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研究年度发展报告--2004年中小学教育论文转载统计与分析_课程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研究年度发展报告--2004年中小学教育论文转载统计与分析_课程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研究年度发展报告——2004年《中小学教育》论文转载情况统计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教育论文,中小学教育论文,情况论文,年度论文,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统计

2004年《中小学教育》共全文转载论文226篇,论点摘编84篇,分布在75种刊物上。仅 以全文转载文章数量统计,《课程·教材·教法》、《当代教育科学》、《教育发展研 究》、《中国教育学刊》等12种刊物排在前七名(见表一)。将全文转载与论点摘编合起 来统计,排名情况略有变化(见表二)。

表一 论文使用情况统计(不包括论点摘编)

排名

刊名

数量

1 《课程·教材·教法》16

《当代教育科学》 16

2

《教育发展研究》 14

3

《中国教育学刊》 10

《教育科学研究》 10

4

《外国教育研究》

9

《基础教育课程》

9

5 《教育研究》 8

《中小学教师培训》 8

6 《教育理论与实践》 7

《当代教育论坛》

7

7

《上海教育科研》

6

表二 论文使用情况统计(包括论点摘编)

排名 刊名数量

1 《课程·教材·教法》

20

2《当代教育科学》 18

3《教育发展研究》 17

4《教育科学研究》 14

5《中国教育学刊》 13

《中小学教师培训》13

6 《教育研究》

11

《外国教育研究》 11

7《当代教育论坛》 10

《中国教育报》 10

《外国中小学教育》10

《现代中小学教育》10

热点

(一)农村教育

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农村教育成为教育工 作的重中之重(陈小娅,第3期)。农村教育是基础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 。在2004年《中小学教育》转载的论文中,相关文章有34篇,占转载论文总数的15%, 内容涉及教育经费问题、学生辍学问题、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等方面。

1、教育经费问题。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之后,农村中小学校获得了相对于乡 政府的独立性,政府投资主体的重心有所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县之内义务教育 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但是,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具体表现为:(1 )农村教育经费总量不足。税费改革后,财权上移和事权下移共同作用,使得基层财政 压力增大(张立承,第11期),中西部地区县级财政恶化(魏向赤,第8期),县级政府作 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主体,重心仍然偏低,教育经费缺乏稳定保障(高如峰,第8期) 。教育经费总量不足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葛延风,第11期),县与县之间教育经费 的不均衡问题突出(沈百福,第3期)。(2)政府间投入责任模糊,特别是省级政府在投入 问题上责任不足(葛延风,第11期)。(3)教育投入依据欠缺,缺乏监督制约机制(周运浓 ,第3期)。(4)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偏低,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高如峰,第8期)。(5)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仍然只有雏形(郭建如,第1期),各项转移支付资金只是“杯水车薪 ”。研究者认为,目前的转移支付制度只能说是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短缺情况下的 一种应急措施,具有明显的临时性和过渡性特征(高如峰,第8期)。

解决农村教育经费不足问题的核心,在于重新界定各级政府之间的教育投入责任。有 的研究者认为,由中央政府直接承担投入责任或直接面对县级政府实施转移支付体制是 不现实的。应该强化省级政府的投入责任,中央政府责任应更多地体现在对省级政府的 一般性转移支付上(葛延风,第11期)。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工资应由中央和省级政府 承担,其它费用由省、市、县三级政府共同承担(葛新斌,第6期)。但也有很多研究者 认为,教育投入责任的划分不能一刀切,应该区别对待。比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应坚 持“以县为主”;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以中央、省、市为主,以县为辅;国家级贫困县由 中央财政直列预算,实行全部免费的义务教育(范先佐,第7期)。

2、辍学问题。农村中小学的辍学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普九”成果的巩固,而且还 关系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桂建生,第7期)。从调查结果来 看,农村中小学生辍学呈现出一些规律性倾向:(1)从地域分布来看,乡村学校高于城 镇学校,边远山区学校高于乡镇所在地学校;(2)从年级分布来看,初中学生辍学问题 较为严重,特别是初中二、三年级学生的辍学比例相当高;(3)从性别分布来看,有的 认为女生多于男生(杨润勇、王颖,第4期),有的认为辍学率与性别的相关性不明显(袁 桂林等,第5期),这可能与调查范围的选择不同有关。

造成学生辍学的因素有很多,从教育内部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学校教 育质量低,学生学习比较吃力,厌学现象严重(杨润勇等,第4期);(2)课程资源和标准 的“城市倾向”,课程设置的“专业化倾向”,课程决策的“强势群体倾向”(江丽云 、孙利,第2期);(3)学校管理僵化,学生生活单一;(4)学校布局不合理;(5)教育结 构不合理,初中后受教育机会少(袁桂林等,第5期)等。从教育外部来看,农村教育不 足是导致教育质量不高、学生辍学问题严重的重要因素(桂建生,第7期)。关于家庭经 济状况与学生辍学之间的关系,研究者的观点并不一致。有的认为家庭贫困仍是学生辍 学的主要原因之一(袁桂林等,第5期),有的认为学生辍学与家庭经济状况没有直接关 系(杨润勇、王颖,第4期)。

