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胆囊炎LC术中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分析论文_ 羊勇

羊勇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200 )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术中采取七氟醚+瑞芬太尼进行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86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根据所采取的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3例。参照组采取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麻醉的方式,研究组采取七氟醚+瑞芬太尼联合麻醉的方式,比较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建立气腹前以及10min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建立气腹前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未发生变化(P>0.05),建立气腹10min后研究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2例(4.65%)显著低于参照组9例(20.93%),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过程中,给予七氟醚+瑞芬太尼联合麻醉的方式,麻醉效果显著。

【关键词】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七氟醚;瑞芬太尼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359-01

急性胆囊炎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临床认为,通过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其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恢复快等优势,更加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快速康复[1]。但是由于老年患者的各项生理功能发生老年性退变,加之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将会使得患者生理方面受到影响,老年患者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差,在手术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相对较多,因此,需要确保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86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根据所采取的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为43例。其中,参照组男性23例,女性20例,最大年龄90岁,最小年龄60岁,平均年龄(72.58±10.42)岁;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18例,最大年龄90岁,最小年龄60岁,平均年龄(72.87±10.65)岁。两组资料经过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建立静脉通道,并且按照6~10ml/kg·h的速度输注乳酸钠林格,麻醉诱导前半小时需要静注0.5mg的阿托品。

参照组采取丙泊酚+瑞芬太尼联合麻醉的方式。将0.3~0.4μg/kg舒芬太尼+0.05mg/kg咪达唑仑+0.6mg/kg罗库溴铵+1~2mg/kg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行气管插管后,连接麻醉呼吸机。同时,给予0.1~0.3μg/kg·min的瑞芬太尼以及2~5mg/kg·h丙泊酚进行持续泵入。

研究组采取七氟醚+瑞芬太尼联合麻醉的方式。将0.3~0.4μg/kg的舒芬太尼+0.05mg/kg咪达唑仑进行麻醉诱导,随后使用七氟醚预充麻醉呼吸回路。初始使用剂量浓度为8%,等到患者头脑意识消失完全后调整为5%,并且静注0.6mg/kg的罗库溴铵,行气管插管后,连接机械通气呼吸机。将2~5%的七氟醚用于维持麻醉,同时,给予0.1~0.3μg/kg·min的瑞芬太尼用于持续泵入。

1.3临床观察指标

比较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建立气腹前以及10min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不良反应的观察指标包括:恶心呕吐、烦躁、疼痛等。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采用版本为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保护治疗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资料。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2.1比对两组建立气腹前以及后10min血流动力学指标

建立气腹前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未发生变化(P>0.05),建立气腹10min后研究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低于参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建立气腹前以及后10min血流动力学指标比对[()]

2.2比对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2例(4.65%)显著低于参照组9例(20.93%),卡方值=5.108,P值=0.024,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伴随我国微创技术的发展愈加成熟和完善,腹腔镜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治疗过程当中,腹腔镜切除术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二氧化碳气腹,进而扩大内脏与腹壁之间的距离,进而提供更为广阔和清晰的手术空间,更加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二氧化碳进入腹腔后将会抬高患者膈肌,影响了胸廓的扩张,进而使得气道压增高,使其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情况[3]。除此之外,由于老年患者本身的呼吸循环代偿功能相对较差,将会使其出现心律紊乱、心肌缺氧以及心脑血管的情况,加之其肝功能的退变、药物清除率较低,在麻醉诱导以及气管插管、拔管的过程中,出现血压波动巨大以及延迟苏醒的情况[4]。本次研究得出结论:研究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2例(4.65%)显著低于参照组9例(20.93%),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过程中,对于麻醉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合理的麻醉药物,不仅能够促进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同时,还能够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老年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过程中,给予七氟醚+瑞芬太尼进行联合麻醉,能够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刘晔. 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J]. 河南医学研究, 2017(16):146-147.

[2]杨璐璐, 颜红军. 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1):91-92.

[3]冯秀梅, 刘静, 李言民, et al. 丙泊酚与七氟醚分别联合瑞芬太尼、顺阿曲库铵麻醉在前列腺电切术中的效果比较[J]. 医学临床研究, 2017, 34(12):2352-2354.

[4]谢德惠. 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疗效[J]. 现代医药卫生, 2016, 32(14):2220-2221.

论文作者: 羊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老年急性胆囊炎LC术中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分析论文_ 羊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