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世纪国际格局的变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格局论文,世纪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国际格局变迁的角度看世界变化,能从整体上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发展的基本脉络,有助于总结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站在世纪之交,回顾即将成为历史的20世纪,国际舞台上大国的兴衰沉浮,国际力量的分化组合经历了并将继续经历着不间歇的变化。总的来说,世界是朝着和平、民主和发展的方向前进。
一、20世纪国际格局变迁的历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和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在新的世界力量对比状况下,帝国主义各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国际政治格局在巨变的酝酿之中。
20世纪初,在欧洲形成了以英、法、俄为首的三国协约和以德、奥、意为首的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武装对峙的局面后,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局部战争和国际危机不断出现。他们争夺的焦点逐渐集中到地中海沿岸和巴尔干半岛。终于1914年6 月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引爆欧洲火药库的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强之间开始了长达4 年之久的残酷厮杀,维持了一个世纪之久的维也纳格局被世界大战完全打破。
1.力量失衡的凡尔赛—华盛顿格局
长达4 年之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大国的力量对比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沙俄、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奥斯曼帝国都被推翻了。英、法、意虽为战胜国,但被战争大大地削弱。“帝国主义力量对比最突出的变化是大英帝国的衰落和美帝国主义的兴起”(注: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十七世纪中叶—1945年)》,法律出版社,1986年,第320页。)。
战后和平会议——巴黎和会(1919年1—6 月)和华盛顿会议(1921年11月—1922年2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了。通过两次会议,签订了一些和约,通过了一些决议,并发表了一些声明,从而构成了战后欧洲和远东、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完成了战后帝国主义力量对比变化后建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成为凡尔赛—华盛顿格局的基础。
但是,凡尔赛体系一开始便表现出它内部的矛盾重重。列宁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注:《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52页。)。 华盛顿体系和凡尔赛体系一样,只是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并没有根本消除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
1917年10月,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紧接着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给帝国主义战后体系以沉重打击。同时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迅猛发展也冲击着脆弱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破坏力最大、袭击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世界性生产过剩危机,它沉重地打击了各国垄断资本主义,严重加剧了它们之间的矛盾、竞争和对抗。为摆脱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德意日公开在国内建立法西斯专政,加紧扩军备战,对外积极谋求武力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到1936年,国际形势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历时6 年之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力量又一次进行了重大调整和组合。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新格局。
2.两极对峙的雅尔塔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是打败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严重削弱了英法。长达几个世纪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已告结束,而经过战争,美国和苏联崛起。在二战后期的几次大国首脑会议中,以雅尔塔会议为主,通过的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一系列协定,确定了根据东西战线的推进程度把世界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这样,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雅尔塔格局形成。
1947年3月,美国抛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全面展开。 美苏各自组织了强大的阵营进行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尖锐对抗。
然而经过60年代世界力量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急剧变动之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都分崩离析。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和苏共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行径。中苏关系的破裂,并发展为敌对关系是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重要表现。资本主义阵营的解体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它们之间经济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地位的相对衰落,西欧和日本的崛起使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西欧国家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的愿望不断高涨。它们适应世界形势的发展,大幅度调整对外政策,独立自强的趋势加强。
与此同时,第三世界作为一支新生力量登上世界政治的舞台。这些国家在联合反霸的目标下联合起来,并且成为联合国成员中的绝大多数,打破了超级大国操纵联合国大会的局面。尤其是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充分表明了第三世界国家力量的增长。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出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这使得国际关系出现新形势。而从80年代后半期起,苏联国力进一步下降。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推出了一整套外交的“新思维”,使得两极格局发生动摇。1989年下半年,东欧政局发生急剧变化。一年以后,两德实现统一。1991年,苏联在经济困难、社会危机、民族矛盾等压力下,发生剧变,联盟迅速走向解体。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不复存在。这样,战后存在了40多年的两极世界格局彻底结束。
3.日趋完善的多极化格局
