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路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工作论文,核心竞争力论文,路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28(2011)11-0042-03
一、研究缘起
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起源于1990年,当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英国著名学者哈梅尔(Gary Hamel)合作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从技术和产品的角度明晰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随后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拓展研究,先后涌现出了八种观点,如网络观、资源观和整合观等。总的说来,核心竞争力是在动态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的别人难以靠简单模仿获得的能力,是一种区别于他者的内在因素,是一个主体在不断变革发展中最不可或缺的最应该坚持的东西,它具有价值性、延展性、独特性、整合性与难以模仿性等特性。坚持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思路,能够促进学科、专业、职业的良性发展。
由于社会工作的发展主要围绕学科、专业、职业三个领域进行,由于每个领域的特征与要求不一,因此社会工作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也有不同。本文认为,作为学科的社会工作,其核心竞争力是知识力,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力,作为职业的社会工作的核心竞争力是资源力。因此,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工作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力、技术力和资源力的合力。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年轻学科与职业,分析其当前所面临的外部条件,找寻出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发展的最佳路径,对于增进社会的认同、促进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社会工作核心竞争力培育的条件分析
(一)社会工作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优势条件
1.政策条件
社会工作是作为一种行政化的为解决转型期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功能需求而出现的。面对社会秩序与社会发展的这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等角度对和谐社会建设做了部署,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执政党以政治文件的形式来推动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表明了决策层在促进社工发展的政策供给方面所创造的条件非常优越,无形中也有助于社会工作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2.社会条件
在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缓慢发育的社会并没有像政府希望的一样承担起社会服务的责任,社会公平受到严重伤害,社会问题丛生,导致社会凝聚力松弛、社会认同与政治认同弱化,对整个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构成了现实和潜在的威胁。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的迫切需要是社会工作发展的核心优势之一。在此情况下,如果社会工作能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则能充分迎合社会的需要,找到一条最佳发展的道路。
3.组织条件
在我国专业性的社会工作发展之前,各级福利管理人员与社区工作者已经承担了大量的社会服务管理方面的工作。福利行政者与专业社会工作者有效的结合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它有利于充分借助组织的平台,将体制内外的资源充分动员起来。另一方面,我国也于2008年以来已初步建立了社会工作的职业体系,如建立了专业协会(委员会)、形成了专业评估的标准、设置了社工岗位体系等。同时,越来越多的慈善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在从不同方面推动着社会工作的发展。这些组织平台为社会工作核心竞争力的培训提供了丰富的组织条件。
(二)社会工作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威胁条件
1.社会条件
社会工作作为有效提供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的手段是有条件的。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发展社会工作的条件并不乐观。一些约束条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工作发展的结构性张力,这表现为:
第一,从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行政官僚体制还相当强大。社会工作还没有获得相对独立的社会服务空间,没有获得应有的社会服务实践权,也缺乏处理重大问题的能力,从而难以显身手、露头角。
第二,民众对政府的依赖情结。政府和单位在提供社会福利、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垄断角色造就和强化了民众“有困难找政府,有问题找单位”的意识。政府处于解决问题的中心地位,而社会工作则比较边缘,没有多大的活动空间。
第三,现行人事制度对社会工作的排斥。改革至今,我国公共领域的人事制度还没有进行根本性变革,至今我国还没有关于社会工作者的人事制度安排,他们尚未被作为专业技术人才而获得任用,因而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可以发现,社会工作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困境与既有的制度安排和社会结构直接相关。现存的社会结构和制度安排还没有为社会工作的较快发展提供基本条件。现存社会制度安排与社会工作发挥作用条件的不匹配形成结构性张力,制约着社会工作的发展,也影响着其功能的有效发挥。
2.制度条件
目前社会工作的发展正遭遇着嵌入性的制度困境。一方面社会工作在进入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福利体制时存在着制度供给不充分与制度执行不力等困境。另一方面,目前政府并没有给社会工作提供过多的服务空间,许多情况下,社会工作者要服从行政人员安排,自主性低,导致社会工作在实践中的核心竞争力无从发挥。
三、社会工作核心竞争力培育的路径分析
当今世界,开放的竞争已经成为主流,社会工作要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取胜,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而核心竞争力正式形成与维系竞争优势的不可或缺的基础,也是社会工作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需采取有效的途径措施来不断培育与提升社会工作的核心竞争力。
(一)社会工作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学科发展是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明确了社会工作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工作学科发展的外部条件之后需要注重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社会工作学科核心竞争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培育。
第一,聚焦学科方向,提升学科知识。学科方向是学科的研究领域,前沿的、具有特色的学科方向是一个学科发展的强大生命力。确立正确的学科发展方向能够使社会工作学科核心竞争力更加具有目标性和具体性。确立正确的社会工作学科方向既需要把握其前沿性和时效性,也需要考虑其可行性。
