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教育研究中定量方法的局限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局限性论文,定量论文,也谈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定量方法真正的局限
谢小庆教授在1998年第1期《心理发展与教育》发表文章认为, 在当前的教育科研领域中,由于研究者缺乏对数学工具的真正理解或足够的科研经验,以致造成了一些不应出现的问题。笔者对此深表同意。但在“数学工具的误用”和“科研经验”之外,定量研究是否还存在其他一些更加重要的缺陷呢?
一个众所周知的基本事实是,定量方法最初从物理学领域发展起来,逐渐蔓延到生物学及其它自然科学领域,并最终进入社会科学;它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自然科学基础是几何学。这种方法喜欢使用一些限定性公理或假设,将事物的整体切割成部分,部分性地观察其运动发展并进行分析研究。定量方法主要为自然科学而设计这一点,在面对社会科学领域时具有着先天的不足。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与“物体沿直线或曲线运动的轨迹”这样的问题具有本质的不同。
定量方法的第二个缺点是,易于进入程序游戏、数学游戏,而不关心内容。严谨的程序设计和技巧十足的数学推导常常使论文眼花缭乱,充满“学术气息”,但其实质空洞而时常显得肤浅。
定量方法的第三个缺点是,研究过程中信息流失过多。设计得再好的研究,在数据的测量和统计时,也只能从一些有限的侧面或概率的角度抽取其中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相当珍贵复杂的科学数据已经从研究者的掌心流失而去。
定量方法的第四个缺点是,对结果解释的不完全性和随意性。大量的研究论文在设计、样本、实施、统计等方面完全符合实证科学的要求,但在结果的解释上却大量使用不完全归纳法或干脆集合灵感以及凭空设想。最通常的情况是,这些论文在对结果可能的原因分析上,只举出多种可能性中的几种便仓促了事。
除此之外,更加重要的是,定量方法强烈要求研究者本人的回避,这种实证主义态度使研究者根本无法获得被研究对象的状态体验。而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来讲,体验是相当重要的理解因素。
Dobbert(1982 )在《人种学研究在现代学校与社会中的理论与应用》一书中指出:“所有科学的过程都是有缺陷的,因为它为某一特定事件而非它事件而设计。”恰恰由于教育是一种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类活动,所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灵体验注定应该成为研究中无法回避的参与因素。
二、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真正不同
针对定量方法的局限性,最近30年里,西方教育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中发展起了定性方法(qualitative method)。定性方法并非谢小庆教授所讲的“是一种基于经验和直觉之上的研究方法”。它是由人类学(anthropology)、人种学(ethnography )(也有著作中将这两种学科混称为一个学科)以及其他社会学领域的基本方法发展起来的一种强调在自然状况下,由观察者参与体验,并最终获得和解释关于研究对象深度信息的研究方法。
在哲学基础上,定性方法来源于自然主义而非实证主义。 Lincoln& Guba在他们的著作中曾经提出两种哲学的5个基本差异。
1.对现实本性的看法不同
实证主义者认为,人类的性格、活动等过程所构成的现实,可以在很大的环境变异下表现得基本相同,正是由于这一点,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概化。复杂过程的不同变量可以被分解研究。但自然主义者则认为,没有什么人类性格或过程是可以概化的,每一个被试或每一种现象必需在背景中“整体”地进行考察。这样,复杂现象便不可能割裂成部分进行研究。
2.对研究者和研究主体的看法不同
实证主义者认为,虽然一些交互作用也许不可避免,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还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相互独立,每一研究策略都是在简化研究成果受到的相关影响。但自然主义者则认为,研究者和研究主体之间的相互关联是无法免除的。
3.对概化的可能性看法不同
实证主义者认为,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出可概化的知识主体,这种知识至少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在相似情景中可以概化。但自然主义者认为,研究的目的是发展这样一种知识主体,它是个体独立的, 其可以用于建立关于这个个体的工作假设(working hypothesesabout individual)。当然,对这一点,学者们争论较多,许多人认为,如果能观察更多个体,一定程度的概化还是可以逐渐作出的。
4.对因果相关的看法不同
实证主义认为,足够数量的研究增加测量的效度,每一行动或效果可以被单一原因或一组在时间上先发生的原因来解释。但自然主义者认为,所有元素都是同时性相互关联的,不可能从效果中分辨出确切的独立原因。
