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办学模式及其发展趋势_基础教育论文

农村初中办学模式及其发展趋势_基础教育论文

农村初中办学模式及其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初中论文,农村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改革农村初中办学模式的紧迫性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要“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素质”一词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我以为其中最基本的是指作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的素质。基础教育的对象——儿童、少年,虽然还不是一个劳动者,但迟早总要成为一个劳动者。基础教育就应为他们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打好基础。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在农村初中毕业后能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人总是少数。每年约有400万小学毕业生、600万初中毕业生回到农村,这是农村一支庞大的劳动后备军,所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培养合格的农村劳动者打好基础。这应是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出发点。

我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已进行了多年,由于受传统的单一的“升学教育”影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进展缓慢,尤其是初中教育的改革更是困难重重。目前我国农村大多数地区还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的历史时期,恰恰这一时期农村初中的发展与改革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据我们对1990年湖北省70个县、市的人口文化素质指标与农村经济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在四种不同文化程度中,小学程度与经济指标基本上不呈显著相关,初中、高中、大学与人均GNP的相关性依次为0.813,0.600,0.398;与农村劳动生产率的相关性依次为0.606,0.409,0.276;与乡镇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关性依次为0.542,0.384,0.305。[1]可以认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对提高农业、乡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效果最为明显。西方许多教育经济学家的研究也表明,教育的水平结构和类别结构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早在本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鲍曼等人就曾对83个国家的成人识字率与人均GNP的关系作过研究,指出:“成人识字率高达40%有可能是人均收入超过300元的先决条件,90%识字率是实现人均收入500美元所必须”[2]。他据此提出教育阈值的概念,认为教育要超过一定的阈值才会出现经济起飞。1990年世界银行对58个国家的一个研究报告也有同样的观点,认为“对教育的投资只有大到足以推动经济跨跃这一临界值时,才会产生巨大的效益”[3]。而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不能盲目追求高层次教育。一般地说,在工业化初期,普及初等教育,提高成人的识字率是一个先决条件;而在经济起飞阶段,则有一个普及中等教育和加速发展职业教育的时期。应该说,我国目前农村大多数地区正处于这样一个时期。因此具有初中文化层次的劳动者素质如何,与当前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极大。但是,目前初中教育的现状十分令人担忧。就发展数量而言,据湖北省1990年统计,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层次的教育中,最薄弱的是初中;万人中大学生数、中专生数和小学生数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万人农职中学生数和初中学生数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结构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畸形状态[4]。1990年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仅占69.8%,“七五”期间初中每年流失率都在6.5%以上,1989年高达9.6%。近几年也一直居高不下,一般都在9%左右。就办学模式而言, 通过农村教育改革,虽然出现了多样化的办学模式,诸如“3+1”、“3+x”、“初三分岔”、“职业初中”、“简易初中”、“综合初中”等等,但只要稍为深入了解,就可发现大多数还是在变型中维系着原貌,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以升学为主的传统模式。近几年初中生流失严重,原因固然很多,但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升学无望,加上经济困难引起的。在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心目中,让孩子读初中就是为了升学,而目前我国教育的发展水平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种要求。既然升学无望,辍学与流失就难以避免。以升学为主的初中办学模式,着重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这对于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虽然也是十分必要的,但终究有很大的缺陷。1993年,我们根据全国统一部署,曾对湖北农村初中学科学习质量进行过抽样调查。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共抽取样本学生1369个,由全国组织有关专家,根据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的要求统一命题,进行统测、问卷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主干学科学习成绩还可以,但偏科现象严重,全科合格率只有6.4%;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薄弱,自学和动手能力很差,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学习心理素质偏低。在对近两、三年100多个初中毕业生进行社会适应性的跟踪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30%的学校劳技课无正常考核,80%的学校劳技课局限在课堂上,缺少实践环节。只有29.2%的学生认为在学校中学到了一点劳动技术;53%的毕业生认为,回乡后只能按传统的生产方式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这种状况显然很不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加速发展初中,彻底改革农村初中的办学模式,极大地提高现代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已成为农村教育改革中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二、现行农村初中办学模式剖析

