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南定中学 255000
摘 要: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我的课堂中通过摘抄、随笔、体验式作文、同题作文讲评等方式,给学生搭建一定的展示平台,先培养学生的兴趣,逐渐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使学生真正爱上写作。
关键词:读书 随笔 体验 展示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往往是学生最为头疼的,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也凑不到500字,好容易写点东西也是干巴巴的流水账,我想,不管哪个语文老师手下总会有这样的学生存在。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是作文教学的重要步骤。因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下面我就仅把自己在作文课堂上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多读书,多积累,多做摘抄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学生通过大量地阅读做好知识的储备是一个基础,但我认为学生做一定的摘抄是最为直接有效的。记得一个学生的作文,整篇文章都是平淡如水,但在文章的倒数第二段,他引用了冰心的一段话:“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这恰好是与文章的主题也相吻合,于是我半是欣慰半是鼓励地给这篇作文打了40分,欣慰的是学生知道引用自己摘抄本上的名家妙语了,鼓励的是希望学生能够继续努力,多读书,多摘抄,将这些储备化为自己的文字,成为自己的东西。从此,每周二、四早自习我都拿出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来朗读摘抄本上的文字,学生都兴致盎然,自然,作文中的语言不再单调,而是有了些许味道。
二、 随笔练习是写好作文的垫脚石
写好随笔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为让学生有看到作文题目就文思泉涌,文字信手拈来,这需要从初一开始抓学生的随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一堂短短40分钟的课如果不能完全呈现兼顾二者,那每天晚上的小随笔可以做到。生活趣闻、人物刻画、时事新闻、风景、小动物等等内容都可以纳入其中,每个学生会给你呈现不同的风味,课文刚刚学到的写作手法会在练笔中再现,因随笔的随意而其中的生活性也是展露无遗,但这其中需要两个重要的环节。
1.教师提供随笔选材。有些学生在自拟题目时会举足无措,需要教师提供题目。如果随笔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学生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如某次我提供给学生的题目《宿舍中的五味瓶》、《地理冲刺》、《……的同桌》、《被风吹过的初一生活》,学生在这次的随笔练习中可谓是百花斗艳,佳作连连。
2.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每月一次的随笔大比拼,是学生展示佳作的时候,有平淡中带着丝丝感动的温馨,有宿舍里的嬉笑打闹,有班里的种种奇葩事迹,有亲情、友情、陌路情,有花草树木、异乡风情,有对社会时事的评论……但凡学生能碰触到的,无一不收阔囊中。学生就在次次的展示中扬起自信,为写出更好的随笔而摩拳擦掌。
三、体验式作文
曾经在一段时间,区里展开一个“体验式作文”探讨活动。一个老师的体验作业让我印象深刻,内容是布置学生带一个生鸡蛋,在一周的时间内保护好它。试想一下,一群十三四岁的调皮孩子如何在一周内守护一个生鸡蛋?如果守护不成功,那他得有多少感言啊?如果守护成功,那该又有多少惊奇和喜悦在里面呢?活动归来,我也试着做了这样一项活动。周五两节课写作文的时间,学生果然一个个奋笔疾书、文思泉涌,且先不说水平如何,最起码面对作文课不怵头,有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写出了《宝蛋历险记》《YA YA一周记》等有意思的作文,还有的学生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洋洋洒洒写了两大张作文纸的文字。如此看来,我们的学生不是不会写作,不是没有可能爱上写作,只是我们做老师的没有给他们一个倾泻的机会和舞台,没有真正触及到他们的内心深处。
后来,我和学生又设计了几个体验活动,比如:今天我当家、我来做一天老师、像小时候一样做爸爸妈妈的跟屁虫等活动,结果效果都相当的好。其中一个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他的父亲,“许多年后的一天晚上,我与父亲在饭后闲谈,偷偷瞄了一眼父亲的眼睛,虽然饱经了十几年的风吹雨打,但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仍未改变,正如那苍茫沙漠上屹立几千年不倒的胡杨树一般,坚定的目光中有我所学不来的成熟与猜不透、摸不着的智慧,奇怪的是那份严厉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慈祥与宽容。”我想,也只有真正观察了自己父亲目光的孩子才会有这样的笔触吧!
四、同题优秀作文讲评
我在讲评作文课上有个习惯,喜欢把同题优秀作文(有时候是学生的,有时是一些范文)和学生一起分享,从选材、立意、内容、语言、结构、开头结尾甚至是标点符号,我都乐意和学生一起来作探讨交流。其中有篇文章用了对话式,悬念贯穿全文,文章最后才揭示描写的对象是“懒惰”,这是一篇立意新颖的文章。结果,在不久后的作文练习中,果然有学生运用了这样的构思,甚至与原文相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看后自是喜不自禁。
参考文献
皮亚杰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161。
论文作者:程敏 亓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8
标签:学生论文; 随笔论文; 的是论文; 题目论文; 自己的论文; 是一个论文; 文章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