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时代 辉煌的成就——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50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中国论文,社会科学论文,人文论文,辉煌论文,成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的诞生,开创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新社会、创造新文明的伟大时代。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理论。在创建新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出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群众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人民群众的伟大创举,社会的深刻变革,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开拓了无比广阔的思维空间。在伟大时代的感召下,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创造热情,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功垂共和国史册。
一、艰辛的历程 亲切的关怀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是党的思想理论战线和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领导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文化生力军。新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事业,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这支生力军为骨干,在荡涤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糟粕和创立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过程中,在建设新中国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有过曲折反复,但新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人才济济、学科齐全、硕果累累、繁荣昌盛的大好局面,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回顾50年来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奠基起步(1949—1965)
这个阶段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是: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形成新的科研体系构架,创建科研和教学机构,培养新一代科研人才。为发展新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事业,早在1949年,周恩来同志就作了《动员更多的力量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讲话,明确提出马列主义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指导理论,要求调动旧中国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吸取其科研积极成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提倡用科学的历史观点,研究和解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及国际事务,奖励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著作。”首次将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人文社会科学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为加强科研和教学机构建设,加快人才培养,1950年建立了新中国第一所人文社会科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并相应充实了各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研究力量。1955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为系统研究人文社会科学奠定了组织基础。1956年,国务院规划委员会制定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十二年(1956—1967)远景规划,第一次用规划形式提出了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
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56年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发展和繁荣我国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方针。并指出,在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就是社会科学,也有这一派,那一派,可以说各种意见。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开始呈现欣欣向荣的态势。然而,从50年代后期起,由于指导思想开始发生偏差,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从1949年至“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已初具规模,奠定了发展基础,取得了很大成就,根本改变了原来的落后状况,并发生了质的飞跃。其主要表现是:牢固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基本建立起较完整的教育和科研体系;出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和编著出版了100多种大学文科教材。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先后建立了15个研究所,有22个省、市、自治区共设立了37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队伍迅速壮大。此间也有过偏差和曲折,不少教训值得记取,但成绩是主要的。
第二阶段:严重挫折(1966—1976)
这一阶段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遭受严重破坏的时期。“文化大革命”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把“左”的错误推向了极端,使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遭到空前浩劫。学术空气很不正常,以僵化、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科学研究设置种种禁区,动辄打棍子、扣帽子,“双百”方针实际上停止执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要围绕“以阶级斗争为纲”作注解。尽管这一时期科研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况,但有不少专家学者仍在艰难地坚持着自己的研究工作。“文革”后期,由于周恩来总理和邓小平同志的关心与努力,个别领域如考古学、语言文字学、中俄关系史等研究有所复苏,尤其是不少对“文革”及其相应问题开始冷静反思,这些都为粉碎“四人帮”、实行改革开放后,较快恢复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准备了一定的条件。十年浩劫,使党和全国人民痛切地认识到,指导思想上的失误,思想和理论上的僵化、混乱,否定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会直接导致我们的事业遭受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这个教训是极其沉痛、深刻的。
第三阶段:发展繁荣(1978—现在)
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冲破“左”的束缚,排除右的干扰,从恢复走向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革”结束后,面对“万马齐喑”的局面,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特别关心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恢复和发展。1977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并明确提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同年,党中央决定在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基础上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这是新形势下有效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1978年,邓小平同志高度评价并坚决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和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解决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而且也为新时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开辟了道路。
为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邓小平同志重申,要真正实行“双百”方针,要坚决执行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政策。1979年,邓小平同志意味深长地指出:现在也应该承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就可比的方面说)比外国落后了,必须下定决心,急起直追。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要求各级党委一定要把思想理论工作放在正确轨道和重要地位上。后来,针对社会上出现的右的干扰,邓小平同志又及时提出了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纠正了当时出现的否定共产党领导、否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错误倾向。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他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决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的研究,这是理论工作的任何巨大前进所不可缺少的。他提议组织力量,定好计划,迅速写出一批有新内容、新思想、新语言的有分量的论文和著作。他还建议评选出好的著作,由党和国家给予奖励。
