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发展区域比较借鉴研究
文/顾玲琍 李敏(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
科技人才作用的发挥将促进城市各种要素的融合,激发城市乃至国家的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本文开展国内外科技人才发展总量、结构、效果及政策等方面的区域比较,发掘优势,借鉴经验,认为科技人才在区域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保持对科技人才的关注热度并持续投入,这将产生积极作用。
人类活动:边坡的岩土体开挖,造成短时间内对坡体的应力场、位移场、渗流场形成了巨大的改造,使岩土体发生卸荷损伤,破坏了自然斜坡的平衡状态,促使岩体内部应变不断发展,继而在宏观表现为裂隙的扩展、融合,最终导致岩体失稳而发生崩塌落石。
“流氓班长!”有人叫嚷,“平时觉得他还挺老实,没想到,却是一肚子坏水。想不通,这种色鬼是怎么混到我们一连的?”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兴起,科技创新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大力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选择。世界各国纷纷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育的步伐,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我国国内各地也都把人才列为核心战略资源,推动人才优先发展,争取“人才红利”新优势。
一、国内科技人才发展区域比较
(一)全国创新创业人才数量持续增加
全国创新创业人才数量持续增加,总量规模宏大,人才结构和分布需不断优化以更好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全国R&D人员共5830741人,其中上海254754人,江苏省761046人,浙江省516664人,安徽省211053人,长三角“三省一市”R&D人员占全国总量的29.9%;北京373406人,天津177165人,河北省175591人,京津冀R&D人员占全国总量的12.45%;广东省R&D人员为735188人,占比为12.61%,三个区域R&D人员占据全国总量的大半壁江山,详见图1。
图1 2016年全国R&D人员主要区域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7。
面向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各地人才新政频出,引育服务手段多元。国内各省市主要以重大工程引领人才队伍建设。各地深入实施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稳定规模、确保质量、优化结构;研究制定支持人才发展的配套政策,制定实施当地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形成与国家计划衔接联动的体系。例如,江苏省推出了“111国际化人才引进工程”,实施“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等。引进包括两院院士、海外科学家和留学归国人员等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学者、企业青年博士和科技型企业家等高素质人才。吸引和支持海外留学人才到江苏创新创业,实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从长三角“三省一市”统计数据看,截至“十二五”末,江浙皖沪四省市人才资源总量分别达到1400万人、1075万人、580万人、476.39万人。“十二五”期间,“三省一市”新增专业技术人才分别为50.43万人、125万人、89.06万人、13.88万人。四省市新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分别 为 213人、556人、153人、711人。从各省市特色数据看,“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新入选国家“外专千人计划”6人,累计24人;2名外国专家获得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发放海外人才居住证97个。浙江省人才资源总量达1075万人,比2010年增加323万人。人才队伍素质提升,评选省特级专家95人;入选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9个。安徽省共建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169个,引进外国专家1.2万人次;选派人员出国(境)培训4300人次;8名外国专家入选国家“外专千人计划”。上海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7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支持的杰出科学家34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支持的特聘教授25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资助43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7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近1万人;常年在沪外国专家达8.8万人。
图2 2016年全国R&D全时人员主要区域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7。
从R&D人员地区分布来看,我国R&D人员仍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地区之间差异依旧持续。2017年,东部地区R&D人员总量为264.6万人年,占全国R&D人员总量的65.6%,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地区R&D人员总量分别为68.3万人年、52.3万人年、18.2万人年,占全国R&D人员总量的比重分别为16.9%、13.0%和4.5%。
从R&D人员活动类型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试验发展人员是各地区R&D人员的主要力量,占比分别为83.8%、81.1%、70.5%和 63.0%。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员占比要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详见表1。
