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培养--四省、区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及其对高中教学的启示_地理论文

地理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培养--四省、区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及其对高中教学的启示_地理论文

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四省区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及对高中教学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养论文,学科论文,启示论文,四省论文,地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四省区试题存在的共同特点

试题内容覆盖面广,考试难度有所降低。和往年相比,今年广东、山东、宁夏、海南四省区的高考地理试题知识点覆盖面很广,但难度没有大起大落,在平稳中略有下降,没有偏题或怪题,着重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基本取向,充分体现了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尽量避免死记硬背式的试题。

例如广东卷,全卷以中等难度题为主,整卷难度比2006年有所下降,考试内容覆盖了考试大纲规定的全部必考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试题没有牵涉到任何一个版本教材上的具体案例,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

图表形式多样化,注重考查读图能力。图表是地理学科的基本表达方式,从四省区高考地理试题来看,图表的地位更加突出,而且呈现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广东卷共有32幅图表;海南卷共有17幅图表;山东文综卷地理题目共13道,其中图表达17幅;宁夏文综卷地理题目共13道,图表共9幅。图表类别涉及曲线统计图、柱状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过程示意图、原理示意图、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温线图、城市规划图、地质剖面图、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三角坐标图,还有各类过程统计表或区域比较表格等。

试题中的图表不但形式多样,而且注重图表信息的组合。例如区域图与局部图的组合、景观图与文字材料的组合等,这些都对考生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能够根据地图叙述地理事像和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归纳和总结,另一方面还要求考生能够对图表信息中的隐性信息进行提取和对无效信息进行排除,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面对纷繁复杂的图表,考生要从“读会图”转变到“会读图”,掌握好读图方法。

题材时代感强,体现地方特色和社会热点。人地关系和环境问题是地理学科永远的热点,今年四省区地理试题在材料选取、情境设置等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以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以当前的环境、资源和人口问题为中心,以区域环境为背景,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社会、民情,体现学以致用、体现培养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试题取材广泛,不仅增加了试题的可读性,而且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试题综合性强,注重对考生思维层次的考查。教学目标可分成六个层次,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学习过程,即认知性思维——理解性思维——评价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相应地,地理考试大纲中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也有四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

学习的层次性决定了考查的层次性,在2007年地理高考中,地理新课程的一些理念正在逐步凸显。探究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之一,这一理念在四省区试题中的非选择题部分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广东卷的第32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云贵高原区域特征分析,问题设置如下:

(1)根据图16,在__m之间的地域,人口密度与海拔增加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在图中所示的5个海拔区间中,与人口密度负相关最明显的是__m的区间。(4分)

(2)根据表2可知,G省农业人口密度与地形坡度呈显著负相关的两个坡度范围是__和__;在这两个坡度区间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填正确项字母)。(5分)

A.土地开垦过度 B.环境(植被)遭受破坏 C.降水丰富 D.修建梯田 E.地表崎岖

(3)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果建设同等级的高速公路,单位里程造价最低的地区是(填正确项字母)。 (2分)

A.云贵高原B.珠江三角洲C.华北平原 D.山东丘陵

(4)分析云贵高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及其对策。 (7分)

从问题的设置中,看出第1、2小题主要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主要读懂图表,便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第2小题的最后一问——水土流失的成因和第3小题影响高速公路造价的自然因素在材料里没有答案,要求考生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分析然后得出正确结论,显然是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4小题分析云贵高原经济发展的优、劣条件,考查学生能否知道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地形条件、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交通因素等方面去分析,要求考生能准确、辩证、历史地对事物进行描述和阐述,体现了“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最后为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是对考生更高层次的要求,需要考生运用地理事实材料简要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或解决地理问题,在回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得到充分体现,实为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类似的题目设置在其他三省区的试卷中同样得到体现。非选题部分材料多取材于生产生活实际,设问角度灵活多样。要求考生拓宽思维和知识延伸,多角度全方位思考。答案增强了开放性,评分说明鼓励考生创造性地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难度由浅到深,考查思维由低级到高级,从而使考试保证了区分度,较好地实现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这一功能。

