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缩小收入差距的经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收入差距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缩小贫富、城乡之间的差距是各国各地区的基本奋斗目标。各国各地区在寻求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措施中都遇到了经济增长快与社会收入不相平衡的问题。例如,在巴西1966年20%最富裕户的平均收入与20%最贫困户的平均收入之比为17:1。而到1980年,这个比例扩大到33:1(注:Rene Dumont:《台湾成功的代价》, 社会科学出版社, 河内,1991年,第204页。)。然而,台湾地区的情况恰恰相反。 几十年来,台湾的经济连年高速而稳步增长。50年代年均增长率达8%, 60年代为9.1%,70年代达到高峰,为10%,80年代减少到8.2%。1990至1998年间则为6.2%(注: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1999.)。在台湾,贫富之间的差距缩小相当快。按照上面的计算方法来算,台湾的贫富差距之比在1950年是15:1,到1980年则减少到5:1。 亚洲地区新兴工业经济体的收入分配差距比拉丁美洲地区新兴工业经济体小,而在亚洲地区新兴工业经济体中,台湾的收入差距又特别小,接近于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小的日本。是什么原因使台湾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这正是各国制定政策的专家们所要寻找的答案。
台湾的具体做法是:创造就业机会以缩小贫富差距,发展农村经济以缩小城乡差别。台湾的经验值得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借鉴。
创造稳定就业机会缩小贫富差距
众所周知,社会福利的各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缩小贫富差距和减少收入分配不公起一定的作用,但这不是一个使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的最佳措施,为劳动者安排就业机会才是解决问题的上策。台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实行了以下几点措施:
建立中小型企业系统
中小型企业在台湾经济和社会建设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台湾经济高速增长和贸易顺差扩大,迅速步入腾飞时期作出贡献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还相对稳妥地解决了大部分城乡劳动者的就业问题。这就是台湾主张建立并扩大中小型企业系统,尤其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理由。台湾鼓励成立民办的中小型企业,其中包括不到10人的小规模家庭企业。台湾的全部企业中中小型企业占了96%以上。台湾的中小型企业以其数量多而且遍及城乡的优势,给广大劳动者创造了相当理想的就业机会,这使他们的生活得到稳定。台湾的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并不使用高科技而是使用密集的劳动力。这与具有一般知识水平的劳动者或普通工人的技术水平是相适应的。因此,这个做法使台湾有效地缓解了 50年代初严重的失业状况。据统计,1966 年中小型企业在各行各业中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商业部门为95.9%,机器制造业42.7%,建筑业24.2%,能源部门最低,约为7.3%。到1976年,商业部门仍然最高,占 89%,服务行业占66%,机器制造业为60%左右,能源部门还是最低,约为0.5%。那一年,中小型企业吸收了全社会劳动力的61%。 这个数字充分说明了它对整个台湾社会所起的重大作用。
由此可知,由于实施了工业化政策,台湾农村迅速分化,大量农民从农业分离出来,而工业化又扩大了劳动力市场,大量吸收了从农村外流的劳动力。尽管工资低,但他们却享受到了工业化带来的好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家庭的合计收入自然也就提高了,从而大大地缩小了家庭的收入差距。
表1 中小型企业劳动力在全社会劳动力中的比例(%)
年份 1966 1971 1976
1981
矿业49.1 62.2
制造业 42.7 35.6 59.6 62.0
能源 7.3
7.8
0.5
0.4
建筑24.2 33.3 26.5 25.5
商业95.9 93.9 89.3 25.5
运输通讯30.6
服务66.2
其他61.1 53.0 56.1
资料来源:高希均、李诚主编:《台湾的四十年经验》,天下文化,1991年,第345页。
积极吸收外资
投资国和吸收投资国的主要目标和共同利益之一就是劳动力的利用价值问题。投资者在创造利润的各个因素中特别注意到接收投资国的大量廉价劳动力。同时,解决剩余劳动力也正是接收投资国的重要目标。60年代以来,台湾大量吸收外国和海外华人的资本和技术,成立合资企业和经济开发区。从1974年起,外国和海外华人在台湾的投资企业年均吸收23万多个劳动力,1978年达到高峰,为35.7万人,其中机器制造业占20%。1985年较少,但也达到23.4万人,占9.4 %(注:段承璞:《台湾战后经济》,人间出版社,1994年,第26页。)。
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科技的日益进步所带来的后果是由于劳动效率提高而剩余一部分劳动力,特别是普通劳动力。这种规律在所有国家和地区都不例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台湾多年来通过促进外贸、扩大出口,使自己的产品更多、更稳定地占领各国市场。外国投资在这个领域内起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扩大出口,外资企业就地开拓劳动资源,尤其是普通劳动力,这对投资者很有利。因此,多年来台湾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循环现象:一部分由于增加劳动效率而失业的劳动者被转移到新的岗位上,满足了加工出口的需要。比如,失业人数1961至1966年有182 万,1966至1971年有133万,1971至1976年有168万,但由于扩大了出口市场,人们又被安排了新的工作。1961至1966年安排了220 万人, 1966 至1971年安排了235万人,1971至1976年安排了260万人(注:巍杰、贺姚著, 阮辉贵译:《四小龙腾飞的秘诀》, 〔越南〕国家政治出版社,1993年,第88~89页。)。同时,在台湾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不看到开发区的作用。开发区不仅在加工出口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安排劳动力方面也做出了不小贡献,如高雄、南子、台中三个开发区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1979年安排了80116人,1983年安排了78526人,1987年为90876人。
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劳动者素质
