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李孝良

普外科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李孝良

李孝良(咸宁市咸安区官埠桥镇卫生院 湖北 咸宁 437000)

【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1 月我科收治的阑尾炎患者47 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其普外科常规治疗护理;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中47 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6.7±11.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6.9±6.7)ml、平均排气时间为(17.3±2.9)min、平均住院时间为(4.8±1.3)d;且47 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优者31 例,效果为良者14 例,效果一般者2 例,效果为差者0 例;治疗优良率为95.74%。结论:及时有效的治疗是确保急性阑尾炎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所在,因此一旦确诊患者属于急性阑尾炎,医护人员要及时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并给予患者相应常规护理,从而挽救患者生命,预防患者术后感染。

【关键词】普外科;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18-01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疾病,通常因胃肠道疾病、细菌感染以及阑尾管阻塞造成[1]。阑尾炎尤其是急性阑尾炎患者发病时常出现剧烈腹痛、发热、呕吐等症状,再加上急性阑尾炎发病急、病情进展快,因此若不及时就医治疗则有可能造成阑尾穿孔,引起患者死亡[2]。近年来,急性阑尾炎已经成为普通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而且普外科对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为进一步了解普外科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疗效,本文结合我科工作实例进行了对比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1 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阑尾炎患者47 例为研究对象。47 例患者中,男性27 例,女性20 例,年龄在18~7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2±8.4)岁;病程在6~24h,平均病程为(12.7±1.9)h。同时,47 例患者中34 例存在右下腹痛,11 例存在转移性右下腹痛,2 例存在脐周痛。另外,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意识清晰,能与人自主交流,能够主动配合手术治疗,对本此研究均签订知情同意书[3];并且本研究47 例患者经入院评估后,均适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1.2 方法1.2.1 入院后处理 患者入院后,首先对患者症状进行观察,并对向患者家属了解患者发病诱因、发病时间等,从而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其次,患者入院后立即对其进行抗感染、脱水补液及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处理;最后,准备进行手术治疗。

1.2.2 术前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在手术进行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心理辅导,及时给予患者安慰与鼓励,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焦虑心理,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其次,做好手术前各种准备,包括: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饮、准备手术区皮肤;进行血常规、血糖等检查;密切观察患者术前症状变化,随时准备进行急诊手术。

1.2.3 术前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要向患者讲解有关急性阑尾炎的知识,包括发病机制、手术步骤、术中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主任以及护士长等医护人员的姓名、履历等基本资料,介绍病区环境,从而使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确保其主动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另外,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方式及联系呼吸操,使患者学会缩唇呼吸,指导患者有意识咳嗽,从而减轻因呼吸及咳嗽引发的痛苦[4]。

1.2.4 微创小切口手术方法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②在患者右侧腹部麦氏点处做切口,切口大小为1.5~2cm;③一次剥离各组织,并置入拉钩以暴露阑尾;④在肉眼可见阑尾的情况小,在确保不触及盲肠管的情况下,使用软圆钳缓慢夹起阑尾,将阑尾及系膜充分拉出;⑤按照常规方法,切除阑尾病变部位,然后将剩余部分放回腹腔内;⑥用纱布清除阑尾周围渗液后,开始缝合;缝合时只需在腹外肌腱膜间断处于腹膜间断除缝两针,在皮下组织以及皮肤各缝合一针即可。

1.2.5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护士要帮助病人去斜坡卧位以减轻手术创口疼痛;定期且及时更换伤口辅料,保持伤口清洁,避免伤口受到感染,定期换药;患者肛门排气后才能进食,起初要食用富含营养的流质食物,随后逐渐增加半流质及固体食物;护士要秉承少食多餐的原则指导患者饮食,禁止患者食用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护士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以加快并发症的好转。

1.2.6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必要指导,包括:指导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相关伤口感染预防常识,叮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暴饮暴食,养成细嚼慢咽的良好饮食习惯等。

1.2.2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4] ①观察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②根据相关文献,将本研究临床疗效分为优(术后未出现并发症,腹痛、发热等症状小时,并且在24h 内排气)、良(出现轻微并发症,相关症状得到显著改善,24h 排气)、一般(出现较严重并发症,相关症状有所缓解,24h 排气)、差(出现严重并发症,相关症状无改善或加重,24h 未排气)。治疗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资料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 x± s)的方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患者手术结果分析 研究发现,本研究中47 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6.7±11.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6.9±6.7)ml、平均排气时间为(17.3±2.9)min、平均住院时间为(4.8±1.3)d。

2.2 治疗效果分析 经分析发现47 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为优者31例,效果为良者14 例,效果一般者2 例,效果为差者0 例;治疗优良率为95.74%。

3 讨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外科手术逐渐成为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主选方法之一[5],同时阑尾切除手术也是外科医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手术技能。然而,由于该手术过于普通,因而导致部分医生忽视了手术的危险性与并发症,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6]。对此,我们有必要对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本研究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并且在术前、术后还给予患者相应护理,包括: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生活指导等。

经研究发现:47 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治疗优良率均与主流研究结果相符。

本文研究表明:及时有效的治疗是确保急性阑尾炎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所在,因此,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急性阑尾炎的重视,一旦确诊患者属于急性阑尾炎,医护人员要及时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并且在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包括病情观察监测、心理护理、生活指导等处理措施在内的护理,从而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 杨石先.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13(1):114.[2] 孙雪峰.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治疗临床研究[J].药物与人,2014,22(7):122.[3] 黄向东.急性阑尾炎72 例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09,31(18):56.[4] 苏永红.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探析[J].现代养生,2014,13(16):112.[5] 王绍东,陈文秀.急性阑尾炎手术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9(12):18-19.[6] 秦明.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治疗临床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4(3):93-94.

论文作者:李孝良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3

标签:;  ;  ;  ;  ;  ;  ;  ;  

普外科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李孝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