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李燕发

水资源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李燕发

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摘要:水资源质量的监测可以让人们充分了解水体情况,保证生活及生产用水安全,当然,监测结果必须要确保数据真实可靠性为前提。水资源质量监测主要对水体各种污染物及浓度、趋势等进行监测,供主管部门决策所用。本文主要对水资源质量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监测;关键技术;问题;措施

引言

水资源质量监测的步骤涉及到多个程序,采样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对监测结果有着直接影响作用,因此,采样应把信息完整性及尺度适宜性作为抽样点确定的依据,存放于稳定的环境,避免样品被二次污染及发生化学反应等;另外试剂分析时需要用到的容器,如烧杯、试管等,应该对其彻底清洗,保证仪器内部没有残留杂质,确保监测结果不受影响。

一、水质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水质监测运用技术趋于多样化,化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等均是较为常用的技术类型,但它们普遍存在问题。

(一)配套监测设备不够全面

采样时,采样点不应局限于河道,水库也应作为关注对象。水库采样需要租用船只,风雨等因素使得采样难度加大,水样采集器中的水质就会发生变化,所以监测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难以保证。当前,水样保存和采集缺少明确的规范,比如采用直接观察法对可见物质进行监测时,水中物质具体应该怎样定性描述并不规范。

另外,很多水质监测点距离实验室较远,水样可能无法在 24 h 内监测,所以水质监测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无法保证其监测的准确性。监测化学需氧量时,若监测时间过长,水质监测质量无法保证。很多地方的水质监测站基础设施落后,只能有效监测表面水环境,没有办法做好深水环境的监测,这就使得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保护出现严重的滞后性,水质监测的作用被大大削弱。

(二)监测技术规范性有待提高

当前,水质监测控制整体不够规范,部分工作人员没有理清思路,盲目处理复杂问题,严重影响水质监测结果。例如,技术人员在监测时会忽视平行试验、加标回收试验等,导致数据具有偶然性,使得监测结果存在误差。再如,在高浓度水样监测中,超标峰值吸光度的水体样本稀释往往会被忽视,而是直接利用曲线来进行浓度值的最终计算,这就使得计算结果、实际浓度有着很大的差距。

(三)监测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

当前,部分水质监测人员无证上岗,其没有办法独立进行监测数据上报,要在主任审核后才可以上报,导致地方性水质监测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水资源质量监测控制解决措施

(一)加强水质监测配套设施建设

水质监测配套设施包括供电设施、通信设施、给排水设施和其他辅助设施。水质监测站在建设时就应该考虑到这些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要严格按照相应标准来进行。例如,采水管设施的建设,其管路进入站房的位置应该是仪器安装墙面下方,并设 DN150 的钢保护套管或 PVC 管,确保保护套管高出地面 50 mm。

(二)引入先进的水质监测技术,使得水质监测更为规范

先进的监测技术是实现监测规范化的一大关键因素,例如,水质监测站可以引入水质移动监测系统,利用现场水质参数分析仪、移动监测车、GSM 系统、GPS 系统等实现移动式的水质质量监测。另外,可以构建相应的监测系统,如图 1 所示,利用传感器将水质自动分析仪结合在一起,进行水质实时监测,避免不规范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图 1 水质监测系统

(三)加强水质监测人员专业化培训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被运用到水质监测中,这就要求监测人员具备相关知识。水质日常监测期间,应该积极组织水质监测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相互交流经验,有效提升监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例如,当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监测氨氮含量时,水样中往往含有一些悬浮物、金属离子等,它们均会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此时就需要消除水样中的杂质,而通过专业培训,操作人员认识到硫代硫酸钠溶液可以达到目的。也就是说,专业化、系统的培训能够使水质监测人员掌握复杂的监测方法,进而实现规范性操作。

三、确保水质监测质量的关键技术分析

(一) 采样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在对湖泊、河流进行水质监测时,要对采样点位置、断面进行科学布设;对于工业废水,人们应该全面了解工艺流程,选取较为有代表性的时间点去采样,这样就能够保证水样的完整性。采样时要根据样品类型选择适宜的方法,其间应该做好现场平行样、空白样的采集工作。对于现场需要进行监测的项目,应该按照操作要求进行规范性操作,操作时还应该做好记录。对于那些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监测项目,需要先对采集水样进行预处理,之后进行具体操作。预处理的方法要适当,处理时要保证平行样和空白样的操作过程一致。

(二)样品的保存和运输技术

采样完成后,需要马上将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样品运输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样品盛放容器的损坏,送到实验室后要做好记录和登记工作。如果样品存放时间过长,可能会因为细菌、温度等的影响而发生物理、化学等变化,这会对水样浓度等产生影响。所以,在水质监测中,样品保存非常关键,监测人员应该严格遵守实验室样品保存的规定,采取适宜的措施做好样品保存工作。样品的存放地点应该和热源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直接照射阳光,冬季时应该采取保温措施,避免样品结霜。

(三)实验室样品分析关键技术

分析和监测样品之前,要保证实验室环境不会给样品带来任何污染,实验室应该配备通风橱,操作时若有挥发性药品,则需在通风橱中进行监测。为了保证监测质量,应该对平行样、空白样、回收率试验分别进行技术控制。①平行样品监测的关键技术控制。水质监测期间,随机误差的测定是必要的,其属于无法避免的测试内容。所以,水质监测时应该增加平行样本的测定,这样就能够通过两组甚至更多组来对样品进行测试,有效避免随机误差而出现干扰现象。通常,样品分析时采用平行样本来测定试验结果,保证操作规范,样品符合相应标准;②空白样品监测的关键技术控制。样品监测期间,为了保证监测质量,还需要设置空白样,其目的是有效规避试验中添加试剂而影响试验测定结果。监测的空白样是用纯水来代替样品,整个监测过程应该和水样监测完全一样;③回收率试验的关键技术控制。回收率试验针对的是水样浓度处于一定范围的标准液,将此种样品、原水一起加入水样中进行测定,此种试验方法能够保证待测物定量回收。

(四)精密度保障技术

一般来说,检验时需要按照仪器 3 倍检出限浓度来配制标准溶液,当检出限等于或优于设备检出限时是合格的,标准曲线分别对 10%、20%、40%、60%和 80% 进行检验,若是一般的污染检测因素,则应该利用标准样品进行仪器的准确度审核,审核时要将相对误差控制在 ±15% 以内。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资源质量监测控制工作的内容比较多,如采样控制、实验环境控制、试剂分析影响控制等等,但在监测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环境监测工作者继续努力完善,切实做好水资源质量监测中的采样、样品保存和运输、实验室样品分析等工作,提升环境监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王军 . 铜川市水环境监测问题与对策研究 [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2]金卫斌,薛莲,艾天成,等. 湖北四湖流域排水沟渠水质指标的因子-聚类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5,(12):3033-3035.

论文作者:李燕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5

标签:;  ;  ;  ;  ;  ;  ;  ;  

水资源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李燕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