新高考对地理教学的启示

高考既是选拔性考试,也是能力检测考试,2007年四省区的地理高考将引导高中新课程改革向正确的方向继续推进。

夯实基础、重视主干知识学习,强化知识的内在联系。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犹如“空中楼阁”。地理教师在指导学生备考时,一定要善于归类、比较、整合,找出地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分解细化复杂的知识点,打好章节过关的基础。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地理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以此为生长点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构建出知识网络,才能运用这些原理和规律去解决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才能够进行创新。

重视和加强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现代高考对考生空间思维和读图能力的要求正在日益提高,因为地理图像作为地理学科的基本表达方式是其他文字无法替代的。高考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地图叙述地理事物图像和特征,并能够利用地图进行分析和判断、归纳和总结,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对考生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充分体现了图像语言在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同时,在地理考试中,世界地理区域特征的表现、地理情境的设置、地理问题的提出,等等,都越来越多地通过各种区域图、结构原理图、等值线图、景观图来表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是解题的重要前提;阅读地理图表时,要能够正确理解图表表述的地理信息的含义,进行逻辑推理和综合判断,找出图中所蕴含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原理和规律;对于图表中的数据,要从定量的分析中抓特征、找规律,提取有效信息,并能进行定性阐述。

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高考地理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广东卷第31题至第37题的综合题,都要求考生具备从图表中获取地理要素和定量关系的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结合区域实际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海南卷第21题,要求考生应用统计资料来分析问题,但考生的能力还十分有限,部分考生在答题中只罗列统计数字,没有结论,或者只用统计数字把结论说错了而失分。

就地理能力而言,最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地理图表、地理信息处理、地理思维和区域地理分析等能力。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学习地理的工具,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及时对各种地图、图表运用的特点、规律和方法进行归纳,养成以地理图表辅助记忆进行思维的习惯,学会图文互换、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从图表上准确、全面、有效地提取显性和隐性的信息,以培养自己的读图析图、综合运用地图能力;引导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复习中注意进行学科内知识综合,将不同章节的材料、图表、知识点进行前后联系或合并重组,使知识在迁移过程中自然延伸。文科综合中也要注意地理与政治、历史的交叉点和切入点,在做每一道跨学科综合题时,多思考运用不同科目的知识生长出延伸知识,多角度思考并解答,以培养获取延伸知识、综合分析能力。

重视区域地理的学习,强化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从高考命题者的角度来看,区域地理是实现高中与初中地理、人文与自然地理的最好结合点,是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展示我国热点地理事物和图像的最好平台,是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阐述、评价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好载体。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考试大纲在必考内容的陈述上改变原来按课本内容的编排,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从中可以看出区域地理在现今地理高考中的地位。近年从高考地理阅卷得分统计来看,考生区域地理试题方面失分现象严重,有的甚至因为某一区域地理基础知识薄弱,导致“全题覆没”。在高三地理复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复习和区域定位的训练。

正确处理三大关系。一是地理原理、规律与区域地理的关系。在复习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时,不能脱离区域地理而复习系统地理,因为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性之一,任何系统地理知识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内才能得以分析和解决,丢开区域地理,系统地理只能是“空中楼阁”。也不能脱离系统地理,纯粹复习区域地理,否则区域地理的复习就太肤浅,复习效率低,也不能达到高考复习的要求。二是教材知识点与社会热点的关系。处理教材知识点与社会热点的关系时,重心应放在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上,适当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学会运用教材主干知识分析热点问题,而不是盲目地阅读众多的资料和阅览纷繁的新闻。三是高中地理教学与高考的关系。高中地理教学与高考在目标、过程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高考的试题设置、解答与高中日常教学过程的学习、研究方式之间也不相同。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高考面对的是选考的考生,考试要符合选拔的规律与要求,考试大纲说明不可能涵盖课程标准规定学生掌握的所有内容,也不会超越课程标准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因此,日常教学不能以考试大纲说明替代课程标准,否则课程改革将失去其应有的意义,一方面加重学生负担,另一方面又使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虚化。

标签:;  ;  ;  ;  ;  

地理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培养--四省、区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及其对高中教学的启示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