1982年,中共中央转发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座谈会纪要》,并特别指出,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今后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是不可能的。1983年成立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1986年设立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门用于资助规划课题。这两大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后来党中央提出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1991年,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科学研究方向正确与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如何,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道德风尚,对经济建设,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都会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的命运。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再次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同志进一步指出,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增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这里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支持。1991年,中央常委和政治局有关领导听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对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意见,江泽民同志亲自主持了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1994年,江泽民同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题词,要求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1999年7月, 中央常委听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的工作汇报,江泽民同志作了重要指示,要求一定要把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还要结合实际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大历史使命。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充分认识人文社会科学在“科教兴国”战略中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以崭新的姿态,迎接21世纪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正是由于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广大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最快、学术气氛最活跃、队伍壮大最迅速、研究成果最丰硕和社会效益最显著的时期。
二、光辉的业绩,重大的贡献
5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主要表现: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机构和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社会科学院系统、高等院校系统、党政部门(包括地方志)系统、党校系统和军队系统组成的五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大军。共有研究机构2千多个,专职研究人员3万多人,从事教学并参与研究工作的人员有20多万。 科研人员的素质普遍得到了提高。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化,已基本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传统的文、史、哲学科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深化、拓展和创新;经济学获得飞速发展;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宗教学、新闻学和国际问题研究等学科得到恢复和迅速发展。在学科基本建设方面,各学科都推出了一批奠基之作,其中不乏传世之精品,反映了新时期的学术成就。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取得重大突破和创新。数学方法、案例分析、实证研究、模型模拟、综合集成、对比分析、系统研究等方法被广泛采用;传统的手工收集处理资料和写作的方式,正逐步被现代化的电子技术手段所取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紧密结合,等等,都使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面貌一新。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对外交流和合作不断扩大,国际声誉日益提高。这些年来,学术界向国内介绍了大量国外的学术思想、理论和方法;我们不少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著作被译介到国外;在对外学术交流中,许多著名专家学者获得了外国政府和权威学术机构授予的荣誉称号和奖励;近年来国际合作研究不断扩大。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已在国际学术界受到重视并产生一定影响。
经过5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相适应、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科研实力比较雄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体系。这一体系的迅速发展为取得辉煌的科研成就和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基本保证。
新中国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每一时期的社会实践,都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敏锐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在一系列重大问题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和智力支持,作出重大贡献。
1.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取得显著成就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的理论基础,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及时组织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系统地翻译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对一些主要著作特别是毛泽东著作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这对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正是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引下,迅速发展起来的。
改革开放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突破了凝固、僵化的理论模式,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貌。
从80年代起,理论界开始研究邓小平著作。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郑重地写入了党章,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学术界形成了研究邓小平理论的热潮。学者们对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对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对这一理论的时代特征、理论特色等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同时结合时代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探索和研究,对国际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跟踪分析。党的十五大以来,不少学者还就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运用、丰富和发展进行了研究。所有这些研究,对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广大人民学习、理解和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对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了大量探索
改革开放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提出了脱离国情、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一些目标、任务和政策。早在50年代末,有些学者针对“大跃进”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曾提出目前我国还处在初级社会主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理论界就有人开始对过去那些超越历史阶段的做法及其教训进行了深刻反思,对我国国情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的论点,在理论界和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1981年邓小平同志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式宣布了我国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80年代中期,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广泛的国情调查,为党和国家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方针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党的十三大特别是十五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3.对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它必须创造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生产力。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探寻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我们过去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暴露出不足和缺陷。早在50、60年代,针对经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些学者大胆地探讨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经济、价值规律问题。1979年,有些经济学家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1982年前后,经济学界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尊重价值规律。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后,经济学界继续向前探索,进而提出经济体制改革应为市场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点。1985年10月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提出计划和市场都经济手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和市场看做是社会基本制度属性的思想束缚。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后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种问题,从经济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探讨。十五大前后,围绕国企改革、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理论界提出了许多有价值、有启发的论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具有革命性的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出现了一次新的飞跃。
