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辩证认识社会主义的十个观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观点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78(2000)05—26—04
社会主义在20世纪走过的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社会主义在以往所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挫折,与我们在思想理论上搞没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有密切关系,这是社会主义在20世纪留下的一个十分宝贵的经验。
关于社会主义是什么,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党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创造,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现在我们有必要再侧重从另一个角度,就社会主义不是什么,来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搞清楚社会主义不是什么,这是认识逻辑之必然,也是全面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需要。因为我们对社会主义真谛的感悟,实际上首先就是从那些我们自以为是社会主义的东西反思开始的。本文试图在这两个方面辩证统一的关系中,着重分析关于社会主义不是什么的十个观点。
一、在存在方式上,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和具体生动的实践,不是抽象的原则和空洞的概念
认识社会主义,首先有一个思想前提问题,就是是从抽象的普遍性原则和道德规定出发,还是从历史前提和现实实践出发去看待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看问题的方法和出发点。从不同的出发点出发,所形成的社会主义观念必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
社会主义,就其最核心的理念,即追求社会公正而言,历来都是人们至上的愿望。在人类尚无力量支配自己命运的条件下,这种向往最初反映在哲学上,隐隐约约表现在上帝的智慧中,理想的世界只能在天国中实现,途径就是皈依宗教、笃信上帝。马克思时代已有过的各种社会主义学说,它们大都属于“空想”性质的理论。因为它们贯彻的是抽象的理性原则,这种“社会主义”,作为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仅仅是从永恒的正义原则和抽象的概念规定中导引出来的某种主观的规定。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与它们完全不同。马克思指出:“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6页)马克思对社会主义持有的辩证思维,首先是考虑如何从实际出发进行创造性的实践。
从抽象的原则和空洞的概念出发认识社会主义的习惯,长期在自觉不自觉地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讲社会主义,首先必讲书本中写的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原则、生产资料公有制;遇事不首先去考虑生存发展的需要是什么,而是首先追问它“姓”什么、符合什么普遍原则;甚至忘掉了我们干社会主义究竟是为什么,常常把手段当作本质,为了原则而牺牲现实生活。多少年来,我们名义上坚持的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并力图在这个名义下来认识理解社会主义,实际上我们早在认识的出发点上,就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所以才出现了那种愈讲社会主义愈从书本、从抽象原则概念出发的奇怪现象。
二、在思想体系上,社会主义是随实践发展着的科学,不是封闭僵化的教条
社会主义最初在16世纪的西欧,是作为一种反对资本主义、追求建立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理想,它在当时还缺乏科学的论证和现实基础。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社会主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列宁结合俄国实际,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一条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丰富了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宝库。经过中国共产党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的实践,我们初步解决了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新飞跃。
发展是社会主义固有的特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什么是发展?发展就是根据时代变化的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的突破创新。学习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是学习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问题研究、分析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根据他们说过什么或没说过什么来理解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我们“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1页)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人们常常习惯于那些规定性强、内容具体、详细、周密的概念,这是一种静态思维。社会主义要随实践不断发展完善,不是封闭僵化的思想体系。有人也许会认为,照此看来,社会主义岂不成了没有一定之规、谁也说不清的问题,这是一种片面认识。他们很少思考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发展目标方向确定性,同社会主义现实过程的种种偶然性、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形式的多样性之间,是一种怎样的辩证关系,因此无法把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社会主义现实有机统一起来,更无法从马克思、恩格斯到毛泽东、邓小平在不同层次上,针对不同情况所做的论述之间,看到一脉相承又丰富发展的精神实质。
三、在根本制度上,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新型社会,不是生产力标准的简单套用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是评价一个社会制度先进与否的最基本标准。对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的基本作用首先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评价,社会主义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直接表现是社会的全面进步。所谓社会全面进步,是指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几个方面相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它要求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社会各项事业协调一致,包括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邓小平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4页;第3卷,第143页)社会主义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制度根源,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这种新型的社会结构中能够用社会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并由此引起生产的新的发展”,“必将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370页),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社会和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境界。
生产力标准的基本作用还突出表现在对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选择上。生产力包含着质和量两个方面内容。在质上表征着劳动者的素质和技术状况;在量上表征着生产发展规模和劳动效率的高低。对社会主义制度先进性的评价,人们常用经济发展速度,特别是用经济总量和产品指标增长的速度为依据。长期以来形成了只重视量的增加,忽视质的提高的倾向。1960年,苏联制定了一个旨在全面赶超美国的庞大的社会经济发展20年计划,给钢铁、水泥、煤炭、石油等产品规定了具体的产量指标。到1980年,这些指标都达到了,但苏联的社会实力却远不如预期的那样与美国处于同一水平。因为一个国家的强弱不单取决于经济,不取决于经济“量”的多少。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注重经济建设,忽视社会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也不是社会主义。
