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理疗科 山东 青岛 266400)
【摘要】目的:分析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颈性眩晕患者参与本次试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颈椎手法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相比于对照组(80.0%)更高,组间对比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性眩晕中具有确切疗效,且安全性较高,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性眩晕;推拿;针灸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1-0226-02
颈椎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颈性眩晕是其主要临床症状,会给患者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1]。中医在治疗颈性眩晕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针灸推拿疗法在治疗颈性眩晕中具有确切疗效,受到患者一致好评。本次试验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0颈性眩晕患者未研究对象,就针灸推拿对其治疗效果作如下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0颈性眩晕患者参与本次试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性、女性各有23例、17例;年龄介于20岁至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5±4.4)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照组中男性、女性各有21例、19例;年龄介于22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1±4.6)岁。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上述资料相比P>0.05,试验可行。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指导患者取坐位,伸直头颈,采取1.5寸长的毫针针刺其风池、肩井、印堂、太阳、颈夹脊等穴位,进针深度为1至1.2寸,针刺位置靠近脊柱,进针速度不可太快,留针时间为30分钟。需注意的是在留针时需温针灸风池穴,以改善患者头部血液循环,针灸颈夹脊穴时应间隔5分钟行针。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颈椎手法推拿治疗,指导患者取端坐位,此前推、揉、拿等手法对患者颈部进行按摩,之后点压阿是、风府、肩井、风池等穴位,每个穴位点压1至2分钟,但需控制好按压力度。在推拿完肩背部和颈部指导患者取仰卧体位,用枕头垫高头部,使头颈部成45度角,向上牵引患者头部,持续1至2分钟后向各方向小幅度旋转头部,每次推拿时间为30分钟。两组患者均在持续治疗7天后休息3天,之后再接着治疗7天,共治疗3个周期。
1.3 评价标准
1.3.1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治愈:患者在治疗后各项症状消失,且随访期间未复发;显效:患者各项症状基本消失,颈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各项症状有所改善,随访期间未复发;无效:患者各项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出现恶化[2]。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对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相关试验资料采取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对两组患者的同类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分别开展t值和χ2检验,在P<0.05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比较P<0.05,详见表。
2.2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
3.讨论
颈性眩晕是因各类因素引起的椎—基地动脉供血障碍,患者多可见恶心、呕吐、眩晕、颈椎活动障碍等临床症状,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椎动脉交感神经刺激、颈椎失稳等机制相关。中医将颈性眩晕归入“痹证”“眩晕”的范畴,多因筋脉失养、气血不荣、肝肾亏虚、复感外邪等引起,其治疗原则为活血通络、荣窍定眩。通过推拿按摩能有效缓解患者局部痉挛,减轻椎体炎性反应和水肿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脑部供血供氧,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针灸治疗则可扩张椎动脉,缓解局部痉挛,维持颈椎力学平衡。本次试验结果显示,针灸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总有效率达95.0%,明显高于单用针灸治疗的患者,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本次试验结果类似于姜海波[3]的试验结果。
可见,针灸推拿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安全、有效,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红梅,侯新聚,熊伟.手法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探讨[J].当代医学,2017,23(25):59-60.
[2]孙庚.推拿针灸结合治疗颈性眩晕46例[J].内蒙古中医药, 2016,35(13):130-130.
[3]姜海波.针灸推拿综合治疗颈性眩晕应用价值探讨[J].医学信息,2016,29(21):194-195.
论文作者:李元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症状论文; 两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颈椎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