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消费理论假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假说论文,灰色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2001)03-0047-04
众所周知,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灰色收入”现象。“灰色收入”不是孤立的,它以“灰色消费”为前提。某人的“灰色收入”必然是他人的“灰色支出”,即“灰色消费”部分。“灰色消费”是比“灰色收入”更为普遍、更为复杂的经济现象。从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出理论,并用以指导实践、改造实践是经济学家的基本使命。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灰色消费”还未引起专家学者们的注意,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更谈不上形成什么“理论”。使“灰色消费”研究更具有挑战性的现实是,国外亦无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因为此领域实在是太有“中国特色”了。可见,“灰色消费”是一块真正的“处女地”。我们不避浅陋,初涉此地,偶有心得,并大胆地冠之以“灰色消费理论假说”,意在抛砖引玉,开创一个新的有意义的研究领域。
所谓灰色消费,是指个人或家庭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在托关系、走人情方面所花费的支出。俗称“明白费”、“感谢费”或“感情投资”等等。由于灰色消费的隐蔽性,受时间、资金、人力方面的限制,暂时无法以大量翔实的数据或资料论证灰色消费理论,故在此用“假说”一词。但假说不等于胡说,每一位实事求是、直面现实的中国人都不会否认灰色消费在中国的普遍存在,本人只是将现实中的现象加以总结、概括、提炼和研究而已。多少科学上的重大发明与发现是从“假说”、“猜想”开始的,相信本文提到的理论假说迟早会得到大量的翔实数据或资料的印证。
既然是一种理论,它必然有其独特的概念、观点和框架,本文将在下面的几部分中阐述之:
一、灰色消费的产生
灰色消费与人的需求密切相关。人有多种需求,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需求分为生理、安全、感情、社交和自我成就五级,或分为低级与高级需求;也有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存与发展需求。无论如何分类,要满足这些需求必然消耗一定的资源,而资源又是有限的。正是由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的矛盾,才产生了经济学。但这一矛盾并不是灰色消费出现的惟一根据,还必须有另外两个前提条件,灰色消费才能变为现实。它们是:有限资源被个人垄断;存在利用资源交换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有限资源被个人垄断是指这样一种现象:某人独占或可以独自支配本属于社会或部门的公共资源。这里所说的资源不仅仅是经济资源,它还包括其他资源。比如某单位的人事处长独揽进人权,所有想调入该单位的人必须通过该处长的同意才能调入,而且只要他同意,就能调入。对这种现象,我们就说该单位的进入渠道被这个处长垄断了。或者说该单位的工作岗位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被个人垄断了。
利用资源进行交换的可能性是说,一方面,掌握资源的人有将资源交换出去的动机(即交换对自己有好处,因为换回的是灰色收入);另一方面,有人宁肯付出灰色消费也要得到这一资源,也就是说,当资源垄断者想“出卖”资源时,不愁找不到“买主”。当然这只是资源被用于交换的可能性,要使其成为现实,还必须具备卖方和买方都不受有效监督和制约的条件,有了这个条件,利用资源进行交易就有了现实性。
综上所述,灰色消费源于人追求某种需要,满足需要又必然耗费资源。当资源被个人垄断、存在利用资源进行交换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没有制约资源交换的机制时,灰色消费的出现就不可避免。