办学模式是指办学体制、培养目标、学制年限、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形成某种办学整体的集中概括。现行农村初中办学模式很多,在此略加归纳与剖析如下:

1.“传统型”的办学模式

这是现行农村初中办学的主要模式。其基本特征是,3年学制,以升学为目的,以国家统一制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依据,采用全国统编教材,着重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升学率高低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这种模式是城乡一律的,是近百年来学校教育办学模式的延续。它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保证全国基础教育有一个统一的规范要求,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最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为未来成长打下思想、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对农村来讲,它最大的弊病是容易脱离农村实际,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不懂技术,不会劳动,热衷于“跳农门”的“农民新一代”。对于这种模式,许多人习以为常,认为这是长期形成的,是合乎教育规律的,不必也无须进行什么改革;认为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学好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这是每个人“长期起作用的基础”[5]。至于现代劳动者素质中必须具备的职业技术素质,则应由初中后的各种职业技术教育去解决。这就有意无意地把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对立起来。这种观点既不符合我国国情,也不符合世界中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许多国家在初中阶段虽不单设职业技术学校,但也都对学生进行职业预备教育。例如英国的普通中学,在课程设置上除普通文化科学知识外,还开设大量职业性或半职业性课程,如美术和工艺、旅馆服务、家政、缝纫和设计、汽车工程、机械工艺、房屋维修和陈设、实用工艺、护理、农场管理和园艺等,供学生选修。上面讲过,我国农村每年约有600万左右的初中毕业生在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后都要走上生产或工作岗位,这样一支庞大的劳动后备军的职业技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如果初中不参与,全部推给初中后的教育去解决,显然不现实。因为在农村要办这么多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不现实。纵观世界中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许多国家在总结多年来改革普通中等教育的教训基础上,几乎一致认为,过早职业化是不对的,但也不能继续脱离生产实际,过于“学院化”。早在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0届国际教育会议集中讨论中等教育问题时,就呼吁“要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二者之间的差别缩小到最低限度,以使中等教育统一起来”。强调要在“科学本位”与“职业本位”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调谐”,以造就出“足以灵活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过程的劳动力”[6]。职业技能训练被列入普通学校的课程之内,使学生及早接触就业技术与技能,为将来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作好准备,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共识。随着我国基础后教育的收费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一个农村学生从升入高中到大学毕业,一般需投入3—4万元(不包括机会成本),而且毕业后又不一定能保证就业,这就不能不制约对升学的盲目需求,加上重点高中招生数量有限,受完基础教育后争取尽早就业将成为今后相当一部分农村青少年的唯一出路。近年来,一般农村高中生源不足,就是这种变化的一个信号。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看,农村初中传统的办学模式都必须逐步加以改造。

2.“过渡型”的办学模式

改革农村初中势在必行,但由于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多年来都只能在维持原貌的基础上作一些局部调整或改革,于是出现了许多“过渡型”的办学模式,如“3+1”、“3+x”、“初三分岔”等等。所有这些改革都围绕着如何适应劳动就业的需要,在保证升学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大或渗透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具体做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采取在文化基础课中渗透职教的内容。例如有的学校规定:在政治课中增加农村经济政策、生产责任制和生产经营管理的内容;在语文课中增加农村常用字、农村应用文的内容;在数学课中增加平面测绘、生产统计的内容;在物理课中增加农村用电常识;在化学课中增加土壤成份简易测定的内容;在地理课中增加乡土地理、乡土资源的内容;在历史课中增加家乡史,等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各科渗透职教内容的教学序列。有的是通过加强劳技课和活动课等办法来实现。在不影响最基本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学习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劳动课的学习时间和内容,强化劳技课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初中阶段能够学到一两种实用技术。通过开设活动课,组织各种兴趣活动小组,象果树栽培小组、缝纫小组、家电维修小组、书法绘画小组、摄影小组、养蚕小组、园艺小组等等,帮助学生吸收、掌握、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这已成为当前农村初中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有的实行“初三分岔”,即在进入初中三年级后(有的是在最后一学期),根据考试考核成绩把升学有望和升学无望的学生分别编为普通班和职教班,前者以升学为主,继续学好文化基础课;后者则以就业为主,着重进行职业技术培训。这种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模式的框架,实行“一校两制”。搞得好的,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分岔”仅仅以考试分数高低为依据,而不是根据对学生学习成绩、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全面衡量后进行分流,就很容易把职教班看成是差班,从而影响这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是在初三毕业考试后单独安排一段时间,专门进行技术技能训练,让学生学会“一技之长”,并规定只有在职业技术考核合格后方能毕业。所有上述这些改革,凡认真坚持进行的,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搞花架子,流于形式。

