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电价改革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电价改革是以市场为重要导向,通过政府对电力价格的调整、重建以及完善,实现电价改革,以此有效的打破以往电力统一购买统一销售的局面,避免出现电价垄断。笔者针对电价成本构成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关于电价改革方面的建议,希望有助于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价改革;成本构成;有效策略
引言
目前,我国销售电价按用户类别分为居民、农业、工商业三大类,其中居民电价最低,工商业电价最高。理论上,居民用户接入电压等级低、用电负荷分散、输送距离长,且大多在电力需求高峰时用电,供电成本是所有用户中最高的,工商业用户供电成本最低。
一直以来,我国居民用户维持在较低电价水平,在可获得公开数据的美国等37个主要国家中也处于最低水平,低于其真实供电成本,主要是由工商业用户承担着交叉补贴。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及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居民可支配收入较少,对居民用户执行较低电价,有利于保障基本民生需要,对居民生活逐步实现电气化,便捷使用清洁高效能源,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活力逐步释放,我国经济发展呈高速增长,面对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耗和过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我国开始实施节能减排宏观调控,2012年全面推行居民阶梯递增式电价,即随着用电量的增多,电价水平与之相适应提高,在保障绝大多数低收入居民群体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对奢侈用电采取一定的价格管控措施,有力推动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商业用户电价交叉补贴负担。
近几年,我国居民用电量保持每年两位数的高增长,而工商业用电量呈低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状况,工商业用户实际承担对居民用户的电价交叉补贴总额持续增加、负担加重,迫切需要完善现行居民阶梯电价政策,既要保障好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需要,又要实实在在减轻工商业企业负担。
一、电价成本构成
(一)发电费用发电费用是电价成本构成的一个基础部分,发电费用就是发电厂机械设备的相应折旧费用。对发电费用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掌握,对整个电价成本构成的分析具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性,并且可以及时的发现发电费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此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同时结合对发电费用的细致分析,提出电价改革策略,以此促进我国电价改革。
(二)输电及其送电费用输电及其送电是满足电力用户用电需求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电力企业较为注重输电以及送电效率的提高,以此有效的降低输电。送电过程中电力势能的消耗,以此有效的控制输电及其送电成本费用,从而利用输电以及送电成本费用有效分析,推动电价改革的进程。
(三)配电费用配电费用在电价成本中占有着较大的比重,配电费用为一个具有变动性的成本,在配电的过程中,无论是配电技术上还是配电管理上都会产生一定的线损费用。在具体的配电过程中,还会产生配电设备折旧费以及变电费用维护费等等。在配电过程中,设备的稳定工作也是保持配电费用稳定的重要保障,并且配电费用对电价改革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用电费用在分析用电费用的过程中,应该以电力用户的成本为重要切入点,其主要内容包括:电力用户电表的折旧费用、查表费用、抄表费用以及计价费用等等。结合这些内容对用电费用这一方面的成本进行详细的分析,能够对电价成本的构成有进一步的了解。在用电成本中,电力企业可以向电力用户合理的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以此为用电费用的稳定提供一份重要保障,同样,对用电费用进行详细的分析,有利于推动电价改革[1]。
二、电价改革的建议
(一)科学的、合理的明确输配电价
科学的、合理的明确输配电价格,电力企业的电力成本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这样更加有利于电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明确输配电价方面的相关建议包括:
第一,将与电网具有一定关系的资产进行明确界限的划分;
第二,加强与电力企业所在地发改委以及物价局的交流与沟通,尤其是在明确相关测算指标以及参数方面更应该及时与这两个部门进行沟通,另外还应该结合电力企业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电力企业的发展目标科学的、合理的明确输电价。
第三,在科学、合理核定相关电价技术指标以及参数时,应该对电力企业中有效资产短缺这一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不然一旦电力企业出现有效资产不充足的情况时,就很容易出现降低输配电价的问题,这将对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第四,运用电价成本收益分摊的方法明确分类电价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电价成本以及电力用户的电价承受能力等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明确电价。从而促使分类电价不仅可以体现出电力势能的稀缺以及电价成本的大小,同时还需要确保其在电力用户承受范围内。
(二)加强对上网电价的管理
上网电价由两部制电价决定,由我国政府决定上网电价的容量电价,由市场竞争决定上网电价的电量电价。电力企业应该结合市场情况建立完善的上网电价机制,以此体现出电力资源的稀少和短缺以及环境成本等。针对上网电价的管理的建议包括:
第一,将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在上网电价管理中落到实处,以此及时解决由于发电成本上升而造成煤电价格短期内上浮的问题;
第二,结合电厂造电成本的降低、发电厂耗煤量的下降等情况,对上网电价进行合理的调整,优化电源结构;
第三,坚持优化电源结构的原则,科学的明确各种类型的上网电价,促进全社会电源结构的转化;
第四,现阶段,对上网电价进行调整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应该加大研究火电机组竞争机制的力度,通过对市场化产品竞争价格模式的借鉴,合理的构建火电机组竞争机制,从而加强对上网电价的管理。
(三)推进销售电价市场化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其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销售电价市场化随之不断的推进。推进销售电价市场化的具体建议包括:
第一,对销售电价的结构进行科学的重新调整,各个电力用户都需要对供电成本进行合理的、公平的分担;
第二,充分发挥销售电价市场化的灵活性作用,科学的配置电力资源,以此促进电力用户的用电合理性。结合各个地区不同的电力供求和需求情况以及电力用户具有弹性的电价需求情况,加大销售电价的推行力度。
第三,构建上网电价与终端销售电价联动机制。在电力市场开放中,销售电价应该充分体现市场的需求,以及我国政府对销售电价的影响。另外,还应该针对销售电价进行定期的校对和核查,以此推进电价改革;
第四,加强对销售电价的监督与管理,销售电价与电力市场用户的需求以及用户切身利益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应该加强对销售电价的监督与管理,以此为销售电价的公平性、透明性提供重要保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结合现阶段我国电价的情况,通过细致分析电价成本构成,不仅可以及时发现电价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对电价改革具有着推动的作用,并且对电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电价改革创新中降成本的思路与效果分析[J].柳倩.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4).
[2]电价改革的目标与进程——专访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刘振秋[J].沙亦强.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21).
[3]人民日报:攻破电价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J].变频器世界.2016(08).
[4]电价改革须解决核心问题[J].张安华.广西电业.2012(Z1).
[5]国外电价改革及启示[J].王霞,王丽萍.浙江电力.2003(03).
论文作者:杨慧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电价论文; 成本论文; 电力论文; 费用论文; 用户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工商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