灰色消费产生于何时无从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与腐败一样久远。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都以中央集权为特征。资源被个人垄断是司空见惯的,只是当制约资源交换的机制强大时,腐败现象就淡化一些,灰色消费也就不明显;当制约资源交换的机制衰弱时,腐败现象就突出,灰色消费也就盛行。
建国后不久,我们就建立了以集中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但在其后的相当长的时期中,灰色消费并不普遍,它只是极个别、极偶然的现象。这是因为在那个历史阶段,首先,人的需求受到压抑,人的逐利天性被当做资产阶级思想批判,人们的需求极度萎缩。其次,对人的需求的满足,有意识地局限于精神上,甚至用精神去满足物质需求。工作、事业取得的成就再大,一张奖状就了结。领导的级别再高,与普通百姓的差别也极其有限。满足需要不一定消耗资源,且资源本身的价值不高,人们也就没有竞争资源的积极性。再次,资源被个人垄断的程度并不高。虽然实行计划经济,垄断了社会的大部分资源,但这种垄断更多地体现为国家垄断、政府垄断,而不是个人垄断。比如那个时期还流行走“群众路线”、“民主决策”、“集体分工负责”等。最后,那时对资源交换的制约机制比较强。人们的法律观念、道德情操、社会监督、党风党纪等方面都没有资源交换的土壤,灰色消费自然也就难觅踪迹。
实行市场经济,受到长期压抑、限制的需求得以还原并迅速膨胀。人们开始公开地、理直气壮地追求经济利益,开始竞争能满足个人或家庭某种需要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随着计划经济的解体,原由国家垄断的资源一分为三:一部分仍由国家掌握;一部分流向公开的市场;还有一部分却被个人垄断起来。而对利用资源进行交易的制约机制却空前衰弱。于是权钱交易使灰色消费浮出水面。
二、灰色消费的特征
灰色消费具有以下特征:
1.集中性。灰色消费不是个人或家庭的日常消费支出,它往往集中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背景下。比如节假日消费市场火爆的背后是灰色消费在支撑,越是高档消费品这个消费特点越明显。因为节假日是请客送礼的好时机,送礼者和收礼者都有了一个不露痕迹的借口。又比如在托关系办事的背景下,灰色消费就必不可少,有时甚至是办事的前提。
2.高额性。灰色消费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来看,其消费额急剧膨胀。如果说20年前的灰色消费还局限于“烟搭话”、“酒搭桥”的话,如今的灰色消费已动辄以千元、万元、乃至数十万元计,行情年年看涨。
3.被迫性。灰色消费不同于其他消费。如人们花在吃穿方面的消费尽管很多,但人们普遍认可这种支出,因为这些消费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因而人们表现为主动并自愿地消费。灰色消费却不同,虽然灰色消费也是为了满足某种特定的需求,但最终能满足这些特定需求的是通过灰色消费获得的被人垄断的资源,而不是灰色消费本身。如果资源未被垄断,人们不需要灰色消费,需要资源的人只需付出资源本身的价格即可。可见,灰色消费不能满足支出灰色消费的人的任何需求,它是消耗某种资源应付成本的额外支出,但缺少这笔支出又无法获得资源。所以,人们被迫花费这笔额外支出。被逼无奈是人们灰色消费的普遍心态。
4.隐蔽性。因利用垄断的公共资源进行个人交易通常都是违法违纪的,灰色收入不敢公开,灰色消费也就以地下的方式进行。它的精妙之处还在于除了收受者不敢公开外,花钱者通常也不愿甚至不能张扬。这也是调查灰色消费比较困难的重要原因。
5.普遍性。因为每个人、每个家庭几乎必不可免地会碰到诸如子女入托入学、提职加薪、职业选择、工作调换等关系到个人和家庭前途命运的大事。而办这些大事首先碰到的就是灰色消费问题,于是,灰色消费普通存在于个人及家庭的支出中。
三、灰色消费系数
灰色消费系数指个人或家庭的灰色消费占其总消费支出的比重。灰色消费系数有其变化规律。
我们用家庭灰色消费系数Y型模式图来描述家庭灰色消费系数的变动规律。在下图中,横坐标T表示时间,纵坐标R表示家庭灰色消费系数。如果把一对青年男女结婚看做一个家庭的诞生,把夫妇死亡看做一个家庭的消失,那么,在一个家庭的寿命周期中,灰色消费系数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在开始起步阶段,即图中OT时期,灰色消费系数开始逐渐增加。到了第二阶段,即从T点到T[,1]点,这是一个家庭的发展期。在这段时期内,各个家庭之间的灰色消费系数开始出现差别,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家庭的灰色消费系数继续增加,形成曲线Ⅰ;另一类家庭的灰色消费系数曲线虽然也向右上方移动,但增幅变小,形成曲线Ⅱ。在超过T[,1]进入第三阶段后,曲线Ⅰ超过P[,1]点,开始加速向上倾斜。曲线Ⅱ超过了P[,2]点,却开始向右下方移动,即灰色消费系数逐渐降低,与曲线Ⅰ成反向走势。形成类似斜放的字母"Y"的形状。所以,我们将其冠之为“家庭灰色消费系数Y型模式”。