冷战结束后,由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它自恃其军事实力和经济优势,在国际关系中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外交,力图建立以美国为主的单极世界。今年美国竟然操纵北约故意绕开联合国对南联盟进行空袭,更赤裸裸地暴露出其独霸世界的野心。但是,美国的单级意图阻挡不了世界朝多极方向发展,多极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首先,世界大国或国家集团在综合力量的对比上趋于相对均衡化,美、欧、日、俄、中五大力量成为构筑新格局的支撑力量。
美国虽然目前在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方面仍居世界领先地位,但由于其他一些国家实力的增强,它控制世界事务的能力进一步相对下降,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难以实现。联合的欧洲在实现了向欧盟的跨越之后,无论在经济实力上,还是在政治影响上都大大增强。日本在继续努力,追求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军事大国”目标的实现。俄罗斯取代苏联,虽力量不可与原苏联同日而语,但仍不失为具有巨大潜力的泱泱大国,其军事力量仍很强大。中国经济继续迅速发展,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各国都在积极谋求在新的格局中占有有利地位。
其次,大国间形成了强有力的相互制衡作用。世界五大力量相互关系框架结构初步形成。
1995年12月,美欧签署《跨大西洋纲要》,重新调整联盟关系; 1996年4月,美日之间以《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为标志, 重新确立军事政治同盟关系;与此同时,中俄双方以《中俄联合声明》的签署为标志,确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框架;1997年12月,中美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两届亚欧会议的举行,表明一向联系较少的亚欧之间也建立伙伴关系;俄美关系也在进一步修复。大国关系经过冷战后几年的调整变化,现已形成美俄、美欧、美日、中俄、中美五大战略伙伴关系。这样,在欧洲的政治和安全事务上,美欧俄三角关系发挥相互制衡的重要作用;而在亚洲的政治和安全事务上,中美日三方相互牵制。大国间的相互制衡机制已经形成,相互关系框架已具雏形。
虽然在此次北约空袭南联盟的事件中,德法等国与美英沆瀣一气,但这并不表明欧洲国家甘愿再成为美国的小伙伴。实际上,这一事件却促使欧盟在建设独立防务方面迈出了重大步伐。6月3日,欧盟国家首脑在科隆会议上作出决定,要将以法德为主体的防务组织西欧联盟与欧盟合并。这样,随着欧元的正常运营和欧盟国家共同的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形成,欧盟迟早将在更大程度上成为制约美国单极企图的重要力量。
二、20世纪国际格局的特点
从20世纪国际格局发展的历程中可以看出,与以前格局相比,20世纪的国际格局具有以下几个新特点:
1.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崩溃,真正的世界性格局出现。世界性国际格局出现的表现是,构成格局的主要战略力量和力量中心已经不再局限于欧洲,一些非欧洲国家崛起于世界舞台,并日益取代欧洲列强成为影响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从1648年第一个国际格局——威斯特伐里亚格局形成开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一直是国际格局的中心,国际舞台上的主要角色是欧洲列强,欧洲以外的国家没有一个能有实力与其竞争。欧洲列强为了争夺欧洲霸权,进而争夺世界霸权,翻云覆雨,纵横捭阖,主导着国际格局的发展,影响着国际格局的变迁。欧洲的这种中心地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发生动摇。
首先是美国和日本这两个非欧洲国家的崛起。美国和日本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过程中实力大为增强,并开始参与欧洲列强的角逐。美西战争和日俄战争就是例证。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又为美日的发展提供了机会。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资本主义世界财政势力的中心,全世界财政资本剥削的中心,已经从欧洲移到美国。”(注:《列宁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2页。 )美日极大地左右了战后和平会议——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进程和结果。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争得了海军主力舰与最强的海军帝国英国相等的水平,日本也进入了世界海军五强行列。虽然,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后,英法掌握了国联的领导权,但战后的重大国际问题,无论是德国赔偿问题还是欧洲安全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美日的参与。
其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全球对峙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削弱了英国的政治地位,而且瓦解了英帝国的殖民体系。二战后,欧洲大国控制世界,决定一切国际事物的中心地位已经彻底崩溃。美国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唯一能与之抗衡的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对立的两国各自组织了强大的阵营在全球展开政治、经济、军事等全方位的对抗。
第三,20世纪后半期,一直处于从属地位的被压迫民族和国家联合起来,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舞台,使得世界格局真正体现了世界力量的对比态势。
第四,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以及中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赞同和拥护,使得世界格局向纵深发展。
2.意识形态的对立影响着国际格局的变化。两种截然对立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斗争贯穿在20世纪国际关系的发展中,整个20世纪的国际社会呈现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世界并存的局面。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揭开了国际关系的新篇章。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注:《毛泽东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667页。)从此,国际关系体系中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国家间的相处、交往和矛盾。这两大制度间的矛盾成为国际关系中的基本矛盾之一,深刻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发展。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的威望和影响大大提高。同时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国境,欧洲和亚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它们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也已形成。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达到顶峰。苏东巨变后,虽然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因素大为削弱,但并未消失。
3.旧殖民体系瓦解,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成为世界舞台上一支重要战略力量。