4.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制度和法律体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50年代,学者们积极参与国家的立法工作,并就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文革结束后,法学界开展了民主与法制、人治与法治、法律与政策等问题的讨论,提出了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保障等重要论点,对推动法学领域观念的转变起了重要作用,通过讨论,确认了法治是治国安邦之本,为“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了理论准备和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为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法学界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更新传统法学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如行政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环境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等学科,并形成了一些有开创性的法学理论。面对复杂的国际人权斗争形势,以及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的社会变化给公民权利保护带来的新问题,法学工作者加强了人权理论及对策研究,还积极参与国家立法工作,对司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咨询。
5.经济社会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的研究成绩斐然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来了我国经济学理论前所未有的兴旺繁荣,这对科学决策、推动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为了实现我国的发展战略目标,学术界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理论,人口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科教兴国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化理论,环境保护问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中西部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发展、改革才稳定的关系,社会保障体系,非均衡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等问题,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思路,并积极参与了国家、地区、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这些科研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果,很多政策建议被中央和有关部门采纳。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涉及人口最多、地域最广,是我国现代化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学者就大胆提出应该改革农村“政社合一”体制和对包产到户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引起了极大反响,并受到党中央的重视。理论探索和社会调查紧密结合,先后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制结构、土地制度、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及其社会影响、在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市场小城镇建设、农村社会阶层、农村基层政权改革、村民自治、农民脱贫途径等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调查、经验总结和理论探索,推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推进农业发展、农村改革和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状况怎样,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人口发展战略、人口政策、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等作了开创性研究,为制定科学的政策作出了积极贡献。
6.中华文明和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
新中国建立以来,考古领域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金文、甲骨文的资料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世界史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特别是儒、释、道的文献资料整理和学术思想研究,经济史、政治制度史、宗教史、哲学史、文学史、城市史、社会生活史等领域的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和边疆史地的研究,空前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和语言文学调查研究,中国民族关系史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古代汉语、汉字和现代汉语的研究,中国古代文论和现当代文艺理论的研究,中国重要历史文献的系统整理,等等,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弘扬中华民族5000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提高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围绕社会转型时期思想、道德和文化问题,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进行了大量比较研究,就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和交融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对探寻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7.国际问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要求我们必须更多地了解世界,以把握世界发展变化趋势,制定有利于我国的发展战略和外交路线。这就为国际问题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改革开放以来,国际问题科研机构迅速发展,科研队伍不断壮大,基本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学科体系。
根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及世界形势的变化,国际问题学科研究的领域逐步扩展到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宗教、民族、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一个以世界经济学、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比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国际文化思潮与文化战略等为主的国际问题研究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这些年来学术界重点研究了我们所处时代的性质和基本特征,民族宗教和国际关系,世界各国经济调整和改革,中国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90年代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国际政治多极化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构建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比较等问题,提出一系列新论点,为我国发展战略和对外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年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思潮进行了跟踪研究,特别是对前苏联和东欧剧变的根源、性质、教训及其对世界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果。这对如何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如何坚持和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借鉴。
认识当代世界,离不开对世界各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入了解。50年来,世界历史和国际文化思潮、外国语言和文学史、世界哲学和宗教史、世界经济和政治史、世界民族与文化、中外关系史、国别史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还在参与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并制定相应政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完成了大量为中央和地方党政部门决策咨询服务的研究成果。如,自80年代初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对中国经济形势、社会形势、农村形势和国际形势进行年度分析与预测,并提出若干对策与政策建议,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多的省、市社会科学院也开展了当地经济社会形势的年度分析与预测的研究工作。这方面的科研工作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建设。
三、宝贵的经验、深刻的启示