四、在发展道路上,社会主义是形式多样的伟大创造,不是固定模式的复制照搬
苏联模式是二战后许多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选择。所谓苏联模式,即社会主义建设所采取的一种具体制度形式道路。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权和高度集中。这种模式后来被绝对化了,当成社会主义的固定模式和评价标准。苏东剧变后,如何正确评价这笔历史遗产,又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有人采取完全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态度,甚至有人把苏联和东欧其他各国出现的许多问题都归咎于苏联模式,认为苏东剧变也根源于苏联模式。若按这种简单化的思维判断,就会以为西方所讲的“社会主义已经失败”的论调是正确的,或者把苏东演变的深层社会根源仅局限在一种模式优劣的表象层面上。问题的关键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是一种还是多种?如果是一种,必将绝对化僵化;如果是多种,多一种选择,社会主义将多一分希望。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形式本来就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恩格斯指出:“想要使所有的国家的运动都采取统一的形式是荒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第519页)因为每个国家的历史背景不同, 现实条件也不完全一样。正如列宁所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类型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列宁全集》第23卷,第64-65页)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表明,模式不应该只有一个,中国等国家为什么能顶住苏东剧变的压力,社会主义旗帜不倒,很重要一条是这些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重新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希望在于模式创新,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创建适合本国特点和具有时代精神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更充分发挥出来。
五、在外部关系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并存,不是与资本主义水火不容
在马克思的设想中,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首先是要抵制和批判。而经济文化落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仍要批判,但更为重要的是吸收和借鉴。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晚年在《给维·伊·查苏里奇的复信》的草稿中,曾先后五次提到必须要“吸收”、“享用”资本主义一切肯定的“成果”,并把它作为不经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这种“可能发展”的条件。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从来没有实现过,但不通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建立社会主义已有事实证明。但事实也证明,不享用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果,社会主义也不会走向完善和成熟。在这个意义上,充分享用资本主义一切可以肯定的成果,原本就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社会主义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对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果的享用,理论上深层的原因是,社会主义天然就与资本主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学说,是以资本主义的历史实践为基本条件,离开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基础的社会主义,绝不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阶级社会向无产阶级社会过渡的革命进程,而不是最终的状态和有着自身前提的完整的社会经济形态。它不能孤立地在自身规律基础上得到再生,而要依赖于同旧社会不断斗争,在这种革命进程内部各种力量合乎规律的较量中实现自己,就是说,社会主义应当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激烈矛盾斗争导致的纵向替代物。但必须要看到,现实的社会主义却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中产生,并与相对发达的资本主义横向并存。因此,认识社会主义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既要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中去把握,更需要通过与资本主义的比较对比中来认识自己。
过去我们并不是这样理解的,而是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看成了抽象的对立关系,我们处处要同资本主义划清界线,要同资本主义“对着干”,深怕同资本主义沾上边。甚至还出现了“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极端做法。最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社会的落后、共同的贫穷加上一个抽象的“社会主义原则”。
六、在发展阶段上,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决定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是脱离实际可以任意超越的幻想
社会主义各国在建设之初,所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是生产力相对都比较落后。1949年中国革命的胜利,使我们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超越。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但却没有能从被推翻者那里继承财富。到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的1956年,我们已经不可逆转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我们的人均国民收入仍很低。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矛盾,却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也要经历相当长的过程。因为社会成熟的程度,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尽快赶上和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成了社会主义各国相同的战略目标。但在五十年代后期,人们的这种愿望却变成了一味地激进盲动,常常无视历史发展的规律,错误地把社会主义制度当作可以呼风唤雨的神杖,试图超越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发展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甚至提出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在明天”的口号。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1页)现实的社会主义正处在由生产力相对落后所决定的这样一个“自然的发展阶段”,它是不成熟、不发达、“不够格”的社会主义。
在以往历史中,我们身处在这样的阶段中却不自觉,换言之,社会主义的这种“自然的发展阶段”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盲目的自发的历史过程。不知自己处于什么历史方位,当然就不能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也就不能有正确的认识。
七、在内部联系上,社会主义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
改革是任何一种社会制度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 页)但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它所要求的改革具有与其他社会不同的内容和性质。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主要根据。
