉族和受其影响较深的高句丽族的农耕区,城镇兴起较早,早在秦汉时已有了辽东重镇襄平城(今朝阳)和高句丽的国内城、丸都山城等。东北东部的白山黑水地区,其城镇大量兴建于唐代渤海时期。而西部地区城镇的兴起,则与辽代契丹族农业经济发展和汉族移入有关。元代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受到较大程度的毁坏,因此也是城镇经济的衰落时期。明清时期东北地区的城镇仍主要集中分布在南部的辽河中下游平原和辽南等丘陵区。特别是进入清代,东北的政治、军事中心由辽阳移到沈阳,使沈阳得到长足发展,成为东北最大的经济都会。营州长期以来就是辽西重镇,其他中心城市都是东北区历史上各时期地方政权的首都或军事中心。这时的东北,城镇规模较小,职能性质单一(主要是政治和军事职能),地域结构简单(多呈封闭式城堡、街道呈棋盘式和十字街式),城市呈稀疏点状分布[4-6]。

1.2 近代城市形成时期

东北地区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历史开始于清末,大约于19世纪60年代,晚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在社会经济向半封建半殖民地、殖民地转化的历史条件下而开始的。这一期间,由于清政府后期推行的移民实边政策、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东铁路的修建、外国势力入侵等原因,导致东北地区26个城市作为商埠开放;同时,工矿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大量移民向具有一定工业基础城市的集中,城市摆脱了古代城堡的桎梏,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显现,城市地理格局出现了新的轮廓。东北地区煤炭、铁矿、有色金属进入近代工业开发阶段,初步形成了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为主的重化工业发展格局,铁路、港口等近代交通设施进一步发展,相继出现一批重要的工业、交通和军事城镇。至1931年,东北地区已有城镇 120多个[7](图1),至建国初期,已有城市24座,其中人口超过 50万以上的大城市3座,城市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城市化初始阶段。

图1 1932年东北地区主要城市分布图

Fig.1 Distribution of the maior c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in 1932

1.3 现代城镇体系形成发展时期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的完善和城市化的加快发展是在建国后开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齐齐哈尔等城市进一步扩大,大庆、抚顺、鸡西、双鸭山等一批矿业城镇崛起,伊春、加格达奇、塔河、漠河等林业城市得以发展,同时一批农垦小城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东北地区的现代城市地理格局逐步形成。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规模迅速增加,城市范围不断扩展。随着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沿边地区一批口岸城镇迅速成长,商贸经济十分活跃,如绥芬河、满洲里、黑河、珲春等城市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具有风景名胜旅游资源的地区,建设起一批以疗养、观光为主要职能的旅游城市,丰富了区域城市类型,如五大连池、阿尔山、兴城等。截至2003年底,东北地区已有城市101个,其中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有8个,城市化水平达到44.8%,仍居全国前列(图2)。虽然东北城市体系在总体上仍处于较高层次,但随着市场经济在全国范围的扩大,东北地区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现,工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东北现象”和传统优势农产品大量积压且市场份额逐步缩减的“新东北现象”先后出现。“东北现象”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在传统产业集聚的东北地区,原有的支柱产业大都从稳定阶段进入衰退阶段,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陷入结构性危机;“新东北现象”虽然表现在农村,但根源在城市,是由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城乡一体化发展滞后、城市对农村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强所引发的[7]。作为老工业基地经济重心的诸多城市,其发展滞后且后力不足,对东北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振兴东北战略提出之后,东北地区体制的优化、结构的调整、新型工业化的选择以及重点项目的落实等诸多举措,都必将加速东北地区新一轮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与进程,能够使东北地区尽快摆脱困境,对东北地区城市地理基本框架的进一步优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2 2003年东北地区主要城市分布图

Fig.2 Distribution of the major c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in 2003

2 城市体系框架

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东北地区城市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结构完整,类型齐全,空间组合合理,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2003年底,城市数101个,城市平均密度为0.81个/万km[2],高于0.69个/万km[2]的全国水平。由人口密度和GDP产出强度的GIS分析图明显可以看出(图3、图4),城市体系结构框架一方面表现为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等都市化地域逐步发展,城市区域化进程加速;另一方面,表现为辽中南、长吉、哈大齐等城市密集区不断完善,并出现城市整合及一体化发展趋势。