劳动者失业的原因不只是由于找不到工作,而且还有许多其他客观原因,如工作条件、工作制度等不能满足劳动者的需要或与劳动者的能力和生活情况不相符合,或者劳动者的主观素质和水平赶不上新科技、新工艺的迅速发展。在台湾,更为突出的现象是在失业队伍中文化程度高的人占的比例大。据统计,中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1.18%,中学文化程度以上的占25%,大学文化程度以上的占2.42%。最近,由于2.9 万家企业破产、缩小生产规模,因而失业人数比1994年增加了1万人; 对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满意而跳槽者达6.6万人,比1994年增加了9000 人(注:王三重:《就业安全政策》,载《台湾劳工杂志》1996年第34期。)。因此,如果台湾的劳动力政策贯彻得好并能够妥善而合理地安排,那么就业人数就会增加。台湾多年来主要采取以下三个措施来解决就业问题:
表2 台湾1952至1998年劳动力现状(%)
年份
劳动力就业 失业 失业率
总数有工作者
无工作者
1952
100 66.5 63.6
2.9
33.5 4.4
1955
100 64.3 61.9
2.4
35.7 3.8
1960
100 62.4 59.9
2.5
37.6 4.0
1965
100 58.2 56.3
1.9
41.8 3.3
1970
100 57.4 56.4
1.0
42.6 1.7
1975
100 58.2 56.9
1.4
41.8 2.4
1980
100 59.3 57.6
0.7
41.7 1.2
1985
100 59.5 57.8
1.7
40.5 2.9
1990
100 59.2 58.3
1.0
40.8 1.7
1995
100 58.7 57.7
1.1
41.3 1.8
1996
100 58.4 56.9
1.5
41.6 2.6
1997
100 58.3 56.7
1.6
41.7 2.7
1998
100 58.0 56.5
1.6
42.0 2.7
资料来源: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1999.
第一,改善劳动制度和劳动条件。台湾除了实行劳动保险政策以外,1987年还成立了“劳动委员会”并颁布了共有116条条款的劳动法。 在劳动法中,提出了改善劳动条件、增加工资并规定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根据1996年度物价指数计算,每月工资不能低于1.5万台币, 相当于500美元),加强劳动保险、安全保险、卫生条件、 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和权利等制度。
第二,积极开展培训专业干部,提高工人技能水平工作。台湾经常采取多种方式,如派人去参加专业技术学习班、技能培训班,请专家到企业传授技术以便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人才还可以及时为普通劳动者提供只要低技术水平的某些生产领域。这样,各种劳动对象寻找工作的机会增加,那么更多人会有收入了。
第三,做好劳动者就业咨询服务。台湾的一些大城市、大县都成立了“求职咨询中心”。这种机构既能帮助求职者找到工作又能协助企业吸收符合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劳动力。例如,1996年第四季度有9639人到台中市“求职咨询中心”登记求职,其中男性为5321人, 女性为4318人;各企业需要招聘的劳动者为12823人,其中男性为7317人,女性为5506人;受聘人数则为6672人,其中男性为3888人,女性为2784人。
上述有效政策与措施使台湾迅速而相对稳妥地解决了就业问题。其失业率1952年为4.4%,1955年为3.8%,1960年为4.0%,1960年为3.3%。 最近几年来台湾的失业率已降为3%,其中有几年的失业率甚至降为1.5%至1.2%。
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台湾人口多半是务农或者依赖于农业,因此农业和农村问题对台湾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经济恢复初期起,台湾为了初步消除城乡的大差距而着重进行农村的改造和建设。50年代初期,台湾处在缺乏资金,特别是缺少外汇的情况下,仍然抽出一部分资金对水利系统、技术设备、道路、医疗站、文化中心、卫生工程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建设。
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维持农民的稳定,台湾一直通过扩大农业生产,为农民参加非农业生产活动而创造条件来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尤其在郊区创办了中小型企业和工业区,其目的是为农村居民谋求稳定职业而创造顺利的条件。从1972至1998年间,台湾一共创建了100 余个工业区并取得良好的效益。工业区为劳动者包括农村地区大量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多年来台湾十分重视在农村地区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台湾除了修缮历史文物、名胜古迹,还注意建设博物馆、娱乐区、民族文化区等等,以便吸引游客和满足居民精神生活的需要。这些措施都为大量劳动者包括农村地区的不少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得以缩小,推动了偏僻落后地区的开放改革。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台湾开始推广都市化计划。这是缩小差距的重要措施。新的城市、城镇、农村居民区不断涌现。1946 年台湾仅有2个城市,现在已有28个大小城市和61个城镇,其中台北、台中、高雄、台南、桃园、新竹是“大都会”。这个发展过程不仅使农村地区都市化,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而且附近地区的居民在各方面都获得发展机会,生活条件和环境得到改善。
上述政策和措施给农村居民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所以农村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迄今台湾农民的收入已相当于工业区参加生产的职工收入的70%。此外基础设施的完善,特别是交通、电力系统的发展对缩小城乡差距也起了重要作用。目前台湾的电力能够满足农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之用。大部分收入相当稳定的农户都能够购买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用品。台湾的交通发达,运输方便,对农村居民到城市上班也很便利。同时农村居民还有条件接收新知识,扩大视野,并对国际的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有所了解。
总之,几十年来台湾为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做了许多工作。可以说,台湾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一个有效的模式。但是,尽管如此,台湾在社会建设、人民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方式与观念等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