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文[1]2015年在《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格局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问题正在逐渐凸显,反映到收入分配领域,则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分配格局的失衡。虚拟经济行业包括金融业和房地产业,除此以外的行业都为实体经济行业,虚拟经济行业收入就是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所有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就是除去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之外的其他行业所有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以虚拟经济行业和实体经济行业的划分为背景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分配格局,能够为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改善行业间收入分配状况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全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失衡的同时,地区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分配格局呈现较大的差异。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方面,东部地区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虚拟经济行业内部收入差距的地区排序与之相同。在实体经济行业内部收入差距方面,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整体行业收入差距的排序与之相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东部地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之间和行业内部收入差距也最大,且远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是拉大全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的主要力量。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与剔除垄断行业的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显著大于虚拟经济行业与全部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表明虚拟经济行业垄断特征对加剧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虚拟经济行业与垄断性实体经济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及其扩大表明,无论是否存在行业垄断,其他虚拟经济行业特征导致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都存在,并有所扩大。虚拟经济行业劳动者报酬高于实体经济行业的原因有三种可能性,一是虚拟经济行业劳动者比实体经济行业劳动者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二是虚拟经济行业劳动者得到了更多的租金(利润)让渡,三是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平均化存在制度障碍。这三种可能性具体表现为,虚拟经济行业人力资本总量和人力资本结构均优于实体经济行业,虚拟经济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实体经济行业,虚拟经济行业劳动收入比低于实体经济行业,虚拟经济行业资本劳动比大于实体经济行业,虚拟经济的利润大于实体经济行业,虚拟经济行业的资本产出比大于实体经济行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存在劳动力市场分割以及生产要素价格扭曲。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分配格局的失衡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整体表现为:进一步扩大居民间收入差距,导致经济资源配置向虚拟经济行业集中,引发投机性投资需求和社会不满情绪增长,并引起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和就业率下降。由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存在地区差异,地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失衡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西部地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不仅没有导致投资“脱实向虚”,反而更好地促进了实体经济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这表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并非越小越好,也非越大越好。对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和中国香港地区虚拟经济行业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分配的分析表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行业特征差别的必然结果,与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发展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尽管经济发展水平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差距并不存在固定的变动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发达国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水平相对小于发展中国家。此外,发达国家虚拟经济行业内部收入差距更小且更趋于稳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虚拟经济行业内部收入差距更大且变动幅度更大。综上所述,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间收入分配格局失衡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是多种因素交叉作用的共同结果,需要从系统性原则出发,从人力资本政策、垄断管制政策、要素市场政策、金融引导政策和产业调整政策等多个政策层面调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差距,最终形成公平与效率兼顾、激励与约束并存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格局。
周国富[2]2000年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的一个专题研究。我国的地区差距由来已久,建国初期就存在着悬殊的地区差距。然而,我国的地区差距倍受人们的关注,则主要是九十年代以后的事情。因为人们切身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了,人们担心我国的地区差距会无限制地扩大下去并由此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人们希望能够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实施的一些经济政策作一些反省,从中找出导致地区差距日益扩大的原因,并对现行的经济政策适时地作一些调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对我国的地区差距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频频出现在各种学术期刊上。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各种实证研究结果首先就让人如坠五里雾中,因为他们所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有的认为我国的地区差距确实在扩大,有的则说我国的地区差距不是在扩大而是在缩小;此外,不同的研究对我国地区差距的严重程度看法也不一致。