旧殖民体系是几百年来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自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形成开始,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就迫使广大落后地区和弱小国家沦为它们的殖民地。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的转变,殖民扩张过程大大加速。20世纪初,世界上落后国家和地区几乎全部成为几个大国的殖民地。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人民,民族解放运动在整个20年代曾掀起一个高潮。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觉悟水平和组织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一系列被压迫民族相继独立,旧殖民体系瓦解。1955年万隆会议是亚非人民首次排除殖民大国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非洲统一组织等一批不受大国操纵的国际组织应运而生,第三世界作为一支新兴力量登上世界政治舞台。
如今,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且全球共同性问题的解决也不能抛开发展中国家的协作。
4.在20世纪的国际格局中,国际联系与交往空前密切,全球共同性问题出现。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得“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状态已经消逝,现在代之而起的已经是各个民族各方面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相互依赖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470页。 )而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更为巨大了。毛泽东同志说:“自从帝国主义这个怪物出世之后,世界的事情就联成一气了,要想割开也不可能了。”(注:《毛泽东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61页。)这种联系程度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是空前地紧密,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扩大,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等等,已经把世界上不同生产方式和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经济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了,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关系不断强化。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如能源、人口、环境、裁军、毒品等成为全球共同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有在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求得解决。
三、影响未来多极格局的主要因素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取决于世界上主要力量中心处于相对的均势状态。这既指各国或国家集团综合力量的相对均衡化,也指在它们之间形成的相互制衡作用。在两极体制下就已经出现的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到两极体制崩溃后开始了真正的发展,并且发展速度日益加快。那么,有哪些因素促成了多极格局的发展呢?
1.经济的全球化为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经济的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出了国家疆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已不仅仅是一般地相互联系和交往,而是相互交织,互相融合,进而形成世界范围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经济的全球化又是经济国际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深入发展的产物。本世纪90年代后,世界性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大大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世界经济作为国际关系的基础和条件,最终决定着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发展也表明,国际关系的结构和形式都是随着一定的世界经济形势而转移的,各国在世界经济中实力对比的变化必然反映到它们在国际政治中地位的改变。因而,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取决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态势成为国际关系格局朝多极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首先,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造成多个经济中心,而世界经济多中心化铸就了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当前,经济技术的开发和综合国力的发展是世界上主要国家考虑本国发展战略的焦点,增强本国经济的竞争能力是制定国内外政策优先考虑的问题。世界各国,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就连发达国家也表现出经济振兴的紧迫感。一些大国开始在本地区和本国利益攸关的地区建立和加强保障自己经济和安全利益的区域性组织,发展中国家也为拓展本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空间,避免大国干涉,建立相应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这些区域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加强,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有的区域经济组织,一方面由于在一体化程度上还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其内部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也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因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以区域经济为形式的板块结构将长期存在。并且在国家间合作与竞争愈益激烈的背景下,区域性经济组织的作用会日益增长。这样,不仅造成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多元化,而且推动多极格局的发展。
其次,经济的全球化促使国际关系走向全面依存,客观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促使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各国在经济上互为条件、彼此制约,经济上相互依存程度的加深会扩展到其他各个领域,促进国际关系在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彼此牵制,互相影响。一方面,这种彼此间强有力的制衡作用能产生均衡,在客观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另一方面,使得任何一个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都不能我行我素,为所欲为,更不能随心所欲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这样用和平的手段解决国际事务,特别是国际争端,成为现实的选择。这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局面下,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发展成为中心问题。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促使国际关系势必会形成一种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多元复合且又相互制衡与协调的态势,使国际格局朝多极化发展。