由于缺乏天然二氧化碳气源,气驱技术在中国工业化应用较晚。近年来,碳捕集技术发展提供了二氧化碳气源,为气驱提高采收率创造了条件。中石油、中石化和延长石油在30多个区块开展了二氧化碳驱油埋存矿场试验。其中,中石油以捕集高碳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为基础开展了二氧化碳驱油-EOR实践;中石化以燃煤电厂、高碳天然气、炼化厂捕集二氧化碳为基础开展了CCUS全流程工程实践;延长石油则开展了以石油化工与煤化工耦合副产品二氧化碳为基础的驱油工程实践,实现了示范区增加原油产量和二氧化碳埋存的“双赢”。
(二)长三角人才活力较强
长三角人才活力较强,高层次人才占比较大,创新创业热度持续升温。长三角科技人才的总量较大,约占全国科技人才重量的1/3,且高层次人才占比较大,2016年全国R&D人员中,长三角“三省一市”博士、硕士及本科毕业人才数量较京津冀和广东省多,详见图3。
表1 2017年R&D人员地区分布
3.2.2 增加课前投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情景案例要真正成为某一教学内容的主线,对教师而言,首先需要教师较传统教学法备课花费至少多一倍的时间,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目的去设计情景任务;其次,问题难度要由浅入深、递进导入。对学生而言,也必须形成课前、课上1∶1的时间投入,认真落实预习任务,从而真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图3 2016年全国R&D人员博、硕及本科主要区域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7。
虽然长三角区域创新创业及高端人才队伍整体实力较强,但各地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共性问题,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数量仍显不足,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仍需进一步完善,前沿、重点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人才紧缺,科技人才管理和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创效能力和潜力还没有得到最大释放等。
高 洪:我的问题实际上前面的委员也涉及一部分,我就是对农田灌溉设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进行提问。农田水利建设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为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我们现在农田水利的灌溉设施仍然很薄弱,现在的农田水利大多建于20世纪50—70年代,有一些水利工程已经老化失修,管护差,毛细渠道不配套难以维系,很多灌区工程已经达到或者超出使用年限。在2009年北方大部分地区干旱,2010年西南地区特大干旱,特别是云南连续三年干旱,这些问题都充分暴露出来。我的问题是,一是国家如何发挥好现有设施的作用;二是国家将采取哪些措施打通农田水利的最后“最后一公里”。
(三)各地人才新政频出,引育服务手段多元
2016年,全国R&D全时人员3860516人,其中上海180162人,江苏省518761人,浙江省358462,安徽省137269人,长三角“三省一市”R&D全时人员占全国总量的30.96%;北京263242人,天津113495人,河北省106243人,京津冀R&D全时人员占全国总量的12.51%;广东省R&D全时人员为539769人,占比为13.98%,详见图2。
2015年底,浙江省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18万人、外国专家人才17.8万人次;新增专业技术人才125万人、高技能人才120万人。新增院士11人,总数达到40人;引进省“千人计划”1479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556人,评选省特级专家95人。打造了杭州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千人计划”产业园、特色小镇等一批人才高地。以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为依托,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先后推出“人才+资本”、浙江红卡、职称评审改革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形成了以高校系、阿里系、海归系、浙商系为代表的创业创新人才队伍,人才贡献率达到35.5%(上海科技人才发展研究报告2019)。
北京以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为抓手,通过在特定区域实行特殊政策、特殊机制、特事特办,率先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构建与国际接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体制机制。江苏、广东近几年均已出台专门针对团队建设的省级层面的政策,而且支持力度都在千万元级别,广东最高可支持1亿元。例如,广东通过“珠江人才计划”大力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前三批共引进57个创新科研团队和49名领军人才,集聚了包括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名诺贝尔奖评委在内的近千名高层次人才。
从领军人才和大师级人才来看,高质量和足够数量的科技人才是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根据科睿唯安公布的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美国高被引科学家数量遥遥领先,高达2639人次;英国546人次。中国大陆入榜人数较去年大幅提高,达482人次,另中国香港入榜50人次,中国澳门5人次,中国台湾20人次。在科研机构中,哈佛大学依旧高居高被引科学家数量榜首。从中国内地的科研机构入选人数来看,中国科学院居首位,有91人次,遥遥领先;清华大学位居第二,达26人次;北京大学共20人次,位居第三;浙江大学共有19人次;电子科技大学和苏州大学各有18人次;上海科研机构入选人数为37人次,占中国内地入选人数的7.7%。