5.对研究者的价值观作用看法不同
实证主义者认为,价值观可以多方面影响到研究结果,所以,研究应该具有价值独立性(value-free)。研究设计、客观化数据收集程序等都是为达到价值独立性的努力。但自然主义者认为,研究是具有价值相关性(value-bound)的。即使是定量方法, 研究者的价值观也必定影响到研究的进行。理论的选取、方法的采纳、内容的安排等都强烈地渗透着参与者价值观的影响。
以自然主义哲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定性研究认为,良好的科研应该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它应该在自然情景中整体性进行的,也就是说研究永远是现场性的。
其次人是基本的信息收集工具,即使使用其它的工具(如纸笔测验),也常有人的参与进行调整。
第三,以目的性为样本选择的标准而不必采用随机取样。
第四,可以使用良好的科学归纳法进行资料分析。
第五,以“充足根据理论”代替“先在理论”。所谓“充足根据理论(grounded theory)”,也有人译为“扎根理论”, 即完全以第一手资料为依据建立的理论,因此,它是直接准确反映第一手资料内容的理论。 而定量方法则与此相反, 其基于一种称为“先在理论(prioritheory)”的基础,这种理论以研究者的先验想法为开端。
第六,定性研究的设计,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凸现而不是预先设定的。
第七,主试人本身是结果的翻译者,翻译过程和方法将出现在研究的报告中以供读者评判。
第八,定性研究极端重视社会背景和作用过程。
从上面的8点分析可以看出,所谓定性方法, 并非经验和直觉的包统一切的想当然方法。笔者基本同意陈向明教授的看法,即“定性研究方法指的是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式访谈、参与型和非参与型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其分析方式以归纳为主,研究者在当时当地收集第一手资料,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他们行为的意义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通过证伪法和相关检验等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研究者本人是主要的研究工具,其个人背景及其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必须加以考虑;研究过程是研究结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必须详细加以记载和报道。”
三、定性方法的操作
Burgess指出, 定性研究大多是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而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这就是所谓的人种学调查或称为人类学现场研究。这是一种早先对原始文化场景进行深刻分析化描述(in-depth analytical description)发展起来的方法。在教育领域中, 这种方法可以定义为:为特定情景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提供完整的和科学的描述的方法。
定性方法的操作主要有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关键人物访谈和案例研究等。
1.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完全参与观察是研究者成为被观察者群体中一员的观察方法。在这类研究中,观察者的身份可以是隐藏的,也可以是显露的。除完全的观察者之外,还有多种不同的身份,如偏向参与者的观察者、偏向观察者的参与者等等。这样,在绝对的观察者和绝对的参与者连续体上,研究者可以选择一个合适于研究的位置。在教育研究中,参与观察比较适合于学校组织结构、教师群体、群体有效性以及教师的长期状态研究。
为了克服参与观察的肤浅性和片面性,定性研究特别看重参与观察的质量。一些与质量相关的因素被区别出来并要求得到特别的注意和在论文中有所体现。这些因素是:
(1)由于被观察者会制造脸谱以不使观察者看到真情,所以, 直接现场观察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应对,而且,这种脸谱化的程度和时间以及人际差别本身就构成一些有价值的观测数据。
(2)如果研究资料的收集是片面或被研究者有所保留, 则无法得到良好的结果。因此,能自由进入被观察对象生活行为的所有部分以获得数据显得十分重要。
(3)观察的时间长短也是一个重要的质量影响侧面。
(4)在收集资料时进行适当的量的分析也很必要。
(5)采用多种手段,如测验、直接观察、访谈、 内容分析等去面对同一个问题,以达到相互印证的目的,这种手段称为三角化或多元化方法。
(6)资料样本选取也值得注意。由于观察到的行为和事件太多, 所以必需选择靠近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记录。当然,这里牵涉到改变研究焦点的问题。所以必需对内含行为与事件和外周行为与事件同时观察。
(7)不唐突的测量(unobtrusive measures)也应同时展开。 这就是收集各种可能的信息线索同时并不惊动被试者。如观察教师讲话的声音大小、观察他们每次访谈是否准时到场等。这些行为可能正暗示出他们的个性以及对访谈的态度。
