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排班方式的重建对神经疾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论文_雷雨,犹秋香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疾病中心 401120

卫生部 2010 年提出了“优质护理示范工程” 实施方案[1],提出:“务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要求各级护理工作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实现人性化管理模式。近几年,随着“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不断推行,要求护士对患者实行全方位的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及护理都有了新的高度。神经疾病中心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首开科室,在有限的人力资源条件下,为更好的提高护理质量,多次对护理的排班方式进行了变化。从最早的单人独立值班到现在的双人值班。1年的运行及施行,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即满足了不同病人的需求,又使各班次的护理服务得到最佳的发挥,护士得到更好的休息。现将我科护理排班的重建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共开展病床为78张,实际收治床位为平均70-93/天。护士32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10名,护士21名;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20人,专科学历11人。工作年限:3年内:14人,5-10年:12人,10年以上:2人。我科为中心制,集内科与外科一起诊治。

1.2 方法

1.2.1 2016年6月-2016年10月为我科传统排班方式:总务护士1名,办公护士2名,责任护士6名,进中夜班护士18名。加强班3名,理疗护士2名。由于科室重病人多,病情变化快,急诊手术病人多。护士常常出现疲惫不堪,而导致护理质量下降,优质护理无法开展的情况。

1.2.1 2016年11月-2017年3月为我科排班方式的重建,严格执行责任护理,实行整体护理,认真落实优质护理。

1.2.1.1 人员分配:护士长1名,助理护士长1名,办公护士1名,理疗康复护士1名,药疗护士1名。将剩余护士分为3大组,按照护士职称、学历、年资、工作年限是实施竞聘上岗的方法,分别选取责任组长3名,责任护士为6人,中夜班护士共18人。排班采取老带新的方法,采取白班8:00-17:30,中班17:30-2:00,夜班2:00-8:00的工作模式。

1.2.1.2 岗位内容:每天责任护士每天分管床位为6-8人,进行8小时不间断的护理。责任组长管理及护理危重病人,每天对责任护士的工作进行监督及质控检查,协调医、护、患之间的协调。并在交接班中进行点评。

2.质量标准

2.1 根据我院的8大管控指标进行考核: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特一级护理、护理安全、护理礼仪、患者满意度调查、夜查房

2.2 质量标准分别由我院总护士长带领质量考核督查人员采取每月对8大管控指标进行不定时检查。

3、结果

3.1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7.0中配对标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描述,获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2 将每个月8大管控指标的得分总数相加,总分取为平均值,取小数点后面两位,采取四舍五入。

4.讨论

4.1 更新后的排班模式更有利于护理人力资源及护理质量的合理使用及利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现有排班模式进行班次的调整与流程改造更有利于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传统的排班方式是依据工业社会的一般规律制定的,对临床护理的实际针对性不强,而临床护理工作在工作量分布上又存在着一定的不均性,在某些特定时段,护理活动会比较集中,如晨晚间护理时段,而在传统护理排班模式下,并没有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进行班次划分,因此导致在护理活动集中的时段,出现护理人力资源的相对不足[2]对于这种问题,传统的护理管理者一般是通过护士延班或增加班次来解决,往往治标不治本。在本研究中尽管更新排班后与传统排班护士每周规定工作时间没有变化,但在每周实际人均工作时间、平均夜班工作时间及延班时间上更新排版比传统排版明显减少。因此,通过对排班模式的改革,实现了一个夜班制,有效地减少了夜班次数,减轻了护士的夜班压力。通过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详细评估而采取调整班次结构,重建了相

应的护理流程,保障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有效进行[3]

4.2 在更新排班模式下,我科的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本研究中,更新后排班方式,不但护士的工作强度较传统排班有一定的改善,而且在护理工作质量上也体现出一定的差异,传统的排班模式班次多,交接班频率高,内容多,遗漏和出现错误的机会也因此增加[4-5]

4.3增强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分小组护理、包干到组、责任到人的工作方式,要求护士对所管病人全程负责,护士在管理病人时得到锻炼,技术水平得到很快提高! 为满足患者的需求,护士必须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护士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而且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更新!通过分小组、个人管床护理,充分发挥了护理组长、责任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培养了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激发了护士学习兴趣,提高了护理水平[6]

4.4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开展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以来,责任组长通过科室竞聘选举轮换上岗,护士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护理人员在服务态度、注射技术、护患沟通等方面都有全面的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患者的表扬信和锦旗中表扬护士或护理团队的内容逐渐增多,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通过定时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护士长及时了解患者意见,并反馈给责任护士,告知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及时纠正及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7]

4.5 加强医护沟通,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更新后的排班,护士将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医生的业务学习及查房内容,能更好的对所管理的病人进行病情的观察、了解。在交接班的时间上,也正好符合病人的日常生活休息时间。不会因为护士晚上的夜间交班而影响病人的休息及治疗,避免多次交班出现的交班遗漏等情况。

5.总结

对护士的排班进行改革,是为了将人力资源最大的优化,过程中将护理质量持续提升,从而能将责任制护理更好的体现在病人身上,真正做到优质护理。因此,我们将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不断探索,优化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卫生部 . 关于印发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试行)文件的通知 .2010-01-22

[2]罗莎莉,朱秀勤.改革护士排班方式和工作流程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6.6(6):53-54

[3]邓春红、李斌、李云.护理排班模式改革的效果评价与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 9(22):7-9

[4]冯先琼,向代群,袁 岚,等. 论适应现代护理管理的护理排班原则[J].现代护理,2007,13(3):239-240

[5]林燕玲,樊奥光,汤雪英. 护士夜班排班方式改革[J].南方护理学报,2000,7(4):54-55.

[6]林燕凤,等.组合式护理排班法在混合病房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3.2(20):231-232

[7]马渑霞、汪文利.岗位管理下护理排班模式的改革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5.6(15):747-749

论文作者:雷雨,犹秋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  ;  ;  ;  ;  ;  ;  ;  

护理排班方式的重建对神经疾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论文_雷雨,犹秋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