2.1 自上而下先快后缓的城市化进程

东北地区的实质性开发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沙俄中东铁路修建时期,城市化起步晚,速度快。2003年城市化水平为44.8%,高于40.5%的全国平均水平(图5),已经处于城市化发展阶段中加速阶段的中期,城市化水平将继续快速增长。从区域内部来看,内蒙古东四盟市的城市化水平明显落后于其他三省,城市化率仅为32.6%。大多数城市的发展动力源于国家财政投资,城市化白上而下发展[8]。但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化的年增长率仅为0.51%(1996-2003年),远远落后于同期年增长率3.22%的全国城市化增长速度,这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快速推进的城市化浪潮形成强烈反差[9]。区域发展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10],城市化速度放慢,城市化质量不高。全区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而且两者尚未实现良性互动(图6),较之“城市化与工业化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的全国状况形成鲜明对比[11]。城市规模结构以大城市为主,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较,乡村城镇化进程十分缓慢,使东北地区城市化地域推进过程中凸现明显的二元结构矛盾。

图3 东北地区人口密度GIS分析图

Fig.3 GIS analysis chart of population density in Northeast China

图4 东北地区GDP产出强度GIS分析图

Fig.4 GIS analysis chart of GDP intensity in Northeast China

2.2 “弱金字塔”型的等级规模结构

东北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了首位型城市体系结构。与华南、华东等地区相比,大中城市相对较多,小城市数量少,是典型的“弱金字塔”型等级规模结构。2003年东北地区共有城市101个,其中特大城市8个,占全区城市的7.9%;大城市15个,占全区城市的14.8%;中等城市23个,占全区城市的 22.8%;小城市55个,占全区城市的54.5%(表1)。大中城市数量多是东北地区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大中城市数量占全部城市的45.5%,小城镇数量少、质量差、效益低,是城镇体系的薄弱环节。沈阳市作为东北地区的首位城市,人口超过 400万,与次首位城市哈尔滨的 277.05万人口相比,首位度指数为 1.45,东北四大城市指数为0.35。一般而言,首位度指数2.0左右,四城市指数为1.0以上较为合理[12]。可见东北地区城市体系虽然已呈现首位型特点,但首位度相对较低,首位城市对城市体系带动作用不明显。而在以三省各自为主体的次区域地区,其首位度都比较明显,首位度较大。

2.3 沿铁路分布的“T”型空间结构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差异明显,大中城市主要分布在滨州—滨绥和哈大的“T”字型铁路沿线上(图2)。在2400多公里长的“T”字型铁路沿线,集中分布着100%的特大城市和50%的大城市,此地带是东北地区大中城市最密集的地区,并且尤其以中部的“哈大城市带”聚集效应明显,使其城市体系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强化。东西两翼和广大北部边远地区城市数量少,城市等级低,这三个地域占东北地区总面积的60%,但没有一个超过100万人的特大城市,缺乏地区增长中心,人口集聚方向不明,城市化进程缓慢。“T”型城市密集区是东北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基本遵循了城市分布的自然及社会规律。从城市体系的省区分布来看,东北地区城镇主要集中于黑、吉、辽三省,三省目前有城市90个,占东北地区城市数量的近90%,而东北西部的内蒙古东四盟市仅有11个城市,占总数的10%,城市密度相对较低。

图5 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与其他地区的比较(2003年)

(数据来源:根据各地区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Fig.5 Comparison of urbanization between Northeast China and other regions of China(2003)

图6 东北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比较

(数据来源:根据各地区历年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Fig.6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表1 东北地区城市体系规模构成(2003年)

2.4 由“单一”向“新型”发展的城市职能结构

东北地区城市职能结构单一,以综合性城市、资源型工业城市为主,这两种类型的城市所占比重为40.6%。资源型、重工业型城市比重过高,并长期存在体制和结构性的矛盾,经济发展一度陷入困境。1978年改革开放后相当一段时间,特大型城市服务职能的范围十分有限,金融、贸易、旅游、房地产、物流、文化等现代第三产业功能发育水平低。大城市功能发展并没有由聚集转向扩散,大城市增长极的功能并不明显。近年来,东北地区形成了一定数量的旅游、边境口岸、新矿产资源开发和商品集散型城市,城市职能结构有一定程度的调整。尤其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提出后,城市职能结构开始由单一向新型转变。特大城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超过第二产业,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特大城市的非生产性职能日益增强。伊春、抚顺、辽源等矿产资源型城市的主导经济部门开始转向加工业,大中城市的工业增长率超过特大城市,已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基地。一批边贸型、商贸型、交通型、农产品加工型、来料加工型等新型小城镇,如西柳、五大连池、同江、抚远等专门性职能小城镇发展迅速,对东北区小城镇发展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