家庭灰色消费系数Y型模式图
为什么家庭灰色消费系数从家庭发展的第二阶段开始会出现不同走势,并最终形成Y型模式。我们根据不同家庭灰色消费的特点将所有家庭分为两类。首先分析Ⅰ类家庭:在家庭发展的第二阶段,夫妻双方随着家庭及各自工作的发展,开始碰到各式各类需要灰色消费的问题(如职业选择,职务、职称升迁,子女教育等等)。灰色消费在家庭开支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到了家庭发展的第三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夫妻双方的经济收入已不太可能有大的改观,但在灰色消费方面仍无法避免。于是,家庭灰色消费系数不但越来越大,并表现出加速的态势。这就是家庭灰色消费系数Y型模式图中,曲线Ⅰ的含义。
再看第Ⅱ类家庭,进入第二阶段后,这类家庭由于一方或夫妻双方拥有或可支配剩余资源逐渐增加,使其家庭收入增加,家庭消费水平也逐渐提高,于是,尽管灰色消费仍不可避免,但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的增加已开始趋缓。这里的所谓剩余资源是指已占有或可以支配超过本人或家庭普通消费需求并能满足他人某种需求的资源,它自然也包括垄断的公共资源。家庭灰色消费系数这种缓慢增长的趋势到了一定的临界点后,就开始下降。那么,这个临界点在哪里,从绝对量来说,当该类家庭占有或可支配的剩余资源超过了该家庭的灰色消费时,这个临界点就出现了,随后灰色消费系数也就开始下降,当然,这并不排斥灰色消费的绝对量继续增长。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能否占有或支配剩余资源非常重要,它是一条分水岭,决定了一个家庭最终停留在Ⅰ类家庭,还是进入Ⅱ类家庭。换句话说,它决定了一个家庭最终成为贫困家庭还是成为富裕家庭。如果不能占有或支配剩余资源,灰色消费得不到补偿,家庭必然越趋贫困。对同一资源的获得来说,贫困家庭必然比富裕家庭付出更多的代价。越贫困的家庭它的灰色消费的比重越大,于是陷入灰色消费的恶性循环;反之,如果能占有或支配剩余资源,就可以利用灰色消费转换机制,将剩余资源转换成个人的收入或为更大规模的灰色消费打下基础,个人收入增加或进行更大规模的灰色消费无疑会带来更多的剩余资源,于是,就进入了灰色消费的“良性循环”。可见,能占有或支配剩余资源,是更多地占有或支配剩余资源的前提条件。
四、灰色消费的功能
由于灰色消费是被他人垄断了的资源的使用成本,而不是资源自身的成本,灰色消费除了得到资源的使用权外,并没有获得其他的效用。因此,灰色消费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种纯支出,它消耗了自家的收入却提高了他人的生活水平。从整个社会看,灰色消费起到了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它将一部分家庭的收入转换成另一部分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从消费而不是收入方面拉大了贫富差距。灰色消费系数反映了个人或家庭的富裕程度。经济学家们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家庭收入越少,其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就越大。相反,恩格尔系数越小,则说明该家庭越富裕。可是,当我们将灰色消费的因素考虑进来时,会发现,即使一个家庭年平均收入很高,即使他们的恩格尔系数也很低,但如果他们的灰色消费系数大,他们的实际生活水平还是低下的。可见,衡量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指标既不是年收入,也不是恩格尔系数,而是灰色消费系数。灰色消费系数越大,该家庭越贫困。