由于对我国地区差距的现状认识不同,对我国所实施的各项经济政策的成败得失的评价也就不同,对需要不需要对我国现行的经济政策作一些适当的调整等问题的回答更不会相同。因此,如不对前一阶段有关我国地区差距问题的各种研究作一个回顾和总结,并对他们产生分歧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作一个深入的剖析,有关我国地区差距问题的研究就难以取得新的进展,而这则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区域经济政策出台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可以说,笔者正是基于当前我国地区差距研究的这种现状,以及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迫切需要对当前困绕我国理论界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最终选择了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研究”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课题。 全文由六章组成: 第一章是对我国地区差距研究现状的一个简要考察,重点分析了当前学术界对我国地区差距看法不一的原因,并对究竟用什么方法评价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既简便又有效、以及究竟用什么统计指标测度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更合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经多方面的权衡和比较,文章认为以人均GDP评价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既简便又有效,以变异系数、Theil熵、Gini系数等综合性的相对差距指标测度我国的地区差距更客观、可靠。 第二章是对我国地区差距变动格局的一个全方位考察。所用统计方法正是第一章所选定的方法。其目的是希望使人们对我国的地区差距有一个全方位的、统一而且客观的认识。这章的最后一节对我国地区差距的主要特点作了一个总结。有趣的是,我国地区差距的扩大势头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一直在扩大(但这一差距的扩大始于改革开放前,而不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差距现已占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总差距的50%以上;至于全国各 — ————— 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的差距,尽管进人九十年代以后又有所扩大,但总的来 看这一差距自建国以来呈“倒U”型变化,转折点为七十年代末,也就是改革开放 以来这一差距总的来说是下降的。(其他几种地域单元上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详见 正文,这里从略) 第三章集中分析了我国地区差距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历史渊源。这种分析对于客 观地评价自建国以来我国所实施的各种区域经济政策的成败得失、以及各地区在社 会经济发展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或者存在的不足,无疑是有帮助的。此外,这种分 析犹如一面镜子,对于今后我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章重点 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起点、国家政策和中央投资倾斜的区域效应、以及各地区在工 业发展模式、经济市场化程度、经济效益水平、人口的文化素质和人口增长速度等 几个方面的差异人手,分析了我国地区绷晌 发展变化的历史渊源。 第四章对我国地区差距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鉴于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 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对我国地区差距未来发展 趋势的预测显然应置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大背景下进行,这章首先对西方 学者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差距长期发展趋势所作的各种理论分析、以及关于酉 方市场经济国家地区差距历史发展轨迹所作的各种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然 后以此为出发点,并结合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这一实际情况.对市场和政府各 自将在未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什么作用,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地区的资源配置效率也将随之提 高,从而市场的发育将使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加充满活力,但另一方面市?
张吉鹏, 吴桂英[3]2004年在《中国地区差距:度量与成因》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对有关中国地区差距度量和成因研究的一个评述 ,分别综述和评论了通过不平等指数对地区差距进行描述和分解的研究 ,以及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框架中检验各地区经济增长经历是否满足收敛假说的研究 ,进而讨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对地区差距的描述表明 ,改革以来地区差距总体上呈现出短暂小幅下降然后持续上升的趋势 ;对地区差距的分解发现 ,更多的地区差距源于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 ,就三大产业来说 ,第二产业对地区差距的贡献最大。各地区的经济增长经历并没有呈现出绝对收敛的倾向 ,但是具有不同人均产出水平的“俱乐部”内部有收敛趋势 ;条件收敛分析表明 ,各省在地理因素、经济结构、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有重要影响。未来研究需要阐释清楚各类因素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内在机制 ,同时需要加强缩小地区差距的政策建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的研究。
杜丽永[4]2007年在《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状况、根源及缩小差距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倍受学术界、政府和广大民众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失控是威胁社会和谐及协调发展的重要障碍。江苏虽然属于我国东部沿海的发达省份,同样存在内部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问题,其内部差异的扩大将影响全省经济快速、持久发展,影响江苏“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针对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区域调控对策。这对于实现江苏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正确解决效率与公平关系,提高落后地区的生活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包括: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以及发展战略说等。本着“逻辑推理必须与经验事实相一致”的原则,本文对以上各理论进行了尝试性的评述。其次,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发展战略说”的理论框架。从新古典经济学视角论证了按比较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客观必然性,并导出了一些可验证的推论。再次,本文以大量的数据阐述了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特征,并利用基尼系数、加权变异系数等指标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情况。同时,本文还利用泰尔系数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差距进行了产业以及地区之间分解。在定量考核差距之后,本文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对苏南、苏北经济差距成因提出了新的假说。不仅构造了数理模型进行逻辑证明,而且采用计量模型进行了经验验证。最后,针对江苏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与现状,本文指出苏北五市在今后经济发展中应该避免的误区,结合苏北的比较优势,本文给出了缓解江苏区域经济差异的对策建议。