3 中心城市和大都市区

3.1 “四城市时代”初露端倪

东北地区有4个副省级城市,都是人口超过200万的特大城市,其中省会城市3个,即沈阳、长春、哈尔滨,还有计划单列城市大连。无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东北地区4个城市都是全地区高质资源的集聚地、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极具区域创新能力的增长点。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四大中心城市的职能作用日益明显,三省经济逐渐向四城市集中,体现出明显的集聚作用,城市地理格局不断升级,“四城市时代”正在到来。据统计, 2003年四城市集中了全东北地区24.5%的人口和43.4%的GDP,长春、沈阳和大连更是占据本省经济产出的半壁江山。同时,四城市市辖区GDP占所在省份的比重都比10年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长春更是由1991年的26.5%提高至2003年的53.0%(图7)。人口比重虽然提高较少,但是哈尔滨和长春均保持1/4的强集中度,沈阳和大连两市的总和也维持在近30%的高水平(图8)。

图7 东北四市GDP占本省比重的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各地区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Fig.7 Changes in proportion of GDP each of the four cities taking to their corresponding provinces in Northeast China

图8 东北四市人口占本省比重的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各地区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Fig.8 Changes in the proportion of population each of the four cities taking to their corresponding provinces in Northeast China

图9 东北四市市辖区GDP和人均GDP的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

Fig.9 Comparison among the jurisdiction GDP and per capita GDP of the four c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3.2 因应新形势选择不同主导方向

伴随城市化的进程,四城市在经济结构和区域作用方面的差异日益显现,而且逐渐形成各自的特色。沈阳以401万人的人口规模成为东北地区的首位城市,且经济总量居四城市之首;其次为大连、哈尔滨、长春。人均GDP大连最高,达45230元,其次为长春、沈阳和哈尔滨(图9)。通过区位熵的计算分析[13],哈尔滨主要以制造业、能源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及社会服务业为主,其他各业则较为落后,产业层次较低,属于典型的老东北城市类型;长春市目前的优势产业主要是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和一些层次较高的第三产业部门,顺应未来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发挥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及第三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长春将会成为东北地区的一个增长极;沈阳各产业部门的区位熵值几乎都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但规模因素作用明显,是东北地区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综合性大城市,也是构成东北经济区的中心城市[14];大连多数部门的区位熵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高层次服务型、外向型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将成为东北地区的一级城市。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进程中,四城市将依托原有基础和新的发展机遇选择不同的主导方向:哈尔滨将继续加强东北北部中心城市的地位;长春要充分发挥市场广阔的汽车产业基础优势,建设汽车产业基地;沈阳被确定为东北中心;大连借助开放中的优势,成为东北门户。

3.3 大都市区正在形成和扩大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推动了城市化的强势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增长、产业的集聚与扩散以及开发区的建设,东北四大中心城市作为经济核心区,功能空间正在逐渐扩大。依托四市,“大哈尔滨”、“大长春”、“沈阳经济区”和“大大连”四个大都市区正在形成发展。据统计,目前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四个区域性首位城市的建成区规模均已超过200km[2],城市空间发展从向心聚集转向中心职能扩散及新区开发,5年来城市建成区以年均15%的速度向外扩展。城市边缘区成为城市空间发展重点,郊区成为最活跃的城市化地域,发展势头迅猛[8]。在全国都市区规划浪潮中,目前东北地区一些大城市纷纷开始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东北四市也相继提出本市都市区的战略方向,并对其空间范围和空间组织形式进行界定和安排,“大哈尔滨”、“大长春”、“沈阳经济区”和“大大连”等名词应运而生。新的空间发展战略引导城市空间从圈层蔓延走向轴向拓展,从紧凑团块走向分散组团,从大城市模式转向大都市区模式,并继续依托这四大都市区进一步形成“哈大交通经济带”、“哈大产业带”和“哈大经济区”的高层次格局[15,16]。