2.非参与观察(nonparticipant observation)
非参与观察是一种趋于分离的、趋向于中性的研究方法,它使用精确的历时记录以录制所发生的事件或言论。这种方法也被称为“草案法(protocol)”或“行为流记事法(steam-of-behavior chronicles)”。与参与观察相比,虽然这种研究被主试者歪曲的程度较小,但被研究主体的态度和知觉信息则难于把握。因此,非参与观察一般在交互作用的方法使用之后,在发现了一些特别的东西需要细致研究时才被使用。常常,非参与观察也充当访谈或参与观察的验证。非参与观察的准备工作应该小心谨慎地进行,比如,怎么能做到不参与?仪器安放在什么位置?仪器如何使用?在什么地点记录才显得不唐突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3.对被调查者的访谈(informant interview)
James Spradley认为,人种学访谈是一系列友好的交谈,在其中,调查者渐渐引入新的人种学元素以增进信息的获得。为保持友好,防止审问气氛的产生,人种学因素的引入要快。假如空气已经在向紧张的方向发展,必需尽快恢复友好才能继续谈话。
与定量研究不同,多数定性研究的访谈是非结构化的,但也可以使用半结构化和结构化访谈技术。不管是结构化还是非结构化,定性的访谈应遵循一些规则:
(1)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上框化同样的问题。
(2)问题的语言对访谈者要清晰和富有意义。
(3)在探索阶段, 可以使用含混的问题去增加反应种类或在没有主试提供线索的情况下,让被访问者决定相关意义与解释。
(4)反对引导式的问题(leading questions),但可以设计问题以激发反应。
(5)每个问题必需询问单一资料。
(6)使用开放结局的问题以丰富反应。
(7)有效的探测问题可以制造出更多完整的信息, 这种探测可用于得到更详细的信息、解释、资料分类等。
(8)访问者应该比受访问者谈得少。一般来讲,访者谈得越少, 被访者谈得越多。
(9)将复杂的或对抗的问题留到良好的气氛建立之后再谈。
(10)使用预试(pilot-test)来研究访谈,以增进问题的质量、确定探测所需类型、发展起有意义的结果并保持兴趣。
(11)应该使用日常性的随意谈话模式。在谈话中,移情、鼓励、理解、表达信任和放松的气氛都很重要。
Judith Goetz & Margaret LeCompt提出, 关键人物访谈的种类可以有关键者访谈(key-informant interviews )、 生涯史访谈(career history interviews)和调查性访谈(survey interviews)几种,每种都具有独特的目的和特殊的手段。
4.案例研究(case studies)
以往的经验是,案例法缺乏控制,所以研究者常常不喜欢使用。但人种学研究、参与观察等方法的出现使案例法也得到了复活。因为案例法与前述几种方法实际上具有相同的特点。在临床心理学和个体差异研究领域,弗洛依德、皮亚杰等人对案例法的有效使用就证明了这一点。实际上,案例法是一种广泛收集资料以建立对所研究整体的深度理解的方法。透彻的案例研究包括对公共档案记录、个体档案记录(日记、自传、信件等)和反应数据(如问卷、访谈)等的研究。这是一个调查者对单个主体或群体、现象进行细节检验的方法。案例法推广的前提是,案例可以作为一组事件或一组个体的代表。当这样有代表性的案例被确定之后, 深刻观察和资料收集可以提供推论群体的更多信息。 RobetYin认为,使用多个案例后便可克服单个案例在推论上的不恰当性。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案例法适合研究的教育问题是学校组织的历史、个人或群体的口语历史(oral history),诸如学习不适应者一类的临床性问题以及对多元问题的条件分析等。
四、定性方法的信度和效度
定性研究是否需要信度、效度等指标,这个问题存在着长期的争议。一些定性研究的著作中的确使用了这些词汇,但另一些人则认为,由于两种研究在本质上的不同, 应该使用完全不同的标准进行衡量。 Denzin和LeCompte & Goetz都认为,对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效度评价应该来自不同的方面。例如,定量的实验研究试图控制历史,而定性研究经常将历史作为研究的中心焦点。所以,照搬定量研究的效度检验方式去探索定性研究是不合适的。这样,诸如“真实度”一类的指标被创造出来。
当然,如果仍然沿用定量科学的词汇进行说明,那么在研究的程序是否对内容具有说服力方面,还是可以进行一些外部信度判断。此外,对同一现象使用多人观察,考察一致性也会构成一种内部信度评判的标准。基于定性研究比定量研究繁杂得多,而信息的收集和测量又都由主试自己进行,为了不让意识观念和期望影响观察与访谈,良好的主试人员培训便显得具有突出意义。
为了增加定性研究的信度,多数学者认为,采用所谓的三角验证法是必要的。如从参与观察、学生访谈和教师访谈三种资料中确定课堂行为比只通过一项材料进行测量要好得多。
在信度方面,学者们还讨论过介入时间过短产生的偏差。
在内部效度方面,外部无关变量在研究过程中对个体造成的影响会歪曲研究的结果,这种歪曲被称为历史歪曲。被研究者在整个过程中的成熟作用也应当予以考虑。此外,工具本身或工具的使用,被研究者的自然减员等也是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研究的外部效度其实是一个涉及概化的问题。这里,样本选择的代表性和问题选择是一个技巧问题。在问题选择方面,Erickson,Florio,Buschman(1980)建议,定性研究方法最好寻找这样五类问题的答案:
(1)在场景中发生了什么?
