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云南省正在实施“两强一堡”发展战略。文章在分析普洱市发展竹文化生态旅游的优势和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竹文化生态旅游的对策,推进普洱“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
关键词:普洱;竹文化;生态旅游;建议;
普洱市独特的气候特点使得普洱既能种植亚热带散生竹又能种植热带丛生竹。普洱竹子栽培和利用历史悠久,形成了丰富的民族竹文化,为普洱市发展竹文化生态旅游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文章在分析普洱市发展竹文化生态旅游的优势和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竹文化生态旅游的对策,推进了普洱“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
1普洱市发展竹文化生态旅游的优势
1.1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优势
普洱市林木生长的自然条件优越,是难得的林木速生丰产区。普洱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大部分地区常年无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享有“绿海明珠”、“天然氧吧”之美誉。普洱为亚热带为主的山地季风气候区,年温差较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为18.2度。普洱全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398毫米),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为1920小时),静风率高,是典型的舒适风地区,适合各种动植物生长,负氧离子含量在七级以上,是云南“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的核心区域。良好的气候资源造就了以资源优势为基础的竹文化特色旅游发展。
1.2竹资源优势
普洱市竹林资源优势突出,是云南省竹子分布的中心区,竹林产量高且笋竹质量好。普洱市可种植南北两地竹种,几乎世界三分之二的竹种在这里都有引种栽培的条件,这在云南省乃至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普洱世居的各少数民族都有人工种竹的传统,有群众基础和巨大的资源量。全市现有竹林面积70万公顷,加上相邻的周边地区,资源量超过百万公顷,且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可种植培育后续资源,这也是其它国家和国内其它省区不能相比的。根据竹林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观赏竹、笋用竹、药用竹、材用竹体系,竹资源丰富。
1.3竹文化融合
普洱市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普洱具有14个世居民族,居住着哈尼、彝、拉祜、佤、傣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0%。竹子对当地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园林艺术和音乐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产生了巨大影响。竹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引导人们重视少数民族竹文化的发掘和保护,同时使竹文化生态旅游独具民族特色。
2普洱竹文化生态旅游存在问题
2.1产业有待开发、细化,知名度有待提升
竹产业加工水平和生产能力有待提高,竹产业的开发材料材质导致产品或设计受限,研发过程漫长。产品单一难扩展,缺乏相关研究,易被外来淘汰。提升知名度是旅游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手段,虽然普洱竹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普洱缺少系统的开发与准确定位的宣传。
2.2景点分散,景区内交通不便
普洱拥有完好的竹景观资源,但由于景区面积较大,旅游开发不成熟,景点分散没有边界,游览耗时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自然景点景区内的观光路线单一,旅游观光车较少,节假日自驾前来的游客数量增加与景区车位较少的矛盾给景区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3竹文化生态旅游缺乏体验性
目前对体验式旅游来讲,游客自身已经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寻找旅游的内涵,追求旅游的个性化,喜欢体验本土文化的深度游。而目前的普洱竹文化生态旅游主要以观光游览为主,缺乏个性化设计与体验性。
3发展竹文化生态旅游的对策
3.1扩大竹文化旅游商品领域
以竹文化旅游营销为路径,以塑造统一的地域旅游品牌为切入点,大力开发竹、笋、茶等竹文化生态旅游商品,重点打造休闲度假养生、普洱茶、咖啡、生物制造、高原特色食品五大绿色产业集群。打造以竹日用品加工、竹家具生产为主体,集竹材人造板、竹浆、竹笋加工、竹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竹产业发展核心带;同时规划在普洱建设一个丛生竹博览园,辐射全国乃至东南亚的竹产业工贸体系和商圈,有利于普洱竹文化生态旅游特色挖掘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3.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合理组织景观交通
景区交通便利与否,是游客评价景区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景点间交通难的问题是普洱竹文化生态旅游发展的瓶颈,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加快旧路修复和修建布局合理道路的步伐。针对景点间交通难的问题,可以增设观光电瓶车或者出租车,便利景点间的通达性。步行道路与次级的景观组团结合,便于营造适宜空间氛围,让游客有更多游览路线选择;对于停车位不足的情况,应新增更多的车位,满足省内外游客自驾游的需求。
3.3增强竹文化生态旅游活动的体验性
大力开发以竹文化为核心的绿色生态旅游,促进普洱竹文化生态旅游活动从以往的观光游览向观光、度假、养生、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的体验式旅游的转变。旅游形式的转变旅游者来说不仅是享乐体验,也是一种学习体验,不是单纯的利用自然环境,而是依靠自然和旅游的并行关系在对自然带有敬畏和环保意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旅游,它增加了旅游者与自然亲近的机会,深化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
3.4建立竹藤种质资源基因库
在普洱市建设“世界竹类植物种质资源库”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条件。普洱世居的各少数民族都有人工种竹的传统,有群众基础和巨大的资源量。全市现有竹林面积70万公顷,加上相邻的周边地区,资源量超过百万公顷,且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可种植培育后续资源,打造以旅游推动产业、为科技搭建平台、对竹种资源进行保存的综合性竹文化生态旅游。
4小结
发展竹文化生态旅游业依赖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被称为绿色旅游、保护旅游的生态旅游,其发展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文明的建设。能在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中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普洱市竹文化生态旅游应该因地制宜,对当地的社会现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与旅游产业开发背景进行对比研究。不盲目跟从,大刀阔斧的进行开发,避免强硬的文化置入带来的当地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最终导致失去了当地独特的旅游吸引力。体验式竹文化生态旅游旅游开发的重点首先应从关注与地域传统文化,合理配置竹景观,咖啡园景观,制作体验区等旅游项目,从宏观到微观条件的梳理,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与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陶谦,蜀南竹海旅游发展对策分析,2017
[2]卢世菊,中国少数民族竹文化特色为旅游发展研究—以云南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3]闫丹婷,基于重庆地域文化的竹制旅游纪念品产业探究
[4]木念,辉宇,云南省瑞丽市民族竹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建议
论文作者:黄浦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普洱论文; 文化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 旅游论文; 竹林论文; 资源论文; 景点论文; 《建筑科技》2017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