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论文_陈庆涛1,陈娟2

(1.四川嘉陵江苍溪航电开发有限公司 四川广元 628400;2.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元供电公司 四川广元 628000)

摘要:配网线损是当前配网系统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在电力营销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基础上,用户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迫使用电规模逐渐扩大,供电企业的供电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拓展。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产生配电线损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1精细化管理与电力营销信息化的概述

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的实质是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以细化管理流程与手段,来强化精细执行与操作,从而提高服务能力与管理质量。“精细化管理”从常规管理模式出发,细化管理的过程,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为主要的目标,实现管理过程的权责统一,确保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就是在电力营销中,将信息技术融汇其中,建立完善的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不断提升电力企业的营销水平,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强供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也提高了电费的回收率,避免了供电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2配网线损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1电阻因素

配电系统中的各类电器设备都具有电阻,包括变压器、导线以及电动机等。基于电阻的作用下,会对电流传输造成一定的阻碍,在电能传输过程中,电能需克服来自不同设备的电阻,进而产生一定的损耗与消耗,形成线损。换言之,电气设备的电阻是该部分线损的主要来源。

2.2磁场因素

变电设备电压改变时要交变磁场,其中会伴随着做功生热的现象,这也会导致一定的电能损耗。

2.3管理不到位

对于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的客户信息及线路等没有及时进行维护;由于系统需要通常会将负荷进行适当调整,调整之后必然会使得原本所记录的用户信息有所变化,但是,管理人员却没有信息进行更新;由于用户的需求会有所变化,因此,其通常会在业务方面进行变更,同时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一些装置因为损坏或故障也需要更换或维修,但是,目前还存在着检查与维修装置不及时,以及没有对这些变化信息进行记录的问题。

图1 智能化线损管理体系架构

3分析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3.1构建智能化线损管理体系

在体系具体建设过程中,应以国家智能电网建设规范为指导,以提高线损管理目标为根本,将目前的线损管理水平与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相结合,开展以组织管理、技术管理和保障管理为一体的智能化线损管理体系,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3.2合理利用信息采集技术

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数据基础上的系统平台,然而,信息、数据的采集与收录又需要信息采集系统的支持,所以,积极利用信息采集技术,引进信息采集系统。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发挥积极的监控功能,能够围绕被监控范围内的线路、配网等的用电情况、运行状态等实施有效的监控。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发挥全面的信息采集功能,从客户表数、应抄户数以及实抄数量等要进行统一的整体、统计与分析,确保于不同时段,例如用电低谷期、高峰期等都能获得更加精准的数据。同时需要注重重要数据的采集,其中包括电压合格率、三相不平衡以及线损率等。针对重要数据而言,其与线损密切相关,如果能及时、准确地采集此类数据,则有助于配网线损实现精细化管理。

3.3完善配网线损管理监督与考核制度

首先,企业相关领导在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要重视对配网线损管理的监督与考核,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合理的监督考察体系;其次,企业领导对监督和考核制度要不断的加深推广,大力宣传管理理念,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意识到企业的利益和各位员工的利益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很大程度上增强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主人翁意识,在每位员工实际的工作中,将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不断的深入;最后,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对抄表的点数、抄表的户数、线损情况要真实且准确的进行记录,有效的分析所记录的数据,对于所出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让配网线损的管理机制得到良好的应用。

3.4科学地应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

基于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科学应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达到监控整个配网线损问题的目的,并科学、细致地分析、处理相关的线损信息,进而得到有效的线损指标,以该指标为依据,指导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共同开展线损管理工作与电力销售工作,借助稽查监控系统,对配网运行中的线损损耗状况等信息进行监察,为配网营造一个安全、可靠性的运行环境。与此同时,利用稽查监控系统,将信息技术应用至线损管理中去,规范抄核收流程。针对抄表环节,要求抄表人员及时、准确抄表,为计算电费打下基础,为发现违法作弊的抄核收人员提供保障,避免其对供电企业造成的威胁。

3.5实施配网线损精细化的全面管理

(1)建立营销管理系统,要将线损管理和营销管理结合在依据营销系统的平台,及时收集各方面信息,对线损管理工作的各种信息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记录,内容包括线损电量、统计和考核等,依据这些信息为线损管理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确保线损管理的精密性和有效性,在营销系统的帮助下,使得电力配网线损系统的管理向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2)将营销信息化条件作为中间媒介,实现数据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对数据进行更高效的处理。线损管理信息统计的基本原则是准确、适时、更新,在这个基本原则的背景下,保证原有数据记录的客观和真实性,然后依据实际情况收集更新信息,扩大系统信息收集范围,及时更新数据,保证信息平台数据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这个基础上再为线损管理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完善线损数据系统,最终推动线损管理的经济化发展。

(3)要制定切实有效的营销系统维护制度,保证营销系统的安全性,保证系统数据不受到损害,保证信息平台的安全,为线损管理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

4结语

总之,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电量损失,必须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并对各部门人员所应担负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同时还应当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必须加大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力度,善于利用营销信息条件,依托于营销信息系统来支持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线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思包雯雯.电力营销精细化管理实践及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3)

[2]王志勇.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1).

[3]孙洁.基于电力营销信息化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6).

[4]施彬.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

论文作者:陈庆涛1,陈娟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论文_陈庆涛1,陈娟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