50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没有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的强盛,就不会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反过来理论上的僵化或偏离甚至否定马克思主义,人文社会科学落后,必然导致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出现偏差和失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开创性的伟大事业,更要求任何重大决策都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于工人阶级政党来说,理论上的成熟从来都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党在政治上成熟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在任何时候特别是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能够审时度势,适时地作出科学决策,正确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这就需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把握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本质,科学地认识和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要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不可能的;没有高度发展的人文社会科学,要实现对社会的科学管理和自觉调节是不可想象的;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大普及,要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综合素质是不可企及的;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动力,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是无法实现的。发展和繁荣人文社会科学是全党和全社会的重要任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是科学的两翼,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双翼共振,比翼齐飞、共同繁荣,才能使我国的科学事业获得全面发展,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
50年来,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是主流,但也有过失误和深刻的教训。进步和成绩,坚定了我们在新世纪走向胜利的信心;曲折和教训,使我们引以为戒,保持清醒。认真总结50年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对指导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方向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并形成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相适应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体系,开辟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纪元。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就是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高成果。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这是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结论,也是在百年来几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艰辛求索中感悟到的真理。是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关系着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在这方面,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曾出现过简单地照抄照搬、僵化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做法,致使我们的事业蒙受严重挫折。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伟大理论勇气和品格,为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典范,极大地鼓舞我们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求实精神、科学态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尊重社会和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尊重社会主义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这样才能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和繁荣。
2.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和灵魂。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就是因为它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生命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那个时代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的理论,只有坚持才能推动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我们研究工作的指南,必须创造性地运用,并结合新的实践经验来不断丰富和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发挥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的极端重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要想有一个新的大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造新理论,解决新问题,从而推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发展。总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3.必须以全面振兴中华民族为主要任务,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
社会实践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赖以生长的沃土。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只有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植根于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实践之中,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
5000年丰富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遗产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掘不尽的宝藏。50年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构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新文明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使中华民族的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在吸收世界各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方面,我们既要注意克服和防止食洋不化的倾向,又要冲破隔绝外域文化的藩篱。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也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既要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又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世界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并茂的文化生态共同体,从一定意义上讲,越具有民族性的东西,也就越具有世界性。这正是人类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必将对丰富世界文化宝库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4.必须坚持“双百”方针,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双百”方针是党和国家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揭示科学发展规律,为发展和繁荣我国科学文化事业而制定的一项基本政策。新中国的历史表明,凡是执行“双百”方针好的或比较好的时期,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就健康发展;凡是“双百”方针遭到破坏或与之相背离的,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就遭受挫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是方针政策,而且本身是方法,是发展过程。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创造活动和认知过程,认识科学真理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角度不同,掌握的资料不同,运用的研究方法不同,对问题的认识不同,自然会形成不同的学术观点、不同的学派。不同观点的争鸣是科学发展和繁荣的正常的必然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学术讨论、争鸣或争论,犹如自然科学中的科学实验,是其发展的基本方法、基本规律,是必经之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在科学研究中形成不同学派,对科学知识的比较、继承、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派的产生是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也是发展的规律,各种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和竞争,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途径,是推动科学创造和发展的动力。学派的形成,常常与一个科学领域的革命性变革相伴随。科学学派在科学发展中发挥着形成新理论、创造新方法、开辟新道路、给予新启示的积极作用。各个学派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必须保证不同学派在遵守法律和学术道德的前提下进行自由争论。学派、争鸣、实践,这是人文社会科学探索真理、向前发展的三个重要方法、重要过程。历史一再证明,没有哪一个大理论、大学问不是经过长期争论而完善发展起来的。科学真理也从不借助于行政权威而让人去信服。科学精神与保守、偏狭、固步自封是格格不入的。虚心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通过自觉改变旧模式来发现新模式是科学研究的优良传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纠正过去“左”的指导思想的同时,恢复和进一步贯彻执行了“双百”方针。在20年中,各个学术领域都曾发生过对重大理论问题的争论,然而只要这种争论是学术性质的,是在遵守法律和学术道德的前提下进行的,都由学术界自己通过争鸣来解决。不同学术观点、不同学派之间的争鸣,激发了人们的创造灵感,培育着有利于知识创新的学术氛围和环境,必然使人文社会科学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5.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