(2)对于卷入者来讲,发生的事情意味着什么?
(3)当他们在场景中行动时,需要什么知识来确定如何行动?
(4 )这里发生的事情与在更广泛的背景下的类似社会情景事件的相关是什么?
(5)这里发生事件的组织, 与其他时间地点发生的事件的不同在哪里?
五、定性方法的局限性和改进
如前所述,在解决定量研究的局限方面,定性研究发展起来,而对定性定量的争论,又在极大程度上推进着两类研究的整体提高。但是,定性研究也有局限。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定性研究对观察者的要求过高。参与这种研究的人不但要有快速和准确的记录能力,而且由于无法记录所有行为,所以必须在短时间内决定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不需要的。不但如此,当研究记录逐渐增长到相当长的时候,对其进行计量和解释的难度将大大地增加。
其次,定性研究的主观性也的确存在。研究者的卷入会导致角色和情感冲突也是一个应该考虑的因素,即使在报告中呈现出个人的倾向让读者去判断,也难于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此外,当被研究者把研究者当成自己个人地位提高的有效工具时,研究者该怎么行动?
最后,定性研究必需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其中的变化不可避免,而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虽然定性研究存在着局限性,但作为一种真正的“意义性研究”,它的优点相当明显。首先,它提供出所研究问题的整体环境图景,它比切割化的、局部的研究更加具有说服力。其次,定性研究的假设和理论具有坚实的资料基础,它们又是在自然条件下被观察后发展起来的。由于不起源于特殊假设,这种方法不会像传统定量研究那样忽略大量不符合假设的其他现象。第三,比起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导致研究者更多新思维和新假设的诞生。
在对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上,Lincoln & Guba认为,两种研究分别适合两类不同的对象,相互对立;而Reichardt & Cook则认为,这两方法并不冲突,结合得当将取得良好的成果,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成功的经验。 如大规模进行的新教师评价研究(Beginning
TeacherEvaluation Study)和ORACLE计划。此外,在对两类研究的比较上,一些人已经证实,两种方法提供的最终结果是非常相似的。
在定性研究本身的改进上,从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后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吸取营养是十分重要的。从笔者所见的资料来看,诸如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结构分析、米谢尔·福科的知识考古学等对改进定性研究的文本分析,应该具有潜在的作用与价值。此外,电脑技术的发展也为定性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支持。一些专门用于定性研究中文本分析和记录的软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六、题外的思考
研究方法的创新是推动一门科学前进的强大动力。对研究方法、特别是研究方法与学科适应性的思考,本来应该是每一位研究者都感兴趣的问题。但纵观最近几十年我国教育科学的人材培养,应该说这种意识的引入和普及还相当欠缺。多数教育科学院系毕业生只对业已成型的方法如何熟练地运用感兴趣,学者们则大多希望矫正方法内一些误用或经验欠缺造成的不足,却不愿对方法的适用性和创新投入更多精力去思考。正是这样的人材培养策略使我国教育科研领域至今仍然无法出现与丰富教育实践相适应的等量突破。
笔者认为,增加对科研方法本身的重视,强调方法上的创新,比因袭他人方法和验证他人理论更加重要,也比更新知识本体更加重要。而且,它也是摆在当前中国教育科研和人材培养方面急切而紧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