从人才国际化程度来看,加强对海外人才的吸引,是各国人才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利用卓越的经济和教育科研优势,通过移民政策和留学政策从国外吸引人才。美国纽约1/3以上人口、英国伦敦近40%人口、新加坡约40%人口、东京约3%人口来自国外。德国的研究机构中海外高端人才的比例极高,以马普学会为例,它更加重视发现和引进国际顶级人才,其中33.9%的所长来自其他国家。美国硅谷56.0%的科技人员是外来移民,52.0%初创企业的主要创始人是移民。新加坡的国立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外籍科研人员超过了60.0%。目前,上海来自境外的人口约为常住人口的0.9%,与上述城市差距较大,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大都市,其常住人口中外籍人口的比例应达到10%以上。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仍存在着“绿卡”的申请门槛高、时间长,海外人才在沪办理签证手续不够便利等问题。
二、国外科技人才发展比较借鉴
(一)从人才总量来看
三是走进社区,与群众开展“零距离”宣传。为适应新时期城市群众工作新要求,区委区政府结合渝中区实际策划实施“社区工作日”活动,“零距离”听民声、纳民意、解民难、化民怨,得到辖区群众高度认可。多年来,已成为干部下访群众的一个品牌。区委宣传部、政法委依托社区工作日这一平台,在全区78个社区同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面对面宣传相关政策,打通宣传“最后一米”,营造全民知晓、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从人才总量来看,通过国际比较,我国R&D人员已具相当规模。2017年,中国R&D人员总量(全时当量)为403.4万人年,是日本(2016年数据)的4.6倍,是俄罗斯(2016年数据)的5.0倍;中国R&D研究人员总量(全时当量)为174.0万人年,超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远超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详见表2。
(二)从领军人才和大师级人才来看
相较于北京、上海,许多新一线城市将优先落户作为吸引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政策工具,其本身具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较为先进的基础设施,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也较有吸引力,且具有较大的政策自主权,因而人才政策的工具多为落户、住房以及资金资助多元组合。深圳将学历型人才落户门槛放宽至大专以上,对人才落户不设限,2018年6月5日发布《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人才住房可租可售,建筑面积以90平方米为主,租金、售价为市场价60%左右。广州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租赁同权。南京、天津、武汉、西安、郑州等城市基本都面向45岁以下的大学毕业生引进落户,南京可申请3年住房补贴,对高层次人才提供可申领不少于300万元的购房补贴;郑州给博士青年人才提供每人10万元的首次购房补贴;福州引进人才,可自行选购商品住房(不含二手房)和共有产权房,享受最高180万元的共有产权住房产权份额。许多区域中心城市也选择通过高额资金补贴和提供最大福利待遇招揽人才。厦门对一流顶尖团队给予1000万元至1亿元资助;南昌对引进的高层次A、B、C类人才,分别提供包含住房保障在内最高达380万元、230万元、150万元的人才落地奖励,并给予数额不等的项目资助,对人才的资助最高达300万元,对团队的资助最高达800万元;沈阳对顶尖人才、杰出人才、创业型领军人才,分别给予1000万元、500万元、100万元资金资助。义乌对拥有全日制硕士学位人才的入驻给予40万补贴。各地面向科技人才及高层次人才,政策靶向各取所需,政策工具各尽其能,本质上反映了人才对于服务支撑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随着差异化的人才新政实施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效应的日益显现,将会引起全国范围内的科技人才流动和各城市的新一轮快速发展。
表2 世界主要国家R&D人员总量比较 单位:万人年
(三)从人才国际化程度来看
教师恰如其分的打通了德育渗透的延伸点,就能够更进一步地提升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效性,进而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来看
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来看,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近年来正在沿纵深方向拓展,各种模式,如大学与企业合作培养,大学与研究机构合作培养,大学之间强强联手合作培养,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培养等,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创新人才。“产学合作”是能够使“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的有效方式。日本2009年推出“企业研究人员活用型基础研究推进事业”,旨在促进大学、研究开发型独立行政法人接受来自企业的优秀研究人才,将企业研究人员所具有的产业界的视点和知识见解融入到基础研究中,促进基础研究的发展。同时推出的“高级研究人才活用促进事业”则将高级研究人才送入企业,以促进民间企业研究开发活动的活性化和高度化。在英国政府和企业支持下,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成立CMI研究所,旨在促进成果转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澳大利亚政府支持高质量的研究商业化训练,并以此确保未来的研究人员具有将创新成果市场化所必需的技能。一方面帮助研究人员发展和贯彻他们的新思想,实现商业潜能;另一方面打破企业和研究部门之间的文化障碍,加速专业知识的传播,加速企业对新思想和技术的采用,增强创业竞争力。