仇娟东[5]2013年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集聚与地区差距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经济以近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经济社会面貌大为改观,国内外学术界称这种现象为“中国奇迹”,然而与这种快速变化相伴随的是我国经济活动空间布局的深刻变化,区域经济“块状”特征的形成、地区差距的扩大和经济增长效率的地理集中便是该变化中凸显出的重要问题。由此而来的问题便是:第一,地区差距与经济增长效率地理集中现象形成的内在机理是什么?第二,区域经济的“块状”分布和经济增长效率的地理集中,二者近乎相同的空间布局仅仅是偶然体现,还是它们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第三,经济增长效率的地理集中、区域经济增长的“块状”分布和地区差距的形成这三个现象均与地理或空间因素相关,由此产生的问题便是地理因素在这三者的形成中究竟起着什么作用?本研究便在引入了动态性的空间经济学视角下分析了这些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形成、在空间中体现的重要经济问题。具体地,我们按照以下思路安排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与文献回顾,包括论文中的第一、第二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界定了经济增长效率集聚和地区差距的概念,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并指出了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主要从地区差距、经济增长效率及经济集聚三方面回顾了相关文献,以期为本研究寻找恰当的视角与理论支持。第二部分,理论研究,包括论文中的第三章。第三章主要建立了“分工——外部性——报酬递增——效率集聚——经济增长——地区差距”的总体分析框架,并阐述了具体作用机制。第三部分,实证研究,包括论文中的第四、第五、第六章。第四章在要素与经济非协同集聚视角下分析了地区差距形成的一般过程,结合中国相关年份与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投入对我国地区差距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方式与我国地区差距的时空分布作了经济地理上的分解。第五章采用SML指数法测算了1998-2011年期间全国各地区的生产率指数和环境技术效率,进而在空间经济学框架下提出了经济关联、知识关联、规模收益和交通运输条件等可能引起效率集聚的因素,并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对这些因素的作用方向与方式作了实证检验。第六章在运用统计分析和动态分布分析初步判断要素投入、经济增长效率对地区差距贡献份额的基础上,又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直接检验了要素投入、经济增长效率与地区差距的长短期关系,并从分工因素、市场因素与政策因素三方面检验了可能导致地区差距与经济增长效率形成和集聚的深层次原因,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又给出了我国经济地理重塑的基本设想。第四部分,结论与政策建议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七章。在对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简要总结的基础上,给出了我国地区差距治理的思路与措施。通过这些分析,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分工是经济增长效率集聚及地区差距形成的根源。(2)知识溢出、交通成本对经济增长效率集聚和地区差距具有重要影响。(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地理集中特征,而要素与经济的非协同集聚是地区差距形成的直接原因。(4)各地区经济增长效率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集中性,并且省域经济增长效率提升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所推动的,而技术效率的作用比较有限;省域经济增长效率表现出一定的趋同和溢出现象。(5)相对于要素投入,经济增长效率是影响我国地区差距的更为主要的因素。根据上述分析与结论,我们给出的治理我国地区差距的简单思路为:在进一步推动经济集聚的同时,也要为经济及效率的空间溢出做好准备,并通过对各地区“第一自然”的再发现和“第二自然”的再创造实现经济地理的重塑。
包焱[6]2005年在《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变动的制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 总量持续增长,但与此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地区收入差距依然存在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课题给予了高度关注,从多方面进行了论证、分析,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但是从前人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分析地区经济增长及所出现的差距时,更多地是将其归因于某种具体的因素,如投资、人力资本、地理位置等的不同,而且在进行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时,都是将制度作为外生变量来对待,从而使其结论难免有失偏颇。有鉴于此,笔者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出发,以制度分析为着眼点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现状及其变动情况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指出了制度因素是影响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变动的重要原因,且在此变动过程中存在着很强的路径依赖性。全文主要分四部分:首先,介绍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发展变动历程;其次,将制度及其变迁理论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相结合,探寻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分析制度及其变迁在地区收入差距变化进程中的影响和作用;再次,以路径依赖思想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变动情况进行回顾和预测,指出在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动过程中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特性,并初步探寻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变动是否已经落入锁定状态以及如何突破这种状态;最后借鉴