4 城市群和城市组群

4.1 “三圈”的基本格局

作为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东北地区的城市群和城市组群(统称城市群组,下同)逐渐趋于显性化,目前基本形成了“三圈”的基本格局,即辽中南城市群和哈大齐、吉中2个城市组群(表2、图10)。辽中南城市群是区内发育最成熟的一个城市密集地带,是东北地区较为发达的核心区[17],已经演化成典型的城市群发展阶段,也是全国四大典型城市群之一[18],原料与装备制造业的职能结构特征明显;辽中南城市群在空间结构上,又可分成辽中、辽南两部分,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放射状城市群和沿沈大交通走廊发展的、以大连为中心的辽南带状城市群,呈“”型布局形态。其他“二圈”目前尚处于城市群的前期—城市组群阶段。吉林中部城市组群工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光学和应用化学研究中心;以由城市交通走廊连接的长春和吉林两大城市为核心,在空间结构上打造了城市组群双子座的模式特性。哈大齐城市组群工业基础雄厚,是我国重型机械制造中心和石油基地,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在空间扩散上,明显沿以铁路为主线的交通干线推进和演化,继而奠定其现状格局,并形成农业—矿产资源—加工工业的功能结构系统。

4.2 外向功能量与城市流强度

城市流强度是指在城市群区域间的联系中城市外向功能(集聚与辐射)所产生的影响量。是说明城市与外界联系的数量指标[19]。根据对2003年东北城市群组的从业人员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东北城市群组的城市外向功能量和城市流强度(表3)。

根据城市流强度,东北一个城市群两个城市组群的中心城市均可以分为三类—高等、中等、低等三个级别(表4)。可以看到,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仍然以较大的城市流强度值成为各自城市群组联系的中心;鞍山、丹东、营口、四平、大庆、绥化分别成为各自的次联系中心。需要特别指明的是,绥化和四平两市都不是地区经济突出发达的次级中心,但由于独特的区位,使其也承担着联系城市群组中等联系中心的重要职能。而吉林和齐齐哈尔,由于产业的重型化传统型和区位的边缘性,反而使其削弱了对外的城市流倾向,与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对应。

图10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分布图

Fig.10 Distribution of large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Northeast China

4.3 存在问题以及结构调整与功能优化

主体上,东北老工业基地及其城市群组内部的产业结构是基于地区资源开发而形成的。正是由于这种对资源强烈依附的产业结构特征,导致了后续发展中的诸多结构性和功能性矛盾,例如,资源型产业结构为主的城市发展与资源相对匮乏之间的矛盾;同一类型尤其是在地域上毗邻的城市,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接续产业、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可能出现的争夺资源和重复布局的矛盾;载有深刻的老工业基地痕迹的、无论是个体城市性质还是城市群组的结构和功能同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矛盾等。同时,其多数城市仍然保持老工业基地建设时期形成的基本功能,在城市群组内部、城市群组之间虽然已经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的调拨和供销关系,但是仍然未能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动力、以要素流动和产业分工为主体、协调稳定的结构和功能关系。这种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机制性瓶颈。东北地区三大城市群组发展起点和目前的发展程度虽然存在差异,但面临的发展问题和在老工业基地改造调整中担当的任务却是相似的,即变“被组织”结构为“自组织”结构,选择适宜的网络化发展模式,进行必要的制度整合,以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达到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目标。

根据城市群组所处的时空发展状态、当地的资源禀赋以及不尽相同的发展历史,辽中南城市群目前已经进入融合发展时期,网络空间结构正在形成。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联系正在弱化,而基于市场经济的城市有机联系还在建设之中;另外,辽中和辽南还存在一定的二元分化,尚没有形成完整有效的联系。哈大齐城市组群处在生长点较多的发展期,问题是工业结构呈现严重的相似性,资源型城市正面临经济转型与新型产业选择的挑战。吉中城市组群处于启动期向发展期过渡的阶段,虽然有流通领域较好的合作,但产业关联度低,缺少生产领域的内在协作,基本还停留于显著的分割阶段。因此,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中需选择正确的发展类型关系、协调模式以及调控机制(表5)。

收稿日期:2005-10-11;修订日期:2006-01-1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东北城市地理基本框架_沈阳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