(五)从利用外国智力来看
从利用外国智力来看,各国引才方式更加多元化。设立面向海外人才科研项目,是近些年来新型的人才流动模式,广泛吸引海外人才和智力资源到本国参加科研项目,受到科技人才的欢迎。例如,欧盟的“玛丽居里行动计划”和“伊拉斯莫计划”,为处于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科研人员提供不同类型的资助和奖励。其中,2009—2010学年,“伊拉斯莫计划”通过提供奖学金的方式为来自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孟加拉国、美国、埃塞俄比亚、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1万名优秀的学生和卓越的学者提供学习和从事研究的机会。日本政府委托日本学术振兴会实施“外国研究人员招聘计划”,旨在吸引外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优秀青年研究人员到日本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德国设立的“洪堡教席奖”是德国高端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吸引全世界最项尖的科学家到德国进行长期研究工作,为理论研究或实验研究提供35万或50万欧元的资助,截至目前共资助了74位国际顶尖人才。
发挥移民和签证政策效应。多年来美国移民和签证政策为吸引全球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统计,在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中,外来人士占22%;在美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35%出生在国外。2009年5月,欧盟理事会通过的“蓝卡”指令,旨在为欧盟境内寻求高资质职位的第三国公民进入欧盟并在欧盟定居提供便利条件。而针对德国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的人才,DFG、洪堡基金会和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共同发起成立了德国学术国际网络(GAIN),通过不断组织聚会和开展各种活动向参与者介绍德国科研的新进展、新变化以及对海外人才的需求情况,鼓励和吸收这些人回国工作。比利时科技部2009年启动的“回归比利时”计划,吸引在国外工作的比利时籍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2009年已有98名科研人员回归,效果十分显著。
积极招收留学生。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国际化和学生在海外留学人数的增长已经成为常态。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统计,截至2017年5月,美国国际学生人数达到118.5万人,其中77.0%来自亚洲。据统计,25%的外国留学生在学成后定居美国,被纳入美国国家人才库;中国留学生人数达到36.2万人。据澳大利亚教育与培训部统计,2017年末,澳大利亚国际学生人数达到62.4万人,其中,中国占到30.0%。据英国国际学生事务理事会(UKCIS)统计,2016—2017年英国在读研究生中有42.0%来自于非欧盟国家,共计28.9万人。其中,中国留学生占到非欧盟国家人数的1/3。据日本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公布,日本大学及日语学校等在籍外国人留学生数总数从2008年的12万人增加到2017年5月1日的26.7万人(中国科技人才发展报告2018)。
通过跨国公司使用海外智力和人才。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为了争夺世界精英,纷纷向发展中国家扩张并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直接招聘优秀人才。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跨国公司的各类分支机构在全球广泛分布,特别是在新兴国家建立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雇用当地科技和管理人才,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和科技发展。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微软中国研究院,还有朗讯、IBM、摩托罗拉等在中国均设立研发机构,这些公司提供的条件十分优越,吸引了大批国内大学和研究机构的骨干,以人才本土化的形式成功地实现了对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利用。同时,中国的华为公司在国外建立了十几个研发中心,吸引了当地项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技术和产品的研发。
设立海外猎头联络点,按需引进人才。如新加坡、日本政府大力支持和扶植猎头公司做大做强。在政府支持下,1981年成立日本仕达富咨询顾问公司,198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沃德博猎头公司(WDB株式会社),这2家大型猎头公司占据了日本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从而使得本土猎头公司在日本的国际人才市场中确立了优势地位。
加强国家合作,在合作中吸引和培养人才已经成为各国科技政策中的重要内容。日本围绕人才培养和引进开展了一些合作项目,如亚洲研究教育基地项目和亚非学术平台建设项目。
实践证明,科技人才作用的发挥将促进城市各种要素的融合,激发城市乃至国家的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综合竞争能力。人才既是创造科技成果的主力军,也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把科技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键因素。可以预见的是,各国、各地将保持对科技人才的关注热度并持续投入,且将会产生积极作用。
标签:高层次人才论文; 科技人才论文;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论文; 外国专家论文; 领军人才论文; 长三角论文; 区域比较论文; 借鉴研究论文; 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