吴学榕[7]2006年在《地区差距及户间差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总体上得到很大提高,但近些年来农民收入增长势头减缓,增幅大幅度回落,农民收入问题由此成为理论界、政府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农民收入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由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其二是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往的研究大多是研究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文献相对少一些,而研究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在时间序列上变化趋势的文献就更少。 经典的经济学分析都是从要素的角度去考查收入分配问题,从此角度出发,笔者分析造成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地区差距的影响,对于地区这样一个经济系统中的个体来说,其收入肯定要受到整个系统收入情况的影响,而地区的收入是由要素在生产中的配置效率来决定的:其二是个体差距的影响,当边际产出贡献所代表的派生需求曲线和要素供给曲线共同决定要素的价格后,个体的收入就要受到其自身掌握和使用要素的情况的影响。从哲学角度来看,一个事物的发展,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所在地区收入的差距,是影响个体收入分配的外因,主要是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制度对个体收入分配产生韵影响,个体在不同资源禀赋条件下掌握和使用要素的差异是影响个体收入分配的内因,在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居民个体收入的差距。基于此分析,本文从地区差距和农户间差距角度出发,选取浙江省75个县(市)的数据,研究了1984-2004年县(市)间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同时选取浙江省10个农村固定观察点500户样本农户的数据,研究了1986-2003年农户间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通过研究,试图找出造成农民收入差距变化的因素,测算和分析这些因素对农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及其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动趋势。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明确了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对以往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建立了从地区差距、农户间差距两个视角分析浙江省农民收入变化趋势的研究框架。 第二部分对1980—2004年间浙江省农民收入的历史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 第三部分以浙江省75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对1984-2004年浙江省农民收入地区差距及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 第四部分以浙江省10个农村固定观察点500户样本农户为研究对象,对1986-2003年农户间收入差距及各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 对浙江省农民收入历史变化过程的研究表明,浙江省农民收入的历史变化过程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每个阶段的农民收入基本都是按不同斜率线性增长的。
赵司嘉[8]2011年在《北京市十六区县地区差距的多元统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日趋进步,北京市的各项发展也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更是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尽管北京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在不断上升,但其十六区县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却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尤其明显。笔者首先对中国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现象做了简单地描述,包括差异现状、差异成因、理论分析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引出北京市十六区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情况;其次,本文运用两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一是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十六区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评,证实了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确实存在较大的地区差距,且有九个区县处在平均发展水平之上,另有七个区县则处在平均发展水平之下。二是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具体分析人口密度和人均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这两个因素对北京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后,在多元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北京市政府要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农村地区发展、充分发挥政府经济职能以及合理规划北京市的产业布局这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使政府根据各区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发展地区经济,从而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以更好、更全面地促进北京市的发展。
李建华[9]2002年在《中国转型期的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转型期的二十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最明显的发展时期。但日益扩大的地区发展差距问题成为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最大挑战之一,从而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忧虑。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研究转型期的区域发展差距问题,着重探讨了区域投资政策、区域财政政策和区域金融政策对区域发展差距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中国转型期区域差距的区域政策建议。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主要就地区差距扩大问题作总的介绍,同时还包括区域经济政策的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任务和结构。第二章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区域经济政策的内涵、目标、主体和手段。文中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中,都产生了以解决区域经济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的产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本文将区域经济政策定义为:区域经济政策是由政府或其它权威部门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区域制定的经济政策的总和。区域经济政策可分为中央政府的区域政策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区域政策。在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时,需要确定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的主从关系。区域经济政策手段包括: 区域投资政策、区域财政政策、区域金融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区域布局政策,区域开放政策等,但最重要的是前三者。第三章从总体上对我国转型期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做了一个描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区域发展差距较小。而改革开放以后,无论从增长速度、总量份额和人均相对量方面,中西部与沿海地区 (包括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迅速扩大。