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园园 张静 许静云
(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东院五楼PICU科 475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503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以住院期间抗生素治疗同时应用培菲康的患儿为预防组(270例),仅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233例),分别观察治疗第1、3、5、7 天时腹泻的发生率及小儿继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第1、3、5、7 天时腹泻的发生率,预防组分别为2.%、7%、25%、30%,对照组分别为3%、26%、61%、84%,3、5、7 天时腹泻的发生率在2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组与对照组继发性腹泻临床疗效分别为94%、62%,2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 培菲康能降低降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病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腹泻;小儿肺炎
肺炎是小儿呼吸系统感染引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严重威胁婴幼儿生命与健康,其继发腹泻的发生率为25-52.9%[1],这不仅加重患儿病情、延长患儿住院时间,又增加发生其他类型的获得性感染的潜在危险及全身多器官并发症,从而增加患者的社会负担及医疗费用。因此,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小儿肺炎继发腹泻,能改善其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并减轻患儿家庭社会经济负担,有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本研究评价应用微生态制剂防治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为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至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肺炎患儿503例,肺炎诊断标准见文献[2],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诊断标准:临床上有典型的呼吸困难表现,肺部有细湿啰音或肺部啰音不明显但胸部X线检查有炎症性改变, 住院72h后出现排便次数增多至每日3次以上和(或)粪便性状改变。排除标准:入院时或入院后72小时内有腹泻,患儿有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先天性胃肠道畸形、免疫缺陷、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感染及传染病等。其中男262例,女241例;年龄1月-12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治疗方法
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及对症治疗。预防组患儿于住院治疗开始且尚未发生腹泻时即预防性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当发生腹泻后,继续给予培菲康治疗;对照组肺炎患儿在住院治疗发生腹泻后,才开始应用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治疗,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疗效评价
观察两组患儿腹泻前的住院病程、每天腹泻次数、性状、腹泻病程及转归等情况。继发腹泻的转归判断[3]如下:显效:治疗后患儿脱水纠正,一般情况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大便外观成形或软便,次数正常(≤2 次/天);有效:治疗后患儿脱水纠正,一般情况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性状明显改善,次数、水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但尚未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后患儿脱水有所纠正或无纠正,一般情况未见好转,大便性状没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大便次数较治疗前无明显减少或增加。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发生率
对两组病例依据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诊断标准于治疗第1、3、5、7 天观察继发性腹泻发生率,预防组腹泻与无腹泻在治疗第1、3、5、7 天分别为5例(2%)与265例(98%);18例(7%)与252例(93%),68例(25%)与 202例(75%);81例(25%)与189例(70%)。对照组腹泻与无腹泻在治疗第1、3、5、7 天分别为8例(3%)与225例(97%);61例(26%)与172例(74%),142例(61%)与 91例(39%);195例(84%)与38例(16%)。预防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第3,5,7天时腹泻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临床疗效
对对照组、预防组发生继发性腹泻病例治疗72 h 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对总有效率进行比较,预防组入选270例,显效187例,有效67例,无效16例,总有效254例(94%);对照组入选233例,显效61例,有效83例,无效89例,总有效144例(62%)。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肺炎是严重威胁我国儿童健康及生命的常见、多发疾病。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是肺炎患儿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尤其多见于年小的婴幼儿,使小儿肺炎的并发症增加,病情迁延不愈,增加患儿住院时间。小儿肺炎继发腹泻常规的治疗方法有限。微生态制剂又称益生菌或者生态制剂, 它是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由调整微生态群落结构, 保持微生态平衡,从而帮助纠正生态失调、紊乱,提高健康状态的益生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制成的制剂[4]。微生态制剂的主要作用机理是以菌制菌、恢复肠道内菌群平衡、调整菌群失衡、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增强机体抵抗力而治病[5]。本研究对270例肺炎继发腹泻患儿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培菲康治疗,并与单用抗生素治疗进行比较,结果在小儿肺炎治疗第3、5、7天,预防组继发性腹泻的发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 01),预防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 01) 。表明培菲康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发生率。
因此, 对肺炎患儿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同时使用培菲康来预防和治疗,将有助于降低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发病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唐秋雨, 林滨榕.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相关因素分析及微生态制剂的预防作用[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5, 20(12):732-734.
2.李毅. 儿科疾病诊断标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1:167-200.
3..吴少祯. 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M].中医药出版社,1999,(12):588.
4..江超雄, 陈芝琴, 王慧, 等. 微生态制剂预防小儿肺炎继发腹泻的研究[ J ]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 20) : 2370- 2372.
5.雷涛,冯方方.甘草锌联合蒙脱石及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40例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6(19):2584-2585.
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东院五楼PICU科 李园园 475000
论文作者:李园园 张静 许静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肺炎论文; 小儿论文; 患儿论文; 制剂论文; 继发论文; 生态论文; 疗效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