确定学科方向之后需要在理论与实务方面提升专业的学科知识,学科知识不仅深入日常的教学,也深入具体的实践。社会工作需要从学科实际出发,构建综合的学科体系,不断促进学科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的融合。
第二,发展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梯队。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学术梯队的核心灵魂,他们是一批学术水平处于领先的优秀学者,学科带头人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科发展的方向和力度,高水平的学者专家往往能带出高水平的学科,这是学科发展的直接动力。
学术梯队是学科周围凝结的一批出色的学术骨干和支持人员,学术大师作用的发挥离不开高水平的学术梯队的支撑,学术梯队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主体,是实现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建设学科梯队首先要注重以人为本,为学科队伍营造良好的人文、学术、生活环境;其次要注重形成合理的学科结构,即保持合理的成员比例,不断吸收先进成员,促进学科带头人与学术梯队发挥最优效能。
第三,规范学科制度,完善学科运行。学科制度是为了保障学科各方面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一定的程序制定的一系列规章,有效的学科制度是保证学科良好运行的关键。现今社会工作的学科制度还存在不健全、不完善、不统一等问题与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阻碍了社会工作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学科的发展迫切的需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学科制度。
同时,良好的运行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工作需要科学的规划学科目标,整合多元的学科资源,确定研究方向与优先发展的学科领域,有效的调配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形成学科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合力。
第四,建设学科基地,营造学科环境。学科基地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可以为社会工作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的研究与实验的环境条件。学科基地的建设是学科建设最基本的依托,社会工作需要深入不同的领域积极建设不同的学科基地,为开展专业的研究、学生实践提供平台。
学科环境是影响学科核心竞争力培育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良好的学科环境不仅包括大的良好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也包括小的校园环境;另一方面,良好的学科环境又包括硬件科研条件与基础设施的环境和软件的学术氛围。营造学科环境应以学术氛围为中心,在学科建设中崇尚科学发展、民主管理、自由学术。
(二)社会工作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第一,培育专业伦理与价值观。专业伦理与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长期奉行和遵守的一整套指导其实践的原则和理念,它不仅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属性,也是社会工作实践的核心指南,是专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建立于履行专业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重要标志。社会工作专业一方面要以人类社会的总体福利、正义制度的安排为终极目标,另一方面要以具体事务的专业行动为工具性目标,对于社会工作来说,正义、平等、责任、自我实现、自我决定等是其最重要的专业价值。
第二,注重专业实践,发展专业技能方法。专业的技能方法是一套基于多种科学知识而形成的处理人与人关系、帮助人走出困境的方法,这些方法作为知识被社会工作者所共享,有效地支持着社会工作者的实践。社会工作的专业技能方法包括个案、小组、社区三大方法,是分别针对个人与家庭、团体、社区的工作方法,应用的工作模式也各有不同,将三大工作方法有效地应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吸收新的方法,以保持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建立健全专业组织。专业组织一个专业性的团体机构,在政府的指导下,推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以社会福利服务及社会公益活动为主体的专业性的社会服务,加速社会工作社会化进程;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开展社会工作教育,不断优化社会工作效能;倡导社会工作理念,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社会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专业组织,拥有自己的专业团体,以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
第四,发展专业文化,形成专业权威。专业文化是一个专业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专业文化是专业情感的体现,不仅包括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归属感,还包括敬业精神和专业信仰,专业文化是专业的软实力。而专业权威主要是以理论为支撑的严格专业实践、专业管理、专业评估等。专业文化和专业权威都是一个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特色的专业文化和扎实的专业权威能扩大社会工作的影响力及影响范围,有助于社会工作的深入普及发展。
(三)社会工作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第一,强化理论学习,进行专业训练,提高职业认同。社会工作职业的工作是一种专业的社会工作,不是仅仅有热情和意愿就能够胜任的,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社会工作职业。职业社会工作者需要强化社会工作理论的学习,进行专业的训练,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务工作中去,同时也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动员,让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和社会大众了解社会工作,强化他们对社会工作的职业认同。
第二,建立职业制度,规范职业管理。职业制度是包括职业资格认定、运行管理、绩效考核及监管、薪酬制度等在内的一整套体系。职业资格认定制度应当严格贯彻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必须接受正规的专业教育的原则,这是维护职业信誉的重要措施。运行管理制度是对业务机构和业内人员的具体工作的规范,有助于确保服务质量。而良好的薪酬制度是提升社会工作者积极性的重要措施。
社会工作职业的发展同时也需要规范的职业管理,包括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明确岗位设定、结构层次,增加社会工作职业的规模和数量等。职业的管理以职业制度为依托,是社会工作职业长远发展重要保障。
第三,联结专业与职业,促进职业发展。社会工作职业的发展需要与高校社会工作的人才进行有效的衔接,首先是需要规范的专业实习制度,建立专业实习制度包括建立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硕士生的实习教育制度、实习督导制度和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让高校社会工作人才能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专业化的实习,在毕业之后更好地投入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工作。其次是推动建立专业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的制度,这可以推动专业毕业生直接进入职业岗位,以满足社会管理、社会福利、社会服务领域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