灰色消费的另一重要功能是集聚了社会动荡的风险。灰色消费的存在使那些接受灰色消费的人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泥潭。另一方面,灰色消费使广大城乡居民苦不堪言,牢骚满腹,对那些接受灰色消费的人恨之入骨。由此导致支出灰色消费者与接受灰色收入者之间的矛盾、不占有资源者与占有资源者之间的矛盾、贫困阶层与富有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空前激烈,社会动荡的风险也在累积和集聚。
五、灰色消费的比较
1.灰色消费的空间差异。在城乡之间、不同的地区之间灰色消费是不同的。一股说来,存在这样一条规律:城市居民的灰色消费量大大高于农村居民的灰色消费量,经济发达地区居民的灰色消费量大大高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居民的灰色消费量。这是因为城市居民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平均生活水平比农村或经济不发达地区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高,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被个人垄断的资源的“要价”也高,同时,人们承受灰色消费的能力也相对强一些。所以由供求形成的灰色消费的“均衡价格”相对要高。在农村或经济落后地区,人均收入低,灰色消费的“均衡价格”相对也低。必须指出的是,这里所讲的灰色消费的“高”与“低”仅指灰色消费的绝对量,灰色消费的相对量,即灰色消费系数却不具备上述规律。
2.灰色消费的时间差异。此处的时间差异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过去与现在、现在与将来的比较,随着时间的推移,灰色消费的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二是指个人或家庭在其寿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上,灰色消费有不同的特点。一般说来,也存在灰色消费随着寿命周期的增加而增加的规律。
3.灰色消费的阶层差异。此处阶层的划分既不是阶级的划分,也不是职业的划分,而是按个人或家庭的灰色消费及与之相关的灰色收入的情况进行划分的。首先,看贫困阶层,这一阶层的居民收入普遍较低,而且不占有、垄断能满足他人某种需要并同时能给自己带来额外利益的剩余资源。如果垄断了一定的资源,但并未利用该资源谋私利,这样的人或家庭也会沦为这一阶层。灰色消费对这一阶层的人来说,意味着只有灰色支出,而无任何灰色收入。所以,我们把这类家庭称为“只支不收”型。当然在这一阶层中,也存在“不支不收”型的家庭。“不收”与前面的含义相同,“不支”是指不花费灰色支出。“不支”常常要以牺牲某种需要为代价。比如在找工作过程中,拒绝灰色支出的结果可能是去不了自己想去的部门。拒绝上级索贿的要求,其结果可能永远与提拔无缘。拒绝医生索要“红包”的要求,结果可能损害自身的健康和生命。因此,这一阶层的人通常是比较清贫、困苦。其次,看中间阶层,处于这一阶层的家庭都有灰色消费,同时他们也有灰色收入。这是因为他们或多或少都垄断了一部分资源,并能利用所支配的资源谋利。他们垄断多少资源与职业没有多少关系,但与具体的工作岗位有关。在灰色消费和灰色收入方面,他们是收支兼有。一方面支出灰色消费,另一方面又得到灰色收入。于是,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支大于收”,灰色收入不足以补偿灰色消费。二是“收支平衡”,灰色收入与灰色消费大体持平。显然,后一种家庭要比前一种家庭富足。最后,看富裕阶层,这一阶层家庭的灰色消费特点是“收大于支”,即灰色收入大于灰色消费,以及“只收不支”,即只有灰色收入而不必支出灰色消费。“收大于支”是因为这类人垄断的资源及由此攫取的利益如此之多,使他们除补偿了灰色支出外,还有大量剩余。“只收不支”不仅因为他们垄断了一定的资源并由此可以攫取灰色收入,还因为他们的各种需求是如此轻易地就能得到满足,以至于根本就不需要通过灰色消费达到目的。毫无疑问,这类家庭在中国应算作最富有的家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灰色消费不仅仅是个人或家庭的消费结构问题,它还是关系到国民收入再分配、贫富两极分化、党风政纪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它折射出的矛盾早已超出了经济学的界限。因此,对灰色消费应给予极大的关注和研究,以期早日消除这种现象。
收稿日期:200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