另一种“过渡性”的办学模式,是近几年为满足农民脱贫致富的迫切要求,探索如何为农村尽快培养一批初级技术人才而出现的“职业初中”。其主要特征是职业性,4年制。3年初中文化基础课保持不变,另加一年的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内容不是集中在一个时段内进行,而是分散到4年之中,和普通文化课穿插进行,并设有专业课。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定向,使学生在学习结束时既能具有相当于初中水平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又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一两门科技致富本领。这种办学模式一般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颇受欢迎。目前全国这类初中在校生约有52万人左右,是全国初中在校生的1.3%。这类初中最大的好处是能让学生较快地掌握一些“短、平、快”实用技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个人收入。但过早职业化,影响文化基础课的学习,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这种办学模式在经济发达地区是没有生命力的,即使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农民一般也不太容易接受,在试办过程中由于改制、换牌子导致大量学生流失,因而名存实亡的不少,有的甚至办成变相的复读班。为了使学校能够继续办下去,多数是在保证初中文化基础课的前提下适当增设一些专业课。普通文化课与职业技术课的比重一般为7:3,力求做到使学生“升学有望”,“致富有门”。这类初中实质上并不是真正的职业初中。

3.综合型的办学模式

这是真正兼顾就业与升学需要的完全新型的农村初中。传统模式的农村初中虽然也讲“双重任务”,但事实上只能满足升学要求,而不能满足农村就业需要。综合初中则打破传统办学模式,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重新构建一套全新的教学体系,包括重新确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和编写新教材等,以保证学生在校4年间除学习初中阶段的基本内容外,还要接受比较系统的职业基础知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彻底改变过去农村中学“重文化、轻劳动;重升学,轻职教”的倾向,无论是就业还是升学,都能为学生打下比较扎实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基础。迄今为止,农村初中办学模式的改革,在“兼顾”问题上,绝大多数都是“拼盘式”的,而不是有机的结合。办综合初中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这虽然难度很大,但它体现了改革的方向。这种办学模式目前虽只在少数地区试行,但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如黑龙江省密山市创办的四年制综合中学,无论在升学还是在就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令人鼓舞的。该市综合中学的升学率已由1989年的17.9%提高到1994年的57.8%;全市4所综合中学文化课、职教课及格率和优良率普遍高于非试点中学;令人头痛的农村初中学生流失和辍学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综合中学造就的不再是传统的“文化人”,而是既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又掌握了相当技术、技能的劳动者。1994年,该市首批综合初中毕业生经乡镇农、科、教部门联合进行理论考试和技术考核,全部获得了“双证书”。目前该市这类学校已由1990年的4所发展到16所,计划在本世纪末全市所有的乡镇初中都要改成综合初中。国家教委决定今年要在全国100所农村中学试办“综合初中”。这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重大改革,意义极为深远。

