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与指标结构_农业论文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与指标结构_农业论文

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及指标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特征论文,指标论文,结构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实质与特征

自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以来, 人们对可持续农业的提法很多,国内外有十多种不同的提法,至今尚无统一的概念。其中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美国Nabraska州合作推广系统认为“可持续农业是一种经营战略的体现结果,它帮助生产者选择品种,确定土壤肥力对策、种植制度、耕作方式、轮作方法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其目的在于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保证生产与盈利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认为可持续农业是“在不破坏或甚至提高农业所依赖的资源基础的同时,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的农业系统。”发达国家根据其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认为可持续农业在战略上应强调资源、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农业成为一种无污染产业。

我们认为,持续农业的实质,是不再仅以环境质量或生态平衡作为唯一的或首要的目标,而是把保护和提高资源基础与满足人类需要相结合,建立起生态合理、经济可行,社会可接受的农业生产方式。从而,持续农业是在保护与农业有关的资源质量,提高资源生产力的基础上,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要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它既包括协调人与自然的农业发展的宏观战略,也包括实现这一战略的微观的农业技术体制,持续农业的核心是保证资源健康地、可持续地满足人类的需求,即保证可持续农业的可持续性。

之所以对持续农业的涵义有十多种不同的提法,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在对可持续性的认识上有差异。我们认为可持续性有如下一些特征:

1.层次性

持续农业的研究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而农业生态系统是多层次的,从而决定了可持续农业的可持续性具有多种层次。具体可分为:

(1)农学上的持续性, 即保证农田系统有保持土地生产力长期而持续的能力。

(2)微观经济上的持续性, 即保持最基本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如农户)长期运营具有经济效益的能力。

(3)生态上的持续性,即长期保证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的能力。

(4)宏观经济上的持续性, 即区域性(或国家)的农业生产系统在国内外市场上长期保持竞争的能力。

以上四个不同层次的可持续性定义不同,衡量的方法也不一样,其综合评价代表相应层次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

2.多元性

由农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决定了可持续性具有多元性特征。多元性特征包括以下几个含义:

(1)目标度量上的多元性, 有人提出用绝对复合价值(即总收益减去生产成本和生态成本)和相对复合价值(即总收益除以生产成本和生态成本之和)来度量,也有人提出用复合价值有关的正负性、递减性、协调性和稳定性来度量其持续发展与否。

(2)评价指标上的多元性。 可持续农业的可持续性不能仅以简单的生产力或产量作为其评价指标,应建立包括有关评价人类需求、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多方面评价指标的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如在有关资源基础的评价指标中应包括:土壤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指标;有关描述系统本身特征评价指标中应包括:技术管理、社会经济管理、技术性能等指标;有关受该系统影响的其它系统特征的评价指标中需包括:乡村工业、森林、野生植物等指标。

3.长期性

可持续性的多元性特征决定其评价指标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从而确定了对可持续性研究的长期性。比如我国持续农业在保持行之有效的传统农业技术的同时,不仅不能排除而且还需充分合理利用人工合成化肥、农药及农用机械等现代工业产品,把传统的农业技术与现代适用的技术、新兴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使之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同时,能避免工业化农业的弊端,这将是持续农业技术体系中需长期研究的课题。另外,可持续性要求农业生产长期地持续发展,不仅在当代,而且要能保证今后几代人甚至永恒的连续持久的发展。

4.时间性

持续农业的可持续性应充分考虑时间因子,尤其是应把生产力放到时间坐标中去分析比较,不仅要考虑起点时间与起始生产力状况,而且要考虑在某个时期满足人类对某些产量水平的需求状况。确定合适时间尺度和衡量标准是正确判断可持续性的基础。

二、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指标类型

基于以上认识,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涉及范围很广,但它又不是以往各个领域统计指标的简单罗列、集合和叠加,而应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同其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一样具有描述和评估的功能,因此可分为两大类指标,即描述性指标和评估性指标。

人类通过农业生产活动向环境获取了发展所需的资源和能源,又通过生产和消费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而资源和环境质量状况又影响着人们的获取与排放,人类为了向环境获取更多的资源和能量则采取一系列的对策,这些活动构成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四大系统——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这里“资源”指当前可供人类利用的自然物质,如水、土地、森林等,“环境”指自然对人类发展的支持能力,包括生态平衡、纳污能力和自净能力等。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性指标是指用来表示这四大系统发展状态的指标,而评估性指标则是用来评估四大系统相互联系与协调程度的指标,即评价可持续发展状态、可持续发展程度及不同的指标数值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的指标。所以要考虑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考察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是否达到了四大系统的相互协调,而要衡量协调发展程度,又须通过一系列指标体系才能完成。

相对而言,描述性指标易于建立和获得,而评估性指标的建立目前尚缺乏理论基础,同时也缺乏足够的实证来检验,目前还处于探讨阶段。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成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按其内容划分,由以下四部分共47个指标构成。

(一)社会指标

社会指标主要反映农村人口的规模、变化趋势、素质及生活质量等,主要指标有:(1)人口自然增长率;(2)人口平均寿命;(3 )成人识字率;(4)农业人口每百人受过中技以上教育人数、 每万农业人口农技人口数;(5)农业科研经费占GDP之比重(%);(6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农业人口比重;(8)农村劳动力就业率;(9 )农村劳动力剩余率;(10)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劳动力比重;(11)农村电话普及率;(12)农村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人均和地区);(13)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及比率;(14)每平方公里运输线长度。

(二)农业经济指标

农业经济指标主要反映农村产业结构状况、农业经营效果、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程度等,主要指标有:(1)农业投入产出率;(2)农业劳动生产率;(3)主要农产品单产;(4)农产品商品率; (5)农林牧副渔产值比重;(6)农村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7)农业机械总动力;(8)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9)农产品出口换汇成本。

(三)资源指标

这里仅指农业生产中所涉及到的自然资源。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其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数。主要指标有:(1 )人均耕地面积及变化率;(2)人均森林面积及变化率;(3)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4)森林覆盖率;(5)绿地面积率;(6 )复种指数;(7)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8)自然保护区面积;(9 )物种多样性;(10)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有效浇灌面积;(12)旱涝保收面积;(13)耕地灌溉面积百分比;(14)机耕面积。

(四)环境指标

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是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程度的重要指标。主要指标有:(1 )污染治理费占GDP的比重(%);(2)污水排放处理率;(3 )农村饮用水卫生程度;(4)大气SO[,2]指数值;(5)土壤pH指数值;(6 )农药施用量及施用强度;(7)地膜使用量及覆盖率;(8)水土流失面积及变化率;(9)沙化土地面积及变化率;(10)草原退化面积及变化率。

标签:;  ;  ;  ;  ;  ;  ;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与指标结构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