3、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不论是速度还是规模 ,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赵岚,第6期)。但是,流动儿童少年教育经费却成为义务 教育经费中的一个“盲区”(王唯,第1期)。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流动人 口子女的义务教育责任只能由他们户口所在地的政府承担,教育经费随户口流在原地; 而当他们随父母漂流异乡时,由于没有流入地的户口,当地政府也不愿意为他们的教育 “买单”。结果是,他们要么进入条件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要么通过交纳各种“赞助 费”、“借读费”进入当地公立学校。但前者目前还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后者高 昂的费用也使很多学生、家长望而却步(李英,第1期)。

如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要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共同协作 制度,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费问题;政府要给予打工子弟学校必要的扶持和帮助, 而不是简单的取缔(李英,第1期)。有的研究者认为,应通过规范和管理,把民工子弟 学校逐步纳入《民办教育促进法》轨道(王唯,第1期)。

(二)课程改革

1、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总结与反思。自2001年至今,义务教育阶段实施新课程改 革已有三年,取得了不少成果,表现为:教师教学观念与方式有明显转变,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正在生成,多元性、过程性、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课题组,第3期)。开始初步建立起新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编写、选用体系,初 步形成一套有效的实验推进机制(郭晓明,第4期)。但我们还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依然 不少,突出表现为课程资源匮乏,课程改革的地区差异和学段差异明显,乡村地区和初 中阶段课程改革的阻力较大(课题组,第3期)。新课程改革的决策参与机制、教师发展 与资源支持仍需改进(尹弘飚、李子建,第6期)。课程改革实施中容易出现衰减性异变 ,导致课程偏离甚至背离改革的预期目标(石鸥、彭慧芳,第6期)。一些研究者甚至认 为新课改缺乏本土理论支撑,过于理想化(陈培瑞,第6期)。

2、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从2004年9月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进入全面推广实 验阶段,与之相关的研究也成为2004年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1)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存在着“为升学服务”还是“为就业做 准备”之争。研究者认为,无论哪种提法,都存在把高中教育工具化的倾向。惟有把高 中教育定位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或公民基本素养,才能确立高中教育的内在价值, 使高中教育走出工具化的泥沼(张华,第9期)。因此,《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明 确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是对 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定位,高中课程改革必须围绕这一定位展开。

(2)课程内容。高中课程内容的选择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原则。时代性表现为 ,在学科课程中引进鲜活的、有时代感的课程内容,增加新的课程领域或门类,如信息 技术和通用技术教育(李建平,第4期)。基础性不仅体现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且 体现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格完善等。“基础”是因人而异的、高度个性化的,不 是统一规格的、模制化的存在(张华,第9期)。选择性表现为,通过设置模块和提高选 修课比例,扩大学生选择空间;建立学生自定学习计划制度、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学分 制管理制度,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制度保障。选择性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 一,也是最大的亮点之一。研究者认为,选择是一种素质,是一种能力。没有选择的机 会,学生永远不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选择与判断能力(刘坚,第8期)。

(3)课程结构。课程结构包括课程的知识构成、课程的形态结构和课程的课时比例。普 通高中新课程结构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1)设立了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组成的层 次性结构。学习领域和模块的设置,有利于打破学科壁垒(杜以德、孙元涛,第3期), 反映了高中课程的综合化趋势,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课程选择需要。(2 )增加选修课比例。选修课学分增加到28个,其中6个为校本课程选修学分。(3)突出综 合实践活动课的地位。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个指定 领域,学分总数占必修学分总数的近20%,是所有学习领域中必修学分最高的(张华、李 雁冰,第1期)。

(三)教学改革

以自主、合作、创新为基本理念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通过师生之 间的平等对话,实现经验的分享和教学意义的生成(张增田、靳玉乐,第11期)。但这些 教学理念的实现,最终都需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来。