三、农村初中办学主模式的走向

从未来发展的趋势看,兼顾就业与升学需要的综合初中将逐步取代单一的以升学为主的传统初中,成为农村初中的主模式。办综合中学,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也都有这种发展趋势。不过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有的强调在高中阶段实行这种综合的办学模式。如在德国就有完全中学、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总合(综合)中学4种模式,尽管当前综合中学所占比重还很小(只占5%左右),但有关专家认为,随着德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多样化的中学将逐步合并为两种:以升学为主的完全中学和兼顾就业与升学需要的综合中学。在英国也有3种模式:一是以升学为主的文法中学;二是以就业为主的实科中学;三是兼顾就业与升学需要的综合中学。尽管对综合中学的办学模式有人反对,但在实践中仍在发展。在美国就有25000所综合中学,它是美国实施中等教育的主渠道,担负升学与就业双重任务。中学阶段由传统单一的升学模式—→多样化的办学模式—→综合化的办学模式,无论在城乡,这可能都是一种发展趋势,这种趋势是与高科技时代对不同层次的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吻合。在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有较高的文化科学技术素质,不仅要求具有比较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知识和职业技术技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基础教育阶段就必须在这些方面打好基础。传统初中的办学模式只重视向学生传授数、理、化、生等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而忽视技术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须知,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构是由3部分构成的,即科学基础、技术基础和专业技术。科学基础是科学技术体系中的理论部分,学好科学基础知识,可以为今后探索未知世界,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打下基础。技术基础是科学技术整体中关于适用技术的理论,是用于改造物质世界,把智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专业技术则是运用科学技术的某些原理,具体掌握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作为一个现代的新型农民必须全面提高其科学技术素质,只懂得一些科学知识固然不够,即使有一技之长也还不够,他还必须懂得一些适用技术的基本原理(即技术基础知识)。就现代农业技术而言,懂得生态农业、庭园经济、混合饲料、配方施肥、土壤测定、果树嫁接等一些基本原理就非常必要。否则他就只能依样画葫芦,“照方抓药”,不能创造性地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改革传统办学模式中,一般都重视实用技术培训,但对技术基础理论的学习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高等教育应用专业是按照科技结构的3个层次,即理论基础、专业基础和专门化训练3个部分进行教学的。在现代基础教育中,为培养现代合格的劳动者,恐怕也不能不按照这种结构进行教学。办好综合初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中解决好文化基础、科学基础、技术基础和技术技能训练的合理配置。马克思在第一国际《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中就明确提出:“我们把教育理解为以下三件事:第一智育。第二体育,即体育学校和军事训练所教授的那种东西。第三技术教育,这种教育要使儿童和少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懂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的技能。”[7]马克思这里指的技术教育显然是指技术基础教育或综合技术教育。办综合初中就是要适当加大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份量,但要体现其“基础性”,而不能过份强调“职业性”。在职业技术技能训练方面,应强调其“适用性”而不能过份强调其“实用性”。在初中阶段,如何根据当地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讲授哪些技术基础知识和进行哪些基本技术技能训练,这些都是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要使综合初中成为农村初中办学的主模式,任务是艰巨的。当前对实施这一改革的阻力也还很大。有的学校,甚至教育领导部门认为这种改革“得不到理解和拥护”,“是吃力不讨好的”。同时还有许多实际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因而对改革有畏难情绪,信心不足。但是,必须看到这种改革是有强大生命力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改革一定会被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只要我们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条件,改革的成功还是可以预期的:1.要把兴办农村综合初中的目的、意义广为宣传,使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2.要做好师资的培训工作。这是能否顺利进行这一改革的关键。为此,要抓紧抓好各地师专和教师进修学院的教育改革,为农村初中培养一批能适应改革需要,能“文”能“武”,一专多能的合格教师。3.要有计划地以乡、镇或几个乡、镇为单位成片地进行改革试点。经验证明,这一改革如只在一两个学校进行,遇到的阻力是难以克服的。4.要把初中升学考试的权力下放到县,综合初中的统考要单独组织。5.各地、县教研部门与科研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研究,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建立农村初中办学主模式上,不断解决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以推动这一改革健康发展。

注释:

[1][4]李辉轩、游心超等:《湖北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3页、第75页。

[2]M·布劳格:《教育经济学导论》,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66页。

[3] 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80页。

[5]周贝隆:《转变思想,突出素质教育,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着眼点》,《人民教育》1994年第6期。

[6]《世界中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7]《马克思扼格斯全集》第16卷,第218页。

标签:;  ;  ;  

农村初中办学模式及其发展趋势_基础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