再次,经济的全球化使得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都在全球进行,这对所有国家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发达国家来说,它加速了国际竞争对手的成长,缩小了发达国家间在经济上的差距;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促使其充分利用有利时机,迎头赶上,这样也缩短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经济总量上的差距,力量趋于均衡。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形成新的力量群,在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中影响力增强。江泽民主席不久前指出:“以广大发展中国家崛起为重要特征的多极化趋势,犹如滚滚洪流,势不可挡。”
2.在多极化论基础上的大国关系调整变化反过来又促进了多极格局的发展
大国关系是国际关系的基础,大国关系的发展变化对国际格局的演变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大国之间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各方受益、互不敌对、彼此借重的新型关系。这种良性发展的大国关系正是有意或无意地建立在多极化基础上的。
世界的多极化发展是客观事实。近两年来承认世界多极化和主张世界多极化的大国明显增多,多极化论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1996年4月, 俄总统在同中国国家主席的联合声明中指出:“双方认为,20世纪末的国际关系发生了冷战结束,两极体制消逝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的积极趋势加速发展。”1997年9月,叶利钦总统宣称, “我们主张建立多极世界”。1996年5月, 法国总统在同中国国家主席的联合声明中强调指出:“不断发展的中国和联合的欧洲将在新的多极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1999年,就在关于科索沃维和问题的安理会决议通过不久,法国总统希拉克公开声称:“我们关于多极世界的看法正在加强。”而法国一向是作为欧洲对外政策的代言人,法国倡导的多极论也代表了欧洲对多极化的意向。中俄、中欧在强调推动多极化的同时,也展开全面外交,与其他大国建立多边关系。日本虽然未对多极化问题发表过正式的官方声明,但它对美、对华、对欧和对俄的关系上也反映了它对多极化的认同。美国虽然鼓吹“单极论”,致力确立21世纪美国“独一无二”的世界领导地位,但它与其他大国建立或致力于建立名目繁多的战略伙伴关系,客观上也不得不受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大国纷纷展开全方位外交,构筑有利于自己的多边平衡关系,交叉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多边外交使得大国间关系彼此牵制,又互动促进,保持着某种相对平衡态势,这有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3.为世界人民所接受的国际法规和准则是世界多极发展的有力保障
在和平和发展这个时代主题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摈弃和拒绝,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关系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为世界人民所接受。
《联合国宪章》,这个作为当代最大的全球性组织的具有约束力的章程,确定和发展了国际社会公认的、适用于国际关系的、具有法律性质的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即:承认各会员国主权平等,承诺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不使用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而这些基本原则又体现在中国所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高度概括了国际法的最基本、最主要、最核心的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要求承认世界各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是多样的,要求尊重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程度不同以及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各异的客观现实,抵制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它必定会对建立和平稳定和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多极化格局发展动力中的文化因素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文在1993年夏季号的美国《外交》季刊中一发表,立刻在国际舆论界和学术界引起了相当强烈的反响。由该文所引起的反应和评论还未结束,1996年底,亨廷顿又出版了一本题为《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文明的冲突》一文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其主旨仍是:冷战后时代人类最大的分歧和冲突的主导因素将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文明的冲突将主宰着全球政治。正是因为“冷战后时代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文明的世界”,“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因而“全球政治已变成了多极的和多文明的”。(注:(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8—9页。)人类“正在跨入一个多种不同文明相互影响、相互竞争、和平共处、相互适应的时代”。(注:(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92页。)虽然对于亨廷顿的这一见地,学术界褒贬不一,见仁见智。但是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解世界政治的思维框架,那就是强调文化在塑造全球政治中的主要作用,从而唤起人们对文化因素的注意。要了解文化在国际政治发展中的作用,首先要弄清楚文化指的是什么。文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我们一般所指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亦指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等在内的精神财富。在有阶级的社会中,文化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在各民族几千年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种类繁多、彼此互异、自成一体的民族文化。复杂多样的民族文化影响着各国的对外行为,由此也影响到国际关系的发展。当前,科技的迅猛发展引起交通和通讯工具迅速革新,使得文化交流在速度和广度上空前提高,从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也就相应加强。
一方面,文化的适应性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在彼此互异的民族文化的交往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文化的对抗与冲突,而更多的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相互融合,这不仅有助于消除不同文化间的隔阂,从而达到某种文化认同,而且对于加强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和交往,消除国际关系的紧张、冲突状态,推动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文化的民族性又使国际社会呈多元化。在呈现多样式的国际社会中,各国对本国和本民族文化的坚决捍卫,有助于防止霸权主义的出现,同时使国际社会多元文化并存,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标签:国际关系论文;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论文; 和平与发展论文; 军事历史论文; 世界政治格局论文; 美国政治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帝国主义时代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帝国主义论文; 全球化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