新课程改革针对传统学习方式存在的弊端,提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 多种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从教学实践来看,还存在很 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对各种学习方式的理解还比较模糊、混乱。例如,有的研究者 认为,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程度的递进顺序,学习方式 可以区分为机械接受学习、意义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和研究型学习,其中研究型学习具 有科学家研究创造相同的类型。并据此认为,当前我国从传统的机械接受学习突然转到 研究型学习,跨越了意义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阶段,恐怕有些不切实际(潭顶良、周敏 ,第5期)。有的研究者认为,研究性学习姓“学”不姓“研”,不是游离于课堂教学之 外的“课外活动”,也不是游离于学科教学之外的“高深研究”,它应该作为一种学习 方式引进到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去(方展画,第6期)。很显然,他们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 就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重“研”,后者重“学”。(2)以旧理念包装新方式,有其形 而无其神。比如,探究学习的本质与核心是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但在实践中出现了很 多以接受式学习的基本理念和做法开展探究活动的案例(任长松,第4期)。探究学习不 是为了建构新知识,而是为了验证书本知识是正确的(刘儒德等,第8期)。(3)非此即彼 ,走向极端。新课程要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 不管什么科目,也不管什么内容,一味追求让学生自主、探究,深怕被扣上“接受学习 ”的帽子。研究者指出,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不是完全否定过去的接受学习方式。接受学 习并不都是机械的、被动的、无意义的学习,发现学习也并不一定都是有意义的,也可 能是机械的。我们反对和着力变革的是被动的、机械的、无意义的接受学习,而有意义 的接受学习仍然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韩江萍,第1期)。(4)重形式,轻方法。比如,很 多教师只重视合作学习的形式,而没有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致使合作学习成为低 效或无效的教学的点缀(王鉴,第10期)。

(四)考试制度改革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工作更多的是局部的尝试,没有形成评价考试改革的 整体思路,没有找到评价考试改革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张敏强、刘晓瑜,第3期 )。可以说,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课程改革的“瓶颈”。从2004年《 中小学教育》转载的论文来看,有关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文章有18篇,涉及日常教学 评价、初中升高中考试制度和高考制度三个方面,其中高考制度改革是关注的焦点。

研究者一致认为,走多元化路子是目前高考改革惟一的选择,具体而言:第一,在形 式上逐步实行由全国统一考试向省、市、自治区及大学生自主命题考试过渡,增加考试 次数(胡东芳,第8期)。缩短考试时间,采取抽样考查的办法进行,取消体验和加分的 做法(李重庵,第2期)。国立大学、省立大学、市立大学和民办大学进行分类的独立考 试(朱振国,第10期)。第二,目前高考更多的是考查人的智力或认知能力,所谓的“文 综”、“理综”其实是拼盘(李重庵,第2期)。研究者建议,要注重发挥高考对落实新 课程改革精神的推动作用,在考试内容上从知识立意转向素质立意(胡东芳,第8期)。 改变单一的分数决定方法,把综合评价列入招生评价体系(朱振国,第10期)。第三,实 行“基础课资格考 + 专业相关课高校考”制度,基础课实行全国统考,每年两次,通 过者获得报考“专业相关课”的资格(朱振国,第10期)。第四,政府必须转换职能,退 出大学招生考试领域(李重庵,第2期),把考核学生和录取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大学(朱振 国,第10期)。建立评价考试的中介,把评价考试,特别是考试的功能从学校中脱离出 来(张敏强、刘晓瑜,第3期)。

此外,高考的公平性问题近年来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此,杨东平认为,应该 逐步扩大人口大省和边缘落后地区的录取比例,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逐渐达到各个地区 录取比例大致相等。臧铁军认为,公平性问题应该主要通过加强高等教育薄弱省的财政 投入和调动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来解决,靠国家的名额调剂是不可能满足人们的教育 需求的。简单的一刀切会产生另一方面的不公平。谢小庆认为,政府关注不公平的问题 ,要通过财政部来关注,在决定教育投入的时候,给落后地区多切一点,给基础教育多 切一点,这与考试本身无关(李重庵,第2期)。

展望

从2004年转载的论文来看,教育公平问题依然是基础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与2003年 相比,研究的侧重点开始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探讨转向对农村教育的实践关照。 农村教育是个系统性工程,但现有的研究主要关注农村教育经费问题,而且研究的结论 也大致相同,如: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责任,按东部、中部、西部三类地区 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建立不同的政府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模式等。这一方面反映了研 究者对农村教育的高度关注和共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研究的思路还比较单一。因此, 进一步拓宽研究视角,加强对农村教育的多维度研究,以寻找多样化的解决路径,是我 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课程改革是2004年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头戏。与2003年相比,研究的重点从义务教育阶 段课程改革转向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秉持了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 基本理念,在课程内容方面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在课程结构方面更加凸显学生的 课程选择权。但在课程实施的细节设计方面,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如何重建 教学管理制度以适应课程结构的选择性要求?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以整合教学资源?如何指 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等等。

此外,新课程改革也引发了很多人对教育质量的担忧,这已成为课程改革的最大制约 因素。因此,如何重构基础教育质量观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教育评价方式上,目前大多 数学校在日常教学评价中,都增加了档案袋评价、真实评价等具体质性评价手段,这对 于引领教学方式的转型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与学校课程改革间的 衔接仍处于调整阶段(调查小组,第3期),致使很多学校在课改中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 境地。高考制度如何重新设计,使其既具公平性,又能体现课改精神,也是我们今后需 要关注的问题。

标签:;  ;  ;  ;  ;  ;  ;  

基础教育研究年度发展报告--2004年中小学教育论文转载统计与分析_课程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