中国的地区差距及其扩大,既有与世界各国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如资源、技术、产业等结构因素的影响),又具有本国改革与发展中独特的制度和政策背景。文章从自然与基础条件、渐进式市场化转变、开放政策的区域推进以及产业结构效应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章对我国自建国以来区域经济政策实施的状况作了一个实证描述。改革开放以前,从总体上看,我国实行的是以地区间平衡(公平)为目标的内陆地区重<WP=3>点发展战略。它脱离了发展和效率的主题,片面强调了公平目标下地区之间的平衡,并且促成了重复建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定和实施了促进东部地区经济重点发展的地区发展战略。此战略的实施,促进了东部地区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国家积累,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种成功的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但这一战略迅速扩大了地区差距。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面向未来的关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但是在对这一战略目标以及政策手段等问题的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提高。第五章从投资、财政和金融三个方面对区域经济政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是两者的人均投资额差距过分悬殊,且这一相对差距还在不断扩大。8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把中央投资项目重点转向沿海地区,形成沿海发达地区中央项目人均投资额大大高于欠发达地区的人均投资额水平。沿海发达地区投资来源多样化,国有经济占投资总额比重迅速下降,非国有经济占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大规模引入外资也是提高这些省区人均投资额的重要原因。与此相反,欠发达地区国有经济比重占投资总额比重过高,投资渠道单一,外资投资比重十分低下,人均投资额大大低于全国人均水平。区域财政政策对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央对省级地方政府的财政体制,二是区域税收政策,三是中央对地方的特殊性转移支付。财政包干分配机制使收入分配在总体上有利于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部地区的发展,加大了地区差距。体制补助和税收返还两种形式的转移支付达不到均衡各地提供公共服务水平的目的,并使相对落后地区得不到应有的转移支付资金;在各种转移支付形式中,东部地区占的份额较大,没有体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原则。在已有的众多融资渠道中,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主要有银行信贷、资本市场和外资利用三个方面。从三大地带来看,我国银行贷款与存款均呈东、中、西梯度递减。9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银行信贷资金比重略呈上升趋势;西部地区银行信贷资金增长较快,而中部则明显下降。中西部始终处于“贷大于存”的状态,而东部则基本上处于“存大于贷”的状态。我国中西部利用外资的水平还很低。第六章对世界各国的区域经济政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各国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点包括:合理规划开发区域;以影响要素和企业区际流动为核心,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适当采取直接干预措施;建立区域经济政策执行机构;<WP=4>为区域经济政策提供立法保障等。第七章对转型期的区域经济政策目标、手段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区域政策的总目标是:兼顾公平与效率,在公平的基础上提高效率,在保持发达地区发展速度的基础上提高落后地区的发展速度,逐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政策子目标的
董萌萌[10]2015年在《我国地区发展差距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地区的均衡发展抱有更高的期望。21世纪以前,我国的地区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变动趋势,并且在世纪末的最后几年都开始扩大。为了促进地区均衡性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区域经济政策,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居民增收。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地区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是否开始缩小,具体的变动趋势如何,变动趋势出现的影响因素是什么,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究。本文通过测算2000-2013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十四年来的人均GDP以及人均居民收入的变异系数,发现21世纪以来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与居民收入差距都出现缩小的趋势,进而推断出我国出现了地区经济发展平衡性和区域居民收入分配同时改善的新格局:新格局的产生主要依赖于落后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但是由于收入-发展比的制约,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达到峰值的时间以及差距缩小速度都相应的落后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央对地方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居民转移性收入以及各地区城镇化率的变化,得出了我国目前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能有效地缩小地区差距,而转移性收入以及城镇化对缩小地区差距的作用却还没有表现出来的结论;给出了为不断缩小我国的地区差距,需要继续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低收入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居民的转移性收入,积极推进落后地区的城镇化进程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行业收入分配格局研究[D]. 曹文文. 武汉大学. 2015
[2].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研究[D]. 周国富. 天津财经学院. 2000
[3]. 中国地区差距:度量与成因[J]. 张吉鹏, 吴桂英. 世界经济文汇. 2004
[4]. 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状况、根源及缩小差距的实证研究[D]. 杜丽永. 南京林业大学. 2007
[5].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集聚与地区差距研究[D]. 仇娟东. 西北大学. 2013
[6]. 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变动的制度分析[D]. 包焱. 上海师范大学. 2005
[7]. 地区差距及户间差距[D]. 吴学榕. 浙江大学. 2006
[8]. 北京市十六区县地区差距的多元统计分析[D]. 赵司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1
[9]. 中国转型期的区域经济政策研究[D]. 李建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02
[10]. 我国地区发展差距与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分析[D]. 董萌萌. 天津大学. 2015
标签: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经济发达地区论文; 经济发展水平论文; 三大地带论文; 地域单元论文;