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离不开广大知识分子的辛勤耕耘和科学创造,科学的水平和发展程度归根到底是由人才决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赋予知识分子先进思想传播者、科学技术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养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生产者的崇高荣誉称号,是对知识分子的莫大鼓舞和鞭策。我们要努力为培养、造就、壮大一支高素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做到政治上关怀,决策上重视,研究上支持,学术上尊重,生活上关心。
我们即将跨入21世纪,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必将引起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要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比以往任务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和知识创新,依赖于国民的科学技术素养、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文化和精神素质的普遍提高。这就要求人文社会科学必须有更大更快的发展和普及。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造就21世纪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家,与造就21世纪优秀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要迎接21世纪变革时代的挑战,必须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并在学术上要有巨人、名著,这是时代的需要。
6.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和政府的领导,实现科学规范管理
50年的历史表明,没有党和政府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就不会出现今天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的大好局面。针对“文革”造成人文社会科学停滞落后的状况,1979年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领导方法不对,禁区太多,关心和支持太少,是形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曾一度落后的原因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党和政府加强和改善了对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管理。党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政治领导,主要表现为确保学术研究的正确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这些年来,党和政府对人文社会科学宏观管理的主要方式:一是制订正确政策,二是制定发展规划,三是建立专项基金,增加投入。实践证明,这三大举措是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人文社会科学政策要符合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其本身的特殊规律,要正确处理人文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要体现未来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文社会科学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长期连续性的重要工作,必须长期坚持。
7.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注重吸收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党中央制定的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使我们冲破了“左”的思想束缚,实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科学研究主题的重大转变。总结改革开放的丰富经验,研究改革开放中提出的重大问题,成为新时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以改革开放的精神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鼓舞着人们以崭新的眼光和面向世界的开阔视野,观察和分析问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必须加速推进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科研管理新体制,并逐步实现研究手段、研究方式的现代化。
加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同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是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方面。过去的闭关锁国,一度使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疏离国际学术前沿。这些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拓宽、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丰富和完善,与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的逐步扩大是分不开的。我们要大胆学习、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来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扩大它在世界的影响力。积极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发展成就,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成就,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面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这既是一项战略,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得以迅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结束语
21世纪将是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振兴的时代,也将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我们一定要从关乎中国发展前途和命运的战略高度,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积极促进其繁荣和发展。
面向21世纪的人文社会科学,必须进一步研究、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最伟大的理论成就,就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21世纪中国思想理论界最重大的课题,就是始终不渝地坚持邓小平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必须不断研究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经验,深入研究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特征、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科学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当代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最重大课题,开创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面向21世纪的人文社会科学,必须深入探索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有一系列深层次的难题亟待研究解决: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国有企业充满生机活力,资源得到合理有效配置?如何建立和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如何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如何保证政策发展进程中的社会稳定?如何有效防和抵制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等等。这些制约和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难点热点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探讨、解决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种经济、政治和文化。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理论问题,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从理论上作出科学回答。
面向21世纪的人文社会科学,必须深入研究世界新情况、新变化所提出的重大战略课题。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处在构建之中,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热头强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呈现新态势;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悄然来临。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将更多地取决于科学技术和制度的创新。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握世界发展的总趋势,跟踪研究世界科技发展、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与经济安全、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的时代课题。21世纪我国的国际问题研究,应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为创造对中国有利的国际环境,为维护国家安全、实现祖国统一,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X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科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中国社科院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邓小平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