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_师春未

游戏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_师春未

山东省青岛市平安路第二小学 266032

摘 要: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正式进入学习生涯的初级阶段,此阶段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身体素质较差。所以,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发展小学生身体健康,塑造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集中注意力时间短,体育教师想要使得学生全身心投入锻炼,就显得难度较大,游戏的趣味性、多样性和挑战性正好与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要求不谋而合,利用游戏作为媒介和方法替代,最大限度集中小学生注意力,教师与学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中乐此不疲,教学效率提高,优化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游戏 小学体育 实践价值

体育教学的宗旨是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运动知识和技能的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既可以学到运动的技巧,又可以增强自身的体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可以说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基础,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运动时,要从多个方面去考虑,如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生理特征等。

一、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1.游戏为媒介,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智力开发。趣味性是小学生喜爱游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大多数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采用重复老套的绕圈跑、固定徒手操、球操,表面看来队伍整齐划一,学生队列队形完整有序,但是这种强硬式灌输性热身活动使得小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技能教授时的重复练习也使得学生身心疲惫。在准备部分的游戏热身中,放松心情,尽力表现自我,一定强度下的对抗性竞争使小学生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动力。

2.游戏为催化剂,点燃学生体育道德素养,助力道德素养。游戏的出现,作为中间桥梁和纽带带来欢乐,游戏是催化剂,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在游戏中进行德育素养的培养,要依托班集体的强大力量,团结友爱,互帮促进,充分展现小学生个人德育魅力,从体育德育素养到德育素养的升华,既是德育的一种自然发展和形成,也是游戏德育素养的终极目标。

二、进行体育游戏对教学的帮助

1.丰富课堂内容。新课改的实施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一成不变的教育方法,而体育课堂游戏教学法的融入正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体育课堂不同于文化课,体育课对师生间的互动更加重视,因此体育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来增加师生间的接触,而体育游戏的加入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点。除此之外,体育游戏的样式非常多,避免了课堂的枯燥性,这一特征也是非常符合小学生好动、好奇、好学的心理的。因此可以说,体育游戏的加入让体育课堂变得更具趣味性,更具开发性,当然也更利于学生的成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提升教师水平。体育游戏的选择要符合课程,这对体育教师来说是扎实自己知识的一个好机会。因为只有深入地理解并钻研课本才可以想出适合教学的好游戏。这些话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则需要体育教师经过备课、思考、教学、总结等多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通过这个过程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3.锻炼学生思维。众所周知,游戏都具有一定的益智性,而体育运动除了可以强身健体外,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因为游戏有角色人物的亲身参与、有制约的规则、有获胜的奖励还有团队协作等诸多要求,要想获得游戏的胜利学生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游戏中。

三、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体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1.以安全为第一要义,量和强度的合理性。体育健康课程的中心思想在于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所以,以安全为前提实施体育课是重中之重。具体安全措施主要表现在场地的安全、体育器械的安全、小学生身体健康的安全、游戏活动内容的安全性、体育教师游戏前的安全性提示、游戏的难度等。从小学生学情分析看出,小学生肌肉骨骼尚在初级发育阶段,心理不成熟等,应结合这些特点制定适合小学生的体育游戏内容。

2.游戏的布置———全面性原则。游戏的选择要面向全体小学生,在性别差异、身体素质差异等条件下,选择的游戏内容要让全体小学生都参与进来,游戏内容确定后,在游戏的实施过程中,男女分组练习,或者男女比例相同混合参与,以全面性为原则,合理性为前提,女生的强度和量度要较之男生少,对个别身体瘦弱、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教师也要区别对待,减量和强度。

3.游戏的表现内容与动作技能相关性。游戏的选择内容与动作技能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准备部分和基本部分中,在准备部分的游戏实施中,游戏的表现内容尽量与动作学习接近,可以是动作技能教授的初级阶段,内容难度相对较低,或者与动作技能相似,这样不但容易全身心进入工作状态,在进入动作技能学习时也事半功倍,在前滚翻的课程教学中,在热身部分的游戏选择搬西瓜类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快乐,在游戏中尽快进入学习阶段的状态。

体育游戏是教师的好帮手,是学生的好朋友。体育游戏也已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应开发更多体育游戏,在游戏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生活观、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必武 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例谈[J].现代教育科学,2014,(12),179。

[2]黄晓国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作用与运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4,(35),68。

论文作者:师春未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  ;  ;  ;  ;  ;  ;  ;  

游戏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_师春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