邓小平认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社会主义的改革不是随意粘贴的标签,在理论前提上,它有两个质的规定性:社会主义的改革必须是对原有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不是细枝末节修补;社会主义的改革必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改变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第一个规定性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改革内容,划清了社会主义与其他不同社会改革的界限。第二个规定性确定了社会主义的改革性质,划清了与各种非社会主义方向改革的界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唯有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进行改革,才能获得生机和活力,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
八、在本质属性上,社会主义要使人民生活共同富裕,不是发展太慢和贫穷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邓小平指出:“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5页)后来邓小平又把共同富裕思想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共同富裕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的共同富裕又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可供分配的社会财富的有效生产;二是社会成员共同享受社会财富。共同富裕也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阐述过的重要思想。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指出,未来新社会“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还把这个思想同他们一贯坚持的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观点密切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指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30页)
我国从1957年到1978年这二十年间,人民的生活几乎没有得到提高,国家仍然贫穷落后。在错误思想的指导下,人们根据切身感受,不自觉地把贫穷和社会主义、把富裕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以致到后来有人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的谬论。对此,邓小平指出:“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是要摆脱贫穷。要摆脱贫穷,就要找出一条比较快的发展道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5页)发展太慢和贫穷的社会主义“绝不会有生命力,对人民也不会有诱惑力”,因为它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人民不相信空话,不会相信不能兑现的许愿和诺言,不会相信世间空洞无物的宣传说教。人民相信事实。虽然苏东剧变的直接原因不在经济方面,但其最深刻的根源仍在经济生活中,因为千百万人的价值取向,归根结底是依物质利益为转移的。
九、在前进征途上,社会主义是空前艰难伟大的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进程
回顾社会主义的百年历史,虽然有右的错误,但更为主要的教训还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曲折性、艰巨性估计不足,因而犯了急于求成的“左”的错误。社会主义前进征途上,并不是处处遍布鲜花、莺歌燕舞,刘少奇称它为“空前艰难”“空前伟大”的事业。因为社会主义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面对的是庞大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还拥有比较雄厚的实力和明显的优势。在这个历史差距没有解决之前,在社会主义优越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之前,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进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列宁把它比喻为“千辛万苦攀登一座未经勘察、人迹未到的高山。”(《列宁全集》第34卷,第379页)在世界历史上, 任何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在发展进程中都充满着艰辛和曲折。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经过几百年的反复较量才最终完成。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从最初作为在欧洲徘徊的“幽灵”,到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到1989年苏东剧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社会主义就是这样曲曲折折地又势不可挡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的前途任重道远,可以想象在今后前进征途上,还会布满荆棘,有失败也有成功,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对于这一历史进程,无论抱有怀疑或悲观失望的态度,还是抱有急于求成盲目乐观的态度,都将违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十、在发展方向上,社会主义代表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不是几次挫折就可以替代的新生力量
西方势力把苏东剧变称为“是社会主义的大失败”。关于社会主义是否失败的问题,必须先要弄清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范畴。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社会主义是一种取代资本主义,对人类社会进行根本性改造的历史进程。这种进程以具体实践、思想理论、基本制度三种形式,并以与各国国情结合而形成不同特点,存在于世界许多国家中,推动人类社会向着无剥削、无阶级、生产力高度发达、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发展。苏东剧变并不表明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已经过时,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有什么问题,更不能由此断定社会主义失败。因为现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实践没有中断,近些年出现的多种多样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模式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经过这次动荡,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作了大的调整,实现了自我更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当今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成熟的重要标志。一球两制的基本格局没变,社会主义制度还存在,特别是有12亿人口的中国仍在坚持社会主义。正如邓小平所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3页)“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46页)
一时成败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这个“理”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作为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终将不断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重新走上振兴的道路。
标签: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邓小平文选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科学论文; 辩证思维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恩格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